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由废物或垃圾制成的肥料 / 自废水、污水淤渣、海水淤泥、软湖泥或类似物质制成的肥料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生活污泥用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1238556.0 2021-10-25 CN114163100B 2023-10-20 孙松厚; 冯春晖; 王国瑞; 周继柱; 石伟杰; 马凯
发明提供一种生活污泥用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污泥脱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生活污泥脱水用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聚合硫酸10‑20份、聚合氯化30‑50份、三氯化铁20‑30份、高锰酸2‑4份、阳离子聚丙烯酰胺20‑30份、石灰粉10‑20份、阳离子羟乙基纤维素8‑10份、蚯蚓土10‑14份、滑石粉6‑10份、纸屑粉末6‑8份、稳定剂1‑3份、分散剂2‑3份、助凝剂2‑4份。本发明,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引用了较多的有机物,在处理生活污泥过程中,通过化学物质快速对污泥中重金属、氮磷元素进行去除,通过蚯蚓土、滑石粉与纸屑粉末等,在污泥中引入了生物相对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达到长期高效处理污泥的效果。
22 基于多项步骤处理的污泥无害化处置装置及方法 CN202311165336.9 2023-09-11 CN116891389A 2023-10-17 胡伟军; 张昇荣; 柯清超; 吴家俊; 陶杨; 李文婷
发明涉及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多项步骤处理的污泥无害化处置装置及方法,所述网格筒包括内外侧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在一端相互连接并在另一端存在开口,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留有堆肥空间,所述内筒的内侧设置有内通通道,所述内通风通道的内侧中心处转动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集风环,扇叶设置在集风环的内侧,由进风端到出风端,所述转柱的直径呈阶梯式扩大,所述网格筒的进风端处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主轴末端与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对污泥进行堆肥的方式,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稳定化的综合处理,本发明中会通过混合筒对污泥进行预处理。
23 一种高强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892790.8 2023-07-20 CN116854446A 2023-10-10 黄玉美; 赵发香; 李茜茜; 吕华; 董树强; 王龙飞; 吕东伟; 王玉乾; 刘旭飞; 田献文; 曾洪斌; 王军; 王进春; 连彦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所述高强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废弃砖再生粗骨料140‑200份、矸石140‑200份、废弃砖再生细骨料80‑120份、废弃泡沫陶瓷再生细骨料80‑120份、粉煤灰30‑50份、矿渣25‑45份、泥25‑40份、造纸污泥10‑15份、稻壳粉2‑5份、石膏1‑5份、保水剂1‑2份、减水剂0.1‑0.2份、水30‑50份。本发明以建筑固废或工业固废作为高强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在完全代替天然砂石骨料的同时代替了一部分水泥,实现了固废资源的二次利用,且该植生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强度。
24 一种三箱沼气池废弃物清理方法 CN202310729603.4 2023-06-20 CN116675340A 2023-09-01 朱多丽
发明公开的属于沼气池废弃物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箱沼气池废弃物清理方法,包括S1废弃混合物分离,S2调节,废水入调节池内,均和废水水质水量,S3废水初反应,出水经提升泵泵入厌生物反应器内,对废水进一步处理以再次产生沼气利用,S4初反应后废水处理,S5出水处理,S6固体废弃物处理,S7生物菌反应,将混合物置入发酵池内,并对混合物内添加生物菌充分搅拌发酵,经废弃物治理工艺治理后,将治理后的无毒无害的有机肥,泵压到各蔬菜棚或植被田内用肥,形成“沼‑污‑沼‑饲‑菜‑牲”的生态平衡系统,蔬菜田间喷施沼液后,可修复长期施用无机肥板结的土壤,可少施或不施农药和化肥,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25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供的好氧发酵装置 CN202310111875.8 2023-02-14 CN116282789B 2023-08-25 陈伯强; 吕波; 王晓; 刘昊明; 马春明; 宗明远; 別聪聪; 王洁; 王杰阳
