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引发来自无线通信装置的MIMO传输 CN202080074360.X 2020-10-28 CN114599991A 2022-06-07 C·贝格
在一般方面,从无线通信装置引发MIMO传输以供无线感测。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寻址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网络或传输层消息,并且将网络或传输层消息无线地发送到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以引发来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IMO传输。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第二无线通信装置的MIMO传输,其中MIMO传输穿过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与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空间。第一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被配置为:识别各个MIMO传输中的训练字段,基于相应的训练字段来生成信道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来检测在空间中发生的运动。
102 控制无线感测系统中的测量速率 CN202080047336.7 2020-04-29 CN114026453A 2022-02-08 C·贝格; T·曼库
在一般方面,使用无线信号来检测运动。在一个示例中,响应于在无线感测系统中以第一采样速率断言的第一系列采样指令,发送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传送第一系列无线信号的第一系列请求。接收到第一系列无线信号,并且基于该第一系列无线信号来获得运动检测输出数据。基于运动检测输出数据来将断言采样指令的速率从第一采样速率改变为不同的第二采样速率。响应于在无线感测系统中以第二采样速率断言的第二系列采样指令,发送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传送第二系列无线信号的第二系列请求。
103 测距方法与装置、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111094518.2 2021-09-17 CN113820695A 2021-12-21 雍升; 周瑞; 刘小宇; 阙玉龙
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距方法、测距装置、终端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测距方法包括:采用第一通信技术自发射端向接收端传输第一校验码;采用第二通信技术自发射端向接收端发射调制信号,调制信号中携带有第二校验码,第一通信技术与第二通信技术不同;获取发射端发射调制信号的第一时刻及接收端接收到调制信号的第二时刻;对调制信号中的第二校验码进行解调;根据第一校验码及解调后的第二校验码获取测距置信度;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调制信号的传输速度及测距置信度获取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测量距离。本申请的测距方法在测量相同的距离时相较于反射式测距方法具有更高的测量频率,且能够结合测距置信度确保获取的测量距离准确可靠。
104 一种固态体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910134391.9 2019-02-22 CN109959918B 2021-11-09 郝本建; 牛晓雷; 王林林; 李赞; 安迪; 段玉锦; 许猷; 林明铨; 黄小倩; 王汉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固态体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分布于目标固态体上的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固态体的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获取分布在所述目标固态体周围的锚节点的噪声协方差信息以及测量向量;其中,所述锚节点包括具有位置误差的锚节点;根据所述目标固态体的方向信息与位置信息以及所述锚节点的噪声协方差信息和所述测量向量构造估计量,并获取所述估计量的对数似然函数;基于所述估计量的对数似然函数,按照设定的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策略获取所述估计量的最大似然解。
105 确定从无线信号检测到的运动的位置 CN201980090523.0 2019-10-29 CN113383244A 2021-09-10 M·奥默尔; S·A·丹维森
在一般方面中,一种用于确定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到的运动的位置的方法包括获得与第一时间相关联的运动数据。运动数据包括运动指示值的集合。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运动指示值的集合来生成第一概率矢量;以及获得从与先前时间帧相关联的运动数据所生成的第二概率矢量。该方法附加地包括获得包含转变值和非转变值的转变概率矩阵。该方法还包括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的操作来确定从在第一时间帧期间交换的无线信号检测到的运动的位置。
106 测距系统 CN201610070868.8 2016-02-02 CN107024204B 2021-07-30 石昕; 刑星
发明揭示了一种测距系统,包括集成在同一设备内的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测量轮、电子计数器、度感应器和数据处理。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测距系统,包括测距设备和与测距设备相通信的终端设备,测距设备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测量轮和电子计数器,终端设备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测距设备或终端设备中还包括角度感应器,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的激光测距信息显示,或根据电子计数器的距离信息和角度感应器的角度信息实时生成测量轮的行进轨迹图并将行进轨迹图绘制出来。本发明可实现对任意规则路径的连续测量,同时还能实时生成相应的行进轨迹图,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图纸对实际施工现场进行标点或标线。
