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便携式远程弹射灭火装置 CN202310078340.5 2023-01-13 CN116271636A 2023-06-23 侯映天; 任丹; 周永昆; 巫良杰; 吴罗兴
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远程弹射灭火装置。该装置包括灭火箱;具有防火功能的灭火毯;弹射模,连接于灭火毯,弹射模块具有弹射件;调节模块,其一端可收紧地连接于灭火箱,其另一端连接于灭火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火源的当前位置信息;控制模块,分别通信连接于弹射模块和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传输的当前火源信息控制弹射模块执行相应的动作;其中,弹射模块具有弹射状态和约束状态,在约束状态,灭火毯的位置保持固定;在弹射状态,弹射模块产生电磁弹并将灭火毯从灭火箱中弹出,以覆盖火源。由此,解决了当前远程灭火装置弹射精度差、弹射射程不足且难以快速有效灭火的问题。
42 高强高导合金电枢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CN202210708577.2 2022-06-22 CN115094283B 2023-06-09 黄元春; 黄宇宽; 刘宇; 肖政兵
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高导合金电枢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高强高导铝合金电枢材料包括主合金化元素Al、Zn、Mg、Cu、微合金化元素Zr、Y、Ag;微合金化元素的质量配比满足0.2Ag≤Y≤0.5Ag,1Zr≤Ag≤2Zr。采用添加Zr、Ag、Y多元微合金化手段,在合金内部形成多元共格弥散相且第二相在晶界连续析出构筑电子传输通路,降低电子界面散射。Ag元素引入更高的电子密度,提升铝合金内部电子传输;利用回归再时效手段,促进晶内晶界析出相的析出,提升晶内析出相的富集程度,减小晶格畸变并降低晶界宽度减少电子散射,克服现有Al‑Zn‑Mg‑Cu系铝合金高强度与优良导电性二者不能兼顾的问题。
43 一种电磁发射轨道表面重构方法 CN202211671176.0 2022-12-26 CN116202366A 2023-06-02 姚萍屏; 王兴; 康丽; 徐宇轩; 邓敏文
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发射轨道表面重构方法;属于电磁轨道发射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电磁发射电枢材料和轨道材料为摩擦副,采用销盘式摩擦设备,对销盘式摩擦设备中的摩擦副引入电流;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摩擦副的接触压强、摩擦速度、摩擦时间、起弧距离中至少一个参数,获得轨道材料在对应条件下的表面组织结构;基于实验所得表面组织结构对电磁发射轨道表面结构进行重构。本发明首次实现了轨道材料表面的摩擦磨损、表面的材料转移、表面的电弧烧蚀等形貌重构原始数据的积累,为后期系统的进行电磁发射轨道表面重构提供了必要条件。本发明方法合理,过程简单可控,所得数据真实可靠,便于大规模应用。
44 一种智能电磁抛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310279246.6 2023-03-21 CN116182634A 2023-05-30 潘振波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磁抛网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体、动作调整模、处理器、电磁发射器以及摄像模块;处理器以及电磁发射器设置于主体内,主体上设置有摄像模块;摄像模块,用于采集目标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在目标图像中识别目标物体,确定目标物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相邻两目标图像,确定目标物体对应的运动状态信息;根据运动状态信息,确定目标物体对应的预测位置;确定主体在朝向预测位置与相对位置信息之间的动作调整量并发送至动作调整模块;动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动作调整量,调整主体的位姿;处理器,还用于响应用户针对电磁发射器的触发操作,控制电磁发射器发射捕网。可以提升抛网的命中准确性。
45 一种基于电磁弹射驱动三级轻气炮的弹道靶 CN202211713594.1 2022-12-29 CN116123930A 2023-05-16 林键; 宫建; 郭秉楠; 朱浩; 易翔宇; 屈振乐; 文帅; 谌君谋; 陈农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弹射驱动三级轻气炮的弹道靶,包括电磁弹射装置、电枢、一级活塞、一级高压管、一二级连接机构、二级泵管、二级活塞、二三级连接机构、弹丸、发射管、膨胀箱、试验舱及测控系统;电枢在电磁弹射装置脉冲磁场中受到电磁,推动一级活塞压缩轻质气体,高压轻质气体冲破二级膜片推动二级活塞压缩二级泵管内的轻质气体,三级气室内高温高压的轻质气体冲破三级膜片驱动弹丸高速飞出发射管经过膨胀箱进入试验舱。本发明采用电磁弹射作为三级轻气炮首级驱动,比传统动力源驱动能力提升数倍以上,同时更加安全、清洁、高效、可控。
