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电机 / 带有往复、摆动或振动的线圈系统、磁体、电枢或其他磁路部分的发电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声波传感器和制备超声波传感器的方法 CN202211252552.2 2022-10-13 CN117930244A 2024-04-26 王大军; 袁广才; 姚琪; 闫俊伟; 曹占锋; 顾仁权; 吴慧利
发明公开了声波传感器和制备超声波传感器的方法,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超声波发声单元和自发电模;所述自发电模块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发电单元,相邻的所述子发电单元之间设有阻隔层;子发电单元输出的电压与子发电单元受到的压相关,且子发电单元被配置为向超声波发声单元的传感层发射电信号。由此,本发明的超声波传感器能够自体供电,不需外围提供电源,本发明的方案增加了超声回波信号的拾取,提高了超声回波拾取的灵敏度和可探测性,可改善现有的超声拾取电信号过低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的超声波传感器中不需要设置TFT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2 能量回收装置、天车输送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410282486.6 2024-03-13 CN117879123A 2024-04-12 龚昱; 朱飞; 余君山
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回收装置、天车输送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天车设备的技术领域;通过在传动带上第一挡板和第一导体触点的设置,天车车体上的推板通过推动第一挡板带动传动带转动,并将第一导体触点与天车触点相对接,使无线供电的天车上能够通过有线方式来回收再生能量,且不会增加天车的复杂度。
3 基于多模环境能量的功能可重构的片上自供能微系统 CN202311814820.X 2023-12-26 CN117856414A 2024-04-09 叶涛; 张芯瑞; 马炳和
申请实施例涉及微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环境能量的功能可重构的片上自供能微系统,包括:俘能器件层、转接板层和能量管理层,俘能器件层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硅转接板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三电连接部,能量管理层包括第三主体部和第四电连接部,第三主体部包括能量管理电路和储能模;第一主体部从外界环境中俘获不同形式的能量并转换为电能,经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第三电连接部、第四电连接部传输和能量管理电路传输至储能模块进行存储;第二主体部设有若干个功能重构区,各功能重构区的面积、材料和与第二电连接部的接触方式可编辑,有效提升了微系统的续航时长和极端环境下的工作能
4 体感振动产生装置以及体感振动呈现装置 CN202080082197.1 2020-11-27 CN114761141B 2024-04-09 高桥勇树; 北村泰隆; 石谷智也
发明提供一种体感振动产生装置以及体感振动呈现装置,体感振动产生装置能够安装于体感呈现装置,以简单的结构产生与声音对应的适当的振动而使使用者体验。该装置具有:电磁致动器,其通过所输入的驱动信号,在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个方向上驱动可动体而使其振动,其中,可动体以能够相对于固定体进行弹性振动的方式被支承;交流信号输入部,其被输入交流信号;以及整流部,其对交流信号进行半波整流并作为驱动信号输出至电磁致动器。
5 手持电子装置的内建充电结构 CN202210662227.7 2022-06-13 CN117277527A 2023-12-22 刘乐城
发明公开一种手持电子装置的内建充电结构,其包括:一手持电子装置,其内部设有一充电电池及一容置空间;一线圈,设于该容置空间内,并电性连接该充电电池;以及一磁性件,设于该线圈内,其中当该磁性件与该线圈产生相对运动时,该线圈受感应而产生电,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该手持电子装置可选自于一智能型手机、一平板计算机或一笔记本电脑。借此,本发明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动作,实现内建充电之目的,避免外出时携带充电线及充电器,也不必频繁更换电池,进而可节约资源及避免丢弃电池而造成环境污染。
6 一种减振俘能一体化装置 CN202310815122.5 2023-07-04 CN117071339A 2023-11-17 孙亮明; 刘曙光; 李绍文
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振俘能一体化装置,包括,减振俘能机构,包括轨、设于所述钢轨底部的轨枕、第一安装和第二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的辅助板和固定块,以及设于所述固定块上的吸振组件和振动发电组件,通过吸振组件和振动发电组件,实现了压电式发电与电磁式发电,振动能量转换率高,可直接使用于既有线路上,实现了减振俘能一体化。
7 一种换流真型试验条件下环境取能装置有效性评估系统 CN202310906010.0 2023-07-21 CN116930657A 2023-10-24 兰天; 蓝元良; 何秦慰; 黄辉; 李春龙; 杨兵建; 孙毅
发明涉及换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流阀真型试验条件下环境取能装置有效性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取能装置,用于采集换流阀真型试验条件下的环境能量;取能数据获取装置,与环境取能装置等电位连接,用于接收环境取能装置传输的换流阀真型试验条件下的环境能量,并对换流阀真型试验条件下的环境能量进行处理,生成环境取能数据和电容电压数据;多源环境取能有效性评估后台,与取能数据获取装置无线连接,用于基于环境取能数据和电容电压数据对环境取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生成环境取能有效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在换流阀真型试验条件下对换流阀设备运行时环境取能数据的可靠获取以及对环境取能模的有效性评估。
8 一种断路器位移传感器 CN202110568584.2 2021-05-25 CN113267107B 2023-08-18 王锋; 李成磊
