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发泡隔音丙烯酸树脂车底保护塑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10050555.1 2008-04-01 CN101250312A 2008-08-27 朱春伟; 谢雷; 韩庆国
发明涉及一种发泡隔音丙烯酸树脂车底保护塑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发泡隔音型丙烯酸树脂车底保护塑溶胶,其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挥发性溶剂4-8%。增塑剂20-40%丙烯酸聚合物20-35%聚酯树脂5-20%发泡剂0.2-1.5%触变剂0.2-1.5%填料15-45%。将上述原料控制温度下混合,搅拌,三辊机研磨,搅拌、在-0.05--0.1兆帕下搅拌,过滤网,得成品。本发明的塑溶胶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施工用量少,施工条件安全,成本低。
82 一种溶性瓦斯抽放钻孔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0710300028.7 2007-12-21 CN101225295A 2008-07-23 管学茂; 毕文彦
一种溶性瓦斯抽放钻孔密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添加稳定剂,溶剂,催化剂,在50-90℃,无水条件下反应生成预聚体,上述反应生成的预聚体,仍含游离-NCO基团,可继续与水,催化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反应而生成不稳定的甲酸,然后迅速分解成胺和二,膨胀发泡;然后胺与异氰酸酯基聚合生成强度更高的聚脲。用该制备方法加工的水溶性瓦斯抽放钻孔密封材料用于瓦斯抽放钻孔密封技术中,不仅膨胀体积大,膨胀率高,气密性好,反应时间可调,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和抗负压强度,能够抵抗因矿井塌落引起的变形。封孔效果好,密封时间长,成本低,施工简单,而且产品适应性广,尤适应于三软层。
83 提高聚泡沫体的稳定性的交联剂 CN200710180822.2 2007-10-17 CN101168601A 2008-04-30 G·A·韦达奇; J·J·布尔德纽克; A·R·小阿诺; J·D·托比亚斯
一种用于制备聚泡沫体的组合物,包括非挥发叔胺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和烷基化的多胺交联添加剂。在这些成分存在下由多元醇和有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泡沫体当湿老化时表现出提高的物理性能劣化抗性。
84 吸液速率高、分散性与干爽度优的吸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0710059514.4 2007-09-06 CN101143913A 2008-03-19 段梦麟; 段铁纯
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液速率高、分散性与干爽度优的吸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取丙烯酸加到氢化钠水溶液中;加入丙烯酰胺混匀;加交联剂混匀;加泡沫稳定剂水溶液;通入氮气,依次加入聚合引发剂偶氮二(2-咪基丙烷盐酸盐)水溶液、过硫酸铵水溶液、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混匀;停止通氮气,当上述溶液升温至35-45℃,加入发泡剂水溶液,混匀,得多孔凝胶体;当温度升至100-110℃时,将多孔凝胶体放置在80-90℃,2-3小时;冷却,从容器中取出,剪成碎片,烘干,破碎,过筛,收集颗粒;将颗粒喷洒表面交联处理剂,搅拌加热,即得,本发明制备的产品在三分钟内吸生理食盐水的体积可以达到70ml/gSAP。
85 沥青为原料制备泡沫炭材料的方法 CN200310105053.1 2003-11-07 CN100374367C 2008-03-12 邱介山; 刘贵山; 李平
发明属于化工、石油化工和炭素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以煤基中温沥青和石油基中间相沥青为原料自反应发泡制备的泡沫炭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沥青原料经粉磨,改质形成前驱体;然后在反应釜中加热呈粘滞性流体,并伴随挥发性气体的释放形成泡沫,继续升温至一定温度,粘滞性流体固化而使泡沫定型,取出后再经过高温炭化。通过控制发泡的工艺条件,主要包括升温速率和反应压,可制得具有不同孔泡结构的泡沫炭材料。用SEM观察本发明的泡沫炭具有相对均匀的孔径分布。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改善了由聚合物生产此类产品时不易石墨化的缺点,提高了泡沫炭材料的性能,为其在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86 挠性聚泡沫 CN200580022817.8 2005-05-12 CN1980967A 2007-06-13 H·弗赖; H·米斯普罗伊夫; R·奈谢尔; K·舍嫩柏格; S·滕奇
发明通过预聚物与形成泡沫的组分混合制备挠性聚酯泡沫,所述形成泡沫的组分包括与反应形成二的异氰酸酯。所述预聚物为羟基封端的预聚物,通过多元醇与其量少于与所述多元醇所有可用羟基反应理论上所需的异氰酸酯反应。所述预聚物为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的储存稳定的新型原料,由所述预聚物制备的泡沫在耐水解方面具有有利的性能。通过适当地选择与所述多元醇反应的异氰酸酯的比例,可使制备的预聚物为低粘度或高粘度。在高粘度下,通过在发泡过程中适当地加气或脱气,可有利地控制孔结构。
