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熔盐储能系统 CN202410197842.4 2024-02-22 CN118066901A 2024-05-24 张立新; 张孝义; 朱令凯
申请涉及熔盐储能技术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熔盐储能系统,其包括:低温熔盐罐;高温熔盐罐;熔盐电加热器,与电系统连接,所述低温熔盐罐与所述高温熔盐罐均与所述熔盐电加热器连通;蒸汽发生器,所述高温熔盐罐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管程连通,所述高温熔盐罐内部的高温熔盐介质向所述蒸汽发生器的管程流动,所述蒸汽发生的管程远离所述高温熔盐罐的一端与所述低温熔盐罐连通;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用于向蒸汽发生器循环供,所述蒸汽发生器中循环水与高温熔盐介质换热产生的蒸汽将进入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使蒸汽对用户用热端的供热水进行加热。本申请能够通过储能方式对低谷电进行利用,在不增加用电高峰期负担的情况下,降低供暖成本。
2 一种火电调峰系统 CN202211022210.1 2022-08-23 CN115371027B 2024-04-30 王亮; 张涵; 陈海生; 林曦鹏; 李文; 左志涛
发明涉及火发电调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调峰系统,通过第一释热换热器、第二释热换热器、第三释热换热器和第四释热换热器,分多级进逐级释热放能,提升用电高峰期火电调峰系统的顶负荷能力。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支路、第二辅助支路和第三辅助支路来调整进入到第二释热换热器、第三释热换热器和第四释热换热器中熔盐的流量,来控制不同释热换热器出口端的熔盐温度,使得通过释热换热器升温后的蒸汽能够与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蒸汽或水的温度相匹配,在保持释能调峰过程中锅炉本体输出能量稳定的同时,提升火力发电调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削峰填谷的能力。
3 基于热能梯次利用的矿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2311639929.4 2023-11-30 CN117937528A 2024-04-26 王琨; 王宁; 成晓君; 张磊; 闫耀双; 倪广魁; 魏延彬; 罗健; 郭帅; 杨祥; 张富饶; 李燕; 吴峰; 张云海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热能梯次利用的矿场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的工作方法,涉及铁矿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技术领域,包括电能侧、热能侧以及高温相变储热模;所述电能侧和热能侧之间通过交直流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进行耦合,实现电热转换,所述热能侧连接高温相变储热模块,所述热能侧向铁矿场热负荷供能,同时通过高温相变储热模块存储多余热能,所述高温相变储热模块利用高温余热转化为二次能源驱动负载工作,负载工作后散发的低温余热再向钢铁矿场相应热负荷提供热能,实现热电转换及热能的梯次利用。本公开通过配备高温相变储热,实现热能的梯次利用,同时通过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实现热电转换,建立有效的热电耦合关系,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4 发热装置及锅炉 CN202280058313.5 2022-08-15 CN117881925A 2024-04-12 远藤美登; 岩村康弘; 伊藤岳彦; 吉野英树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发热体的温度均匀化的发热装置及锅炉。发热装置11具备:发热容器15,其被导入包含氢的氢系气体;发热体14,其设置于发热容器15的内部,经由氢的吸藏与释放而产生热;第1排热路径16,其供由发热体14加热的第1排热流体流动;及第2排热路径17,其供第2排热流体沿与第1排热流体流动的方向相对的方向流动。锅炉10具备发热装置11,对第1排热路径16供给作为第1排热流体,经由发热体14将水加热,自第1排热路径16排出蒸气或热水。
5 耦合气与烟气调节的发电储热调峰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2410100448.4 2024-01-24 CN117869857A 2024-04-12 张烁; 杨明华; 王通旭; 张晓凯
发明提出一种耦合气与烟气调节的发电储热调峰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所述发电储热调峰系统包括:燃气锅炉,其具有锅炉烟道,所述锅炉烟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锅炉烟道内烟气换热的空气预热器和煤气加热器;储热介质加热炉,所述空气预热器的出口和所述煤气加热器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储热介质加热炉相连,所述储热介质加热炉内设有分别与高温储罐和低温储罐相连的第一储热介质管道;放热换热器,其内设有分别与所述高温储罐和所述低温储罐相连的第二储热介质管道。本发明能够对现有煤气资源进行“按需储‑放”利用,在用电低谷时段将能量存储并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用于发电以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进而降低用电成本。
