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焦炉加热交换系统的提砣装置 CN202510145324.2 2025-02-10 CN119912951A 2025-05-02 史航; 张丹; 孙帅; 张威; 杨俊峰
发明涉及一种焦炉加热交换系统的提砣装置,包括链条及紧装置,链条的一端连接焦炉加热交换系统的传动装置,链条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装置连接废气砣及空气;锁紧装置由锁紧圈及锁紧环组成;锁紧圈的开口处通过螺纹及锁紧螺母配合锁紧连接;锁紧环设于锁紧圈的内部,锁紧环的开口处能够通过活动环体封闭。本发明将传统的卸扣式连接方式改进为由锁紧圈与锁紧环组成的双保险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实现防掉砣功能,而且能够有效防止提砣时卡链情况的发生,大大减少了焦炉加热过程中交换传动装置掉砣及卡阻的事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保证焦炉生产顺利进行。
2 一种热解装置出焦废气VOCs和粉尘的治理方法 CN202411703767.0 2024-11-26 CN119565303A 2025-03-07 从洪仑; 鞠光涛; 徐欢鹏; 张教; 杨晋生; 王炯
申请提供一种热解装置出焦废气VOCs和粉尘的治理方法,包括:获取温度在800‑1000℃范围内的高温出焦废气,所述废气含有可燃气、气、硫化氢及微粒粉尘;将所述初步除尘后的废气输送至混叶轮装置,利用直径1‑1.5米、转速1500‑2000转/分的高速旋转混叶轮,使所述废气与充分混合洗涤,得到洗涤后的气液混合物;将所述洗涤后的气液混合物输送至旋式脱水装置,在离心作用下进行气水分离,得到含有可燃组分的净化气体和洗涤废水;将所述净化气体通过管路输送至焦炉燃烧系统,作为燃料回收利用
3 一种焦炉炉顶立火道节能保温结构 CN201911379241.0 2019-12-27 CN110903835B 2025-01-07 郑彭; 郝传松
发明涉及一种焦炉炉顶立火道节能保温结构,设于观察孔或观察孔与立火道之间的炉顶竖直通道内;包括嵌入式孔座与保温透盖;所述嵌入式孔座的中部设孔道一,保温透盖的中部设孔道二,嵌入式孔座与炉顶砌体采用嵌套式结构连接,保温透盖置于嵌入式孔座的孔道一中,且孔道一与孔道二的轴线重合。本发明针对现有观察孔散热量较大的问题,能够有效隔离燃烧室与外部环境的连通,有利于燃烧室的保温,减少炉顶观察孔处的热能逸散,改善炉顶操作环境。
4 一种监测焦炉交换考克的装置 CN202310244332.3 2023-03-14 CN118667562A 2024-09-20 赵林荣; 李德泉; 季益龙; 柯青春
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焦炉交换考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交换考克、搬杆、拉条、弹簧压紧系统、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数控系统,其中拉条上设置有多个弹簧压紧系统,所述交换考克通过搬杆连接拉条,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拉条的上方。该技术方案中交换考克一旦有故障,远程电脑端立即报警,中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能准确报告发生故障的交换考克编号,无需人员到现场确认。
5 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立火道结构 CN202210704513.5 2022-06-21 CN115011363B 2024-09-03 陈伟; 韩龙; 杨俊峰
发明涉及一种低氮排放的燃烧室立火道结构,立火道由相对设置的立火道隔墙及相对设置的炭化室墙合围后组成;所述立火道设有收缩段,收缩段由相对设置在炭化室墙或立火道隔墙上的2个凸起结构组成,或者是由设于炭化室墙及立火道隔墙上的凸起结构组成的环形凸起结构。本发明通过在燃烧气体出口附近设置收缩段,可以拉长燃烧火焰,减少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降低燃烧高温点温度,最终减少废气中氮化物的生成。
6 一种加热均匀的热回收焦炉四联火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1811052957.5 2018-09-10 CN108795449B 2024-01-30 钱启; 杨俊峰; 韩龙; 赵殿辉