87 闭孔增韧酚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0310113965.3 2003-11-05 CN1300228C 2007-02-14 汪坤明; 张均明; 杨成根
涉及一种闭孔增韧酚泡沫塑料及制法。其合成改性酚醛树脂苯酚和甲醛摩尔比为1∶1.30~2.50,改性助剂为中间体、酯类化合物、类化合物;其组份为苯酚、甲醛、催化剂、硅中间、氨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发泡配方为树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和固化剂。制备时按各组份混合、反应,加入氨类化合和酯类化合物脱得改性树脂,将树脂等混合,加入固化剂加温固化后即得,采用特殊的化学增韧方法,分别加入三类改性助剂,采用烷作发泡剂,无地球温室效应系数,得到结构特殊的闭孔增韧酚醛泡沫塑料,解决了阻碍酚醛泡沫发展的问题,最终酚醛泡沫闭孔率大于85%,脆性小于25%,导热系数小于0.025W/m·k,有利于酚醛泡沫塑料的推广应用。
88 刚性聚泡沫塑料的生产方法 CN200610100076.7 2004-11-30 CN1891730A 2007-01-10 石祥祚; 金俸丘; 安长洙; 金孝燮; 梁大成; 安盛浩; 金洪起; 李锡兆; 金贞焄
一种生产刚性聚泡沫塑料的方法,它包括:将成核剂和多元醇及泡沫稳定剂混合来乳化成核剂;在下列时间之一混和、催化剂和发泡剂来制备多元醇混合物:乳化前、乳化过程中及乳化后;以及将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反应。
89 刚性聚泡沫塑料的生产方法 CN200410100010.9 2004-11-30 CN1293112C 2007-01-03 石祥祚; 金俸丘; 安长洙; 金孝燮; 梁大成; 安盛浩; 金洪起; 李锡兆; 金贞焄
一种生产刚性聚泡沫塑料的方法,它包括:将成核剂和多元醇及泡沫稳定剂混合来乳化成核剂;在下列时间之一混和、催化剂和发泡剂来制备多元醇混合物:乳化前、乳化过程中及乳化后;以及将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反应。
90 限定尺寸法制备中间相沥青泡沫炭的方法 CN200410093854.5 2004-12-07 CN1281485C 2006-10-25 李同起; 王成扬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相沥青泡沫炭的尺寸限制生产方法。属于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技术。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中间相沥青或发泡剂与中间相沥青加入常压定容容器中,然后在软化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发泡;将泡沫炭置于化炉中,进行氧化处理;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泡沫炭进行炭化;将炭化后的泡沫炭于惰性气体保护下在石墨化炉中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泡沫炭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发泡设备不使用密闭加压设备,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发泡过程不使用惰性气体,从而省去了充气和泄气等操作过程,不仅降低了由惰性气体带来的操作成本,还简化了制备流程。本发明可方便地调节泡沫炭的孔结构、密度和强度,泡沫炭产品孔结构均匀。
91 片状泡沫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0480020247.4 2004-07-16 CN1823120A 2006-08-23 高田知行; 小岛淳也
一种形成有独立的多个气泡及/或连续的多个气泡的片状泡沫体及其制造方法。该片状泡沫体由发泡性组合物制成,该发泡性组合物含有利用活性能量线的作用产生酸的酸产生剂或产生的碱产生剂,还含有具有与酸或碱反应而分解、释放出一种以上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的分解发泡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92 生产聚泡沫塑料的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磨光片 CN01811078.9 2001-06-07 CN1263781C 2006-07-12 濑柳博; 井上薰; 小川一幸; 增井敬志; 小野浩一
一种通过混合包含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第一成分和包含含活泼氢基团的化合物的第二成分生产细孔聚泡沫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基于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总量,以0.1-5重量%的量,不包括5重量%,向所述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至少一种中加入不含羟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随后搅拌所述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成分和惰性气体以将所述惰性气体分散成微细气泡,来制备气泡分散体,然后混合所述气泡分散体与剩余成分,固化得到的混合物。因此,不使用化学反应发泡剂如、可汽化膨胀发泡剂如氟化合物、或其它物质如细粒中空泡沫或溶于溶剂的物质,可生产具有均匀细孔和比具有相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更高硬度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93 采用微胶囊发泡剂进行波聚合制备多孔凝胶的方法 CN200510086675.3 2005-10-20 CN1763124A 2006-04-26 葛昌纯; 燕青芝