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供的好氧发酵装置,好氧发酵装置包括罐体、主电机主轴、分层叶片、下料斗、注气组件、遮挡板、出料盘,罐体外表侧壁固定在基础上,罐体顶部设置主电机,主电机向罐体内部设置竖直的主轴,主轴上设置轴向分布的若干个分层叶片,下料斗设置在罐体的斜上方,下料斗将污泥破碎为粒状投入罐体上层,注气组件设置在罐体的下部,注气组件往罐体内注入空气,罐体包括底部的底盘,底盘上带有底孔。主轴穿出底盘,遮挡板固定在主轴的下部,遮挡板高于底盘,出料盘固定在主轴底端,出料盘上表面和底盘下表面紧贴,出料盘上设有料孔,在平面的投影上,料孔和底孔有重叠且料孔被遮挡板覆盖
26 一种中药药渣批量处理系统 CN201910011094.5 2019-01-07 CN109554207B 2023-08-25 卞忠华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渣批量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药渣与混合的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混合后的药渣与水的混合体进行水渣分离的分离装置、用于接收分离装置所分离出来的水的储液装置,预处理装置、分离装置、储液装置依次连通设置,预处理装置包括喷淋罐、开设在喷淋罐上的用于添加药渣的第一添加口和用于添加水的第二添加口,喷淋罐与分离装置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连通设置,分离装置与储液装置通过第二输送机构连通设置;该处理系统,没有废水排出,不污染环境,处理速度快、效率高,能够降低企业的处理成本,此外,处理后的得到两种产物分别是含有有益成份的水和可作为燃料的药渣,大大提高现有技术中药渣的利用率。
27 循环生态培育系统 CN202310619483.2 2023-05-30 CN116616250A 2023-08-22 李国栋; 王熙琨; 王利斋; 李泽瑞; 方润芳
发明公开了循环生态培育系统,涉及食用蛙培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幼体发育区、成体养殖区、青储料培育加工区和地下加工点,所述幼体发育区包括蛙卵室、蛙卵生长培育室、蝌蚪养殖池和幼蛙养殖池,所述幼体发育区与成体养殖区之间设有青储料培育加工区;所述青储料培育加工区包括排污分离区、肥料加工区、四季青储培植区、青储料堆放点、脱粉碎区、储存区、饲料配置区、粉碎磨细区和烘干区。该循环生态培育系统,通过排污分离区和肥料加工区的设置,能够把食用蛙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分离出来,并把分离出的固体污染物加工成肥料,降低污水的处理量,且可以充分利用分离出的固体物质,实现能量的流动转化。
28 污泥-秸秆生物固体燃料制备方法 CN202310236009.1 2023-03-13 CN116606680A 2023-08-18 高卫民; 程寒飞; 张哲; 冉景; 朱巧红; 徐驰; 李传松
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秸秆生物固体燃料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污泥化处理,秸秆热解‑酶解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和秸秆分别脱水处理,再按比例搅拌混合后中温碳化处理,最后加入有机粘结剂造粒、干化得到生物质固体燃料。本发明首先将污泥通过水热碳化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稳定化,提高能量密度;秸秆通过热解‑酶解处理,释放有机物;处理后污泥与秸秆渣结合,再中温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最后造粒制备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本发明能够在治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同时,实现对污泥和秸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29 一种太湖底泥高值化制备有机肥装置及方法 CN202310493299.8 2023-05-04 CN116606172A 2023-08-18 钱盘生; 徐韬
发明涉及淤泥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太湖底泥高值化制备有机肥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顶板、淤泥转运组件、滤组件、挤压组件、烘干组件、粉碎组件、成品架、输送带和四个支柱,四个所述支柱呈矩形分布在底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安装在四个支柱的顶部,所述淤泥转运组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所述滤水组件、挤压组件和烘干组件依次设置在淤泥转运组件的旁侧,所述粉碎组件安装在顶板的顶部,并且粉碎组件的底端延伸至底板的上方,所述成品架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成品架内,并且输送带位于粉碎组件的底端下方,本发明实现源源不断的投放淤泥,淤泥的脱水、挤压、烘干和粉碎实现连续作业,工作效率高。
