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中低温焦油制取高清洁燃料油的方法 CN200910077529.2 2009-01-21 CN101781575B 2012-11-14 孟广军; 曲延涛; 刘军海; 赵钢炜; 袁怡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焦油制取高清洁燃料油的方法,涉及煤焦油再加工技术,是将溶剂与煤焦油搅拌混合萃取,静置后的上层轻液经蒸发回收溶剂后,得到清洁轻质燃料油,下层重液经蒸发回收溶剂后,得到重质燃料油。溶剂回收后可循环利用。本发明方法已经过了中试,经一年的运行证明,是一种工艺简单、生产运行成本低、可得到高清洁燃料油的工艺方法。本发明方法作为煤焦油加氢预处理的工艺非常好,是通过溶剂萃取的方式从中低温煤焦油中得到高清洁燃料油,生产的燃料油是加氢制取汽油柴油工艺的原料,也可以作为组分油,和渣油调和成180CST船用燃料油。
122 一种中低温焦油中链与酚类的快速分离方法 CN201210033403.7 2012-02-15 CN102585870A 2012-07-18 魏贤勇; 宗志敏; 赵亮; 樊星; 赵云鹏; 李鹏; 王玉高; 王万里; 窦有权; 姚婷; 温哲; 周建石; 陈博
一种分离中低温焦油中链与酚类的方法,属于化工中焦化行业的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直接作为液体燃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上相中,获得分离和提纯;采用了上述两类双相有机的分离方案把作为重要化工原料的原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主要集中在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的下相中,同时再利用第二类双相有机溶液中可以使第一类双相有机溶液下相的酚类进一步获得浓缩、分离和提纯。优点:1、实现了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链烃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实现使中低温煤焦油中的酚类富集并快速选择性地分离;2、分离工艺操作条件温和、简便,工艺和设备造价底、投入少、回收期短、效益极为显著。
123 低中温焦油冷切割分离方法 CN201110239361.8 2011-08-19 CN102304378A 2012-01-04 孙成忠; 李燕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中温焦油冷切割分离方法,步骤为:在生产低中温煤焦油过程中向干馏炉预热区350-400℃区域喷加络合剂,对煤焦油气体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煤焦油气体进行后处理得到液态煤焦油;向液态煤焦油中加入萃取剂,在40-50℃下搅拌均匀后保温静置;静置后,煤焦油和萃取剂的混合液分为三层,将各层成分分别分离,得到轻质焦油、重质焦油和萃取剂。本发明工艺简单,加入的络合剂和萃取剂廉价易得,轻质焦油和重质馏分分离完全,所得轻质焦油比重小、密度小、产率高,此外,焦油分离时采用冷切割技术,耗能低,没有二次污染,大大降低了成本。
124 一种利用生态油提取木焦油的方法 CN201010214654.6 2010-06-30 CN102093905A 2011-06-15 常厚春; 马革; 唐国强; 陈燕芳; 郁家清; 曾剑飞; 张开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态油提取木焦油的方法,其包括:(1)向生态油中加入,形成混合溶液;(2)搅拌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溶液,使所述混合溶液分层为油相和液相;(3)分别提取步骤(2)中所述的油相和液相;(4)将步骤(3)中所述的液相进行离心分离,提取所述液相中残留的油相。本发明采用生态油为提取原液,通过搅拌生态油加水后形成的混合溶液,使混合溶液分层为液相和油相并分别提取,然后通过离心分离的方式进一步分离液相中残存的油相,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实现从生态油到产品的分离,改变了依靠制炭烟气分离木焦油的传统方式,收集周期短,收集量大,污染小,利于木焦油的规模化应用。
125 一种再生橡胶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0910126124.3 2009-02-27 CN101817935A 2010-09-01 石其贵; 石见明
