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
排模设备 |
CN201811035678.8 |
2018-09-06 |
CN108711589A |
2018-10-26 |
阮秀沧; 阮秀清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模设备,涉及半导体制冷技术领域。其中,这种排模设备包括:本体,其设有一收容槽,两侧分别设有贯穿孔;定位架,其固设于收容槽内,顶部设有定位槽;焊用模具,其放置于定位槽当中,且其顶部设有若干排模孔;两个筛板,每一筛板的顶部均设有若干筛孔,且当两个筛板层叠在一起时,两个筛板上的筛孔呈依次交替间隔排布,当任一筛板放置于定位架上时,其位于焊用模具的上方,且与定位架之间设有隔离间隙,隔离间隙与贯穿孔相对,每一筛孔与一排模孔相对;隔离板,其可活动穿设在贯穿孔和隔离间隙当中;振动发生器,其与定位架连接。本发明中的排模设备,采用自动化机构来进行晶粒排模,效率高,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
242 |
一种具有多级调温层的高效率热电模块 |
CN201810375674.8 |
2018-04-16 |
CN108711588A |
2018-10-26 |
高彤; 朱继宏; 张卫红; 高峰; 范春辉; 穆芷兰; 石建雄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级调温层的高效率热电模块,包括多层温度层和温度层之间的调温层,多层温度层按照温度梯度依次排列;调温层包括二层调温层基板,二层调温层基板中间设有金属材料组成的点阵结构;温度层的上基板层和下基板层之间的功能层中的PN对的温度材料的决定了该温度层的温度。本发明通过不同级的选择和组装,满足了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在对不同的温度段使用该温度范围内能达到其最佳热电性能的热电材料,提高热电模块的整体效率。在高温层和中温层之间设置调温层,在中温层与低温层设置调温层,使每一级热电材料的工作温度都处在能发挥其最佳热电性能的温度范围,提高热电模块的整体效率。 |
243 |
镁系热电转换材料的制造方法、镁系热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镁系热电转换材料、镁系热电转换元件及热电转换装置 |
CN201780011454.0 |
2017-02-22 |
CN108701749A |
2018-10-23 |
中田嘉信 |
本发明的镁系热电转换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原料形成工序,相对于镁系化合物在0.5摩尔%以上且13.0摩尔%以下的范围内添加硅氧化物,形成烧结原料;及烧结工序,一边以10MPa以上的加压力对所述烧结原料进行加压,一边在75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烧结体。 |
244 |
一种基于石墨烯平面结的光电探测器 |
CN201610566510.4 |
2016-07-19 |
CN105957955B |
2018-10-23 |
申钧; 魏兴战; 冯双龙; 魏大鹏; 杨俊; 周大华; 史浩飞; 杜春雷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平面结的光电探测器,包括衬底,所述衬底表面两端各设置一个金属电极,所述金属电极之间连接有石墨烯整体条带,所述石墨烯整体条带一端为宽条带部,一端为窄条带部。发明提出的石墨烯平面结型光电探测器,利用不同宽度石墨烯条带能带结构的差异,引起宽窄条带塞贝克系数的差异,从而基于光热电效应,实现零偏压光电探测。本发明的器件结构和工艺流程简单,避免了冗繁的石墨烯化学掺杂工艺,并可实现并联结构提高光响应度;基于石墨烯的红外吸收特性,本发明提供的光电探测器可用于中远红外和太赫兹光电探测,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光电探测器结构。 |
245 |
热电模块及包含该热电模块的热转换装置 |
CN201480046526.1 |
2014-08-20 |
CN105474418B |
2018-10-19 |
赵容祥; 金相坤; 金淑贤; 金彩薰; 卢名来; 申钟培; 元冨云; 李钟旼 |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的热电元件以及热电模块,并且,可以通过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为具有不同的表面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来使得热电模块变薄。 |
246 |
热电转换模块 |
CN201410508622.5 |
2014-09-28 |
CN105098051B |
2018-10-12 |
