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蒸汽的发生 / 蒸汽的发生方法;蒸汽锅炉
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电机叶片汽热除装置及除冰方法 CN202411890083.6 2024-12-20 CN119686938A 2025-03-25 杨建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叶片汽热除装置及除冰方法,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蒸汽发生单元、发电机舱和除冰单元,通过蒸汽发生单元产生热蒸汽对叶片进行除冰,蒸汽发生单元产生的热蒸汽通过除冰单元排出对叶片表面进行喷吹除冰,蒸汽发生单元内设置有蒸汽锅炉和汽分离器,蒸汽锅炉产生热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器去除其中的水分,分离出的水回流至储水箱内,提高了蒸汽质量,也避免了能量浪费,除冰单元内的环形支架还可沿移动导轨上下移动,可以更全面的去除扇叶表面的冰,除冰速度更快,蒸汽发生单元内设置有空气加热器,可以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喷吹至扇叶表面进行除冰预处理,提升除冰的效率。
162 梯级加热热网的卡诺电池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411869677.9 2024-12-18 CN119686830A 2025-03-25 李玲; 夏大伟; 张步庭; 陈二强; 张少锋; 李敏; 张小科; 刘静宇; 王放放; 刘恪
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级加热热网的卡诺电池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卡诺电池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汽轮机发电系统、热网水加热系统、电转热系统和储罐蓄、放热系统。本发明基于传统的卡诺电池系统,在储罐系统储热部分增设热网换热器,以此来扩大系统的热电负荷特性区间,增加系统运行灵活性。同时也可减少新能源场站的弃电,增加新能源的上网率。此外,通过加热热网水来降低储热介质进入热源换热器的温度,来提升系统的COP和往返效率;热网水也因梯级加热系统而减少了换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本发明较传统的卡诺电池系统,拥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耗量,可为煤电低灵活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转型。
163 一种防冻拔的桩基施工方法 CN202510205794.3 2025-02-25 CN119686291A 2025-03-25 郑宇; 岳科宇; 吴雯歆; 刘彦德; 夏芃; 王琳; 周子琦; 李国波; 王品喆; 王敏珍; 高光敏; 张广新
发明涉及桩基领域,提供了一种防冻拔的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钻孔位置进行定位和标记,利用融及土体解冻一体装置对钻孔位置进行加热,以融化积雪层和解冻冻土层,然后对已经解冻的冻土层进行钻孔形成桩孔,把防冻拔桩打入桩孔内;融雪及土体解冻一体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底壁设有车轮组件,机架上固接有液压缸,液压缸上的活塞杆固接有升降座,升降座底壁固接有工作箱,工作箱上套有防护筒,防护筒上固接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升降座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分别穿过两个连接孔,工作箱上设有加热组件。本发明能通过一个融雪及土体解冻一体装置,即可实现对积雪层的融化和清理,对冻土层进行融化解冻。
164 一种洗衣粉干燥制备工艺用燃烧器 CN202510055392.X 2025-01-14 CN119468179B 2025-03-25 王维国; 张伟; 王秀梅
申请涉及一种洗衣粉干燥制备工艺用燃烧器,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燃烧器为洗衣粉干燥制备提供所需的热,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上料机构和尾渣输送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尾渣输送机构分别设置在燃烧器本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上料机构将其外部的生物质粉料燃料输送进燃烧器本体,尾渣输送机构将其燃烧之后的残渣运输到下一流程中,燃烧器还包括多个气体燃烧室,多个所述气体燃烧室依次连通排列,多个气体燃烧室的一端与燃烧器本体的一侧连通,多个气体燃烧室的另一端通过高温闸板输出热风。本申请的燃烧器具有以下效果:无害化燃烧、燃烧成本相对较低、且能为大规模洗衣粉干燥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的、持续性热风。
165 一种深冷介质换热器防偏流集液分配管结构 CN202011283376.X 2020-11-17 CN112304144B 2025-03-25 俞斌
发明涉及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冷介质换热器防偏流集液分配管结构,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与外部管道相连通,进液管的外部包裹设置有缓冲管,进液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孔,缓冲管与进液管之间通过流通孔相连通,换热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换热管,缓冲管的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管道孔,换热管与缓冲管通过管道孔相连通,由此通过在进液管的外部加设缓冲管并使得深冷液体先从进液管的底部进入到缓冲管后,液面上升最终溢入到换热管的设计,使得深冷液体能够均匀地进入到多个换热管中,降低了偏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66 一种污泥焚烧余热利用系统 CN201811478081.0 2018-12-05 CN111351063B 2025-03-25 刘宇佳; 赵旭东; 石铭磊; 邵小珍
