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固体粒高温传热弹射驱动传热系统 CN201510415667.2 2015-07-16 CN105293055A 2016-02-03 李建民
发明提供用于固体粒高温传热弹射驱动传热系统,利用温度为200-1500摄氏度的固体粒块作为传热工作介质,利用固体粒块高温弹射驱动作为动驱动高温固体粒块进行运动,实现热能的传递。所述固体粒块高温弹射驱动泵是通过设置一个弹射腔室,将200-1500摄氏度的高温的固体粒块放置到弹射腔室内,由动力装置驱动弹射板,推动固体粒块运动,离开弹射腔室内,第二部分固体粒块再进入到弹射腔室内,固体粒块在弹射腔室内一次接一次的被驱动,固体粒块分批的被传送,因而称为弹射驱动传输。本发明采用设置温控腔室实现对温度的控制,从而可以保证动力装置在低温下运行,但高温固体粒块可以被传输,以实现温度200-1500摄氏度的传热。
122 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510618431.9 2015-09-24 CN105237680A 2016-01-13 郭静; 黄学淋; 牟思阳; 齐善威; 杨利军; 李圣林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相变储能材料技术领域,以高级脂肪醇与来酸酐为原料,通过熔融酯化反应合成马来酸双高级脂肪醇酯,然后将马来酸双高级脂肪醇酯加热熔融,加入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和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采用熔融反应法获得具有交联结构的固-固相变材料。本发明采用本体熔融反应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无需后处理,且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该固-固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结晶为21.12~63.44J/g,结晶温度在24.44℃~32.88℃之间,在服装、建筑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3 高强度大比热多相磁性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441038.7 2015-07-24 CN105063450A 2015-11-18 龙毅; 胡俊洋; 张宏伟; 史镜明; 叶荣昌
发明高强度大比热多相磁性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至少由两相或者两相以上组成。按照ASTM E9-09标准制样,进行压缩试验,压缩强度大于200Mpa;从2K到10K的温度范围内,单位体积比热值和热容值均大于Pb单位体积比热值和热容值;从10K到40K的温度范围,单位体积比热值和热容值分别大于Pb单位体积比热值和热容值的83%。使用低纯度的金属或者回收材料为原料;利用本发明的除工艺,得到氧含量低于原料氧含量的高强度大比热多相磁性蓄冷材料。从4K到40K表现出很大的比热,因此可以替代Pb使用。本发明材料使用了高含氧量的原料制备,降低了对材料要求,节约制备成本,提高价格竞争能
124 具有提高的可逆热性能的多组分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10441596.3 2005-11-14 CN105040149A 2015-11-11 M·C·马吉尔; M·H·哈特曼; J·S·哈伽德
公开了具有提高的可逆热性能的多组分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多组分纤维包括由一组细长构件形成的纤维体,和该组细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潜热为至少40J/g和转变温度范围为22℃-40℃的调温材料。该调温材料基于在转变温度下吸收和释放潜热中的至少一种来提供热调节。可借助熔体纺丝法或溶液纺丝法形成多组分纤维,且可用于或者掺入到其中希望热调节性能的各种产品内。例如,可在纺织品、服装、袜、医疗产品、容器和包装建筑物、器具和其它产品中使用该多组分纤维。
125 一种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039226.8 2013-01-31 CN103113850B 2015-10-07 陈人杰; 邹如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以及制备方法,该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由有机相变物质和载体基质复合而成,其中载体基质为大孔材料,有机相变物质填充于所述载体基质的孔内。该方法首先将有机相变物质和固化剂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并进行预聚,形成预聚物;再将预聚物浇注进入大孔材料的孔内;然后在高于原料相变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能够通过固-固相变进行蓄热放热,在实用过程中无需密封,容易成形,同时显著改善了相变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
126 癸酸凝胶固固相变材料及其方法 CN201210570990.3 2012-12-26 CN103045172B 2015-02-25 秦争; 田磊; 周瑞敏; 陈赛赛
发明涉及一种癸酸凝胶固固相变材料及其方法,具体为一种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辐照添加有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的癸酸体系,使多烯丙基酸酯类辐射敏化剂分子和癸酸分子发生接枝和交联反应,制备出疏性癸酸凝胶材料,它具有固—固相变性能。属辐射化学及高分子材料加工处理技术领域。