一种再生橡胶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化工领域。本地区再生橡胶增塑剂全部使用的是高温焦油。由于焦化厂原材料、工艺的调整影响了再生橡胶的质量稳定。再生橡胶制成的橡胶制品,由于升华,制品表面凝结一层白色的升华萘,影响产品质量。本地区焦化厂的焦油渣,作为拉圾倒在厂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发明了一种再生橡胶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用蒽油萃取工艺,将焦油渣中的煤焦油和焦炭粉分离,得到含萘更低的煤焦油。对含萘更低的煤焦油脱,调粘度,制备成质量稳定的再生橡胶增塑剂。制备成的再生橡胶增塑剂,送多个再生橡胶生产厂使用,发现使用量少,质量稳定,制品表面没有白色的升华萘。
126 一种处理劣质渣油的组合工艺 CN200710157792.3 2007-10-26 CN101418222A 2009-04-29 贾丽; 胡长禄; 杨涛; 叶跃元; 葛海龙; 刘建锟; 王岩
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劣质渣油的组合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渣油原料进入溶剂沥青装置,得到DAO和脱油沥青;所得DAO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进行处理,得到轻质馏分和加氢尾油;所得的加氢尾油去催化裂化装置进行处理,并由此得到轻质馏分和油浆;至少部分油浆与脱油沥青混合进入悬浮床加氢装置进行处理,得到轻质馏分和未转化尾油,其中的未转化尾油循环回溶剂脱沥青装置,轻质馏分则与DAO混合后进入沸腾床加氢装置。该组合工艺过程将脱工艺和加氢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原料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工艺和操作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渣油原料的转化,同时将设备投资降到最低值。
127 一种重油加工组合工艺 CN200710054354.4 2007-04-30 CN101050383A 2007-10-10 赵振辉; 柴志杰; 任满年; 李中新; 杨书显; 杨志强; 黄建林
发明涉及重油加工技术。提出的一种重油加工组合工艺为:减压渣油经丁烷沥青工艺处理后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硬沥青两个组分;脱沥青油与其它催化裂化原料常压渣油、减压蜡油的一种或两种混合后作为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经催化裂化工艺生产高附加值的轻和汽柴油,剩余的难以裂化的催化裂化油浆作为油浆拔头即减压分馏工艺的原料,经减压分馏工艺处理后分离为轻油浆和拔头重油浆两个组分;轻油浆与溶剂脱沥青装置所产生的部分脱油硬沥青混合,作为减粘裂化装置的原料,生产7号商品燃料油;拔头重油浆与溶剂脱沥青装置所产生的另一部分脱油硬沥青进入沥青在线调合装置即静态混合器,经充分混合生产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
128 一种重质油脱方法 CN200510105984.0 2005-10-08 CN100338178C 2007-09-19 张玉贞; 包昕勤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质油脱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重质油脱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重质油裂解:将重质油加热到350-500℃后进入反应器中进行裂解反应,重质油在反应器中的保留时间为0.5-3小时;2)分离:将反应后重质油以碳原子数为3-7的烷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富碳组分和富氢组分。本发明通过控制热反应条件和保留时间,对重质油选择性热裂解,对于所得热反应产物,采用溶剂萃取方法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富碳组分和富氢组分,实现对重质油的选择性定向裁剪脱碳。本发明方法热转化过程可以控制,富氢组分分布合理,收率高,能达到80-90%;所得富碳组分可以作为生产碳材料的原料,应用广泛。
129 渣油转换成重油和树脂胶质的技术 CN200510089219.4 2005-07-24 CN1900218A 2007-01-24 韩财元
一种渣油转换成重油和树脂胶质的技术,它把选择性分离剂以脉冲喷射入渣油,进行电解,并置换分割,使渣油分离成重油和树脂胶质的基料,再分别进行改性调制就得到重油和树脂胶质。