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均匀的热回收焦炉四联火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炭化室通过下降火道连通1#火道、2#火道、上升火道及焦炉的烟气出口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炭化室通过下降火道连通4#火道、3#火道、上升火道及焦炉的烟气出口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炭化室同时通过下降火道及横向通道直接连通2#火道及3#火道;二次进口设于机侧或焦侧的封墙处,分别对应1#火道~4#火道设置。本发明将二次进风口设置在四联火道的封墙处,同时将炭化室中的可燃物质分别引入到四联火道的每个火道中,根据需要分别调节4个火道的二次进风口风量,从而实现对热回收焦炉四联火道底部温度的有效调节,避免出现四联火道内气流通道末端温度偏低的情况。
7 一种焦炉蓄热室清灰方法及装置 CN202210770700.3 2022-06-30 CN114989839B 2023-08-18 陈细涛; 严铁军; 常红兵; 席玮城; 张雪红
发明公开一种焦炉蓄热室清灰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蓄热室顶部设有第一开孔,在蓄热室中部设有第二开孔;根据蓄热室顶部的温度和小烟道的温度确定第二开孔的高度;从第一开孔处通入工业气,从第二开孔处通入焦炉气。本发明利用进入蓄热室废气的高温,在蓄热室顶部仅补充氧气达到燃烧可燃性积灰,中部上下位置通焦炉煤气燃烧补充热量。通过蓄热室分段控制喷入不同气体,实现蓄热室内部自动清灰。在清除蓄热室积灰的同时提高了蓄热室格子砖的热量,为交换后上升气流提供更高的换热热量。
8 一种危废、固废热裂解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02110677430.7 2021-06-18 CN113403094A 2021-09-17 张维田; 阚学飞; 赵佳伟
发明涉及一种危废、固废热裂解处理方法及设备,属于危废、固废处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燃烧室(251)所产生的烟气经过换气装置(27)净化处理后进入烟囱(8);干馏室(21)干馏所产生的干馏气体引入油气回收分离装置中,干馏气体经油气分离器分离成气态燃料油和可燃气体,分离出的气态燃料油经油分离器去除水分并液化后初步形成液态燃料油,分离出的可燃气体通过冷凝器去除水分后,通过引机通入气柜(42),所述气柜(42)将可燃气体通入燃烧室(251)中。本发明可回收再利用热裂解产生的燃气、燃料油,还可以将裂解废渣余热回收再利用,避免浪费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污染小,热回收效率高。
9 一种焦炉加热平调节结构及调节方法 CN202011576522.8 2020-12-28 CN112760100A 2021-05-07 耿宁; 郑彭; 邢高建; 张天宇
发明涉及一种焦炉加热平调节结构及调节方法,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顶部水平通道、调节板及调节板驱动机构;顶部水平通道从机侧到焦侧通长设置,在跨越孔的上方、看火孔的两侧各设置1条;顶部水平通道的底部通过斜通道与跨越孔相连通;调节板一一对应地设于顶部水平通道内,调节板驱动机构设于焦炉外部,调节板的一端或两端与对应的调节板驱动机构相连;在调节板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调节板能够翻转或移动,使顶部水平通道底部的斜通道开口处全部打开或全部封闭。本发明通过设置在顶部水平通道中的调节板对加热水平进行调节,不影响通过看火孔测温;其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速的改变焦炉加热水平。
10 一种移动式环保型生物炭炭化炉 CN202011020886.8 2020-09-24 CN112011352A 2020-12-01 陈全; 左翔之; 张建广; 潘波; 吴敏
发明公开一种移动式环保型生物炭炭化炉,包括隔热层、炭化桶、炭化尾气冷凝装置、收集室、炉体、进气口、支撑条、燃烧桶、燃烧尾气处理装置、炭化桶固定圈、单向通气、密封盖;本发明产品具备可移动性、操作简易性、高效性、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点,适用于田间、山地等特殊环境下使用,特别是针对于秋收季节农业废弃物大量堆积又不易搬运的山间耕地和路面崎岖的田间,产品的功能和优势较为凸显;使用本发明炭化炉进行生物炭制取过程可靠、安全,制取效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便携,而且燃料桶可以减少使用者的操作时间,能满足野外就地制备生物炭的要求。
11 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 CN202010012204.2 2020-01-07 CN111139088A 2020-05-12 林利洪; 万志祥; 郑泽祥