6 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及方法 CN201810577672.7 2018-06-05 CN108709176B 2024-03-15 梁双荣; 聂跃峰
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调峰发电的复合储取热系统及方法,包括:热源系统用于将过冷加热为过热蒸汽显热储取热系统通过管路连接热源系统和潜热储取热系统,用于在过冷水和过热蒸汽相互转化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显热进行热能储取;潜热储取热系统用于在过冷水和过热蒸汽相互转化过程中发生相变时,通过潜热进行热能储取;发电系统用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与热源系统首尾相连形成循环管路。本发明实现了电站锅炉更低负荷深度调峰的能,同时保证深度调峰时锅炉的燃烧稳定性水循环安全性、避免低负荷下锅炉寿命的损耗;本发明可实现电厂将用电低谷时段的能量转移到用电高峰时段,提高了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7 一种熔盐-相变材料联用的储能系统 CN202311609764.6 2023-11-29 CN117685549A 2024-03-12 俞李斌; 郑成航; 李钦武; 刘盛辉; 高翔; 孙士恩; 李文俊; 王伊凡; 周灿; 党琪
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相变材料联用的储能系统,包括有双罐式可循环储能系统,其包括第一储能罐和第二储能罐;循环管路组件,连通第一储能罐管与第二储能罐;其中,所述第一储能罐/第二储能罐中部设置有相变材料区;其中,所述第一储能罐/第二储能罐内设置有低温熔盐和连接于低温熔盐泵的熔盐流动管路,所述熔盐流动管路途经相变材料区并连通循环管路组件;其中,所述循环管路组件包括有驱动熔盐在双罐式可循环储能系统内循环的高温熔盐泵。采用将熔盐与相变材料相结合作为蓄热介质,利用廉价相变材料替代部分熔盐,即降低了大规模储能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储能的效率。
8 一种集成多热源储热的强柔性燃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2311583034.3 2023-11-24 CN117605999A 2024-02-27 苗林; 刘明; 严俊杰; 王朝阳; 赵永亮; 王珠
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多热源储热的强柔性燃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在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省煤器和SCR脱硝装置之间布置两个平行分隔的烟道,并且配有烟气调节挡板和烟气‑蒸汽换热器,同时耦合熔盐储热系统;在燃煤发电系统低负荷运行时,分流部分再热蒸汽至烟气‑蒸汽换热器对SCR脱硝装置的入口烟气温度进行精确调节,同时利用蒸汽提高锅炉给入口温度,实现低负荷下锅炉稳定燃烧和SCR高效脱硝;该系统还通过分流部分再热蒸汽加热熔盐和电加热熔盐方式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系统深度调峰能;该系统在燃煤发电系统高负荷运行时,分流部分锅炉给水至熔盐储热系统,经熔盐加热后产生蒸汽汇入汽轮机低压缸入口,提高了燃煤发电系统的变负荷速率。
9 一种加热储热一体的储能系统 CN202311766994.3 2023-12-21 CN117537644A 2024-02-09 肖立业; 尹志豪; 张京业; 滕玉平
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储热一体的储能系统,将加热部件和储热部件统一到一个部件中,简化了系统结构,免去加热部件到储热部件的热传导过程,可提高加热系统的加热功率。加热储热一体的储能系统包括电加热控制装置、一体化加热储热体装置、换热循环装置。电加热控制装置所形成的正极连接一体化加热储热体装置的高压端,所形成的负极连接一体化加热储热体装置的低压端。支撑结构为加热储热体内部固体或液体金属或合金导体段间和加热储热体整体与大地间的学支撑。储能时,电加热控制装置直接在固体两端施加电压,固体或液体金属或合金产生热使固体或液体金属或合金温度上升实现热能储存;释能时,通过换热循环装置将加热储热体的热量释放出来。
10 一种提升高温气冷堆发电机组安全性的熔盐储汽系统 CN202311018076.2 2023-08-14 CN116734230B 2024-01-23 姚建涛; 张贵泉; 龙国军; 王宁飞; 刘薇; 陈甜甜; 王威; 吴志军; 张振鲁; 安娜; 杨强强
