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氮修饰改性塑料的多孔捕集二材料及制备方法 CN202310262330.7 2023-03-17 CN118667224A 2024-09-20 刘昌会; 王正; 乔文远; 何亮; 唐国强; 刘铭浩; 赵佳腾; 吴红渠
发明涉及了一种氮修饰改性塑料的多孔捕集二材料及制备方法,将收集到的废弃塑料分类并粉碎,然后分别用乙醇进行冲洗提纯,干燥后得到较为干净的废弃塑料;将干净的废弃塑料和特定溶剂放入三颈烧瓶中进行溶解得到反应前驱物,然后加入交联剂与催化剂进行超交联反应得到多孔材料,最后加入含氮芳香化合物进行修饰,取出多孔材料用乙醇进行反复洗涤并在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含氮芳香化合物修饰的多孔捕集二氧化碳材料,加入氮原子后的多孔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碳吸附量,架构起了废弃塑料高值化转化回收和二氧化碳封装领域之间的桥梁
142 一种三维还原石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雷达吸波蜂窝材料 CN202410563603.6 2024-05-08 CN118667216A 2024-09-20 王卫东; 潘俊杰; 胡益民; 黄号; 李继强; 杨旭娟; 蒋艳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还原石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雷达吸波蜂窝材料,包括:制备氧化石墨烯溶液、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吸波粉剂、测试吸波样品环的电磁参数,进行三维吸波模型计算,得到用于雷达吸波蜂窝材料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和雷达吸波蜂窝材料,吸波材料具备良好的介电损耗特性,采用增材制造技术设计多孔蜂窝结构赋予了还原氧化石墨烯泡沫吸波材料良好的阻抗匹配特性,可以实现对整个2‑18GHz范围电磁波低于‑13.5dB的有效吸收,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并展现出了良好的结构强度,适合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型轻质宽频吸波材料。
143 一种连续性发泡的易粘胶开孔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及制备方法 CN202410843168.2 2024-06-27 CN118652500A 2024-09-17 陈荣洋
发明公开一种连续性发泡的易粘胶开孔三元乙丙橡胶发泡材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配比原料制得:三元乙丙橡胶100PHR,增塑剂20‑40PHR,填充料90‑150PHR,阻燃剂0‑30PHR,发泡剂20‑35PHR,增粘剂5‑30PHR,分散剂3‑15PHR,交联剂1‑3PHR,促进剂8‑15PHR,化锌1‑5PH。本发明的连续型EPDM开孔发泡材料,同时通过添加助剂,改善EPDM材料粘胶性,贴胶更方便,不挑胶带。通过在EPDM中引入开孔结构,可以增加材料的弹性、柔软性和隔音隔热性能,同时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吸震性和抗压缩性能。此外,连续型发泡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化生产,长度可以随意剪裁,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减少材料损耗。
144 一种基于挤压的3D食品打印生成多孔淀粉珠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02410699300.7 2024-05-31 CN118638340A 2024-09-13 孙锐; 韩燕苓
发明属于食品及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挤压的3D食品打印生成多孔淀粉珠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的,本发明以板栗粉以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为原料,成功制备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板栗‑淀粉凝胶珠,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纯化步骤再次耗能,可以创建具有多孔内部结构的球形淀粉珠,同时消除了使用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和额外的提取步骤;本发明将板栗粉与淀粉混合为原料,利用新兴技术生成板栗‑淀粉凝胶珠,利用新方法3D食品打印更好地将板栗的营养价值与淀粉的性能结合,能够为今后板栗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凝胶珠的制作提供新思路。
145 一种以三聚氰胺磷酸盐为协效稳定剂的甲基八溴醚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781583.X 2024-06-18 CN118344678B 2024-09-13 柴家启; 王光禹; 辛晓华; 赵震; 郭秀安; 郭建树; 杨喜生; 王盛海; 娄化委