130 通过耦合萃余残渣造粒实现重质油深度梯级分离的方法及处理系统 CN200510080799.0 2005-07-05 CN1891784A 2007-01-10 赵锁奇; 徐春明; 王仁安; 许志明; 孙学文; 庄庆发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耦合萃余残渣造粒实现重质油深度梯级分离的方法及分离系统,溶剂萃取分离后的沥青相中通过引入分散溶剂,在气固分离器中快速相变被强化分散为固体微粒,而溶剂气化为气体,实现沥青与溶剂的低温分离,并且沥青微粒尺寸易调控;本发明的分离方法还包括对重质油原料进行三级分离,对从重质油原料中分离出的脱沥青油相利用超临界溶剂处理,进一步分离出轻脱油(DAO)中的胶质成分,最大限度地提高轻脱油的收率和品质。本发明的工艺及系统利用常压低温气固分离器替代高温高压加热炉,并省去胶质分离塔进料加热或换热装置,因此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投资。
131 一种重质油脱方法 CN200510105984.0 2005-10-08 CN1740271A 2006-03-01 张玉贞; 包昕勤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质油脱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重质油脱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重质油裂解:将重质油加热到350-500℃后进入反应器中进行裂解反应,重质油在反应器中的保留时间为0.5-3小时;2)分离:将反应后重质油以碳原子数为3-7的烷作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富碳组分和富氢组分。本发明通过控制热反应条件和保留时间,对重质油选择性热裂解,对于所得热反应产物,采用溶剂萃取方法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富碳组分和富氢组分,实现对重质油的选择性定向裁剪脱碳。本发明方法热转化过程可以控制,富氢组分分布合理,收率高,能达到80-90%;所得富碳组分可以作为生产碳材料的原料,应用广泛。
132 精制沥青制取方法 CN200310105337.0 2003-10-16 CN1607237A 2005-04-20 梁道广; 孙明波; 高军; 赵福河; 刘殿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制沥青制取方法,该方法以煤为原料,经煤粉制备,加入萃取剂,在一定温度一定压下进行萃取,再经过滤、蒸发,制取精制煤沥青,其工艺过程为:步骤1;煤粉制备→步骤2;萃取→步骤3;过滤→步骤4;蒸发→成品,蒸发出的萃取剂蒸汽可经冷凝后再重复使用。因此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无“三废”排放,投资少等特点,为我国提供了一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煤沥青的制取方法。
133 垂直延伸的液体/液体接触 CN01805102.2 2001-02-15 CN1178731C 2004-12-08 乔斯·L·布拉沃
垂直延伸的液体/液体接触塔,使用时,该塔包含分散的和连续的液体相,该塔具有一顶部液体进料入口,一顶部液体出口,一底部液体进料入口,一底部液体出口和多个在塔中彼此轴向间隔开的内部塔盘,每个塔盘配设有多个用于分散相通过的孔洞和一个以上的用于输送连续相的下导管或上导管,其中该下导管或上导管分别在该塔盘下方或上方延伸,且其中该下导管或上导管的壁沿连续相的流动方向朝彼此倾斜。
134 焦油类的回收方法 CN85106456 1985-08-18 CN85106456A 1987-02-18 堀米九十九; 藤祯二; 井出捷寿; 藤田丰纪; ∴上; 末永泰; 富永丰喜; 藤稔
发明涉及一种焦油类的回收方法,它包括把焦油系列的轻油装入蒸馏塔从而分离出低沸点馏份、重质油馏份和轻质油馏份,对所获得的轻质油馏份通过以酸洗萃取为主要过程的焦油碱类萃取工序来回收其中的焦油碱,与此同时,使经过焦油碱的分离除去而获得的精制轻质油馏份与上述低沸点馏份合流并进行氢化精制处理,该方法能够使吡啶和α-甲基吡啶等焦油碱类的回收以及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芳香族产品的回收得以更有效地进行。
135 一种新型高温焦油馏分分离工艺及系统 CN202510112655.6 2025-01-24 CN119875670A 2025-04-25 徐兵; 胡杰; 范国枝; 文午琪; 吴术彬; 单春华; 刘小敏; 李保六; 李晓旭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温焦油馏分分离工艺及系统,属于煤焦油加工技术领域,将原料焦油进行脱处理后得到无水焦油,将无水焦油进行加热至380℃进行减压蒸馏,同时采出三混油、一蒽油和软沥青,软沥青与有机溶剂混合并加热至310~330℃,然后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硬质沥青和萃取混合物,萃取混合液经过分离得到有机溶剂和高性能材料原料沥青。本发明中的高温煤焦油馏分分离工艺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能够生产出含有超低QI、灰分、分子量均匀集中的高性能碳材料沥青原料。