46 一种基于电磁轨道发射破片毁伤模拟试验技术和系统 CN202211402361.X 2022-11-10 CN115930702A 2023-04-07 梁春燕; 杨利
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速电磁轨道发射技术和高速破片模拟侵彻与毁伤试验技术,属于一种弹药破片加速与毁伤模拟试验技术。主要采用现有电磁轨道发射器、脉冲功率电源,把射弹组件进行了修改,保持了U形质电枢的能量转化功能,增加了承载预制破片加速并释放预制破片的功能,还增加了电枢组件偏离弹道的功能。实现了预制破片被加速和释放、测速、与靶标撞击、回收,同时避免了电枢组件对靶标的撞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磁轨道发射器技术,加速得到预制破片的着靶速度可调范围宽,操作简便,经济、绿色。本发明可用于不同破片的毁伤能试验、不同靶标的耐受能力试验研究领域。
47 一种模化电磁动加速的射击步枪及方法 CN202211266550.9 2022-10-17 CN115655002A 2023-01-31 何健超; 俞志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化电磁动加速的射击步枪及方法,射击步枪包括枪体、电池和加速模块;加速模块包含N个加速单元、挡板、第一至第四螺栓、以及第一至第四锁紧螺母,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加速单元包含第一至第四柱、基板、PVC管、线圈、光电感应单元、控制单元、电容、高压隔离二极管和恢复二极管。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在作战中更为灵活,且拆装保养简单,成本低;有着简单可靠,材料易得的特点,且各零部件结构独立易拆卸维护更换;发射弹丸可根据作战需求、用途不同而更换,由于没有膛线所有可以快速切换弹药种类。
48 一种多功能分段加速式轨道电磁枪 CN202211114140.2 2022-09-13 CN115655001A 2023-01-31 王心华; 江煊明; 王飞宇; 董仕杰
申请涉及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功能分段加速式轨道电磁枪,包括主电源库、枪托、枪体机构、枪栓机构、弹夹装置、导轨电源库、导轨主体以及发射载体,其中:枪托可拆卸的安装在主电源库的上方;主电源库与枪体机构的一端连接;枪体机构的另一端与枪栓机构配合连接;弹夹装置通过磁体吸附在枪栓机构的下方;导轨电源库一端与枪栓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柱与导轨主体连接;导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磁组件,另一端嵌套有阻挡,内部设置有导轨回路,外部设置有电磁屏蔽层;发射载体能够沿导轨主体的导轨回路滑动。本申请兼容性强,不仅能够完成常规弹药的发射,还能进入各行各业,完成不同发射体的发射任务,实现民用化。
49 一种提高轨道式电磁发射器中导电体旋转稳定性的电枢结构 CN202110905208.8 2021-08-08 CN113624069B 2023-01-24 唐波; 田慧; 栗保明; 林庆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轨道式电磁发射器中导电体旋转稳定性的电枢结构,包括电枢本体,电枢本体后部为设置有尾臂槽的电枢尾臂,电枢尾臂后部设置有结构加强环;电流从正极导轨流入电枢,再从电枢流回负极,导轨间产生的磁场与电枢间电流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电磁带动电枢向前运动。电枢尾臂的作用是,使电枢中的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使电枢旋转的电磁力矩,从而在带动电枢向前运动的同时,驱动电枢旋转;而电枢旋转后,导轨与电枢尾臂始终保持接触,电枢尾臂中电流继续与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矩,从而持续加速电枢旋转。
50 一种可多次重复发射的电磁抛绳器 CN202211105296.4 2022-09-09 CN115615244A 2023-01-17 王雅强
发明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次重复发射的电磁抛绳器,包括有A壳和B壳,A壳和B壳上部都设置有把手,A壳最左端下部设置有电池组,在电池组的上方设置有电源控制板,把手左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把手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关按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多次重复发射的电磁抛绳器其和传统的远距离抛投装置相比可无需其他耗材,多次重复发射,弹头也可重复利用,节能高效,经济性好,利用率高。使用时直接把弹头放入发射筒,打开保险,按下发射按钮即可发射。可快速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可以快速布放迅速投入救援等特点在应急救援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1 一种外磁场增强型电磁轨道加速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202211330293.0 2022-10-27 CN115585707A 2023-01-10 杨兰均; 路志建; 陆豪赫