发明提供一种以三聚氰胺磷酸盐为协效稳定剂的甲基八溴醚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燃母粒领域。所述以三聚氰胺磷酸盐为协效稳定剂的甲基八溴醚阻燃母粒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制备改性阻燃物、制备改性协效物、共混造粒。本发明的以三聚氰胺磷酸盐为协效稳定剂的甲基八溴醚阻燃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降低母粒添加量,提高阻燃效率及阻燃性能的同时,用于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制备中,无需与其他阻燃成分配合使用,不会影响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制备中的发泡过程,不会导致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变色,制备获得的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的泡孔稳定,阻燃各向同性好,能够用于制备高厚度聚苯乙烯挤塑泡沫板。
146 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202210772396.6 2022-06-30 CN115109410B 2024-09-13 刘慧慧; 李美玲; 凌风光; 李春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装置的外壳、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导热部,所述导热部至少由有机气凝胶材料制成,所述有机气凝胶材料中添加有导热颗粒,所述有机气凝胶材料具有开孔通道,所述开孔通道沿所述外壳的厚度方向取向,所述导热颗粒沿所述开孔通道的取向方向排布。本发明的发声装置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为导热部,导热部包含有机气凝胶材料和导热颗粒,能够在实现减轻外壳的质量基础上提升外壳的导热效率,从而可以对发声装置进行有效的散热,提升其工作稳定性
147 一种用于底发泡材料使用的抗收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778554.8 2024-06-17 CN118620308A 2024-09-10 陈村元; 史颖; 徐小军; 王利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底发泡材料使用的抗收缩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聚烯弹性体10‑50份,低密度聚乙烯10‑6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30份。其可以作为原材料添加到发泡材料的成型过程中,提高产品的结晶性能,使结晶度提升进而提高材料的耐温和抗热收缩性能。得到的材料既具有传统材料所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又克服了发泡鞋材不耐高温、易收缩、尺寸不稳定等缺点,适合在发泡材料加工领域推广应用。
148 一种可变色EPU材料及 CN202410735941.3 2024-06-07 CN118599298A 2024-09-06 蒋哲明; 陈晓东; 林雅霖; 林金庭; 吴帝刚
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变色EPU材料及面,包括以下组份及其质量百分比:热塑性聚酯弹性体90‑99%,紫外线感光变色粉1%‑10%;其中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采用0.6mm固体颗粒,将上述质量百分比的紫外线感光变色粉加入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并以500‑1000rpm的转速搅拌混匀1‑2小时,在完成混匀后在200‑300℃的条件下将原料进行融化,并将融化后的原料通过预制的模具进行定型,随即得到可变色聚氨酯泡沫塑料材料。通过将紫外线感光变色粉融化混合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利用紫外光照射媒介诱导颜色变化的过程,可在紫外灯和太阳光下变换颜色,改善聚氨酯泡沫塑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外观,可粘合在各种网布和革料上,从而提升鞋面的外观性能。
149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728374.6 2022-12-30 CN116239838B 2024-09-06 左立增; 吴亦建; 孙刚; 卢朝亮; 陈延安; 刘乐文; 杨霄云; 陈桂吉; 程文超; 谢正瑞
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均聚聚丙烯30‑80份、共聚聚丙烯20‑70份、抗剂0.2‑2份;所述均聚聚丙烯的损耗正切tanδ=1对应的频率为10‑30rad/s,对应的模量为9000‑35000MPa;所述共聚聚丙烯的损耗角正切tanδ=1对应的频率为10‑55rad/s,对应的模量为30000‑40000MPa。本发明制得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熔体强度适中、泡孔尺寸分布较窄、减重比例高等的优点,所制备得到的聚丙烯材料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吹塑发泡、吹塑以及吸塑等塑料成型工艺。
150 一种聚酯吸波多孔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202410742058.7 2024-06-11 CN118580551A 2024-09-03 郑铁生