发明属于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高温气冷堆发电机组安全性的熔盐储汽系统,系统包括储汽单元、高温气冷堆发电机组和熔盐储热单元;高温气冷堆发电机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凝汽器、除器、高压加热器及核岛蒸汽发生器,核岛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汽轮发电机的蒸汽入口;汽轮发电机的蒸汽出口连接凝汽器;储汽单元包括储汽器,汽轮发电机的中压缸抽汽出口连接储汽器;储汽器的储气出口连接高压加热器;熔盐储热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熔盐罐、熔盐加热器、高温熔盐储热罐及熔盐蒸汽发生器;熔盐蒸汽发生器的高温蒸汽出口连接储汽器。本发明提升高温气冷堆发电机组的安全性。
11 一种耦合熔盐储能实现火电机孤岛运行系统及方法 CN202210545716.4 2022-05-19 CN114876597B 2024-01-23 宋晓辉; 韩伟; 陆续; 姬海民; 付康丽; 姚明宇; 李正宽
发明公开一种耦合熔盐储能实现火电机孤岛运行方法及系统,FCB触发后,汽轮机组由功率控制模式切换至转速控制模式,汽轮机由联合进汽方式切换为中压缸进汽方式;机组转速稳定后可通过熔盐储能模提供蒸汽,维持汽轮机孤岛运行;FCB动作后,关闭熔盐储能模块至除器的管路,连通熔盐储能模块至凝汽器的管路;通过高压旁路管道和再热冷段管道向熔盐储能模块释放高温蒸汽;延时Δt秒停止向熔盐储能模块中输送再热热段蒸汽、中压缸排汽以及锅炉;Δt根据不同机组的热惯性及试验结果进行确认;对多路汽源进行合理分配,优化了热发电系统与熔盐储能模块的配汽方式,在实现孤岛运行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熔盐储能模块降低FCB动作过程蒸汽的热损耗。
12 一种燃亚临界机组高温热储热调峰系统 CN202311289648.0 2023-10-08 CN117366544A 2024-01-09 庞力平; 王骏; 张永生; 张秉昊; 张汉飞
发明涉及储热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亚临界机组高温热储热调峰系统。在该系统中,蒸汽发生部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汽包、下降管、下联箱和水冷壁;储热释热部分包括储热单元、回流单元、释热单元,回流单元和释热单元中的一者处于运行状态时,另一者处于关闭状态;在燃煤亚临界机组处于高负荷正常运行状态时,通过储热单元储存下降管中的高温热水,并通过回流单元回流至下降管中,以维持储热单元和下降管的水位稳定;在燃煤亚临界机组处于升负荷状态时,通过将储热单元中的高温热水通入下联箱中,以在进入水冷壁后吸热蒸发产生蒸汽,并通过过热器进入燃煤亚临界机组的汽轮机中做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13 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启动锅炉 CN202311320911.8 2023-10-12 CN117308068A 2023-12-29 马晓珑; 李明皓; 马子晗; 韩传高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启动锅炉,包括熔盐储罐、熔盐、第一储能模、第二储能模块、第三储能模块、第一释热模块、第二释热模块和第三释热模块;熔盐储罐的出口接在熔盐泵的入口,熔盐泵的出口接在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一储能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第二储能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二储能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第三储能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三储能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第一释热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一释热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第二释热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二释热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第三释热模块的第一入口,第三释热模块的第一出口接在熔盐储罐的入口。本发明可以替代启动锅炉,实现机组启动用汽的需求。
14 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高质量利用装置及其方法 CN202311064064.3 2023-08-22 CN117213250A 2023-12-12 赵华; 廖相巍; 刘福军; 王超; 武吉; 吴官印; 张智勇
发明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高质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n个焦炉上升管温度的n个测温仪器;接收n个所述测温仪器传送的焦炉上升管温度的控制器,当检测到焦炉上升管温度>阈值温度时,发出控制信号I;当检测到焦炉上升管温度≤阈值温度时,发出控制信号II;所述流量控制II打开,实现强制循环给焦炉上升管加、再将焦炉上升管中的水加入干熄焦锅炉汽包中;所述流量控制阀Ⅰ打开,实现给水泵给焦炉上升管加水,再将焦炉上升管中的水加入干熄焦锅炉省器中。充分利用上升管余热生产中可以全天候利用、远距离输送、具有更广泛应用场景和利用价值的高温高压蒸汽,实现上升管余热的高价值利用。