一种污泥焚烧余热利用系统,涉及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焚烧炉出口的高温烟气依次进入高温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和低温余热锅炉。低温给经低温余热锅炉接收低温烟气的热量形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一部分用于干化机蒸发湿污泥中的水分,另一部分饱和蒸汽进入高温余热锅炉吸收高品质热量形成高温蒸汽,高温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并产出电能。设置在两级余热锅炉之间的空气预热器将压缩冷空气加热成高温流化送至焚烧炉。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通过空冷器冷凝为凝结水,与干化机的凝结水混合后作为给水送至低温余热锅炉形成闭式循环。本发明采用两级余热锅炉更充分地利用烟气热量,同时满足焚烧炉所需空气和干化机所需蒸汽的品质要求。
167 储能耦合蒸汽发生方法及系统 CN202411984702.8 2024-12-31 CN119665715A 2025-03-21 王源; 张艳梅; 龚广杰; 王龙飞; 邓奥林; 仇秋玲; 赵伟杰; 顾晓鸥; 张素娟; 罗宇欣
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耦合蒸汽发生方法及系统,采用热泵装置与储能装置协同运行的方式,实现高效、经济的蒸汽供给。本方法包括利用热泵装置在谷电时段制备高温并存储,通过储能装置进一步加热高温水生成过热蒸汽供用户使用。储能装置包括多个储能模,其换热管路可通过切换在并联和串联模式之间转换,实现深度放热和灵活调控。方法动态调整储能模块的储能容量和放热功率,结合负荷预测优化热泵与储能装置的增量分配,确保满足多样化蒸汽需求。同时,通过热泵装置对储能模块进行预热或动态补充,实现余热回收,提升能效。本发明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增强了系统适应负荷波动的能,适用于工业用汽场景,具有高效、稳定和灵活的特点。
168 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411706009.4 2024-11-26 CN119665703A 2025-03-21 张晋; 桂璐廷; 顾先青; 赵弟宏; 姜旭东; 王晨晨; 黄增宏; 武心壮; 叶成; 王岳; 冯磊; 艾明
发明提供一种热发电系统及控制方法,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组热处理机构,每一组热处理机构包括串联蒸发器模过热器模块,热处理机构上游连接给管,经热处理机构产生的过热蒸汽进行热电联产;经热电联产后的蒸汽汇流至冷凝器并经给水管返回至热处理机构的入口端;其中,蒸发器模块包括第一反应堆和蒸发器,过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反应堆和过热器。上述热力发电系统,对老旧火电厂进行改造,利用老旧火电厂原有的热力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反应堆,如此可以将老旧火电厂改造为基于热管反应堆的热力发电系统,且可以实现热电联产,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无需完全新建核电厂,降低了改造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经济效益。
169 抄纸工艺余热回收系统 CN202411917390.9 2024-12-24 CN119665482A 2025-03-21 谷再丰; 孙财; 王哲; 王力伟; 黄国华; 李绍飞; 高玉学; 胡卫伟; 徐仲强; 杜伟伟; 陈亚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抄纸工艺余热回收系统,所述抄纸工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直触式换热器,所述直触式换热器内设有换热器喷淋装置,所述直触式换热器上设有换热器进气口、换热器排气口、换热器进口和换热器出水口,所述换热器进气口适于通入抄纸工艺产生的湿热空气,所述换热器进水口与所述换热器喷淋装置连通;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分别与所述换热器进水口和所述换热器出水口连通且适于回收所述换热器出水口排出的热水中的余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抄纸工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余热回收充分彻底、避免换热器腐蚀、维护成本低、排放污染小等优点。
170 一种核电厂工业供汽凝结回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411672789.5 2024-11-21 CN119665221A 2025-03-21 周旭龙; 董帅军; 张博淇; 孙阳; 王学朋; 赵柏霖; 王展鹏; 王一凡; 成镇; 张宇
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工业供汽凝结回水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凝结水母管,后端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至第一机组凝结水主管道及第一机组凝汽器;第二凝结水母管,后端通过两个支路分别连接至第二机组凝结水主管道及第二机组凝汽器;两个一级给水预热系统,通过其后端的凝结水管道与第一凝结水母管的前端连接,将收集的蒸汽转化设备换热后的凝结水输送至凝结水母管;两个一级给水预热系统,通过其后端的凝结水管道与第二凝结水母管的前端连接,将收集的蒸汽转化设备换热后的凝结水输送至凝结水母管;各凝结水母管上分别并联设置多个流量计。在机组正常运行时,在蒸汽转换设备换热后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母管回流至机组的主凝结水管道;在机组启动工况下,在蒸汽转换设备换热后的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母管流至凝汽器。本发明保证了凝结水重复利用,同时保证了二回凝结水系统安全稳定。
