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造纸用靴形压榨 CN201010163921.1 2010-04-16 CN101962920A 2011-02-02 矢崎高雄; 山崎新太郎; 高森裕也
发明提供了具备更优异的凹槽的形状保持特性的靴形压榨用带。其是增强纤维基材(6)与聚酯层(2)形成一体、且所述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聚氨酯层(2)中而成的造纸用靴形压榨带,其特征在于,其含有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固化而得到的聚氨酯层,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是使对苯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长链多元醇反应而得到的,所述固化剂选自特定的物质。
62 与幅材成形机的压榨部相关的装置及在该装置中生产的纸板或纸 CN200880121923.5 2008-12-10 CN101903593A 2010-12-01 佩卡·屈利艾宁; 卡里·雷伊塞宁
发明涉及一种与幅材成形机的压榨部相关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使在幅材成形机上制造的幅材(11)脱的压榨压区(10)。该装置还包括平滑压榨机(12),该平滑压榨机包括设置在压榨压区(10)之后的平滑辊(13)。平滑压榨机(12)包括设置为围绕至少两个引导辊(15)的环带的平滑载热工具(14′)。平滑辊(13)设置为在两个引导辊(15)之间与载热工具(14′)接触。平滑辊(13)和/或至少一个引导辊(15)为蒸汽加热的干燥缸或干燥缸改良的蒸汽加热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这种装置中生产的纸板或纸。
63 蜡纸箱的蜡、纸分离回收工艺 CN201010163831.2 2010-04-28 CN101851871A 2010-10-06 陈谢定
发明蜡纸箱的蜡、纸分离回收工艺,涉及工业废腊纸箱的回收再利用生产工艺;采用如下步骤完成:蜡箱回收→粉碎→泡→加热→压榨→蜡纸分离;A、首先将回收的废蜡箱原料进行粉碎处理;B、之后加入水浸泡使其膨胀;C、再使用蒸气对泡水的原料进行加热;D、最后对原料进行压榨;E、将榨出的高温液体接入容器中,冷却至常温后纸、腊、水自然分离分别回收;所述的原料粉碎处理:是经粉碎机将原料粉碎至2-5厘米碎片;所述的泡水:是加入与原料比1/3-2/3重量的水,浸泡时间为20-40分钟;所述的加热:是用蒸气对原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摄氏120-180度之间,加热时间为3-5分钟;使用本发明可充分将蜡纸分离出来,达到分别循环再利用的效果。
64 用于造纸机或纸板机内的滚筒/辊的驱动装置和用于替换主齿轮的替换组件 CN200510005946.8 2005-02-01 CN1654742B 2010-06-09 J·奥伊诺宁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设置在造纸机或纸板机内的滚筒或类似部件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中,对滚筒轴(22)进行驱动并以该轴为中心安装的主齿轮(21)用多个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到壳体(R)上并通过一个轴承联轴节与该轴相连接。主齿轮(21)及轴承(13a,13b)以下述方式被安装到壳体的轴承盖(24)上:能够与齿轮联轴节一起替换被固定安装到轴上的主齿轮。
65 压榨带及靴式压榨辊 CN200480027541.8 2004-09-13 CN100594271C 2010-03-17 疋田孝寿
压榨带(2)具有:多个沿带移动方向延伸的排槽(13);多个位于相邻排水槽(13)之间且沿带移动方向延伸的槽岸(14)。槽岸(14)中,就沿带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而言,其上表面部整体形成为曲面凸状。
66 用于幅材成形部、压榨部和/或干燥部的机罩 CN200780021707.9 2007-05-29 CN101466892A 2009-06-24 于尔基·布勒; 桑帕·J·萨尔米宁; 尤西·萨洛加维; 于尔基·萨韦拉; 里斯托·韦泰宁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幅材成形部、压榨部和/或干燥部的机罩,该机罩(10)位于幅材成形部(12)、压榨部(14)和/或干燥部的上方。该机罩(10)包括天花板(30)、后侧壁及前侧壁(44),所述前侧壁包括交错排列的多个壁段(42)。所述壁段(42)适于沿着导轨或类似物移动。所述前侧壁的壁段(42)适于形成为两个或更多个组(46)。