127 含N-异丙基环己基胺的超分子相变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1410628660.4 2014-11-10 CN104342087A 2015-02-11 龙腊生; 唐雯; 郭江彬; 赵海霞; 黄荣彬; 郑兰荪
含N-异丙基环己基胺的超分子相变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涉及相变材料。所述含N-异丙基环己基胺的超分子相变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6H11NH2CH(CH3)2]+M,其中,M为[CF3COO]-、[CF3SO3]-或[ClO4]-。将N-异丙基环己基胺与溶剂混合,再加入酸,搅拌,将过滤得到的澄清溶液挥发生长,静置后得到含N-异丙基环己基胺的超分子相变材料;所述酸为三氟乙酸、三氟甲基磺酸、高氯酸中的一种。所得相变材料具有随温度变化发生一系列相变(包括固-液相变,固-固相变),并且伴随热量变化的性质。所述含N-异丙基环己基胺的超分子相变材料可在制备数据存储材料、信号传感材料、能量存储材料等中应用。
128 一种新型高分子类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化学制备方法 CN201410537469.9 2014-10-11 CN104327802A 2015-02-04 周立雪; 王艳秋; 臧亚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分子类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化学制备方法,属固固相变储能材料领域。以聚乙二醇单甲醚为主要原料,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顺丁烯二酸二丁基为催化剂,丙、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化学合成制备而成,其反应速度和程度减低,易于控制,化学合成的固固相变材料其相变提高,采用复合溶剂二甲基亚砜/丙酮作为溶解体系循环使用,对环境和工人的人身安全加强了保护,整个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129 一种四元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10295882.5 2011-10-08 CN103031113B 2015-01-07 肖力光; 孙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元相变储能材料,同时还公开了该相变储能材料的制造方法。该四元相变储能材料,含有质量比为30~85%的癸酸、5~30%的月桂酸、5~20%的棕榈酸和5~20%的硬脂酸。相变温度为22~40℃,相变潜热大于100J/g。该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该种四元相变储能材料无毒无腐蚀性,相变过程可逆,并且很好地解决了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分离”现象;且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制备方法简便。该相变材料应用在建筑体系中,可以主动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当低于其相变温度时,再将热量释放出来。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可在建筑节能中广泛使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0 一种多元复合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388277.2 2011-11-29 CN102492396B 2014-12-31 张鸿; 王倩倩; 相恒学; 孙狄克; 刘辉; 杨淑瑞
一种多元复合的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丙烯酸聚乙二醇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溶于去离子中,超声分散,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升温至70~80℃反应2~5h,形成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水凝胶,将水凝胶于35℃干燥,即得到多元复合的PEGA-NMA/PEG固-固相变材料。本发明通过PEGA和NMA的共聚反应实现对PEG的化学固载,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互穿网络,实现对共混组分PEG的网络固载,得到一种新型的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实现固-固相转变,提高了相变材料的耐热性,可作为熔融纺丝用蓄热功能添加剂。
131 小滞后损耗的一级相变La(Fe,Si)13基磁热效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1110325875.5 2011-10-24 CN103059815B 2014-12-10 陈岭; 胡凤霞; 包立夫; 王晶; 孙继荣; 沈保根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滞后损耗的一级相变La(Fe,Si)13基磁热效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材料具有NaZn13型结构,化学通式为:La1-xRx(Fe1-p-qCopMnq)13-ySiyAα,所述磁热效应材料为粒径15~200μm的颗粒。其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熔炼、退火制备出La1-xRx(Fe1-p-qCopMnq)13-ySiyAα材料,之后制成粒径范围15~200μm的粉末。