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软化树脂组合物、光软化性树脂组合物的软化物的制造方法、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以及图案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2080041052.7 2020-04-07 CN113906090B 2025-05-27 宫本祐树; 龟井淳一; 大崎博司; 齐藤晃一; 熊木尚
2 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预浸料、带树脂的膜、带树脂的金属箔、覆金属箔层压板及布线板 CN202380070492.9 2023-09-28 CN119998407A 2025-05-13 西口泰礼; 斋藤宏典; 日永田泰斗
发明一个方面涉及树脂组合物,其含有:预反应产物(A),使包含来酰亚胺化合物(a1)和含磷化合物(a2)的混合物预先进行反应而得到,所述马来酰亚胺化合物(a1)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马来酰亚胺基,所述含磷化合物(a2)是9,10‑二氢‑9‑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化合物和二苯基氧膦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以及热固性树脂(B),具有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
3 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 CN202010990750.3 2020-09-19 CN112127784B 2025-05-06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发明涉及防霾纱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包括外纱及高压发生器,外纱包括若干根导电丝,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第一电阻元件接入导电丝,以此实现在高压发生器通电后,导电丝对邻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产生静电吸附或排斥,其利用高压发生器通电后外纱导电丝产生的静电场,对空气中邻近导电丝的中性悬浮颗粒物感应极化,从而被吸附到导电丝上,带来进入室内的空气中PM 2.5等雾霾颗粒含量大幅降低;串联第一电阻元件则保障了人体靠近或触摸外纱时,高压发生器内部的累积电荷对人体的放电可以忽略。本发明具有在低成本、低能耗实现高效防霾防尘的同时,确保使用安全的优点。
4 一种无卤环树脂组合物、包含其的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和印制电路 CN202411993833.2 2024-12-31 CN119775721A 2025-04-08 肖文锐; 王路喜; 黄成; 胡鹏; 孟运东; 刘涛; 王鹏
发明提供一种无卤环树脂组合物、包含其的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和印制电路板,所述无卤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100重量份;低介电固化剂:10‑75重量份;氮化:40‑100重量份;含磷阻燃剂:20‑50重量份;以及润湿分散剂;所述润湿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氮化硼重量的1%‑5%;所述润湿分散剂的酸值与胺值相差不超过10mgKOH/g,分子量Mw为10000‑20000。本发明通过添加润湿分散剂,在不恶化介电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氮化硼在树脂体系中的分散性,降低树脂体系粘度与最低熔融粘度,提升板材的导热性能和剥离强度,并且能够解决氮化硼难以流动带来的基材内部质量异常问题。
5 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成型品 CN202080037872.9 2020-05-22 CN113825775B 2025-04-04 千田泰史; 加藤真裕
提供即使在较高温下也示出高减震性、成型性良好、且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等。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热塑性树脂(A)、热塑性树脂(B)、和极性树脂(C),前述树脂组合物满足下述的条件(1)~(3),(1)热塑性树脂(B)具有反应性官能团、和包含杂原子单体单元之中至少一者;(2)热塑性树脂(A)与热塑性树脂(B)为不同种类的树脂;(3)相对于前述树脂组合物的全部质量,分别地热塑性树脂(A)的含量为1~30质量%,热塑性树脂(B)的含量为1~30质量%,极性树脂(C)的含量为40~98质量%。
6 纳米管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656289.3 2022-12-22 CN115873272B 2025-03-18 吕卫帮; 杨文刚; 曲抒旋; 张永毅; 邸江涛; 刘美男
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管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碳纳米管、具有固化功能的有机分散剂、树脂和溶剂均匀混合,形成碳纳米管分散液;之后去除溶剂,获得碳纳米管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有机分散剂含有胺基。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树脂基复合材料,选用的分散剂为有机分散剂,分散剂中含有胺基,具有分散作用的同时能够对树脂进行固化,可增强碳纳米管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碳纳米管薄膜中树脂难以均匀浸润的问题,制备得到学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树脂基复合材料,还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分散剂会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去除分散剂工艺复杂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7 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轮胎 CN202110121473.7 2021-01-28 CN113004581B 2025-02-25 王锋; 罗洪罡; 李彦果; 邢涛; 徐晶; 孙冰冰; 马玉净; 仇培超
申请提出一种防止变色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成的轮胎,橡胶组合物以质量份计,包括:100份二烯橡胶、25‑150份填充补强剂、1‑50份增塑剂,0‑15份偶联剂,2‑8份化锌;1‑5份硬脂酸;1.5‑8份化学防老剂,1‑8份防护蜡,0.1‑20份蓖麻油,0.1‑15份蜡晶改进剂及2‑9份硫化剂及硫化促进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将蓖麻油和蜡晶改进剂引入至橡胶组合物,能够有效防止由于胺类防老剂和防护蜡导致的变色而不会损失耐臭氧老化性能并且能保持轮胎的良好外观。