67 带组件及包括该带组件的造纸机或纸板机 CN200810185356.1 2008-12-22 CN101463576A 2009-06-24 里库·皮赫科; 泰穆·图鲁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组件及包括该带组件的造纸机或纸板机,所述带组件用于将幅材从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压榨部移动至所述造纸机或纸板机的干燥部,且包括至少两个下述部件的组合:第一压榨辊,适于设置在所述压榨部;第一烘缸,适于设置在所述干燥部;以及拉伸/导引辊,设置于所述压榨部和/或所述干燥部之间或之内。形成闭环且不渗透液体的导热金属带运行经过所述第一压榨辊和/或所述第一烘缸和/或所述拉伸/导引辊,以在所述压榨部接收所述幅材,并将所述幅材移送到所述干燥部。
68 靴式挤压机用传送带 CN200780020913.8 2007-06-04 CN101460677A 2009-06-17 川俣知之
一种靴式挤压机用传送带(4),其设置在挤压滚筒(2)和靴(3)之间以便作循环运行。传送带(4)包括靴面层(21),设置在靴面层(21)外周表面的底层(22),和设置在底层(22)外周表面的湿纸网面层(25)。底层(22)有一对加强底(11),加强底(11)设置在给定的区域(E1)中,所述给定的区域(E1)分别对应于位于靴(3)的横向方向两侧的靴边(10),以便被径向的绕过。结果,位于靴(3)的横向方向两侧的靴边邻接区域(E1)的传送带部分的硬度被局部地提高,从而提高了传送带的弯曲应和抗破裂性。
69 造纸机械用带 CN200780003902.9 2007-01-29 CN101374996A 2009-02-25 石井勉
发明提供一种造纸机械用带,其耐裂性、耐磨损性、耐发裂等物性优异。本发明的造纸机械用带在其基体的毛毡侧层合有外周面,其特征在于,外周面含有连接于基体的中间层和位于其外周的最外层,中间层为由二甲基硫代甲苯二胺固化成的聚酯,最外层为由用二甲基硫代甲苯二胺以外的固化剂固化成的固化聚氨酯或选自环树脂、不饱合聚酯树脂中的热固化性树脂,且在外周面切削有排沟,该排水沟的底部切削到比上述中间层和最外层的边界面深的位置
70 带和滑履压力辊 CN200680006574.3 2006-02-27 CN101133208A 2008-02-27 疋田考寿
带(2)包括:位于与压力辊(1)或加压滑履(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对应位置的两端部对应区域(B)、以及位于该两端部对应区域(B)之间的中央区域(A)。中央区域(A)具有规定的厚度,并构成由加压机构来加压的被加压部。端部对应区域(B)形成为比中央区域(A)厚度薄的凹部(14),从而构成压力逃逸部,来供从加压机构来的压力逃逸。
71 用于处理涂布的或未涂布的纤维纸幅的处理设备 CN03802869.7 2003-01-29 CN100371529C 2008-02-27 尤哈·利波宁; 维尔霍·尼西宁; 佩卡·科伊武库纳斯; 米卡·维尔亚马; 亨利·瓦依蒂宁; 雷约·皮耶蒂凯宁; 卡里·哈萨宁; 里斯托·苏蒂; 埃罗·索米; 佩卡·林农马; 马尔库·屈策宁; 马蒂·泰尔沃宁; 海基·凯图宁; 卡里·霍洛派宁
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一条适于绕导向元件(3)延伸的带(2),至少一个布置在带外侧的相对元件(5),该相对元件与带形成一个接触区域,带和相对元件之间就形成一个供待处理的纸幅从中通过的纸幅处理区域。处理区域的长度通过带的导向元件的布置和/或通过相对元件的设计而确定。施加到处理区域内的纸幅上的接触压适于在约0.01MPa到约200MPa的范围内调节,所述带包括金属带,且处理设备设有用于将带的操作温度控制在50℃到400℃范围内的加热元件,带(2)的加热通过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可加热的辊(3a)而实现,所述带借助于作为接触传热器的辊进行加热,所述辊具有可调节的横向温度分布。
72 靴型压榨用带和使用该带的靴型压榨装置 CN03807591.1 2003-04-03 CN1327081C 2007-07-18 疋田孝寿
发明提供了一种靴型压榨用带,是用弹性材料和加强基材环状形成的靴型压榨用带(11、21、31、41、51、61),其中,在靴型压榨用带外周面表面上沿靴型压榨用带周方向形成数条排槽(15、25、35、45、55、65),这些排水槽的深度从靴型压榨用带加压区域中央部(C1、C2、C3、C4、C5)至加压区域端部(A1、A1’;A2、A2’;A3、A3’;A4、A4’;A5、A5’)渐增。并且,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靴型压榨用带的靴型压榨装置。从而,可以提供能对湿纸整体进行均一脱水的靴型压榨用带以及使用该带的靴型压榨装置。
73 含有纳米填料的聚酯涂覆带和辊面包覆层 CN200580008398.2 2005-03-15 CN1934151A 2007-03-21 李承况; 卡莱顿·格雷戈里·汤尼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纳米微粒的聚酯基涂层,该涂层用于改善造纸操作带、辊面包覆层和织造应用中使用的带的特性。例如,本发明改善了在这些带和辊面包覆层中聚氨酯涂层的耐挠曲疲劳性、抗裂纹扩展性、抗沟槽闭合性以及耐磨性。本发明还改善了聚氨酯涂覆带和辊面包覆层的耐和耐油渗透性。