107 一种测距方法及设备 CN201910741403.4 2019-08-12 CN111796260A 2020-10-20 司晔; 邬华明; 潘学明; 孙鹏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距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如何基于sidelink技术测量任意两个对象之间的距离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发送第一信号,第一信号从第一UE发出的时间为第一时间;接收第二UE发送的第二信号,第二信号到达第一UE的时间为第二时间;根据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和第一时间差值,确定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时间差为第二UE发送第二信号的第三时间与接收到第一信号的第四时间之间的差值,第一时间差值为第二UE发送给第一UE的。
108 用于被动传感系统对具有非连续特性目标的检测跟踪方法 CN201910313100.2 2019-04-18 CN110031797B 2020-09-15 杨晓波; 付玲枝; 库飞龙; 蒋歆玥; 易伟; 李溯琪; 孔令讲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被动传感系统对具有非连续特性目标的检测跟踪方法,应用于被动传感系统目标检测跟踪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不适用于非连续目标的跟踪,且没有考虑对信号的非连续特性进行估计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传感器最新接收到的断续量测,对其进行非连续周期划分并结合信号周期滑窗自适应地估计目标的非连续特性;然后同步确定目标状态的更新时刻,并在贝叶斯框架下推导变周期滤波公式得到关于目标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目标状态进行估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非连续目标状态及其非连续特性的联合估计。
109 基于无线信号属性的机器学习运动检测 CN201880075920.6 2018-02-08 CN111512178A 2020-08-07 朴云峰; C·V·奥列卡斯; M·A·扎卡罗夫
在一般方面中,可以基于无线信号属性的机器学习来检测空间中的运动。在一些方面中,在神经网络训练系统处获得标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集。各标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集是基于在相应时间段内发送通过空间的无线信号的序列的统计分析,并且各标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集包括用于指示在相应时间段内在空间中是否发生了运动的标记。通过神经网络训练系统来处理标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集以对神经网络系统的节点进行参数化。对节点进行参数化将神经网络系统配置为基于未标记神经网络输入数据来检测运动。
110 基于双向信道探测的运动检测定位 CN201880077612.7 2018-12-03 CN111417864A 2020-07-14 O·克拉维茨; T·曼库
在所描述的示例的一般方面中,基于双向信道探测来检测运动。在示例中,从第一装置获得第一信道信息集。第一信道信息集是基于在某个时间中的第一时间从第二装置发送通过空间的第一无线信号集。从第二装置获得第二信道信息集。第二信道信息集是基于在该时间帧中的第二时间从第一装置发送通过空间的第二无线信号集。分析第一信道信息集和第二信道信息集以在该时间帧期间在空间中检测运动的类别或所检测到的运动的位置
111 一种实验室测距验证装置及方法 CN201611200785.2 2016-12-22 CN107024689B 2020-06-09 张建勋; 徐甄甄; 潘龙
一种实验室测距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包括依次设置于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框架的六个顶点的高精度距离传感单元T1‑T6,测距装置设置于正六边形框架的中心位置,目标设置于通过正六边形的中心且垂直于正六边形框架平面的延长线上,能够实现对测距验证装置进行预先验证修正,提供验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测距精度,减低成本提高效率。
112 中央控制器使用波束形成动态信息的运动检测 CN201880066964.2 2018-11-14 CN111226128A 2020-06-02 O·克拉维茨; M·奥默尔; S·伊图亚; K·查塔; T·曼库
在一般方面中,使用无线信号来检测运动。在一个示例中,在第二无线通信装置处接收从第一无线通信装置通过空间发送的无线信号。动态波束形成信息基于该无线信号。第二无线通信装置使用动态波束形成信息来检测空间中的运动、或者将动态波束形成信息发送至第一无线通信装置以用于检测空间中的运动。
113 基于信道响应变化的分解来检测运动 CN201780094355.3 2017-10-31 CN111065935A 2020-04-24 M·奥默尔; C·V·奥列卡斯
在一般方面中,使用信道响应的向量表示来检测运动。在一些方面中,基于在第一时间段期间发送通过空间的无线信号来获得第一组信道响应。根据第一组信道响应,确定频率向量域中的一组正交轴。基于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发送通过空间的无线信号来获得第二信道响应,并且确定频率向量域中的表示第二信道响应的信道向量。基于信道向量向一组正交轴中的一个轴上的投影来检测空间中的物体的运动。
114 基于重复的无线发射来检测运动 CN201680083649.1 2016-10-24 CN108780145B 2020-03-03 O·克拉维茨; T·曼库