171 一种蒸汽发生器自动去污装置及方法 CN202510042039.8 2025-01-10 CN119665217A 2025-03-21 姚尧; 刘锋; 张鼎纹; 于义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自动去污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保证蒸汽发生器内部密封性的加压机构,用于将去污清洗后的废液排出蒸汽发生器的排液机构,用于将去污剂喷至蒸汽发生器内表面的喷涂机构,喷涂机构包括多路供药机构、去污机械臂和固定在去污机械臂上的去污软管,去污软管出口连接至喷头,去污机械臂由机械臂固定段、旋转链接、机械臂活动段、旋转连杆、喷头、去污软管组成,机械臂活动段可以360度旋转,通过将具有空间360度旋转的机械臂及喷头组合,将泡沫去污剂喷洒至蒸汽发生器下部室等需要去污的表面,再用清水把泡沫去污剂冲洗干净,废液排放至废液箱处理,方法简单,去污效果好,提升了去污效率。
172 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02411920793.9 2024-12-24 CN119665215A 2025-03-21 张振潭; 魏永鹏; 吕进; 杜海虎; 吴其建; 杨峰; 杨洵宗; 黄瑞品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的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设有插入设置在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连通管内的喷头,所述喷头上开设有朝向斜后方或后方的喷孔,所述喷孔喷出液体或气体,以驱使所述喷头在弯曲的连通管内前进,并对所述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内的沉积物进行冲洗;所述清洗机构还设有安装在所述喷头上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泥渣收集器的特定结构对接,以使所述喷头进行特定路径前进;本发明通过清洗机构实现对泥渣收集器区域清洗,分区清洗完成后通过管间切换机构自动切换至其他泥渣收集器分区清洗,以解决泥渣收集器内泥渣沉积清除问题,无需人员长时间在蒸汽发生器内工作。
173 废锅挠性管板非能动冷却夹层结构及基于其的锅炉系统 CN202411726854.8 2024-11-28 CN119665212A 2025-03-21 张小波; 王非; 张志鹏; 邱砚明; 高宁; 郭雅琼; 卫乐; 刘瑞梅; 王良超; 刘铁映; 王广林; 刘中平; 国金莲; 江号叶; 佟宝玉; 刘学; 腾飞; 章岱超; 李凤梅; 邱平; 杨天成; 吕永柱; 刘博
发明涉及废锅的挠性管板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废锅挠性管板非能动冷却夹层结构及基于其的锅炉系统,为解决立式火管废锅上部挠性管板的冷却问题,本方案夹层结构位于废锅内换热管束的上部,夹层结构包括挠性管板、循环入口组件、循环水出口组件和密封隔板;挠性管板与废锅内换热管束的顶部连接对换热管束进行固定,挠性管板和密封隔板由上至下顺次固定在废锅内,挠性管板和密封隔板之间形成夹层,循环水入口组件和循环水出口组件与废锅连接,且循环水入口组件和循环水出口组件均与夹层连通,循环水入口组件设置在夹层的低点处,循环水出口组件设置在夹层的高点处,本方案高效、稳定、节能的实现挠性管板的单独降温。
174 一种焦化多热源逐级回收与梯级综合利用系统 CN202411797297.9 2024-12-09 CN119665202A 2025-03-21 褚桂林; 钱峰; 曹先常; 陈池; 郭亚雯; 李嵩; 韩晶; 季永鑫; 陈志良; 孟晓强; 蒋少林; 成海峰; 李雪; 朱杰人; 丁鑫; 高光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多热源逐级回收与梯级综合利用系统,以多热源逐级回收子系统识别包括焦化红焦、烟气、荒气、熄焦罐废气、循环、初冷器上段煤气、冷却循环水在内的不同热源;以热能梯级利用子系统识别并收集包括煤气预热、空气预热、入炉煤干燥、干熄焦余热锅炉给水预热、除用汽、焦化用汽、焦化区域制冷、化产管式炉煤气替代、焦炉的余热发电在内的热用户需求;通过热能匹配控制子系统对焦化区域内生成的热源进行热量回收,并对回收的热量进行回用、替代、提质或转换处理,以匹配热用户需求。实现焦化过程热能深度利用,系统热效率极致化,实现节能降降本。
175 一种上下双炉膛渣余热回收炉 CN202411851899.8 2024-12-16 CN119665201A 2025-03-21 王凤君; 李伟; 刘建宏; 庞振洲; 王广猛; 翟胜兵; 孙长鑫; 赵育松; 贾庚; 郭秀娟
一种上下双炉膛渣余热回收炉,属于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钢渣余热回收装置存在着回收效率差且占地大的问题,本申请包括下布板、下炉膛、上炉膛、分离器、回料管、尾部烟道、上布风板、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下炉膛位于送风单元的出风端上,上炉膛位于下炉膛的正上方,分离器设置在上炉膛的一侧,分离器的入料端通过管道与上炉膛的上部连通设置,回料管设置在分离器的底部,回料管的一端与分离器的出料端连通设置,回料管的另一端与上炉膛的下部连通设置,尾部烟道设置在分离器的一侧,尾部烟道的进烟端与分离器的出烟端连通设置,尾部烟道的排烟端与排风单元的进风端连通设置,本申请主要用作一种高效的钢渣余热回收装置。
176 一种余热回收式热能驱动装置及其在动工程中的应用 CN202411871392.9 2024-12-18 CN119664453A 2025-03-21 陈晓辉; 景杰; 刘聪; 高志佳; 常屹; 贾小平; 方立春; 茹军卫; 常锴; 张利飞; 乔印杰; 任建军