74 用于造纸机织物基础织物 CN02817562.X 2002-08-29 CN1304686C 2007-03-14 T·安德尔德林登; J·比登本德
发明涉及以聚酰胺6和聚酰胺6.10、聚酰胺6.11、聚酰胺11和/或聚酰胺12制得的纱线基础的造纸机毛毯的背衬织物、单丝、以及其生产方法。
75 压榨带及靴式压榨辊 CN200480027541.8 2004-09-13 CN1856618A 2006-11-01 疋田孝寿
压榨带(2)具有:多个沿带移动方向延伸的排槽(13);多个位于相邻排水槽(13)之间且沿带移动方向延伸的槽岸(14)。槽岸(14)中,就沿带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形状而言,其上表面部整体形成为曲面凸状。
76 压榨带及靴式压榨辊 CN200480025297.1 2004-09-01 CN1846029A 2006-10-11 疋田孝寿; 渡边笃雄
压榨带(2)包括:两端部对应区(B),其位于与压榨辊(1)或加压靴(3)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且厚度小;中央区(A),其位于两端部对应区(B)之间,且厚度大于前述两端部对应区(B)的厚度。
77 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压力带的闸瓦压力辊 CN200480022306.1 2004-08-04 CN1833070A 2006-09-13 疋田孝寿
提供了耐破裂性、耐磨性及耐加压变形性优良的,并且移动性良好的压带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该压力带的闸瓦压力辊。所述压力带是具备旋转移动的循环状的压力带(2)和加压部件(1、3)的加压装置中的压力带,该压力带包括与加压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相对应的两端部对应区域(B、B’)和位于该两端部对应区域之间的中央区域(A);以热固性聚酯为主要成分,该热固性聚氨酯由含有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NCO)的异氰酸亚苯酯衍生物和在末端具有活性氢(H)的固化剂的原料而得;活性氢和异氰酸酯基的当量比(H/NCO)在两端部对应区域相对较高,而在中央区域相对较低。还提供了该压力带的制造方法。
78 造纸输送毛毯及具有该造纸输送毛毯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 CN200510130177.4 2005-12-19 CN1793499A 2006-06-28 大内隆司; 井上健二
发明提供一种由压榨机构的压榨件的加压引起的损伤少、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适度的脱性、且湿纸表面的平滑化功能优良的造纸输送毛毯以及具有该造纸输送毛毯的造纸机的压榨装置。造纸输送毛毯(100)包括:基层(11);在基层(11)的湿纸侧表面上形成的第一毛层(13A);在基层(11)的辊侧或靴形件侧表面上形成的第二毛层(13B);以及湿纸接触层(25),在第一毛层(13A)的湿纸侧表面上形成且与湿纸直接接触。湿纸接触层(25)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79 靴式压机用皮带 CN02808927.8 2002-04-08 CN1236139C 2006-01-11 渡边笃雄; 疋田孝寿; 渡边笃志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造纸用压机装置的靴式压力机用皮带,该造纸用压力机装置包括压力辊(1)、皮带(2)和加压靴(3)。该靴式压力机用皮带由补强层(6)、第1弹性材料层(7)和第2弹性材料层(8)构成,在第1弹性材料层(7)的外周面区域形成有多个排槽,位于轴向端部附近区域(S3)的排水槽(9a)的底比位于轴向端部附近区域(S3)以外区域的排水槽(9b)的底更向补强层侧(6)伸出,其中轴向端部附近区域(S3)包含加压靴(3)的轴向端部附近区域(S2)和压力辊(1)的轴向端部附近区域(S1)中的至少任一方。
80 靴形压榨 CN200510058984.X 2005-03-25 CN1673452A 2005-09-28 石野淳; 诸川正宪; 安彦稔美
发明公开了一种靴形压榨带,包括在靴侧层的外圆周上的基体,以及形成在该基体的外表面上的湿纸幅侧层。靴侧层设置在具有抛光表面的心轴上,而基体包括网格材料和盘绕层,其中,网格材料通过连接经纱纬纱的交叉点而制成,而盘绕层通过螺旋缠绕线而形成。通过连接经纱和纬纱的交叉点而制成的网格材料作为基体的部件,其波动比编织材料的波动更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