在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在15~200μm范围内调节晶粒度可获得具有小的滞后损耗强磁热效应的La(Fe,Si)13基磁热效应材料,对于这类材料实际的磁制冷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32 一种制备线形聚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 CN201310739247.0 2013-12-27 CN103739812A 2014-04-23 翟兰兰; 陈凯; 刘若望; 邵沁怡; 戴伟婷; 叶海波; 蔡晓庆; 兰云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线形聚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包括在惰性气氛下将聚乙二醇和二异氰酸酯于溶于溶剂中任选地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加入含羟基的叔胺型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任选地加入中和剂成盐,得到线形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其中,所述聚乙二醇的羟基和扩链剂的羟基之和与所述二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的加入量占聚乙二醇、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的总重量的0~1%,所述中和剂与叔胺基扩链剂的摩尔比为0~1,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高于200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线形聚氨酯相变材料,其为线形结构,相变大,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性质稳定,可以长期存放,不会发生固化交联,易于成型加工,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133 太阳能高效双温相变集热器和用于该集热器的相变材料 CN201310687091.6 2013-12-13 CN103697603A 2014-04-02 章学来; 赵群志; 甘伟; 徐斌; 罗孝学; 李春蕾; 华维三; 袁园; 陈旭东; 孟祥来; 黄艳; 王惠惠
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高效双温相变集热器,包括进总管、导流管、换热管、出水总管、真空集热管和蓄热体,蓄热体在真空集热管内部,蓄热体分为中温相变材料填充腔和高温相变材料填充腔,形成双温相变体系,真空集热管外部沿轴向布置有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温相变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含有以下组分:纳米金属2%~4.5%,分散剂1%~2%,余量为赤藻糖醇,分散剂是重量比为1∶1的油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本发明集热器的蓄热体分为中温和高温两侧,分别填充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并设计出依次对冷水进行加热的管道结构,达到对能量梯级利用;蓄能材料、真空集热管和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相结合,大大提高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
134 一种交联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110168573.1 2011-06-22 CN102321452B 2014-02-12 哈丽丹·买买提; 木亚萨木·阿斯哈尔
发明提供一种交联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采用纤维素/LiCl/DMAc溶液体系,均相制备具有高取代度的月桂酸纤维素酯后,以月桂酸纤维素酯和聚乙二醇为主料,在交联剂存在下,经溶液接枝聚合法合成交联型聚乙二醇/月桂酸纤维素酯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聚乙二醇和月桂酸纤维素酯虽都为固-液相变材料,但在接枝交联聚合反应过程中,相互溶解、交联,具有了典型的聚醚型多嵌段交联网络结构,从而相互牵制,限制了各自的宏观流动。而且二组份的相变相互叠加,从而使最终产物具有了较高的相变焓,可达194.7J/g。所得材料相变温度适宜,在19-60℃之间,热性能稳定,相变过程中不出现液体,且相变过程完全可逆,是一种具有较大使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135 一种相变控温防晒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10180166.7 2012-06-04 CN103450531A 2013-12-18 孙立贤; 张焕芝; 徐芬; 赵梓名; 张箭
发明涉及一种相变控温防晒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变控温防晒薄膜是以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为智能控温成分,采用化锌、二氧化、氧化等纳米颗粒作为抗紫外线材料,以PVC、PET、PE等薄膜为基体材料塑化复合而成。本发明首先将基体材料的树脂粉,塑料助剂通过高速搅拌混炼成均匀稳定的增塑糊,然后加入微胶囊复合相变材料和纳米颗粒,继续搅拌混合均匀,最后通过涂敷成形、高温固化制备出具有较好相变储能特性和较高抗紫外线性能的新型相变控温防晒薄膜,该薄膜在可见光区的透过率可达65%,在紫外光区的透过率仅为10%。
136 一种调温调湿双功能绿色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313660.0 2013-07-24 CN103342775A 2013-10-09 王涛; 刘洪丽; 李婧; 杨昆; 褚鹏; 焦玉凤