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方法。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热循环机将高位热能气体进行循环,与燃烧后的新鲜高温炉气混合增温,两股气体合并大循环加快流速,使热解反应器的各点温度均匀,提高产量及设备的利用率。分流的高位热能炉气充分的传递给燃烧空气;能源可以节省60%以上。热解工艺条件取决于加热气体进出温度之差及传热面积,利用热炉气循环及换热工艺可以满足热解工艺。对排出的废热炉气,将其单位体积的二成进行热量回收,加热空气去燃烧增温后与单位体积占八成的循环热炉气混合升温,而后进入热解系统;故单位体积炉气只排放约二成,仅为常规工艺下烟气排放量的1/4~1/5。
12 一种利用燃发电锅炉高温烟气实现煤干馏的工艺及方法 CN201910467478.8 2019-05-31 CN110283610A 2019-09-27 不公告发明人
一种利用燃发电锅炉高温烟气实现煤干馏的工艺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燃煤发电锅炉、高温烟气通道、煤干馏装置、干馏后烟气通道、流量控制,利用高温烟气实现煤干馏的方法步骤如下:a、在燃煤发电锅炉炉膛上部引出部分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高温烟气通道进入煤干馏装置,为煤干馏装置内煤的干馏提供热量,代替原利用干馏过程分解煤气燃烧供热量,代替原干馏用煤气,增加煤气产能;b、干馏后的烟气通过干馏后烟气通道接入燃煤发电锅炉SCR前原主烟道,干馏后的烟气温度应满足SCR正常运行要求;c、若干馏后的烟气温度不满足SCR运行要求,可通过富燃烧烟气欠温补偿装置增加干馏后的烟气温度,达到SCR正常运行要求。
13 焦炉加热气单管智能控制系统 CN201910517622.4 2019-06-14 CN110205147A 2019-09-06 陈勇波; 盛荣芬; 彭思为; 赵怀宽; 盘志斌; 彭燕辉; 李林华; 黄天红
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加热气单管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串接的煤气单管、调节、执行机构、安全隔离栅、控制模、通信模块、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调节阀用于控制煤气单管的流量大小;执行机构用于调节阀的阀开度控制;安全隔离栅用于双向电信号的安全传递;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数据并上传服务器;服务器计算煤气单管所对应的调节阀的阀门开度值并通过通信模块下发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接收的阀门开度值通过安全隔离栅发送给执行机构。本发明完全由系统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能够有效地减少燃烧室的高低温孔数量,提高全炉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还能有效地节约煤气,减少氮化物的排放。
14 一种新型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结构 CN201711351572.4 2017-12-15 CN107880905A 2018-04-06 牛聪; 韩龙; 杨俊峰; 李振国; 严国华; 陈伟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结构,包括由相对设置的立火道隔墙及相对设置的炭化室墙合围后组成的立火道;所述立火道内的两侧炭化室墙上沿高向均匀设有多个向立火道内突出的凸起结构,且两侧炭化室墙上的凸起结构间隔设置,形成蛇形的立火道高温气体通道;本发明能够改变燃烧室立火道气流走向,提高热效率,改善燃烧室高向加热均匀性,降低高温点燃烧温度,从而降低烟道废气中的氮化物含量。
15 一种下喷焦炉回炉气交换系统 CN201710749568.7 2017-08-28 CN107474857A 2017-12-15 杜汉双; 李光亮; 惠凯; 潘兴旺
一种下喷焦炉回炉气交换系统,属于焦炉煤气系统领域,包括输送煤气的煤气管和若干对横向的横管,煤气管连通两根主管,两根主管前端均设有电动,每对横管均通过两个支管分别连通两根主管;每个支管从下到上设有孔板和孔板盒,每根横管上方均布有若干立火道。本系统更改原有通过交换考克改变上升、下降气流的换向模式,仅通过两组电动调节阀控制换向过程,能有效减少一化氮超标频次,降低一氧化浓度;能有效消除考克放炮和漏气的问题,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炉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劳动员工劳动强度,降低清洗、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16 一种蓄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系统及方法 CN201611166330.3 2016-12-16 CN106497588A 2017-03-15 陈水渺; 肖磊; 薛逊; 王东方; 姜朝兴; 吴道洪