一种断路器位移传感器,包括:测量装置、测量绳、转盘、度传感器、显示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平延伸杆、中延伸杆、水平保持杆;所述水平延伸杆前端固定在断路器的触头上,所述中延伸杆的上端与水平延伸杆的后端轴连接,所述水平保持杆的前端与中延伸杆下端轴连接;所述测量绳穿过水平延伸杆、中延伸杆、水平保持杆内部设置的通孔,一端固定在水平延伸杆内,其另一端缠绕在转盘上;所述转盘固定于水平保持杆的尾端,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金属指针;所述电池设置在水平保持杆的尾端;所述转盘两侧设有磁组,磁铁组产生的磁场垂直于转盘;所述电池与金属指针两端闭合连接。
9 振动发电装置 CN202180084094.3 2021-12-17 CN116584024A 2023-08-11 三屋裕幸; 芦泽久幸; 金成主; 青野真士
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包括:振动发电元件,其生成与电极的振动对应的电;输出部,其在与负载电阻连接时,取出由所述振动发电元件生成的电力;判断部,其判断所述电力的功率值是否大于预定阈值;决定部,其根据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所述输出部的输入阻抗;以及调整部,其根据所述决定部的决定来调整所述输出部的所述输入阻抗。
10 一种电标识装置 CN202310039875.1 2023-01-12 CN116416854A 2023-07-11 焦仁钊; 赵显伦; 王桂玲; 苏启燕; 吕玮; 王国豪; 李玮; 庞洪振; 袁颖; 吴风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标识装置,具体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包括标识牌,所述标识牌的左侧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右侧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本发明通过设有滚球和摄像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如果有人对电力标识装置进行破坏,此时固定杆会受到外力的影响内部产生震动,滚球带动连接杆和移动切割运行,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闭合线圈传递到电磁电触点上,电磁铁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推动磁块一,带动移动块克服弹簧一的弹力向右侧运行,电触点与导电点相接触产生电流,电流对摄像头进行通电,摄像头通电后对破坏电力标识装置的人进行拍摄,将图像或异常信息传输给服务器,以便于获取到破坏电力标识装置的证据信息。
11 一种直线式波浪能发电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2310551595.9 2023-05-17 CN116292059A 2023-06-23 张妮; 谷善茂; 李健
发明涉及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式波浪能发电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端、发电端以及控制端。本发明通过控制端控制海下升降平台带动直线发电装置升降,避免了由于海浪暴冲击导致装置损坏,延长了直线发电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直线发电装置上设置浮球,用以带动直轴在波浪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进行发电,通过在绳索上设置固定环,稳定直轴往复移动的行程距离,从而提高了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稳定性,通过在绳索上设置绞盘,自动调整绳长,不但减小了限位所受冲击的大小,从而保护直线发电装置不易受损,而且保障了在波浪作用下直轴进行往复移动的最大行程距离,从而提高了发电效率。
12 一种具有可多视监控功能的智慧井盖及其实施方法 CN202211464528.5 2022-11-22 CN116043922A 2023-05-02 李启龙; 李杰; 朱宣洲; 资同豪; 张德来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多视监控功能的智慧井盖及其实施方法,属于智慧井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可多视角监控功能的智慧井盖及其实施方法,包括金属井框和组合式井盖,所述金属井框的底部设置有井框基座,井框基座与金属井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组合式井盖包括支撑井盖和升降井盖,升降井盖设置在支撑井盖的内侧。为解决单一的视觉画面监控在用于内涝防控监测时会存在死角以及反馈信息不够精准的问题,在遇到暴雨天气,下道内部的水流增大,井道内部的压就会上升,此时压力传感模在感应到压力的变化后,可以将压力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这样可以避免视觉画面监控死角的情况。
13 基于PI前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新型馈能型悬架控制系统 CN202210987181.6 2022-08-17 CN115360912A 2022-11-18 刘爽; 潘佳辉; 李昊; 魏富豪
发明公开了基于PI前馈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新型馈能型悬架控制系统,属于车辆控制领域,包括步骤:S1、建立馈能悬架系统学模型;S2、建立能量回馈控制系统仿真模型;S3、设计电压外环控制器,通过PI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前馈补偿器计算得到参考电流;同时设计负载扰动观测器对负载的变化进行观测;S4、设计电流内环控制器,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计算得到最优占空比;同时设计电感电流观测器对电感电流进行等效估计以避免输入电压和电感电阻的变化对回馈电能质量的影响。本发明可有效地改善回馈电能的质量,同时在外界发生扰动时依旧可以保持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本发明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14 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节点取能系统 CN202210163298.2 2022-02-22 CN115051452A 2022-09-13 王亮; 姚文杰; 乔磊; 张松磊; 王通; 王晟
