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
一种双燃料无隔离脉冲爆震发动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2210459739.3 |
2022-04-28 |
CN115045776B |
2024-04-30 |
张启斌; 杨锐; 张永辉; 王可; 范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燃料无隔离脉冲爆震发动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双燃料无隔离脉冲爆震燃烧室本体、爆震管供给及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通过煤油和二甲醚双燃料设计的方法,交替喷注,利用二甲醚进入燃烧室后瞬间汽化吸热形成一个低温区,从而将新鲜填充燃料和氧化剂与高温燃烧产物隔开,保证爆震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汽化后的二甲醚可以更充分的与氧气掺混,进而在爆震波起始后充分燃烧,为爆震燃烧体系提供贡献能量,消除惰性推进剂的不利影响,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进效能,推进其工程应用的发展。 |
162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 |
CN202210370146.X |
2022-04-08 |
CN114991993B |
2024-03-19 |
陈玲; 陈科; 陈鸿; 陈道如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主要由进气道、阀门(有阀式或无阀式)、爆震室、起爆器、喷管及燃料供给、点火、冷却、控制等系统组成;所述起爆器主要由若干个单支双曲线形凹槽和/或其它收敛形凹槽构成,每个凹槽对应于机体内壁对压力波的一个经凹槽反射聚焦或反射会聚的反射区;所述单支双曲线是指双曲线中的一支;所述机体内壁是指进气道、爆震室和喷管的内壁;所述压力波是指进气压力波,喷管后端返回的大气压力波或高温、高压的燃气压力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起爆器的凹槽对压力波的反射聚焦或反射会聚来实现起爆。 |
163 |
一种粉末旋转爆震空间发动机 |
CN202111151999.6 |
2021-09-29 |
CN113882949B |
2023-11-10 |
林伟; 舒晨; 智悦; 晏成龙; 聂万胜; 苏凌宇; 陈朋; 王鹏; 罗修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旋转爆震空间发动机,包括旋转爆震燃烧室、喷管、粉末燃料供应装置、氧化剂供应装置和点火装置;旋转爆震燃烧室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同轴设置的左圆盘外壳、左圆盘内壳、右圆盘内壳和右圆盘外壳;左圆盘内壳和右圆盘内壳之间形成密封的圆盘形燃烧腔;左圆盘外壳和左圆盘间形成燃料预混腔;右圆盘外壳和右圆盘内壳间形成氧化剂预混腔;粉末燃料供应装置包括若干个粉末储罐和增压装置;每个粉末储罐均能在增压装置的增压作用下,向燃料预混腔加注微米级的粉末燃料。本发明采用微米量级的粉末燃料爆震燃烧实现推进,能适应恶劣外界环境,且能大幅减少爆震燃烧室的轴向尺寸,从而能够适应卫星等航天器的安装。 |
164 |
一种单向管及喷气发动机 |
CN202310481853.0 |
2023-04-28 |
CN116816500A |
2023-09-29 |
米建军 |
本申请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单向管及喷气发动机,在有限空间内更加有效利用多只并列单向管,以及利用所述单向管的喷气发动机;本申请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向管,其内部设置多个正六棱形状的单向管单元,以及一种喷气发动机,其设置有多个所述单向管。 |
165 |
一种带有爆震加力燃烧室的航空发动机 |
CN202310424767.6 |
2023-04-19 |
CN116641794A |
2023-08-25 |
于宁; 郭雨; 韦焕程; 曹新巧; 王琳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爆震加力燃烧室的航空发动机,包括: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所述压气机和涡轮同轴联接,所述压气机出口的压缩空气通入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出口的燃烧烟气通入涡轮,推动涡轮做功,推动涡轮做功后的出口烟气进入所述尾喷管;所述尾喷管内设置爆震加力燃烧室,所述爆震加力燃烧室包括补燃外环和补燃内环,所述补燃内环同轴套接在补燃外环的内腔,所述补燃外环的环壁和补燃内环的环壁之间形成用于进行连续旋转爆震燃烧的爆震环腔;进入所述尾喷管的出口烟气从所述爆震加力燃烧室的进气端进入所述爆震环腔,与所述爆震环腔内的燃料混合进行连续旋转爆震燃烧。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油耗。 |