丰田香; 前岛聪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转换模块,校正P型热电转换部件和N型热电转换部件的热阻之差。该热电转换模块中,通过使P型热电转换部件和N型热电转换部件各自具备的绝缘体的热阻不同,从而能够校正P型热电转换元件和N型热电转换元件的热阻之差。 |
247 |
一种具备自给电源的放射性废物桶 |
CN201810286159.2 |
2018-04-03 |
CN108565035A |
2018-09-21 |
阳小华; 曾铁军; 刘振海; 万亚平; 毛宇; 胡杰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自给电源的放射性废物桶,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有用于盛放放射源的容纳桶,容纳桶中填充放射性废物;容纳桶用绝热材料制成;容纳桶内壁上连有用于将放射性废物的放射能转变为热能的挡板,挡板与容纳桶内壁间填充温差材料,温差材料与金属外壳间通过第一金属导线接通,温差材料中设有第二金属导线,第二金属导线另一端伸出至金属外壳外部,金属外壳本身连接有一根伸出至金属外壳外部的第三金属导线。各金属导线将温差材料和金属外壳之间导通产生电压,使放射性废物桶具有“供电电池”的功能,温差材料为电池正极、金属外壳为电池负极,为其配备的监控系统提供工作电源,实现自供电,降低放射性废物桶的监控成本。 |
248 |
一种具有自适应连接层的热电器件 |
CN201810510681.4 |
2018-05-24 |
CN108550688A |
2018-09-18 |
顾明; 夏绪贵; 廖锦城; 柏胜强; 刘睿恒; 吴汀; 宋君强; 陈立东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适应连接层的热电器件,所述热电器件包括基板,和连接在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一个由n型热电元件、p型热电元件、以及用于连接n型热电元件和p型热电元件的导流片组成的热电对;所述n型热电元件和/或p型热电元件的高温端与导流片通过第一自适应连接层连接,和/或所述n型热电元件和/或p型热电元件的低温端与基板通过第二自适应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一自适应连接层和/或第二自适应连接层的组成选自In、Ga、Cu、Al、Ag、Au、Li、Na、K、Ge、Te中的单质或任意至少两种形成的合金。 |
249 |
射频收发机中方柱型热电与纳米硅薄膜光电集成发电机 |
CN201810208194.2 |
2018-03-14 |
CN108540047A |
2018-09-14 |
廖小平; 陈友国 |
本发明的射频收发机中方柱型热电与纳米硅薄膜光电集成发电机,选择N型硅片作为衬底,光电部分制作有非晶硅(a-Si)薄膜、绒面和P型N型掺杂,正负电极按照图2所示进行连接,然后制备第一氮化硅隔离层,用于隔离热电光电,刻蚀开孔填充金属铝,作为光电与热电连接。热电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为热电偶,本发明的热电偶采用垂直方柱结构,方柱由若干个P型多晶硅纳米线簇和N型多晶硅纳米线簇构成的,串联得到如图3所示的热电堆结构。本发电机实现了热电光电的单片集成,垂直型热电降低了内阻,采用纳米硅薄膜,其热导率远低于传统体材料,一边维持电子运输,一边抑制热量输送,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和高电导率等,全面提高了热电光电发电效率。 |
250 |
基于垂直型纳米热电偶和超晶格光电结构的微型发电机 |
CN201810208117.7 |
2018-03-14 |
CN108540045A |
2018-09-14 |
廖小平; 严嘉彬 |
本发明的基于垂直型纳米热电偶和超晶格光电结构的微型发电机,衬底为N型硅片,光电池的受光面上制作有绒面结构、第二氮化硅薄膜和背电场结构,超晶格结构上覆盖了一层外延的单晶硅薄膜,部分为P型掺杂区域,部分为N型掺杂区域,单晶硅薄膜上淀积了一层二氧化硅层钝化层,并开了一系列的电极接触孔,与光电池的基区电极和发射区电极相连;热电式发电机与光电池之间隔有第一氮化硅薄膜,垂直衬底表面的N型多晶硅纳米线簇和P型多晶硅纳米线簇构成了热电偶的半导体臂,通过热电堆下电极和热电堆上电极串联成热电堆,金属板位于热电堆的正上方,与热电堆上电极之间隔有第三氮化硅薄膜。 |
251 |
基于多晶硅纳米线矩形阵列和纳米PN结的微型能量收集器 |
CN201810208008.5 |
2018-03-14 |
CN108540044A |
2018-09-14 |
廖小平; 严德洋 |