8 分解性橡胶组合物、橡胶构件、密封构件和分解性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53769.7 2023-07-18 CN119487283A 2025-02-18 小林树来; 高原和洋; 小林卓磨; 海老原康志; 东濑壮庆; 久保田京介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从浸渍于流体到开始分解为止的时间的分解性橡胶组合物、橡胶构件、密封构件和分解性橡胶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一种分解性橡胶组合物,其含有:分解性橡胶成分,其包含能够水解的橡胶分子;水解促进剂,其通过与水接触而促进所述橡胶分子水解;以及水解抑制剂,其抑制所述橡胶分子水解;水解促进剂包含通过与水接触而显示酸性的粉体的酸性水解促进剂,相对于分解性橡胶成分100质量份,含有40质量份以上的酸性水解促进剂。
9 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取向材和相位差材 CN201880088875.8 2018-12-18 CN111683986B 2025-01-10 伊藤润; 汤川升志郎
发明提供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其能够以比较低温和短时间的条件形成作为取向材使用、并在其上配置聚合性液晶的层时显示出优异的液晶取向性、光透过性和耐溶剂性的固化膜。本发明是一种固化膜形成用组合物,含有作为(A)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供体部位的化合物、和作为(B)成分的具有麦克尔加成受体部位的化合物,(A)成分和(B)成分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液晶取向性基。本发明还是使用该组合物得到的固化膜和取向材、使用该取向材形成的相位差材。
10 组合物、膜、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图案形成方法、层叠体、固体摄像元件、红外线传感器、图像显示装置、相机模及化合物 CN202080059217.3 2020-07-20 CN114269556B 2024-12-13 松村季彦; 鲛岛贤; 折田良司
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具有由式(4‑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使用上述组合物而成的膜、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图案形成方法、层叠体、固体摄像元件、红外线传感器、图像显示装置及相机模以及新型化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具有由式(1)表示的结构的色素、有机溶剂固化性化合物,具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结构的色素相对于25℃的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的溶解度为100mg/L以下。式(1)中,L1表示n价的连接基,n表示2~10的整数,其中,n为2的情况下,L1可以为单键,Dye分别独立地表示在波长650nm~2000nm的范围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色素结构。(Dye)n‑L1(1)。
11 一种磷酸哌嗪-磷酸铵共聚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1113286.4 2024-08-14 CN119019693A 2024-11-26 刘罡; 周雷; 叶淑英; 刘小林; 陈健; 钟志强; 石涛; 胡志; 李福顺; 吕强; 简瑞; 周鑫; 彭勇; 杨森; 丁学良; 龚小弟; 王雨晨
发明涉及一种磷酸哌嗪‑磷酸铵共聚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阻燃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共聚物阻燃剂的结构式中同时含有磷酸哌嗪结构和磷酸铵结构,本发明磷酸哌嗪‑磷酸铵共聚阻燃剂通过将易溶、易解磷酸铵(磷酸二氢铵)与难溶、难水解磷酸哌嗪(二磷酸哌嗪)共聚聚合,形成了同时具有源、酸源的膨胀型阻燃剂,解决了传统聚磷酸铵易析出、易水解问题,同时低廉的磷酸铵加入,比焦磷酸哌嗪、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复配阻燃剂成本低。本发明的磷酸哌嗪‑磷酸铵共聚阻燃剂用于制备聚烯材料,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材料在168h水煮后阻燃性能依然保持V‑0级,表面无析出物。
12 玻璃阻燃夜光格栅板及其生产工艺 CN202411118026.6 2024-08-15 CN118879031A 2024-11-01 艾保勇; 马少华; 刘重义; 殷广悦; 李增强; 唐金海
发明涉及夜光格栅板技术领域,公开了玻璃阻燃夜光格栅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邻苯型树脂、促进剂、固化剂、夜光粉和阻燃剂进行混合,得到树脂混合物,树脂混合物通过涂刷或喷涂的方法在模具表面制造1mm厚的阻燃透明夜光层;S2、在阻燃透明夜光层完全固化后,采用透明型的聚醚醚纤维作为填充物,以提高产品的强度;S3、将聚醚醚酮纤维添加到树脂混合物中,搅拌均匀以确保纤维均匀分布在树脂中,得到树脂纤维混合物。通过优化夜光粉配方及使用抗化剂苯并三氮唑,使得产品在夜间发光亮度显著提升,相比传统夜光格栅板有效提高了夜间的可视性和安全性,适用于需要高可见度的应用场景。
13 树脂组合物、薄膜和多层结构体 CN202080024889.0 2020-03-27 CN113825639B 2024-11-01 小林亮平; 中岛拓也; 竹下敬祐
提供下述等作为高湿度下的气体阻隔性、特别是气阻隔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亲性树脂和金属化合物,将上述树脂组合物制成薄膜时,满足下述式(1)。α1‑β1≥1……(1)上述α1表示距离薄膜表面深度0~9nm的范围内的平均金属原子浓度(%),上述β1表示距离薄膜表面深度12~21nm的范围内的平均金属原子浓度(%)。
14 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CN202180059588.6 2021-08-18 CN116133817B 2024-10-29 平田慎; 滨口美都繁; 森冈信博; 铃木贵文
一种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包含:增强纤维(A)5~50重量份、聚酰胺树脂组合物(B)40~94.9重量份、和由原子数6~12的脂肪族二羧酸形成的铵盐(C)0.1~10重量份,增强纤维(A)的重均纤维长度(Lwa1)为0.4~7mm,聚酰胺树脂组合物(B)由聚酰胺树脂(B1)、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树脂(B2)、和通过(B1)与(B2)的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B3)构成,树脂(B2)以数均粒径10~1,000nm粒子状地分散。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学特性(弯曲特性、耐冲击特性)优异,并且纤维分散性和成型性、进一步吸时刚性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成型品。
