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 CN202111199751.7 2021-10-14 CN113797182B 2023-03-10 马艳芳; 丁秋艳; 李云龙; 祝涛; 李丽梅
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悬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叶黄素晶体:选用总类胡萝卜素>160g/kg的万寿菊浸膏,加入10%‑30%的低醇类溶液,加热至50‑70℃,恒温形成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混合液;在万寿菊浸膏‑醇类溶液中加入KOH‑醇溶液,恒温皂化,当皂化完全,得到皂化物,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醇类溶液洗涤皂化物,离心分离,最后得到叶黄素晶体,将叶黄素晶体干燥备用;S2、制备叶黄素油悬液:选用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通过超临界方法制备叶黄素油悬液。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人工成本小,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且产品稳定性高,含量高。
82 一种植物染色尼龙面料的生产制备工艺 CN202211461948.8 2022-11-21 CN115726202A 2023-03-03 蔡俊杰
发明涉及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染色尼龙面料的生产制备工艺,以再生尼龙与莱卡纶为主要材料制备化纤,与由栀子废料提取出的栀子黄植物染料经染整工艺后制得带有所需颜色的化纤,栀子黄染料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污染,上述染色化纤编织呈面料后具有良好的耐光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渍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能够适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83 一种基于亚临界萃取工艺的辣椒红素提取方法 CN202211404838.8 2022-11-10 CN115724730A 2023-03-03 陈维; 邹俊辉; 周翔; 钱红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亚临界萃取工艺的辣椒红素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辣椒的预处理;(2)亚临界萃取:取预处理的辣椒,加入纯,加热,保温保压萃取,收集萃取液,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取方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对产品的污染;同时与有机溶剂提取相比,亚临界水提取过程中提取的杂质更少,辣椒红素纯度更高,实现了辣椒中辣椒红素的绿色高效萃取。
84 一种蓝莓花青素的连续提取方法 CN201811586715.4 2018-12-25 CN111362992B 2023-02-21 赵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花青素的连续提取方法,包括以下工序:S1、花青素的提取,蓝莓果渣和酒精溶液在带声波发生装置的提取筒内逆流提取;S2、提取液经过固液分离以及单效浓缩器的浓缩;S3、浓缩液通过层析柱内进行解析纯化,S4、花青素的分离浓缩和酒精的回收,纯化得到的四种液体分别分离浓缩,最终得到花青素浓缩液,而分离浓缩过程中的酒精都回收再利用。该提取方法可以连续提取蓝莓花青素,并会使用的酒精溶液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酒精的使用量和浪费,提高提取率,减少生产成本。
85 一种茶废弃物制备茶天然色素的生产工艺及茶色素产品 CN202210975822.6 2022-08-15 CN115678309A 2023-02-03 施江; 林智; 彭群华; 张永成; 吕海鹏
发明涉及茶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废弃物制备茶天然色素的生产工艺,对茶废弃物进行预处理,烘干粉碎;按纯净植物油3~5:1的质量比例配制第一提取液,再按第一提取液:茶废弃物6~8:2~4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第一次超声萃取40~80min,对滤液高速离心进行油水分离;按纯净水:植物油3~4:1~2的质量比例配制第二提取液,再按第二提取液:茶废弃物为5.5~6.5:3.5~4.5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第二次超声萃取20~40min,对滤液高速离心油水分离;将离心得到的油和水分别合并,对油层提取液中加入含有盐离子的水溶液沉淀除杂,离心分离,对含色素的油层干燥。本发明采用环保制剂对茶废弃物中的脂溶性天然色素进行提取,且环保高效,提取成本更低。
86 一种利用圆盘制曲机固态发酵酒糟生产红曲粉的方法 CN202210848555.6 2022-07-19 CN115651935A 2023-01-31 巩亚男; 夏睿修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圆盘制曲机发酵酒糟等生产红曲粉的方法。以圆盘制曲机作为发酵设备,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固态发酵黄酒糟的初始米浆含量、接种量、碎米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生产工艺。本发明方法不仅高值化利用了黄酒糟等农业加工副产物,提高了红曲粉色价和生产规模,减少人工劳动投入,同时圆盘制曲培养不仅能纯种培养,可有效降低杂菌污染和毒素生成几率;同时显著提升了传质传效率,提高红曲米粉的色价等生产质量
87 一种果蔬原料制备天然植物色粉的方法 CN202211163924.4 2022-09-23 CN115572493A 2023-01-06 刘瑞娜; 卢艳红; 王树军; 张成根; 王雯