发明创造属于生物热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料斗、气进料系统、蓄热式热解反应器、冷渣机、成型装置、冷凝鼓系统和净化系统,所述气力进料系统与所述料斗连接,所述料斗与所述进料口相连;所述蓄热式热解反应器包括:热解室、双蓄热式辐射管系统、进料口、蒸汽入口、出料口和热解气导出口;所述成型装置与所述冷渣机连接;所述冷凝鼓风系统设置在所述蓄热式热解反应器和净化系统之间,其入口与设置在所述热解反应器下方侧部的所述热解气导出口连接,出口与所述净化系统连接;所述净化系统与所述冷凝鼓风系统连接。该系统产物合理综合利用,并且分层蓄热式控制,系统简化。
17 热能循环利用的连续式焦化设备 CN201610659126.9 2016-08-12 CN106118697A 2016-11-16 陈世明; 林逢润; 林时锴; 林时锟; 陈悦颀; 陈亦恩; 陈巧慧; 张红雨
发明公开的热能循环利用的连续式焦化设备包括进料仓(2)、焦化炉(5)、加热室(6)、冷却室(9)、除尘器(15)、煤气净化装置(16)及余热回收装置(17),加热室设置在焦化炉的外围,所述焦化炉的两端分别与焦化炉进料绞龙和焦化炉出料绞龙连接,焦化炉进料绞龙与进料仓连通、焦化炉出料绞龙分别与除尘器和冷却室连通,冷却室的一端通过冷却室进料绞龙(8)与焦化炉出料绞龙(7)连接,另一端与冷却室出料绞龙(11)连接,在冷却室出料绞龙上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煤气净化装置的进口端与除尘器连通,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加热室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高温废气进口、高温热出口均与加热室连通。实现了褐煤的连续焦化生产和废热循环利用的目的。
18 无烟囱多功能燃油燃气锅炉 CN201510740840.6 2015-11-05 CN105402882A 2016-03-16 郭伟席
发明涉及锅炉领域,一种无烟囱多功能燃油燃气锅炉,它包括破焦除渣机1,气化炉2,燃烧室3,蓄热器4,集热器5组成,其中破焦除渣机1上安有组合活动塔栅8;气化炉2包括气化炉下堵板14、气化炉上堵板13、气化炉外壁19、气化炉内壁20围成的方形夹套22;燃烧室3包括燃烧室下堵板24、燃烧室上堵板35、燃烧室外壁34、燃烧室内壁33围成的燃烧室水夹套32;蓄热器4主要是由耐火混凝土36组成;集热器5主要包括带有翅片48的加热管47。本发明不受燃料的限制,不但能燃烧固体燃料还能燃烧轻油和天然气,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形锅炉结构是多用途的,可应用于蒸汽、热水、有机热载体锅炉、窑炉。锅炉结构简单、操作维修运输方便、热效率高、没有安全隐患、占地面积小、不必单独安装除尘器、除硫器,成本低,环保达标。
19 用于顶装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的看火孔盖结构 CN201410682000.4 2014-11-24 CN104593017A 2015-05-06 张赟; 江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看火孔盖结构,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顶装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的看火孔盖结构,属于冶金生产设备附件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在装过程中,不会造成看火孔盖被电磁吸掉的用于顶装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的看火孔盖结构。所述的看火孔盖结构包括盖座和盖体,所述的看火孔盖结构还包括连接定机构,所述的盖体通过所述的连接锁定机构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的盖座上,并将所述盖座上的装焦孔封闭。
20 一种热解炉荒煤气导出冷凝和回收净化及燃烧方法 CN201210279044.3 2012-08-06 CN103087781B 2014-12-24 王新民; 王小群
发明公开一种热解炉荒煤气导出冷凝和回收净化及燃烧方法,步骤是:(1)、将荒煤气通过荒煤气导出装置导出(2)、经过荒煤气冷凝装置进行喷洒降温形成荒煤气连同煤焦油与氨水混合液;(3)、荒煤气连同煤焦油与氨水混合液经过气液分离,荒煤气经荒煤气回收净化装置进行冷却吸附回收净化后的净煤气;(4)、净煤气输送到外燃气加热装置;(5)、外燃气加热装置的气体换向装置向第一燃气加热器的燃烧室送入空气、净煤气燃烧;(6)、同理,气体换向装置向第二燃气加热器的燃烧室送入空气、净煤气燃烧;(7)、第(5)、第(6)步交替进行。本发明的特点是将荒煤气导出、冷凝、净化回收、燃烧串成一个完整的工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