本发明的基于多晶硅纳米线矩形阵列和纳米PN结的微型能量收集器,由光电池和热电能量收集器构成。光电池采用凝胶旋涂法制作ZnO薄膜得到纳米PN结,热电能量收集器由纳米线矩形单元矩形阵列而成,纳米线矩形单元采用深紫外光刻工艺得到纳米热电偶,与传统的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相比,多晶硅纳米线热导率远低于传统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电转化效率;纳米热电偶对之间、纳米线矩形单元之间通过金线连线进行电器互联,光电池和热电能量收集器收集的能量通过热电输出pad和光电输出pad进行输出。所收集的能量最终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充电电池中的电能可以实现给无线传感节点的供电。 |
252 |
多晶硅纳米线矩形阵列和超晶格光电结构微型能量收集器 |
CN201810208203.8 |
2018-03-14 |
CN108511591A |
2018-09-07 |
廖小平; 严德洋 |
本发明的基于多晶硅纳米线矩形阵列和超晶格光电结构的微型能量收集器,由光电池和热电能量收集器构成。光电池采用超晶格结构,热电能量收集器由纳米线矩形单元矩形阵列而成,纳米线矩形单元采用深紫外光刻工艺得到纳米热电偶,与传统的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相比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同时具有较高的热电光电转化效率,纳米热电偶对之间、纳米线矩形单元之间通过金线连线进行电器互联,光电池和热电能量收集器收集的能量通过热电输出pad和光电输出pad进行输出。所收集的能量最终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充电电池中的电能可以实现给无线传感节点的供电。 |
253 |
一种非等距排布的热电模块 |
CN201410816682.3 |
2014-12-24 |
CN104681708B |
2018-09-04 |
阮炜; 杨梅; 吴永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等距排布的热电模块,包括上下基板、位于上下基板之间的热电组件以及导流片,上基板包括排布热电组件的上组件区,下基板包括排布热电组件的下组件区和导线引出区,上组件区和下组件区内的各半导体元件呈非等距排布,本发明热电模块的半导体元件采用非等距排布设计,可根据需要在具有较大高温工作形变区域或具有较大焊接剪切应力区域提高致冷容量,提升该区域吸收热应力能力,消除形变,延长相应部件的使用寿命。 |
254 |
热电模块 |
CN201680072395.3 |
2016-11-24 |
CN108475719A |
2018-08-31 |
理查德·涂勒; 凯文·辛普森 |
一种热电模块,包括:串联电连接的以提供穿过所述热电模块的主电气通路的多个热电偶,每个热电偶包括一个n型热电元件和一个p型热电元件;以及与所述主电气通路的一部分并联的至少一个分路电气通路,所述主电气通路的一部分包括至n型和/或p型热电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给定分路电气通路的电阻小于主电气通路的电阻并且大于与所述给定分路电气通路并联的所述主电路径的一部分的电阻。 |
255 |
串联四方式纳米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 |
CN201810208213.1 |
2018-03-14 |
CN108470820A |
2018-08-31 |
廖小平; 严德洋 |
本发明的串联四方式纳米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主要应用于收集射频收发组件放大器的热能和环境中的光能给无线传感节点供电。串联四方式纳米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以纳米热电偶作为热电发电元件,具有体积小的特点,同时与传统的热电能量收集器相比,纳米热电偶的热导率更低,因此具有较高的热电转化效率,将收集到的能量然后通过DC-DC转换模块转换成直流电信号,最终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充电电池中的电能可以实现给无线传感节点的供电。所述的串联四方式纳米热电光电能量收集器制作在N型硅片衬底上,包括光电池和热电能量收集器,这两者通过一层二氧化硅层进行电学隔离。 |
256 |
射频收发机中长条型热电与纳米硅薄膜光电集成发电机 |
CN201810208027.8 |
2018-03-14 |
CN108470780A |
2018-08-31 |
廖小平; 陈友国 |
本发明的射频收发机中长条型热电与纳米硅薄膜光电集成发电机,衬底为N型硅片,制作有非晶硅(a-Si)薄膜、绒面和背电结结构,正负电极如图2所示进行连接,然后制备了第一氮化硅隔离层,用于隔离热电光电。热电式发电机的主要单元为热电堆,热电堆是由一系列的P型多晶硅纳米线簇和N型多晶硅纳米线簇构成的,溅射一层金属Ti/Au层作为热电堆电极,串联得到如图3所示的热电堆结构,最后PECVD生长第二氮化硅隔离层,电镀一层厚度Al金属层作为器件的散热板。本发电机采用纳米硅薄膜,其热导率远低于传统体材料,可以实现一边维持电子运输,一边抑制热量输送,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热电发电效率,在热电发电实用化上具有重要意义。 |