在一般方面,基于无线信号来检测对象的运动。在一些方面,在空间内的无线传感器装置处接收到基于重复的无线发射的无线信号。通过处理器的操作来分析所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以检测空间内的对象的移动。该分析包括确定表示所接收到的各无线信号的相应频率分量的相对相位和幅值的复值,并且基于复值的变化来检测出空间内的对象的移动。
115 用于相邻钻孔之间数据遥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01780081182.1 2017-12-22 CN110114551A 2019-08-09 阿伦·W·洛根; 柯蒂斯·K·L·韦斯特; 贾森·B·瓦克特; 文森特·雷蒙德·马丁; 迈赫迪·尤塞菲科佩依
位于钻孔中的有源井下天线接收来自相邻钻孔中的源的电磁(EM)遥测传输。该天线包括能够操作成对所接收的传输进行解码并对所接收的传输的信噪比进行测量的处理器。使用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将在有源天线处接收的数据发送至地面。有源天线可以处理来自多个井下EM遥测发射器的数据通信。
116 用于被动传感系统对具有非连续特性目标的检测跟踪方法 CN201910313100.2 2019-04-18 CN110031797A 2019-07-19 杨晓波; 付玲枝; 库飞龙; 蒋歆玥; 易伟; 李溯琪; 孔令讲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被动传感系统对具有非连续特性目标的检测跟踪方法,应用于被动传感系统目标检测跟踪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不适用于非连续目标的跟踪,且没有考虑对信号的非连续特性进行估计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传感器最新接收到的断续量测,对其进行非连续周期划分并结合信号周期滑窗自适应地估计目标的非连续特性;然后同步确定目标状态的更新时刻,并在贝叶斯框架下推导变周期滤波公式得到关于目标状态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对目标状态进行估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非连续目标状态及其非连续特性的联合估计。
117 一种旋转式距离测量验证方法 CN201611199089.4 2016-12-22 CN106772332B 2019-06-21 张建勋; 徐甄甄; 李增辉
一种旋转式距离测量验证方法,包括初始化,将高精度距离传感单元T1、T3、T5分为第一组,T2、T4、T6为第二组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标的距离D1,D2,D3作为第一组测量数据,将高精度距离传感单元T1、T2、T3分为第三组,T4、T5、T6为第四组获取中心位置到目标的距离D4,D5作为第二组测量数据,移动后利用相似方式分别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标的距离D7,D8,D9,D10,D11,通过距离公式得到计算距离D6等步骤,能够实现对测距验证装置进行预先验证修正,提供验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测距精度,减低成本提高效率。
118 检测运动检测所用的信号调制 CN201680088304.5 2016-10-24 CN109564280A 2019-04-02 M·奥默尔; S·A·丹维森; D·格里斯多夫
在一般方面中,基于无线信号来检测运动。在一些方面中,在运动检测器装置处识别第一信号的调制类型。所述第一信号基于由发送器装置通过空间发送并且由所述运动检测器装置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所述运动检测器装置处的解调器通过根据所识别的调制类型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解调,来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生成第二信号。所述运动检测器装置处的调制器通过根据所识别的调制类型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调制,来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生成第三信号。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来生成信道响应。使用所述信道响应来检测所述空间中的物体的运动。
119 一种利用外辐射源进行快速被动测距的方法 CN201811155120.3 2018-09-30 CN109343039A 2019-02-15 丁学科; 万群; 胡泽鹏; 李逸君; 宋媛媛; 张露西; 王长生
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外辐射源进行快速被动测距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先利用观测站天线阵列测量目标反射波的来波方位和仰,再测量外辐射源信号直达波和目标反射波之间的到达时差,最后对目标进行快速被动测距。本发明只需要一个具有天线阵列的观测站、一个外辐射源信号即可在目标位置未知的情况下实现利用测量的观测站位置坐标、测量的外辐射源位置坐标以及观测站天线阵列测量的目标反射波的来波方位和仰角、测量的外辐射源信号直达波和目标反射波之间的到达时差快速确定目标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120 设备的基于接近的配置 CN201680086259.X 2016-07-04 CN109315015A 2019-02-05 文森特·勒克莱尔; 瓦迪姆·克拉夫琴科; 让-塞巴斯蒂安·卢梭; 贾斯廷·亚历山大·弗朗西斯
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下述技术,该技术使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无缝地配置辅助设备,而无需用户必须向在移动计算设备上执行的应用程序或其他部件提供输入以选择用于配置的辅助设备。移动计算设备可以在没有这样的输入的情况下确定辅助设备在物理上是否足够接近移动计算设备,以便移动计算设备配置辅助设备。如果辅助设备在物理上足够接近移动计算设备,则辅助设备的配置可以自动进行,或者可以半自动地执行或由移动计算设备的用户手动执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