发明涉及一种调温调湿双功能绿色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功能性复合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调温调湿双功能绿色墙体材料,其100质量份包括组分质量份数为:丙烯酸9-11,N,N-二甲基丙烯酰胺0.14-0.16,羟甲基纤维素5-10,复合脂肪酸10-30;藻土10-30,过硫酸0.14-0.16,氢化钠6-8,灰5-30,其余为。调温调湿双功能绿色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丙烯酸稀释液搅拌;加入二氧化粉,搅拌加入交联剂N、N-二甲基丙烯酰胺、硅藻土、粉煤灰、羟甲基纤维素、复合脂肪酸、过硫酸钾以及水,得到丙烯酸待聚合水溶液;搅拌至粘稠,加热成胶体,再烘干。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节能环保,产品高强调湿性、调温效果显著、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137 一种可用作磁制冷材料的磁性合金 CN201310251161.3 2013-06-21 CN103334043A 2013-10-02 刘恩克; 王文洪; 吴光恒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合金,其化学通式为(Mn100-δCoδ)αNiβGeγ,其中,25≤α≤40,25≤β≤40,25≤γ≤40,α+β+γ=100,0<δ<50,α、β、γ、δ表示原子百分比含量。本发明的磁性合金具有巨大的磁热效应和磁制冷效率,作为磁制冷工质可在宽温域温区内稳定工作。本发明所需原材料Mn、Co、Ni、Ge为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易于储存的常规金属元素。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可靠,工艺稳定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大的磁热效应的磁性材料(Mn100-δCoδ)αNiβGeγ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理想的Mn基非稀土磁制冷候选材料。
138 一种梳形聚合物型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010560880.X 2010-11-26 CN102060972B 2013-07-24 张兴祥; 石海峰; 李剑华; 李丽娟; 尹亿平
发明公开一种梳形聚合物型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是:先以1~3种的1-正烷醇,在其2~4倍的溶剂中溶解均匀,加入与1-正烷醇等摩尔数的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加入速度为1~50mL/min,在30~90℃溶剂中搅拌反应2~4h,制成预聚体溶液;再将干燥的聚乙烯醇溶解于所述溶剂中,并加入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加入量为聚乙烯醇质量的0.01~1%,再以5~50mL/min的速度加入预聚体溶液,预聚体与聚乙烯醇的摩尔比为1000∶1~2500∶1,控制反应温度为30~90℃,搅拌反应6~12h,然后洗涤所得产物,干燥后,即得到所述梳形聚合物型固-固相变材料
139 一种具有高相变的聚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310081524.3 2013-03-15 CN103159910A 2013-06-19 田春蓉; 王建华; 高毅; 周秋明; 余雪江; 陈可平; 贾晓蓉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相变的聚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多元醇Ⅰ:65%~96%、多元醇Ⅱ:1%~30%、二异氰酸酯:3%~20%、催化剂:0%~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多元醇Ⅰ(或多元醇Ⅱ)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预聚体,然后再利用将该预聚体与多元醇Ⅱ(或多元醇Ⅰ)混合均匀,加入催化剂后脱泡,浇注到模具中,固化,冷却,脱模,得到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本发明所用的原材料易于获得,制备方法简便易控制,且制备过程不会用到对环境或人体有毒害的有机溶剂
140 一种纳米纤维素/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201310106145.5 2013-03-29 CN103145964A 2013-06-12 刘志明; 谢成; 王海英
一种纳米纤维素/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固-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因纳米纤维素几乎不溶于一般溶剂,很难直接接枝聚乙二醇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基复合相变材料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干燥聚乙二醇;二、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三、聚合;四、分离干燥处理;即得到纳米纤维素/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接枝共聚物。本发明可用于制备纳米纤维素/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相变接枝共聚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