30 一种通过固化污泥实现其营养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202310566409.9 2023-05-19 CN116589315A 2023-08-15 张伟华; 刘丽霞; 张瑞平; 闫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固化污泥实现其营养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利用生物还原法实现城市生活污泥制备有机土的方法是将配料与城市生活污泥按1:1比例混合处理,将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在10分钟之内制成有机土,从而使城市生活污泥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得以使用。本发明中的破壁剂与吸附剂混合可快速打破污泥囊中结构,降低量,灭虫卵,形成粉末状物质,有效解决了目前堆肥过程中时间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其次,除臭剂(黄蒿)可有效降低制备有机土过程中恶臭的强度,有限解决了目前堆肥过程中产生大量恶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31 一种污泥制造营养土的方法 CN202310373607.3 2023-04-10 CN116354749A 2023-06-30 华怀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污泥制造营养土的方法,涉及制造营养土的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污泥预处理:将污引流至污水调节池中,先关闭进流1‑2min后再关闭出流阀,并在污水调节池中加入一定配比的秸秆和锯末以调节污水中的水分和氮比,经充分搅拌后静置0.5h‑1h,待污水凝结成污泥状后堆成球状。本发明通过使用ERBIO生物复合菌剂,取代现有技术中的促发酵剂和除臭剂,节约成本,减少工序,其中ERBIO微生物复合菌剂具有强分解有机物质、快速分解臭味的功效,将污泥堆成球状确认其外周涂覆满ERBIO微生物复合菌剂后,再将球状污泥揉碎压匀成层状,以保证充分均匀混合,提高发酵率和发酵质量,保证成品率,在步骤五中按照质量配比加入20%园林土。
32 一种一站式餐饮废处理设备 CN202211293265.6 2022-10-21 CN115611461B 2023-06-30 王奎
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站式餐饮废处理设备,包括:渣转肥设备、油水分离设备、生物挂膜设备和污水提升装置。结合餐厨垃圾的特点,将渣转肥设备和生物挂膜设备与油水分离设备结合,从而达到快速、高效的对固态垃圾进行发酵降解,将食物残渣有效利用,制好的肥料可用于耕作生产,减少了残渣的堆放、周转场地的使用,通过渣转肥设备可以将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餐厨垃圾作为堆肥原料制成高有机质产品,并且基于高温好原理,可以将发酵时间缩短至24小时,并将产出的有机肥的含盐量、含油量、pH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实现食物残渣的废物利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的污染。
33 一种高效低脱氮同步磷资源回收的养殖粪污处理工艺 CN202310547683.1 2023-05-16 CN116332355A 2023-06-27 强虹; 李玉友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脱氮同步磷资源回收的养殖粪污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养殖过程中的粪污送入叠螺机进行固体分离处理,上清液送入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进行处理;S2、进入活性污泥反应器的上清液通过好生物反应去除COD,S3、将经过S2中处理的上清液送入PN/A反应器中,实现上清液中氮的脱除,S4、将经过S3处理后的上清液送入PD/A反应器中进行深度脱氮以及残余COD的去除。本发明通过PN/A反应器和PD/A反应器两级生物脱氮,实现了深度脱氮氮脱除效率高达91%‑96%;载体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密度大,沉淀性能好,提高了反应器污泥的活性,提高了生物脱氮效率,颗粒污泥中的羟基磷灰石可以作为磷肥回收利用,具有磷回收功能。
34 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供的好氧发酵装置 CN202310111875.8 2023-02-14 CN116282789A 2023-06-23 陈伯强; 吕波; 王晓; 刘昊明; 马春明; 宗明远; 別聪聪; 王洁; 王杰阳
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供的好氧发酵装置,好氧发酵装置包括罐体、主电机主轴、分层叶片、下料斗、注气组件、遮挡板、出料盘,罐体外表侧壁固定在基础上,罐体顶部设置主电机,主电机向罐体内部设置竖直的主轴,主轴上设置轴向分布的若干个分层叶片,下料斗设置在罐体的斜上方,下料斗将污泥破碎为粒状投入罐体上层,注气组件设置在罐体的下部,注气组件往罐体内注入空气,罐体包括底部的底盘,底盘上带有底孔。主轴穿出底盘,遮挡板固定在主轴的下部,遮挡板高于底盘,出料盘固定在主轴底端,出料盘上表面和底盘下表面紧贴,出料盘上设有料孔,在平面的投影上,料孔和底孔有重叠且料孔被遮挡板覆盖