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磁场增强型电磁轨道加速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采用一个PFN脉冲形成网络为两个磁场线圈提供瞬时大电流,在两个线圈之间的轨道和电枢所在的区域提供背景强磁场,当背景强磁场达到峰值时,另一个PFN脉冲形成网络开始为轨道和电枢提供瞬时大电流,通有电流的电枢在背景强磁场和自磁场中受到洛伦兹的作用,从而加速向炮口运动。本发明通过施加在百μs级至数ms的稳定背景强磁场,提高电磁轨道炮的加速效率,与常规的电磁轨道炮相比,能够在弹丸发射速度一定的条件下,降低轨道中流过的脉冲电流,减小电枢和轨道的烧蚀,从而达到提高轨道使用寿命,稳定电枢和弹丸的姿态的目的。
52 一种磁阻电磁阻尼与能量回收装置 CN202010951618.1 2020-09-11 CN112161516B 2022-12-23 陈息坤; 朱国庆
发明公开一种磁阻电磁阻尼与能量回收装置,它包括弹丸、依次串联排列着M级阻尼与能量回收模(1~M)和N级自由阻尼模块(a1~aN);第j级自由阻尼模块包括一个第j级自由阻尼线圈,第i级阻尼与能量回收模块包括一个第i级阻尼与能量回收复合线圈连接一个第i级阻尼及能量回收控制电路;利用带电流线圈对质的弹丸产生减速的磁阻,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吸收线电阻上的能量,并通过电容进行存储,实现部分能量回收。本发明借助电磁发射中常用加速过程的逆过程,利用磁阻最小原则,使得带电流的线圈对铁质弹丸产生减速的磁阻力,对铁质弹丸进行减速。同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吸收容易浪费在线圈电阻上的能量,并通过电容进行存储,实现部分能量回收。
53 一种含有能量回收功能的磁阻式电磁发射充放电电路 CN202211020445.7 2022-08-24 CN115473303A 2022-12-13 顾伟伟; 张军
发明为一种含有能量回收功能的磁阻式电磁发射充放电电路。包括电源B1,总开关SW1和由多级结构相同的发射电路并联形成的充放电电路;每一级发射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电容C1、C2、C3,IGBT管S1、S2和线圈L1;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容C1正极相连、负极接地,电容C1的正极与IGBT管S1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负极与IGBT管S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S1的集电极相连、正极与S2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2、C3分别并联在IGBT管S1、S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两端;线圈L1连接在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间。本发明通过对磁阻式电磁发射装置的每级发射电路进行模化处理,不仅提高了电磁发射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对于日常检修可大大节省时间。
54 炮弹加速飞船的弹壳和飞船 CN202110605847.2 2021-06-01 CN115435644A 2022-12-06 张明
发明为炮弹加速飞船的弹壳和飞船,在炮弹加速飞船的方法里,电磁炮发射炮弹内装了燃料。飞船接收到炮弹后,利用燃料和火箭发动机来产生推,从而推动飞船加速。普通的炮弹的装药比很低。本发提供了一种高装药比的炮弹,且飞船上配套的燃烧炉,炮弹取出燃料后剩下的弹壳可以在燃烧炉内燃烧。这种组合能够大大提高数倍装药比,炮弹的等效比冲可以提高5倍以上,极大地增加了炮弹的利用率,大大减少了炮弹的使用量,节省电磁炮系统规模要求。
55 一种信号弹发射装置 CN202110648350.9 2021-06-10 CN113218240B 2022-11-22 赵玉龙; 何循来; 房立清; 郭德卿; 刘家儒; 崔凯波; 殷军辉; 刘亮
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弹发射装置,包括底座、弹仓、弹射组件、击发组件,以及控制器;其中,底座上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滑道;弹仓沿滑道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滑道上,弹仓内平间隔设有多个发射筒,发射筒的底壁上设有击发孔;弹射组件设于底座上并与弹仓连接,以使弹仓在滑道内滑动,从而带动填装于发射筒内的信号弹获得初速度;击发组件设于弹仓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各个击发孔对应的撞针,撞针用于穿过相应的击发孔撞击信号弹的底火;控制器设于底座上,与弹射组件、击发组件分别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号弹发射装置,能够在信号弹从发射筒发射之前获得初速度,从而提高信号弹的发射高度。