166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 |
CN202310653943.3 |
2023-06-04 |
CN116464574A |
2023-07-21 |
陈科; 陈鸿; 陈玲; 陈道如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由前端封闭、后端敞口的半封闭式爆震室、若干个沿爆震室内壁中心轴线向外呈放射状排列的凹槽构成的星形轴式起爆器以及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膨胀波和压缩波在自由外表上交替反射的原理,通过进、排气共用半封闭式爆震室的敞口端,并通过起爆器对压力波能量的聚集来实现高频进气、起爆、燃烧和排气的工作循环。本发明不仅解决了自然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在低速区间自适应高频起爆的高频进气问题,而且大大简化了爆震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推重比高等诸多优点,未来在航空航天、军民商用载具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167 |
用于借助喷气发动机驱动转子的方法 |
CN202280005937.0 |
2022-02-04 |
CN116209825A |
2023-06-02 |
A·G·博尔莫托夫; D·V·普列斯科夫; A·V·仕绍夫 |
转子系统由布置在转子的尖端处的喷气发动机驱动,所述转子包括在旋转轴线上旋转的结构。由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喷气流产生与转子半径正交的推力以推动旋转。提出的方法包括利用存在于转子中的固有离心力将气体燃料输送到发动机的方法。来自源储存器的液化燃料被蒸发成气态,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使其径向向外移动到爆震型喷气发动机。这些方法还包括用于将燃料与氧化剂混合并处理燃料或/和燃料混合物以提高其爆震能力的特殊工艺。 |
168 |
一种具备燃油预热功能的爆震增强装置 |
CN202211699384.1 |
2022-12-28 |
CN116146371A |
2023-05-23 |
邓芃; 彭畅新; 赵硕; 王启道; 杨光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燃油预热功能的爆震增强装置,包括:爆震管、螺旋状圆管、进油接头及出油接头;其中,螺旋状圆管焊接在爆震管内壁面,进油接头和出油接头焊接在爆震管外壁面。通过在爆震室流道内布置螺旋状的中空式爆震增强装置,实现爆震增强装置与燃油换热通道的一体化设计,不仅减小了爆震室壁厚和径向尺寸,而且减轻了爆震室重量。同时,爆震增强装置内部为中空式的燃油流道,燃油与爆震增强装置换热后能够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爆震增强装置的温度,提升了爆震燃烧室的整体强度及寿命。且爆震增强装置位于爆震室流道内,其外部直接与高温燃气接触,而燃油在爆震增强装置内部流动,还有效改善了燃油的换热效果。 |
169 |
自适应变频互控式脉冲爆震航空发动机 |
CN202011495032.5 |
2020-01-07 |
CN112483277B |
2023-05-23 |
姚长水 |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变频互控式脉冲爆震航空发动机,其中自适应变频互控式脉冲爆震航空发动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腔体A和腔体B,所述腔体A和所述腔体B中均设置有喷油装置和点火装置,所述进气口A与所述进气口B处设置有进气阀,所述排气口A与所述排气口B处设置有排气阀,所述进气阀的上方设置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下方靠近进气阀的位置设置有弹性缓冲装置A与弹性缓冲装置B,所述进气阀与排气阀之间连接有连杆机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脉冲发动机增压效果差、动力不足,以及由于发动机实际频率与自有频率不同导致的进气量少,排气不彻底,单位时间内燃烧次数少的技术问题。 |
170 |
转管式多管脉冲爆震发动机 |
CN201810212794.6 |
2018-03-15 |
CN108361125B |
2023-05-23 |
张俊良 |
本发明涉及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管式多管脉冲爆震发动机,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爆震发动机主轴以及至少两根爆震管,所述爆震管轴线与所述爆震发动机主轴轴线平行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爆震管的第一爆震管连接盘,所述第一爆震管连接盘正对所述爆震管轴线垂直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爆震管直径相匹配的第一圆孔,所述爆震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圆孔内;所述爆震发动机主轴通过多孔阀带动所述爆震管绕所述爆震发动机主轴轴线转动,所述多孔阀正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可爆混气管路组件、空气管路组件和点火电缆,所述多孔阀背对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所述爆震管端部固定连接。 |