发明涉及热能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式热能驱动装置及其在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依次设置有抽吸机、降压组件、动力组件,所述抽吸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抽气管远离抽吸机的一端连接有锅炉组件,所述锅炉组件的侧面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锅炉组件上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与动力组件之间连接有衔接管;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降压组件,对锅炉内产生的蒸气进行减压降温后,将水蒸气输入到动力组件中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外部机械设备进行运转;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对输入动力组件内的水蒸气的流量进行调节,以保证传动轴的转速恒定。
177 捕集与储能和火发电耦合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2510013799.6 2025-01-06 CN119393204B 2025-03-21 杨彪; 汪晓勇; 王秦
发明公开了一种捕集与储能和火发电耦合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火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碳捕集系统,储能系统的压缩储能单元耦接至火力发电系统的给回热单元,储能系统的膨胀释能单元耦接至火力发电系统的汽轮机电机组,将火力发电系统中的汽‑水循环工质作为二化碳储能系统的储热和储冷介质。碳捕集系统耦接在火力发电系统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之间,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输入至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作为循环工质,并且利用烟气的余热对膨胀释能单元中的循环工质进行加热。本发明的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火力发电系统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各自的运行效率,还能够提高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气体污染物的排放量
178 一种用于三塔精馏系统的分段式节能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02210903631.9 2022-07-29 CN115405909B 2025-03-21 丁达建; 冯圣君; 郭秀红; 王亚乐; 王长胜; 张志强; 郭科伟; 张涛; 顾晓双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塔精馏系统的分段式节能换热器,包括蒸汽生产系统、加压塔、预塔、第一再沸器、第二再沸器、分段式换热器和蒸汽凝液回收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三塔精馏系统的分段式节能换热器的换热方法。该发明采用一个分段式换热器继而实现第一再沸器蒸汽凝液热量回收利用,达到节省第二再沸器用蒸汽的节能效果。同时配合蒸汽凝液回收系统能够快速的引导蒸汽,同时对蒸汽进行加速,使得蒸汽加速流到冷凝组件中冷凝,加快冷凝效率,快速回收凝液。
179 一种集成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240487.7 2021-10-25 CN113958981B 2025-03-21 张岩; 梁雪斐; 王发银; 韩国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集成烹饪器具包括吸油烟机、灶体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灶体包括柜体、设置在柜体顶部的灶具和设置在柜体内的蒸箱,所述蒸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外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连接到外部的自来管的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从灶具的下方经过而实现换热并且连接到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分别与箱体内部以及吸油烟机内部流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布置进出水管路,可以为蒸箱供水,省去蒸箱的水箱,并且无需人工加水,降低用户劳动量,同时利用灶具的余热将水加热,可以降低蒸汽发生器的耗电,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80 天然气锅炉清理装置及天然气锅炉 CN202110271967.3 2021-03-12 CN112879892B 2025-03-21 游毓丘; 刘波进; 黄芝粤
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锅炉清理装置及天然气锅炉,天然气锅炉清理装置包括操作板、丝杆、旋转清洁装置和挡板,所述操作板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安装板,且两个所述弧形安装板相对设置在同一个圆周边上,所述操作板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安装板相对设置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位于所述操作板的另一个侧面的中心位置,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操作板中心位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凸起中,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旋转清洁装置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清洁装置之间螺纹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实现对天然气锅炉内壁的自动清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