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微胶囊发泡剂进行波聚合制备多孔凝胶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工艺为:将单体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交联剂分别按一定比例称量后溶于溶剂中配成溶液,加入微胶囊和增稠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液体注入圆柱型反应器内,加热使引发剂受热分解,点燃反应开始。反应开始后,撤离热源,靠聚合放热维持反应进行,直到整个反应器的所有单体完全转化为聚合物凝胶。将凝胶取出后,根据使用要求,切成一定大小的体,在蒸馏水中浸泡5-24小时,然后用酒精脱水,50-70℃烘箱中干燥,得到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发泡剂不受反应介质酸性及反应活性的影响,可操作性强,孔径可控易调,适合大规模制备,并节能。
94 聚氯乙烯泡沫 CN200480004643.8 2004-02-18 CN1751084A 2006-03-22 李敏熙; 李奉根; 崔基德
发明涉及包括聚氯乙烯、层状无机化合物和发泡剂的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泡沫。该泡沫是有利的,在于即使它们具有较低的比重仍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抗燃性;即使使用少量的发泡剂仍具有较高的发泡效率;和具有均匀的微单元结构。
95 聚醚偶联前体过程制备聚酰亚胺泡沫的方法 CN03143419.3 2003-09-27 CN1215107C 2005-08-17 朱宝库; 楚晖娟; 徐又一; 徐志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偶联前体过程制备聚酰亚胺泡沫的方法。它是芳香二酐与单羟基聚醚和小分子醇在60-90℃反应,得到芳香二酸二酯溶液,然后加入芳香二胺和小分子醚在50-80℃充分反应,加入泡沫稳定剂和增强填料;除去过量的醇和小分子醚,得到具有聚醚偶联的单体前体粉末;将此粉末放入模具,经过70-180℃预热发泡、200-450℃高温硬化得到具有闭孔结构、密度为0.01-0.5克/厘米3的聚酰亚胺泡沫。使用不同结构的发泡模具,得到的聚酰亚胺泡沫形状分别为片状、管状,采用不同发泡比控制泡沫的密度及制备空心微球。本发明得到的泡沫材料,具有耐高温/低温、抗燃、隔热/隔声性能。
96 用于聚泡沫生产的发泡剂增强剂 CN200410087473.6 2004-09-24 CN1626562A 2005-06-15 J·W·米勒
发明公开了刚性聚酯发泡剂增强剂,使用它们的方法,以及通过这些方法生产的产品。该增强剂是促进包含氢卤化合物的发泡剂的作用的低分子量醇和/或醚。
97 软聚泡沫塑料 CN01806718.2 2001-03-08 CN1193053C 2005-03-16 胜又祯宏
适合用来作为扬声器边缘材料、耐湿热劣化性优异的软聚泡沫塑料是通过使包含羟基化合物、多异氰酸酯、发泡剂、定泡剂和催化剂的泡沫塑料原料混合、发泡而得到的。该泡沫塑料中脲键量与氨基甲酸酯键量的摩尔比在7倍以下。
98 泡沫体及其制法和泡沫体形成用组合物 CN98803801.3 1998-03-26 CN1188444C 2005-02-09 贺久基直; 熊谷康; 中西彻; 柳达朗; 友定强; 吉尾邦清; 秋山一; 洼田贞雄; 流乡治朗; 笹谷裕一
发明涉及由含有含活性氢基团和加成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或含此化合物,和有(平均)2.5个以上含活性氢基团而不含加成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加成聚合性活性氢成分与有机多异氰酸酯,在由发泡剂和添加剂构成的一群中选出的至少1种辅助成分存在或不存在下,加成聚合性官能团聚合的同时进行聚酯形成反应而得到的、且其聚氨酯链部分中的加成聚合链部分交联的泡沫体结构的聚氨酯泡沫体及其制法以及形成泡沫体用组合物。该聚氨酯泡沫体既可以作为硬度、尺寸稳定性优异的硬质聚氨酯泡沫体而用于绝热材料、吸收冲击材料、合成木材等,又可以作为压缩永久形变小的软质聚氨酯泡沫体而用于缓冲材料、吸收冲击材料、或隔吸音材料等。
99 玻纤增强聚酯骨架 CN02109038.6 2002-01-14 CN1432593A 2003-07-30 韩国跃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酯骨架。本发明是通过事先在模具中铺入长玻璃纤维,再用聚醚和异氰酸酯混合注入上述模具中的玻璃纤维上,合模后在聚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发泡过程中使玻璃纤维均匀分布在其生成的聚氨酯中,这样就模塑出所需的汽车仪表板、门板、空调罩等内饰件的玻纤增强聚氨酯骨架。该骨架能满足汽车内饰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具有外形美观、重量轻、弹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热、耐潮、几何尺寸稳定、成本低等优点。该骨架经辽阳金兴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生产,已在吉轻6350微型车和金杯6480客车上应用,得到用户的一致赞誉。
100 自发泡氟聚合物组合物 CN97126256.X 1997-12-24 CN1098296C 2003-01-08 M·D·巴克马斯特; S·K·兰达
用具有不稳定端基的氟聚合物在不加入发泡剂的情况下制成发泡氟聚合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