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然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天然植物原料进行粉碎;使用浸提液对粉碎后的天然植物原料进行浸提;所述的天然植物原料与浸提液的质量比为1:5‑100,得到天然植物原料色粉原液;向所述的色粉原液加入适量的抗化剂,搅拌溶解,浓缩得到色粉浓缩液;对色粉浓缩液进行干燥,粉碎得到天然植物色粉。其中所述的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或维生素E中的一种;在所述的浓缩得到色粉浓缩液后还包括向浓缩液中加入括粘性组分,所述的粘性组分为淀粉、淀粉衍生物蛋白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公开制备的天然色粉粒径分布集中,色粉颜色稳定,上色牢度高。
88 一种天然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及天然染发剂 CN202211390334.5 2022-11-08 CN115501152A 2022-12-23 李瑞卿; 李继往
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及天然染发剂,其中,天然染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紫茎泽兰植物色素提取物、核桃青皮植物色素提取物、五倍子植物色素提取物、紫薯植物色素提取物;与柠檬酸油、油醇醚、羊毛脂和去离子混合,配置成混合液,并搅拌均匀,得到膏状染发剂。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染发剂制备简单,且不含对苯二胺、性物质和强化剂等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可以将白头发染成黑色,健康环保。
89 一种改善梗丝色泽的加工方法 CN202111669658.8 2021-12-31 CN114403493B 2022-12-13 左雯; 刘泽; 杨志雄; 戴天胜; 王刚; 朱星宇; 段宜杉; 王丽芳; 刘杰; 何科毅; 王泽宇; 汪文良; 羊一涛
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梗丝色泽的加工方法,属于卷烟加工技术领域。基于现有制梗丝加工工艺中,成品梗丝的色泽与烟丝差异较大、梗丝色泽不均匀,较多梗丝存在泛黄、泛白现象且该部分梗丝感官品质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在洗梗和梗丝加料工序,根据梗丝色泽及品质改善需求,提供了“两级上色”的加工方法,通过染色剂的合理应用来改善梗丝色泽,在提升梗丝和烟丝的色泽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同时,提升梗丝感官品质,拓展梗丝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范围。
90 一种鲜辣椒预处理过程中辣椒红素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CN201910313165.7 2019-04-18 CN110108653B 2022-12-13 王娜; 黄永东; 付婷婷; 张伟; 曾婷婷; 余鸿燕; 黄永川; 向嘉; 李典晏
发明属于色素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鲜辣椒预处理过程中辣椒红素变化规律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辣椒新鲜度对辣椒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系统化分析干燥温度,干燥时间,果实量对鲜辣椒干燥过程中辣椒红素含量的影响,并测定其含量的变化,探寻鲜辣椒干燥过程中辣椒红素与温度、时间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促最佳调控措施,为建立合理的辣椒加工工艺提供基础理论指导;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辣椒粉碎粒度对辣椒红素提取率的影响;鲜辣椒预处理方法的确认。
91 一种唇釉制作中红心火龙果中溶性天然色素提取工具 CN202110099397.4 2021-01-25 CN112915582B 2022-11-29 王凯捷
发明公开了一种唇釉制作中红心火龙果中溶性天然色素提取工具,包括提取筒,提取筒的上侧设有遮挡盖,遮挡盖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提取筒的中间环形排列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内侧设有第一分离筒,第一分离筒的外侧设有第二分离筒,第二分离筒的外侧设有第三分离筒,第一分离筒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筒,第三分离筒的下侧中间设有连接腔,连接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同时移动三个分离筒,方便安装和拆除,无需工人深入提取工具狭小的内部。
92 一种红曲色素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方法 CN202010968576.2 2020-09-15 CN112042858B 2022-11-29 潘涛; 谢慧心; 李美舒; 王美妮; 董伟
发明提供一种红曲色素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红曲菌种,活化形成种子液;S2:将大米蒸熟制成熟米饭;S3:将S1制得的种子液接种到S2制得的熟米饭中,固态发酵形成红曲米;S4:取复配生物表面活性剂,加形成胶束水溶液,作为复配提取剂;S5:取S4制得的复配提取剂加入到S3制得的红曲米中,浸提得到浸提液;S6:将S5制得的浸提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红曲色素提取液。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通过将鼠李糖脂和槐糖脂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可明显提高红曲色素的提取率,可实现广谱抑菌特性,且无需分离表面活性剂,生物安全性好。
93 一种从藜麦副产物中提取高纯度甜菜素的方法 CN202211055245.5 2022-08-31 CN115385811A 2022-11-25 吴琪; 罗益明; 李莉; 聂梦平; 万燕; 邬晓勇; 刘长英; 叶雪玲; 白雪; 赵钢
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藜麦副产物中提取高纯度甜菜素的方法,具体为一种从成熟期藜麦秸秆、叶片和种皮三种副产物种大量提取高纯度食用甜菜素的方法。其提取方法是经过品种筛选、预处理、浸提、离心、抽滤、乙醇除杂、冻结、冷冻干燥、储藏等工艺完成。本发明通过响应面优化了藜麦甜菜素提取工艺,通过稳定性实验探究了甜菜素的储藏条件。本发明提取的藜麦甜菜素的平均纯度达到87.57±1.6%,甜菜素得率为9.55±0.12%。