257 |
一种倾斜型热电元件及其组成的倾斜型热电组件 |
CN201810044569.6 |
2018-01-17 |
CN108447974A |
2018-08-24 |
唐豪; 许鹏飞; 陈楠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型热电元件及其组成的倾斜型热电组件,包括P型热电臂、N型热电臂以及布置于P型热电臂、N型热电臂上下两侧的导电片和陶瓷基板;所述N型热电臂与导电片成一倾角布置,且P型热电臂与导电片垂直或成一倾角布置;所述P型热电臂、N型热电臂与导电片之间均布置有包含铁、钛、铜、银四种单质的过渡金属层;上下两侧的陶瓷基板之间分别布置有一系列单倾斜型热电元件或双倾斜型热电元件,彼此有序串联连接,分别构成单倾斜型热电组件和双倾斜型热电组件。本发明相比于传统垂直型热电元件,在相同材料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热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增大制冷量或发电量,从而促进热电设备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 |
258 |
具有离子液体的热伏模块和热伏收集器以及具有离子液体的组合式热伏/光伏模块和热伏/光伏收集器 |
CN201680071530.2 |
2016-10-14 |
CN108369033A |
2018-08-03 |
R·波默斯海姆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该模块能集成在太阳能收集器中,并且所述模块能够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所述模块基于特殊的离子液体的热电效应,所述离子液体在通道中在电隔离且热隔离的层的内部中流动。在所述通道的上侧和下侧上存在由导电和导热的材料制成的电极,所述电极与在通道内部中的离子液体接触。如果在所述通道的上侧和下侧之间存在温差,则产生电压,该电压能够在所述电极上获取。所述通道具有例如几微米直至几毫米的横截面。所述通道紧密地设置在模块中并且不仅能够串联联接而且可以并联联接。如果将这些模块联合成一个收集器,则同样能够将这些模块相互串联联接或者并联联接。本发明不仅描述了单独的模块而且描述了模块的布置结构、亦即用于直接从热能获得电能的收集器。不仅所述模块而且所述收集器都能与现有的光伏模块和光伏收集器组合。该设计也能够直接集成到现有的光伏模块和光伏收集器中,这导致能量输出的提高。在特殊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如在这里所描述的模块制成用于电子器件的部件,例如传感器或者类似物。在本发明中描述的设计能够用于制造用于从热能直接获得电能的不同的收集器。在这里所描述的模块或收集器可以是用于获得能量的不同系统的部件。 |
259 |
用于电池的温度控制的热交换器、尤其是热电热泵 |
CN201680063542.0 |
2016-10-21 |
CN108351127A |
2018-07-31 |
迪普勒-茵(巴)·蒂莫·亨克; 斯特凡·希尔施; 曼努埃尔·韦霍夫斯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的温度控制的热交换器(1),尤其是热电热泵,包括第一罩(2a)和第二罩(2b),在所述第一罩(2a)和第二罩(2b)之间以夹在中间的方式布置有支撑框架(3),所述支撑框架围绕通道开口(4),在所述通道开口(4)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热电元件(22),其中,至少一个用于流过的流体的流动的流体槽(6)形成在所述第一罩(2a)中。 |
260 |
可预成型的热电器件及制备方法 |
CN201810129455.1 |
2018-02-08 |
CN108281541A |
2018-07-13 |
刘玮书; 张双猛; 刘勇; 胡继真; 赵盼盼; 黄思雅 |
本发明提供了可预成型的热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是在热端柔性基板和冷端柔性基板上分别设置图形化电极,然后将由多个交错且呈间隔排列组合的N型和P型半导体热电单元构成的热电元件之一端面与热端柔性基板上电极连接,再将热端柔性基板的另一表面与热源外表面贴合固定而使热端柔性基板预成型为与热源外表面适配的形状,然后将冷端柔性基板上电极与N型和P型半导体热电单元另一端面连接,而使N型和P型半导体热电单元构成电串联、热并联结构,同时冷端柔性基板形成与热端柔性基板一致的形状。本发明提供的可预成型的热电器件,由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应力小,与热源的结合较好,便于各种不同形式的热源的利用,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