发明涉及多孔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酯吸波多孔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聚氨酯作为吸波材料的基体材料,聚氨酯材料学性能好,同时具有多孔性,可以减少电磁波在材料表面的反射。本发明在聚氨酯中添加了纤维石墨烯复合物,使用具有粘结性的聚丙烯酸化锌‑石墨烯复合物、负载镍的芳纶纤维粘结在一起制备得到纤维‑石墨烯复合物,聚丙烯酸上还有羧基基团,可以与聚醚多元醇的端羟基反应,增强纤维‑石墨烯复合物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聚氨酯吸波多孔材料的吸波性能。本发明还使用吡咯单体在芳纶纤维上负载了聚吡咯,聚吡咯的负载可以提高芳纶纤维的吸波能力。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材料吸波性能优异。
151 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共聚物泡沫 CN201780008391.3 2017-01-27 CN108884253B 2024-09-03 克莱奥·科克特; 昆廷·皮尼奥; 卡琳娜·洛伊恩; 弗朗索瓦·费尔南古特; 海伦纳·凯米奈特
发明涉及具有聚酰胺嵌段和聚醚嵌段的非交联共聚物泡沫,其中:所述共聚物的聚酰胺嵌段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00g/mol至1500g/mol;所述共聚物的聚醚嵌段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00g/mol至2500g/mol;并且所述共聚物的聚酰胺嵌段与聚醚嵌段的重量比为0.1至0.9。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所述泡沫的方法以及由所述泡沫制造的物品。
152 环保型聚底制备工艺 CN202410694806.9 2024-05-31 CN118562083A 2024-08-30 徐明
发明涉及底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环保型聚鞋底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投入配方量的混炼型聚氨酯、、扩链剂和匀泡剂,以400‑700r/min的速度搅拌,随后静止脱气制得物料A;S2:在物料A中加入配方量的催化剂和炭黑,混合均匀制得物料B;S3:在物料B中加入配方量的聚酯二醇和液化MDI,混合均匀后添加配方量的过化物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将物料置于发泡剂机内按照160‑180℃条件下自由发泡30min,制得物料C;S4:称量一定量的发泡物料C置于鞋模中,将鞋模送入热压机内,在高温高压下使得物料成型,随后对其进行冷却打磨加工处理制得鞋底产品,通过在聚氨酯鞋底原料中添加聚酯二醇,大大提高了鞋的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同时也提高了鞋底与鞋面的粘合
153 一种高强度SMC低密度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及其成型设备 CN202410598046.1 2024-05-15 CN118560127A 2024-08-30 宣咏梅; 温裕; 王竹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SMC低密度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及其成型设备,属于SMC低密度材料技术领域,高强度SMC低密度材料包括下层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上层高密度聚乙烯薄膜、改性树脂层和玻璃纤维层;所述改性树脂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44~48份、植物秸秆粉3~8份、三聚氰胺0.8~1.3份、空心微珠2~5份、发泡剂0.6~1.2份、聚酯5~8份、助剂3~5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将聚丙烯、植物秸秆碳粉、三聚氰胺、空心微珠、发泡剂、聚氨酯和助剂复合,SMC低密度材料产品的强度更高,有利于扩大使用范围。本发明成型设备可以实现薄膜传输、树脂糊涂抹、玻璃纤维粉碎和均匀铺设的全过程。
154 建筑防火封堵用高阻燃耐火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768759.8 2024-06-14 CN118546530A 2024-08-27 王俊胜; 商珂; 赵婧; 赵璧; 侯鹏飞
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防火封堵用高阻燃耐火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橡胶泡沫发泡组分100份,阻燃陶瓷化聚烷气凝胶粉体30‑50份,耐火填料20‑40份,阻燃剂5‑20份;其中,阻燃陶瓷化聚硼硅氧烷气凝胶粉体由包括有机硅氧烷、硼酸或其衍生物固化剂、助熔剂和溶剂制备得到,有机硅氧烷包括乙烯基硅氧烷和环氧基硅氧烷,且两者摩尔比为1:1‑1:5。本发明实现了硅橡胶泡沫阻燃性能、耐火性能、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等综合性能的全面提升,解决了常见助熔剂的引入会影响硅橡胶泡沫发泡和硫化过程的难题,获得了具有高阻燃耐火性能的硅橡胶泡沫材料。
155 多孔膜层叠体 CN202280088811.4 2022-11-15 CN118541206A 2024-08-23 片山宽一; 赤间三浩; 桥本隆昌; 林文弘; 辻胁宽之