136 一种低标号道路沥青的生产方法 CN202311120167.7 2023-08-31 CN119529864A 2025-02-28 李臣泽; 柴志杰; 宋乐春; 所怡; 李志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标号道路沥青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废塑料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废塑料;(2)乙烯焦油与预处理后的废塑料混合,加热搅拌,得到预混物;(3)对步骤(2)预混物进行剪切循环;(4)步骤(3)所得物料与萃取溶剂逆流接触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的萃余物重质组分作为低标号沥青。该方法不但能够实现乙烯焦油和废塑料的高附加值利用,而且所生产的低标号道路沥青具有低温延度高,储存稳定性好的优点。
137 使用超临界二生产碳纤维的中间相沥青 CN202411051804.4 2020-03-17 CN118931574A 2024-11-12 本杰明·L·古德里奇; 金平忠; 马修·塔吉特; 乔舒亚·C·沃尔特
申请涉及使用超临界二生产碳纤维的中间相沥青。描述了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来改进用于碳纤维生产的中间相沥青的方法的实施方案。该方法提高了已经具有至少一些中间相沥青的原料诸如焦油中中间相沥青的相对量和品质。一种特定的方法包括对煤焦油进行sCO2/甲苯提取,以获得煤焦油的甲苯不溶性级分;将甲苯不溶性级分与sCO2混合,以获得sCO2/甲苯不溶性级分混合物;以及,挤出sCO2/甲苯不溶性级分混合物,从而使sCO2与甲苯不溶性级分分离以获得中间相沥青的纤维。
138 一种改善石油焦微观结构的方法 CN202411166630.6 2024-08-23 CN118879358A 2024-11-01 马巍巍; 刘霞; 刘焕荣; 韩东敏
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善石油焦微观结构的方法,属于压裂液技术领域。将石油焦磨碎,过筛,干燥;将石油焦粉样品中加入环己烷作为萃取剂,然后进行第一级超声萃取直至萃取液接近无色,得到一级萃余石油焦,加入二硫化作为萃取剂进行第二级超声萃取,得到二级萃余石油焦,加入丙作为萃取剂进行第三级超声萃取,得到三级萃余石油焦,加入甲醇作为萃取剂进行第四级超声萃取,得到四级萃余石油焦,所述萃余石油焦是改善微观结构的石油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条件温和、清洁环保改善石油焦微观结构的方法,使石油焦的气化活性增强,实现其高效清洁利用,方法简单,高效,溶剂能够实现重复利用,便于操作。
139 一种选择性分离焦油酚油馏分中酚类、芳和烷烃的方法 CN202410532939.6 2024-04-29 CN118480370A 2024-08-13 杜朕屹; 郭智勇; 李文英; 冯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分离焦油酚油馏分中酚类、芳、烷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氢键供体、受体制备成极性低共熔溶剂;向酚油中同时加入极性低共熔溶剂和非极性萃取剂,静置分层形成两相;向极性相中加入反萃取剂A反萃出酚类,实现酚类的富集;向非极性相中加入反萃取剂B反萃取出芳烃,实现芳烃、烷烃的选择性分离;反萃取剂A与酚类、反萃取剂B与芳烃均通过蒸馏进行分离;萃取分离过程中的极性低共熔溶剂、非极性萃取剂、反萃取剂均可循环利用。本发明使用双相溶剂(极性低共熔溶剂、非极性萃取剂)萃取,实现了煤焦油酚油馏分中酚类、芳烃、烷烃的选择性富集,提高了煤焦油的利用效率。
140 一种焦油预处理方法 CN202410715227.8 2024-06-04 CN118480365A 2024-08-13 王言; 曹建蕾; 王培; 张彦
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焦油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煤焦油与稀释剂混合,得到预净化煤焦油;煤焦油与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0.5‑1.2;B、在预净化煤焦油中加入pH为3‑5的植酸溶液,控制温度40℃‑55℃,搅拌0.5‑1.5h,静置分相,得到初次油相,为初次净化煤焦油;所述预净化煤焦油与植酸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0.3‑0.7;C、在初次净化煤焦油中加入水和破乳剂,升温至70‑90℃,搅拌3.5‑4.0h,过滤,静置分相,得到油相,即净化煤焦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够基本完全去除灰分及机械杂质,能够去除95%以上的金属离子,去除90%以上的沥青胶质,能够去除85%以上的水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