94 天然彩色墨制备工艺 CN202211072032.3 2022-09-02 CN115368752A 2022-11-22 王婷婷; 刘淑慧; 侯德贤
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酶催化与超声技术相结合制备天然彩色墨的制备工艺,以取代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水彩笔含有铅、汞、苯等重金属元素彩色墨水。解决直接采用酶催化技术提取植物色素成本过高,以及水彩笔孩子误食的险和乱涂乱画难以清理的问题。
95 一种花皮辣椒精深加工的方法 CN202211094913.5 2022-09-08 CN115304929A 2022-11-08 黄利勇; 王苗; 栗永刚; 齐立军; 田洪
一种花皮辣椒精深加工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其先将花皮辣椒颗粒用6#溶剂油提取,提取液浓缩至溶剂含量10~30%;加入性醇溶液搅拌混合后,液液分离,得到的6#溶剂油层及碱性醇溶液层分别浓缩,浓缩物用丙除杂,得到的滤液浓缩后得到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丙酮除杂得到的滤渣干燥后得到脂肪酸盐。本发明可以同时得到精制后的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辣椒红为两种不同色调规格的产品,其色价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总色价得率≥95%;辣椒油树脂溶解性及流动性好;副产品脂肪酸盐可以销售。该工艺简单,辣椒红产品得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96 一种溶性鸡冠花籽黑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CN202211066854.0 2022-09-01 CN115286934A 2022-11-04 李言威
发明提供了一种溶性鸡冠花籽黑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其包括:鸡冠花籽清洗干燥后备用。在70~80℃水浴条件下将鸡冠花籽原料与0.5%~1.0%(m/m)的氢化钠水溶液混合,搅拌提取2次,每次2h。离心过滤,合并提取液,用稀盐酸调PH至中性,减压浓缩至浸膏,冷冻干燥,得到产品。产品为黑色固体粉末,在室温中性水中的溶解度不低于10g/100ml。该鸡冠花籽黑色素,在果冻,酸梅汤,饼干等应用场景中,均具有良好的黑色呈色效果。
97 基于花色素的混凝土中性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CN202110973375.6 2021-08-24 CN114133763B 2022-11-04 崔冬; 卫浩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花色素的混凝土中性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将富含花色素的花瓣洗净并置于陶瓷研钵中,倒入液氮冷藏1h以上,取出花瓣研磨至粉末并在‑80℃保存;将一定质量的花瓣粉末与两倍质量的萃取溶液混合得到滤液;利用已活化的富集柱,采用多种洗涤剂分别去除滤液中的溶性初级代谢产物、未吸附的化合物和多酚化合物;采用洗脱剂洗脱得到检测试剂;劈开中性化后的混凝土试样,获取其截面,将制备完成的检测试剂均匀喷洒在截面上,根据其颜色变化判定试样中性化进程。本发明公开的试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检测试剂安全无毒,且检测结果精准可靠,为表征混凝土的中性化过程提供有利证据。
98 一种微胶囊双相法制备天然色素叶黄素的方法 CN202211028861.1 2022-08-26 CN115260791A 2022-11-01 郭玲; 华寿虎; 刘传涛; 陈艳秋
发明提供一种微胶囊双相法制备天然色素叶黄素的方法,通过原料前处理获得叶黄素粗提液,依次加入甘油和硫酸铵,水浴搅拌后置于箱静置分层(分相),离心,分离得到甘油‑囊化物;向得到的甘油‑囊化物中加入乙醇,充分混合、搅拌后静置释放叶黄素囊心,再次离心,收集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天然色素叶黄素;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叶黄素,制备条件温和,且整个提取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99 一种黑玉米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CN202211110015.4 2022-09-13 CN115260145A 2022-11-01 杜红; 王洪涛; 谭松祥; 曲璐萍; 汤芳
发明公开了花青素提取技术领域的一种黑玉米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该黑玉米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以紫玉米籽粒作为原料,进行低温烘干,再将其粉碎成细粉;按比例将细粉与浓度为95%的乙醇进行混合醇洗,获得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减压浓缩除去乙醇,随后分子筛分离滤渣和滤液,获得滤液;将得到的滤液进行真空旋转蒸发,获得浓缩液;将比例将纤维素酶、柠檬酸合酶、β‑淀粉酶混合,得到酶液;按比例将浓缩液和酶液混合酶解,再经超声离心,本发明通过利用乙醇对黑玉米中的花青素进行提取,降低花青素提取过程中的毒性残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投入成本。
100 一种控制双倍焦糖色溶解速度的工艺 CN202110683782.3 2021-06-21 CN113337142B 2022-11-01 徐义; 刘明宣; 胡述勇; 黄金龙; 郑小明; 徐加平; 史航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双倍焦糖色溶解速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向双倍焦糖色中加入氯化,然后调节pH值至6.0‑8.0;S2、反应:升温至80‑105℃,维持2‑5小时,然后冷却到70℃以下。本发明利用双倍焦糖色中的磺酸基团与钙离子在pH值6.0‑8.0,80‑105℃下进行交联反应,通过交联促进分子变大,降低溶解度。普通的双倍焦糖色在30℃的溶液中的完全自溶时间一般在30秒至60秒,而通过本发明技术处理后的双倍焦糖色的完全自溶时间可以达到30‑60min。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