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多孔膜层叠体具有一层或多层以聚四氟乙烯为主成分的多孔膜,满足下述式(1)。P/γ>‑31.6×lnRa+168···(1)(式(1)中,P为平均泡点[kPa]。γ为在上述平均泡点的测定中使用的试验液的表面张[dyn/cm]。Ra为上述多孔膜的表面粗糙度[nm],14nm≤Ra≤96nm)。
156 一种阻燃发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675125.8 2024-05-29 CN118240384B 2024-08-23 田建国; 姚创芝; 王旭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发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硅橡胶技术领域,阻燃发泡硅胶材料,包括A组分、B组分和乙烯基硅烷改性无机阻燃剂;按照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100‑110份乙烯基硅油、13‑15份羟基硅油、0.1‑0.2份铂催化剂和2‑3份补强填料;B组分包括10‑11份乙烯基硅油和10‑11份含氢硅油;所述乙烯基硅烷改性无机阻燃剂的用量为A组分和B组分总重量的20%‑25%,所述乙烯基硅烷改性无机阻燃剂为乙烯基硅烷修饰的无机阻燃剂,本发明以乙烯基硅油为基材,羟基硅油为发泡助剂,含氢硅油为交联剂,添加乙烯基硅烷改性无机阻燃剂作为阻燃组分,制备出兼具良好阻燃性能、学性能的阻燃发泡硅胶材料。
157 细孔聚苯乙烯泡沫及其生产方法 CN202180036407.8 2021-05-17 CN115667382B 2024-08-23 H-W·施密特; K·克雷格; B·克洛斯
发明涉及一种由苯乙烯聚合物组分(S)和式(I)添加剂生产小孔泡沫的方法,其中Z表示C1‑C5亚烷基或或硫原子,R1和R2表示C3‑C12烷基、C3‑C12环烷基或苄基;并且R3、R4、R5和R6表示氢或C1‑C6烷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至少一种苯乙烯聚合物组分(S)以获得熔融的聚合物模塑化合物,将发泡剂(T)引入熔融模塑化合物中以形成可发泡组合物(Z),以及使可发泡组合物发泡以获得发泡模塑制品,所述熔融聚合物模塑化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通式(I)的羧酸生物。#imgabs0#
158 一种长效抗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541538.8 2022-05-17 CN114750484B 2024-08-23 史秀龙
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抗污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长效抗污面料,由内到外依次为莱卡布、发泡橡胶和抗污膜;抗污膜由超支化聚缩甘油醚与改性环糊精反应制得;改性环糊精是将羟基胺聚合物接枝到巯基‑羧甲基‑环糊精上制得,增强稳定性的同时,引入大量羟基,增强亲水性,使面料具备抗污性,还增强了抗污膜的密度,进而增强面料的抗撕裂性;发泡橡胶是由氯丁橡胶、聚酯橡胶和氟聚醚腈共混进行硫化发泡制得;加入聚氨酯橡胶共混后加快了硫化速度,并且提高了发泡橡胶的抗撕裂性,还将莱卡布、发泡橡胶和抗污膜紧密连接,增强面料的剥离强度,并增强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159 一种汽响应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190472.2 2022-02-28 CN116693701B 2024-08-20 张金明; 张鑫; 张军
发明公开一种汽响应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开始时无室温磷光性质,当其经过水蒸汽熏蒸并干燥,表现出室温磷光性质。且该现象不可重复,只能进行一次。本发明的水汽响应室温磷光材料的不可逆水汽响应性特性不同于常见的可逆性水响应性材料,从而使其难于伪造,具有真实性和唯一性。本发明的水汽响应室温磷光材料在防伪、信息加密、分子逻辑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
160 可降解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095962.9 2023-02-07 CN118459952A 2024-08-09 史争争; 石道昆; 袁佩琦; 康亚红; 姜洪焱
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可降解微球在微观上具有多孔三维网络结构,且可降解微球的表面具有微拓扑结构;可降解微球的制备原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第一组分包括端基被碳双键修饰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疏链段包括可降解聚酯,亲水链段包括聚乙二醇及聚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第二组分具有碳碳双键和亲水结构,在制备原料中,第一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40%~100%;多孔三维网络结构至少包括由第一组分的碳碳双键聚合所形成的交联网络或第一组分的碳碳双键与第二组分的碳碳双键聚合所形成的交联网络。上述可降解微球表面具有微拓扑结构,且微观具有多孔三维网络结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