171 |
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多孔燃油雾化掺混结构及方法 |
CN202210971440.6 |
2022-08-12 |
CN115217701B |
2023-05-02 |
姜俞光; 康嘉宁; 杨少雄; 张晋; 范玮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孔介质的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燃油雾化掺混结构,其结构以多孔介质具有孔隙直径为微米级,并采用内深激光打孔金属材料制成的燃油多孔喷嘴的方式,可加深喷注深度,解决燃油穿透深度不足的问题,提高来流空气的利用率。大面积的供油使得油气分布均匀,预混气的质量更好。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燃油喷嘴所造成的雾化性能不足的缺陷,显著提高脉冲爆震发动机燃油雾化性能,使得发动机能够基于液态燃料稳定的持续爆震。 |
172 |
制导炮弹用脉冲发动机半实物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202211665246.1 |
2022-12-23 |
CN115979079A |
2023-04-18 |
刘宁; 刘福朝; 赵旭; 苏中; 袁超杰; 赵辉; 范军芳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导炮弹用脉冲发动机半实物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试验装置用于对制导炮弹船尾脉冲发动机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包括:旋转装置,用于通过皮带带动带动试验制导炮弹船尾以大于预设转速阈值的速度旋转,以模拟制导炮弹飞行时的自旋状态;所述试验制导炮弹船尾,内部设置有多个传感器,用于采集在旋转过程中所述试验制导炮弹船尾的运动数据。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数学模型与实际试验存在差异造成的仿真试验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173 |
一种爆轰推力发动机 |
CN202310023475.1 |
2023-01-09 |
CN115788702A |
2023-03-14 |
魏晶晶 |
本发明提供一种爆轰推力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喷管组,所述喷管组包括拉瓦尔喷管,所述喷管组是由拉瓦尔喷管呈圆周均匀排列组成,所述拉瓦尔喷管的一端设置有爆轰管喷口,所述拉瓦尔喷管远离爆轰管喷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爆轰室。本发明中,通过有效的控制爆轰室的连续爆炸,产生持续脉冲式喷射,进气涵道持续提供高压空气(氧气),分流旋转漏斗有时序的给每一组爆轰室分配空气(氧气),爆轰阀通过简单有效的结构实现了爆轰室内的爆炸后的气体从拉瓦尔喷管极速喷出产生推力,这种巧妙的设计,让控制爆炸产生的推力成为了可以利用的能量,让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效率到达了内燃机的一个新的台阶,实用性较高,进步性显著。 |
174 |
一种实现连续爆轰的方法 |
CN202211617612.6 |
2022-12-15 |
CN115788701A |
2023-03-14 |
邵建锟; 王成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连续爆轰的方法,具体为在椭球体爆轰室的中心椭圆面的两个焦点处交替喷入可燃混合物并主动点火,每个焦点可燃混合物燃烧的压缩波经椭球体内壁面反射能量聚集在另一焦点处,能量不断聚集叠加后快速在两个焦点处产生爆轰区,成功起爆后,焦点处喷入的可燃混合物因高能量聚集自发点火,交替产生爆轰波实现连续爆轰。连续爆轰使爆轰波能持续对外作功,相比间歇作功大大提高了爆轰发动机的功率密度,且本发明利用了椭球体爆轰室的几何特点聚集能量,无需在辅助装置下起爆,结构更简单。 |
175 |
一种火焰加速与爆燃转爆震的设计方法和装置 |
CN202111206926.2 |
2021-10-15 |
CN113944567B |
2022-12-02 |
赵万东; 梁剑寒; 蔡晓东; 王鑫鑫; 王玉奇 |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焰加速与爆燃转爆震的设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燃烧室内设置动态可调整的流体与固体组合障碍物;在燃烧室前端设置监控装置,该装置用于检测来流的压力与速度,并将检测值发送给流体与固体组合障碍物调控装置;设计流体与固体组合障碍物调控装置,该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来流的压力与速度确定混合物的飞行马赫数,并根据飞行高度、来流的压力和飞行马赫数,动态调整固体障碍物的升降高度和流体障碍物的射流压力和射流时间,使得流体与固体障碍物工作在不同工作模态,实现在不同飞行马赫数下的快速起爆。本方法可在宽速域飞行条件下,既能实现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火焰加速,缩短起爆距离和时间,也可通过选择不同火焰加速模态,降低在高马赫飞行条件下的压力损失和过多局部热点产生。 |