15 一种磷酸哌嗪-三聚氰胺磷酸盐-磷酸铵共聚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202411113281.1 2024-08-14 CN118772419A 2024-10-15 刘罡; 周雷; 刘小林; 叶淑英; 陈健; 钟志强; 石涛; 胡志; 李福顺; 吕强; 简瑞; 周鑫; 彭勇; 杨森; 丁学良; 龚小弟; 王雨晨
发明涉及一种磷酸哌嗪‑三聚氰胺磷酸盐‑磷酸铵共聚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阻燃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将二磷酸哌嗪、三聚氰胺磷酸盐、磷酸二氢铵和尿素研磨成粉后混合均匀,置于烘箱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研磨成粉即可得到磷酸哌嗪‑三聚氰胺磷酸盐‑磷酸铵共聚阻燃剂,同时具有源、酸源、气源的膨胀型阻燃剂。本发明的共聚物阻燃剂的结构式中同时含有磷酸哌嗪、三聚氰胺磷酸盐和磷酸铵结构,解决了传统聚磷酸铵易析出、易解问题,能够应用于制备聚烯材料,制备得到的聚烯烃材料在168h水煮后阻燃性能依然保持V‑0级且表面无析出物。
16 一种高活性模压黑色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0563058.7 2021-05-24 CN114773812B 2024-10-01 谢富平; 沈六挺; 贡肖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模压黑色浆,原料包含以下重量份:基体树脂65~80份,助剂5~15份,炭黑20~30份。本发明申请中通过选用特定的基体树脂、炭黑和助剂的加入,有效提高了黑色浆的黑度,且降低了炭黑对黑色浆产品的粘度影响,保持黑色浆在具有高有效含量的同时,控制粘度在适合范围内,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模压制品的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活性模压黑色浆,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和良好的凝胶固化时间,且具有适应的粘度,适宜在模压制品领域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7 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二次电池电极用浆料组合物、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二次电池 CN202380020531.4 2023-02-17 CN118661283A 2024-09-17 足立祐辅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上述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能够形成剥离强度和膨胀抑制优异、同时能够使二次电池发挥优异的循环特性的二次电池用电极。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包含黏结材料和,在将温度为25℃、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且pH为8.0的条件下的上述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的黏度设为η1(mPa·sec),将温度为25℃、固体成分浓度为1.0质量%、且pH为13.0的条件下的上述二次电池用黏结剂组合物的黏度设为η2(mPa·sec)的情况下,由黏度增减率={(η2‑η1)/η1}×100[%]算出的黏度增减率为‑45%以上且50%以下。
18 一种防静电片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688536.0 2024-05-30 CN118562310A 2024-08-30 邵志伟; 周小山; 韦健; 许育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片状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片状模塑料技术领域;片状模塑料主要包括:乙烯基树脂、短切玻璃纤维纤维、功能化空心玻璃微珠、微粉、导电炭黑、镍粉、硬脂酸锌、甲基三甲基硅烷、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苯乙烯、分散剂和过氧化甲乙,进行脱泡压实、收卷、熟化和模压,制得防静电片状模塑料,具有优秀的防静电性能以及弯曲性能,满足多种场所的应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19 气体阻隔用涂布材料、气体阻隔性膜、气体阻隔性层叠体及气体阻隔性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202080090400.X 2020-12-21 CN114901477B 2024-08-20 铃木信悟; 饭尾隆明; 升忠仁
一种气体阻隔性膜,其为由包含多元羧酸、多胺化合物、和多价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气体阻隔性膜,在上述气体阻隔性膜的红外线吸收光谱中,将1493cm‑1以上1780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设为A,将1598cm‑1以上1690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设为B,将1690cm‑1以上1780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设为C,将1493cm‑1以上1598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设为D时,由B/A表示的酰胺键的面积比率为0.380以下,由C/A表示的羧酸的面积比率为0.150以下,由D/A表示的羧酸盐的面积比率为0.520以上。
20 聚合物膜及层叠体 CN202180077151.5 2021-11-24 CN116507670B 2024-08-13 佐佐田泰行
发明提供一种与基板的密合性优异的聚合物膜及使用了上述聚合物膜的层叠体。聚合物膜包含介电损耗正切为0.005以下的聚合物及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上述聚合物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中的上述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内部中的上述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浓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