15 一种利用退役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的高温固态储热发电系统 CN202310921112.X 2023-07-26 CN117146255A 2023-12-01 刘云亮; 杨文宇; 赵思聪; 王佳典; 朱瑞; 刘俊良
发明属于固态储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退役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的高温固态储热发电系统。本发明利用退役电厂的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升压站等设备,将退役电厂原有燃锅炉替换为固态储热装置,利用电网中的低谷电及弃弃光电,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储热单元中,在使用时通过放热单元产生高品位蒸汽,利用退役电厂固有设备进行发电,同时背压机组排汽可以对周边工业生产提供蒸汽。本发明通过固态储热装置实现了电网“削峰填谷”的功能,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和调峰压力,又实现了低清洁环保供暖,同时有效利用廉价的低谷电,大幅度降低运行费用
16 一种自然循环高温蓄热供汽供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1910203370.8 2019-03-18 CN109899863B 2023-11-28 朱金大; 杨志宏; 吕宏水; 杨冬梅; 杜炜; 杨肖; 王启扬; 杨波; 陈晨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高温蓄热供汽供暖装置,包括固体蓄热堆、汽换热器、水加热筒、板式换热器,该蓄热供汽供暖装置用以将夜晚谷电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固体蓄热堆内,再通过蒸汽自然循环系统输出热能,实现供汽‑供暖一机两用的功能,解决传统固体蓄热供暖产品换热效率低、噪音大、能耗高、寿命短、模式单一、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自然循环高温蓄热供汽供暖装置的使用方法。
17 一种多热源加热液蒸发 CN202311005094.7 2023-08-10 CN117028956A 2023-11-10 王大彪; 符世林
发明涉及一种多热源加热液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多根换热管,液氨换热进、出口管,热介质进、出口管,多根电加热棒,两个管板,两个管箱,第一、二管板分别与蒸发器壳体的前、后通孔密封连接,各根换热管平穿设于两个管板之间且其前、后两端分别与两个管板密封连接;两个管板均分为上部的非电加热区和下部的电加热区,穿设于电加热区的换热管内插置有电加热棒,非电加热区的第一、二管板分别与第一、二管箱密封连接,从而使穿设于非电加热区的换热管两端与第一、二管箱导通;热介质进、出口管分别连接于第一、二管箱上,液氨换热出、进口管分别连接于蒸发器壳体的上、下部。该液氨蒸发器可以提高液氨蒸发效果,且结构紧凑,体积小。
18 基于流化床的固体颗粒储能装置 CN202310950587.1 2023-07-31 CN116989474A 2023-11-03 张晨曦; 鲁峰; 白浩隆; 朱畅; 魏飞
申请提出一种基于流化床的固体颗粒储能装置,包括流化床充热装置(1)、流化床放热装置(3)和储能罐(2)。所述流化床充热装置(1)使固体颗粒充热过程中固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床内布置有用于加热固体颗粒的电极(12);储能罐(2)设置于所述流化床充热装置(1)和所述流化床放热装置(3)之间,储能罐(2)用于储存加热后的固体颗粒,并连接有空压机(21),能够对所述储能罐(2)充气加压;所述流化床放热器装置(3)使固体颗粒放热过程中所述固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并通过所述换热管束(36)将加热为水蒸气。本申请的基于流化床的固体颗粒储能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储能和快速放热,放热负荷高,占用空间较小。
19 地下中子能电站 CN201810270105.7 2018-03-29 CN108417283B 2023-10-31 何满潮; 吴宜灿; 杨晓杰; 汪建业; 乔亚飞; 王芳; 王琦; 柏云清
20 一种用于蒸汽和谷电的固体储能系统 CN202310690458.3 2023-06-09 CN116952039A 2023-10-27 吴德忠; 汤胜军; 吴叶波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蒸汽和谷电的固体储能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熔盐循环系统、换热机构、电加热单元和石墨储能堆;在蓄热时,通过换热机构实现蒸汽与熔盐换热转化为低品位蒸汽和高温熔盐,带加热单元用于加热熔盐和/或石墨储能堆、石墨储能堆储存高温熔盐的热能和谷电的电能;在放热时,石墨储能堆释放能量给熔盐获得高温熔盐,通过换热机构实现高温熔盐与来或低品位蒸汽换热转化为高品位蒸汽用于向外做功。将锅炉产蒸汽和谷电以热能的形式进行储存,适时以输送蒸汽的方式提供能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