176 |
一种爆震燃烧室模块及爆震燃烧室 |
CN202210885682.3 |
2022-07-26 |
CN115342381A |
2022-11-15 |
韦焕程; 董琨; 高宗永; 刘海洋 |
本发明提供一种爆震燃烧室模块及爆震燃烧室,爆震燃烧室模块包括燃烧室组件、氧化剂供给组件和燃料喷注组件。爆震燃烧室由多个爆震燃烧室模块构成并配合点火组件。氧化剂和燃料均为对应的单独通道,可以实现氧化剂和燃料的精准控制,采用多环缝的燃烧室集成一体的结构,空间利用率高,推力可调范围广,可适应多场景推力需求。可靠性强,相当于一台集成式发动机,具备多个独立的燃烧室,可独立工作。空间利用率高,同等推力需求下体积更小,质量更轻。 |
177 |
一种基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起爆装置 |
CN202211003201.8 |
2022-08-19 |
CN115306583A |
2022-11-08 |
张启斌; 陈鹏杰; 张永辉; 冯再杰; 范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起爆装置,其结构由预爆管(1)及爆震室(2)组成;预爆管(1)盘绕在爆震室(2)外壁面,按流动方向可分为点火段(3)、DDT段(4)、发展段(5)、右分叉管(6)和左分叉管(7);DDT段(4)前后分别连通点火段(3)与发展段(5);发展段(5)后分为右分叉管(6)与左分叉管(7),各个右分叉管(6)分别等间距垂直连通左分叉管(7),末端均伸入爆震室(2)内。由于在发展段(5)后爆震波沿各分叉管走过的路程相等,因此最终会在爆震室内壁面同时出现多个爆震波,以加强起爆效果。本发明利用预爆管结构,使得燃烧室结构更加紧凑,且能够利用预爆管产生平面爆震波,有效减小燃烧室总长。 |
178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 |
CN202210370146.X |
2022-04-08 |
CN114991993A |
2022-09-02 |
陈玲; 陈科; 陈鸿; 陈道如 |
一种自激爆震发动机,主要由进气道、阀门(有阀式或无阀式)、爆震室、起爆器、喷管及燃料供给、点火、冷却、控制等系统组成;所述起爆器主要由若干个单支双曲线形凹槽和/或其它收敛形凹槽构成,每个凹槽对应于机体内壁对压力波的一个经凹槽反射聚焦或反射会聚的反射区;所述单支双曲线是指双曲线中的一支;所述机体内壁是指进气道、爆震室和喷管的内壁;所述压力波是指进气压力波,喷管后端返回的大气压力波或高温、高压的燃气压力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起爆器的凹槽对压力波的反射聚焦或反射会聚来实现起爆。 |
179 |
一种基于再生冷却的高频爆震燃烧方案 |
CN202110381966.4 |
2021-04-09 |
CN113028454B |
2022-08-19 |
王可; 于潇栋; 赵明皓; 朱亦圆; 张玉坤; 夏家兴; 范玮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再生冷却的高频爆震燃烧方案,包括包括脉冲爆震燃烧室及高频爆震燃烧控制方法。在爆震管外采用单层冷却布局或双层冷却布局的冷却套结构,以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或以液态水液态燃料两种作为冷却介质,以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时,液态水首先流经冷却套,利用液态水体积小、比热容大、方便易得的特点对爆震管从外侧进行强迫对流冷却,吸热后的冷却介质通过供给管路输送至爆震管头部,经由安装在头部的喷注系统喷入爆震管内充当隔离介质,达到隔离上一循环燃烧产物与下一循环新鲜反应物的目的,防止新鲜反应物提前着火导致爆震燃烧失效;以液态水液态燃料两种作为冷却介质时,除上述优势之外,还可以对液态燃料进行预热处理,促进雾化蒸发,提高起爆性能。既能实现爆震管的有效冷却,又能确保脉冲爆震燃烧室的高频稳定工作,本发明可用于舰船脉冲爆震发动机、热喷涂和发电等领域。 |
180 |
一种周向均布的若干微激波管轴向激波入射起爆爆震装置及操作方法 |
CN202210366438.6 |
2022-04-08 |
CN114893322A |
2022-08-12 |
曾昊; 原昱巍; 张颂睿; 蒋永健; 江易; 赵兵兵; 武昊天; 刘智健; 王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向均布的若干微激波管轴向激波入射起爆爆震装置及操作方法,将传统射流对撞激波聚焦的爆震激励结构中径向进气改为切向于凹面腔边缘进气并将进气部分前一段区域设置为多个预爆震管,周向均匀布置于主爆震管外围。工作时,预爆震管内气体方向逆于主爆震管内气体方向。预爆震管在点火间隙作为主爆震管进气部分将新鲜燃料经由预爆震管和凹面腔导入主爆震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