56 一种磁阻电磁发射能量回收装置 CN202010951336.1 2020-09-11 CN112161515B 2022-11-08 陈息坤; 朱国庆
发明公开一种磁阻电磁发射能量回收装置,包括弹丸、N‑1级发射线圈、发射及能量回收复合线圈、发射及能量回收电路;依次排列N‑1级发射线圈和发射及能量回收复合线圈,再连接发射及能量回收电路;发射及能量回收电路与N级线圈构成了对应的N级控制电路;利用能量回收线圈对发射线圈上残余能量回收。在最后一级发射线圈位置上绕出最后一级发射线圈以及能量回收线圈,使得弹丸脱离最后一级发射线圈时所损失的动能部分转化为能量回收线圈上的电能,将回收所得能量储存起来。本发明巧妙地回收线圈上的能量,用作电容的预充电,避免充电初期电容浪涌电流对充电电路器件损害,且发射电容与能量回收电容可互相转化,适合于连续磁阻电磁发射领域的应用。
57 电磁发射装置和电磁发射器 CN202210872013.2 2022-07-19 CN115289902A 2022-11-04 孙浩; 于歆杰; 李臻; 李蓓; 刘至真; 杨松衡; 黄松岭
申请涉及一种电磁发射装置和电磁发射器,该电磁发射装置包括脉冲源、发射通道和电枢,脉冲源设置在发射通道的目标位置,目标位置使得脉冲源产生的磁场与发射通道上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一致,电枢在脉冲源产生的磁场与发射通道上电流产生的磁场共同作用下运动,以推动目标体滑出发射通道。采用本装置能够提高目标体划出发射通道的速度。
58 一种带初始位置定位功能的电磁发射装置 CN202210728511.X 2022-06-24 CN115060113A 2022-09-16 孙志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初始位置定位功能的电磁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管,呈中空长条状,包括有初始位置和多个驱动位置;初始线圈,环绕设置在发射管的初始位置中;多个加速线圈,间隔环绕设置在发射管的多个驱动位置中;电枢,收容在发射管内;尾部底板,设置在发射管的底部中;磁体部件,设置在尾部底板中,用于吸住电枢以使得电枢处于发射管的初始位置;其中,当磁体部件吸住电枢时,发射管的初始位置的初始线圈的中间位置与电枢的中间位置一致。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发射管发射电枢前,可以通过磁体部件吸住电枢,使得电枢精准放置于初始位置,提高发射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因为震动造成位置变化或电枢脱落的现象发生。
59 一种四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 CN202210657432.4 2022-06-10 CN115046427A 2022-09-13 刘少伟; 熊玲; 杜翔宇; 王洁; 关娇; 冯刚; 任师达; 张鹏翔
一种四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包括:壳;4根主轨及4根背场轨,主轨的外侧设置背场轨,主轨和背场轨间由隔板隔开;设置于钢壳内部的4个绝缘支撑部,4个绝缘支撑部围合成中空的柱体,每一绝缘支撑部上设置有两个位置对称的轨道安装槽,轨道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绝缘支撑部的轴线,相邻的绝缘支撑部上的轨道安装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容纳一根主轨和一根背场轨的槽体;设置于钢壳后部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第二盖板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正极汇流排、第二绝缘板、负极汇流排及第三绝缘板,正极汇流排和背场轨电连接,负极汇流排和主轨电连接。本发明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可以保证轨道安装的稳定性,有利于延长发射装置的使用寿命。
60 一种基于STM32的模拟电磁曲射线圈炮系统设计方法 CN202210396034.1 2022-04-14 CN115046424A 2022-09-13 刘雪飞; 杨雨; 肖文君; 王刚; 王珍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的模拟电磁曲射线圈炮系统设计方法,它包括系统任务说明、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案选择和系统总体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以STM32作为主控制芯片为核心,通过各个模的配合,正常运行整个系统,本发实现了手动输入和自动追踪两种射击方式,选用OpenMV对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将继电器与可控相结合实现弱点控制电容的充放电功能,并利用MATLAB软件将大量实验数据拟合成公式,完成精准射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