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节点取能系统,包括:能量采集模,用于从环境中采集至少两种能量;能量转换模块,与能量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对至少两种能量中的每种能量进行转换得到至少两个电信号;整合模块,与能量转换模块相连,用于对至少两个电信号进行整合输出直流供电电压,以便在直流供电电压大于负载节点供电电压时,通过第一供电通道为负载节点供电。本发明的传感器网络的网络节点取能系统,能够使用多种取能方式,保证用电节点的功能不被中断,使得输出线路和变电站应用场景下全天取能。
15 一种基于运动发电的智能手表及其实现方法 CN202210629556.1 2022-06-06 CN114859688A 2022-08-05 林义巡; 张义术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发电的智能手表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手表主体和表带,表带内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发电组件,发电组件包括浮动设置在安装腔内的导线磁性,磁性块内设置有连接通道,导线的一端穿过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内壁固定有线圈,磁性块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手摇轮发电组件;表带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朝向手表主体。本发明的手表内设置双重运动发电结构,发电效果更好;特别适合长时间户外使用,能够充分满足用电需求。
16 输电线取电装置 CN202110196840.X 2021-02-22 CN112994253B 2022-07-26 熊文; 雷超平; 资慧; 张少凡; 蔡燕春; 陈浩敏; 王咸斌
申请涉及一种输电线取电装置。该装置包括:线圈组件、弹性件以及固定件,固定件套设于输电线上,线圈组件通过弹性件与固定件连接。该装置中的线圈组件在外的作用下对弹性件产生与切割输电线周围磁感线的方向相同的压力,弹性件在该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在切割输电线周围磁感线的方向伸缩,从而带动线圈组件能够沿切割输电线周围磁感线的方向往复运动,因此能够产生感应电流,并输出感应电流以为输电线路上的外部设备供电。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直接架设于高压直流输电线上,利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外部设备供电,从而为外部设备实时、连续地进行线路监测提供电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7 关节弯曲电磁感应发电的服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0303338.X 2020-04-17 CN111588105B 2022-06-24 陶光明; 苏彬; 夏治刚; 徐卫林
发明提供了一种关节弯曲电磁感应发电的服装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磁性粉体均匀分散于纱线中,并利用纺织技术得到柔性磁性纱织物;然后将柔性磁性纱织物和柔性导电纱织物分别对应缝制在服装本体的衣袖肘部内侧和/或裤腿膝盖内侧的相对设置的两侧,进行肘部弯曲动作和/或膝盖弯曲动作时,柔性导电纱织物在柔性磁性纱织物产生的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能,实现弯曲变形斜向切割磁感线进行发电并储能,从而解决目前可穿戴器件需要依靠从外部供电或与储能装置等配套工作才能正常使用的缺陷,有助于其朝着轻量化、便捷化及智能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控。
18 一种发电单元及发电装置 CN202210083092.9 2022-01-25 CN114421731A 2022-04-29 徐青; 李昊炜; 冼圣贤; 潘新祥
发明提供一种发电单元及发电装置,属于波浪能发电领域。发电单元包括壳体、磁体和弹性组件;磁体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弹性组件设置在壳体与磁体之间,且磁体与壳体的内壁相间隔设置;壳体包括相间隔的外壳和内壳,且外壳围设于内壳,内壳的内壁周向环绕有电磁线圈;外壳包括层叠的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内壳包括层叠的第三连接层和第四连接层。本发明提供的发电单元,通过外壳和内壳的感应电荷在电势的驱动下流经外部电路形成电流,从而将波浪能转化为电能,大大提高了对波浪能的利用效率。
19 一种全集成式抗冲击摩擦-电磁能量回收减速带 CN202210060491.3 2022-01-19 CN114351610A 2022-04-15 张师同
发明涉及一种全集成式抗冲击摩擦‑电磁能量回收减速带,包括减速带单元,减速带单元包括滑动组件和固定组件,滑动组件包括上基体、上薄板和栅状得电子板,上薄板安装在上基体表面,栅状得电子板阵列安装在上薄板上,固定组件包括下基体、弹性体、交叉电极失电子板和下薄板,下薄板安装在下基体表面,交叉电极失电子板阵列安装在下薄板上,上基体和下基体内均安装有磁和线圈,上基体和下基体内的磁铁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通过电磁感应发电,且栅状得电子板相对于交叉电极失电子板平滑动,从而在两极间产生交流电,弹性体安装在下基体的两内端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无复杂机械机构,对路面改造小,避免传统弹簧复位需要精密导向机构的缺点。
20 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 CN202111583234.X 2021-12-22 CN114244056A 2022-03-25 前田龙太郎; 费振轩; 王路; 王骞; 段从升; 张俊龙; 赵立波; 韩香广; 蒋庄德
发明公开了用于人体运动能量收集的能量收集器及装置及方法,能量收集器包括弹性基底、电磁发电机、压电发电机和摩擦发电机,弹性基底的形状为环形;电磁发电机的第一载体封装盒和第二载体封装盒分别设置于弹性基底内表面且上下正对,并分别设有磁和带铁芯线圈,磁铁和带铁芯线圈相对设置;摩擦发电机的电极层设置于第一载体封装盒的下表面,介电层设置于电极层的下表面,金属层设置于第二载体封装盒的上表面,金属层与介电层之间具有空隙;压电发电机的第一压电单晶片和第二压电单晶片分别对称设置于弹性基底左右两侧的内壁。本发明将电磁式、压电式和摩擦电结合来收集人体产生的能量。三种发电机优势互补,提高了能量收集器的工作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