35 一种屠宰场污深度净化系统 CN202310236875.0 2023-03-13 CN115925135B 2023-05-23 詹延平; 刘奇伟; 詹韬; 李小瑜
发明的屠宰场污深度净化系统,其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能够同时净化屠宰场废水及底泥,对于上层废水不仅使用了生物电极进行净化,而且还使用了生物浮岛技术对于废水内的超标金属进行净化,其能够将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同时,上层废水和底泥均可以不间断的进行供料,特别是底泥净化时通过底部设置的底泥横向输送系统能够带动底泥进行缓慢水平运动,使得生物阳性电极相对于底泥进行相对运动,使得进入净化的底泥都能够进行生物电极净化,在底泥净化达标后自动更换新的底泥进行净化,不需要人工再更换电极的位置,且能够不间断的对底泥进行净化,同时净化后的底泥能够连续进入到底泥切碎系统中,使得底泥的净化更加彻底。
36 一种餐饮深度处理工艺方法 CN202210979464.6 2022-08-16 CN115367942B 2023-05-09 郭明遗; 邓艳; 黄艳萍; 吴华昌
发明公开了一种餐饮深度处理工艺方法,通过对餐饮废水进行调质、除杂、油水分离、电极电解、紫外杀菌处理等工艺使其无害化处理,并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在工艺中进行内循环处理或资源再利用,实现零排放。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易于操作,便于形成系统化的应用,适于集聚大量餐饮废水进行统一化处理,在工艺过程中多采用非添加化学药剂的方式使其可以实现深度净化,且餐饮废水在经过完整工艺配套处理后可以达到无异味且外表与纯净水无异,其水质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达标排放或作为再生水回用,且工艺各段产物实现资源化利用设计,减少废物排放,实现工艺的零排放。
37 一种用于污泥堆肥车间臭气收集的装置及方法 CN202310011783.2 2023-01-05 CN115945487A 2023-04-11 郑辉; 王文阶; 王佳林; 庆朋辉; 孙彤梅; 孙雄飞; 侯量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堆肥车间臭气收集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污泥堆肥车间臭气收集的装置,包括基座、阵列发酵机构、主收集机构与物料翻抛机构,所述基座顶面设置有直线等距排列的阵列发酵机构,间隔的两组所述阵列发酵机构顶部设置有同一组主收集机构。通过确保对翻抛过程释放的大量臭气进行及时准确的收集,有效地将污泥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分成高浓度臭气和低浓度臭气两部分,为下一步臭气的针对性处理处置提供基础条件,智能跟随对臭气排放节点进行精准收集,实现对翻抛过程和污泥卸料过程臭气产生源的对点收集,智能化运行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38 一种用于污处理的可切换发酵装置 CN202110478447.X 2021-04-30 CN113511927B 2023-04-07 黄石团; 张海; 周彬彬
一种用于污处理的可切换发酵装置,包括有污水流道、第一格栅、第二格栅,传输单元、堆肥箱和发酵单元,所述发酵单元包括有可竖直放置若干堆肥箱,且可升降若干堆肥箱的升降模和调整堆肥箱垂直排列顺序的调序模块。本发明不但能完成动态间歇堆肥工艺中的底层物料每天排出,上层每天添加新物料的动作,还可以根据堆肥发酵情况,调整各个堆肥箱的顺序位置,保证离开发酵单元的均是发酵完成的堆肥箱,且可按发酵程度顺序排出。
39 一种抑制闪蒸汽产生及热量回收的装置 CN202211561964.4 2022-12-07 CN115872787A 2023-03-31 赵岸; 张捷; 甘圣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二次闪蒸汽产生及热量回收的装置,包括搅拌反应釜和闪蒸罐,所述搅拌反应釜的出料口与闪蒸罐的进料口连接,还包括出料罐,所述出料罐的进料口与闪蒸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罐的内腔中设置有导热管c(31),所述出料罐内设置有多个搅拌桨叶,通过在闪蒸罐的出料口后端设置一个出料罐,将闪蒸罐内的还具有一定温度和压的物料排入出料罐中进行进一步地冷却,进而极大地缩减了物料在闪蒸罐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大物料的降温降压速度,缩短出料等待时间,实现量产规模化,且出料罐内设置有导热管c(31)能够加速物料冷却,同时导热管c(31)所置换出的热量连接至制肥过程中的其他待用热环节避免热源的浪费。
40 用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动搅拌厌发酵及产物利用系统 CN202211539026.4 2022-12-02 CN115872582A 2023-03-31 邹岚; 张栋; 张晓文; 杨晓霞; 彭博
一种用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动搅拌厌发酵及产物利用系统,包括:具有混合池和发酵池的厌氧发酵单元;具有天然气生成装置、有机肥生成装置和生物柴油生成装置(可选)用于对沼气、油脂、沼渣、沼液进行处理的产物利用单元,气体收集管连接于发酵池用于将收集起来的沼气供给发电机用于发电。汽轮机可经由气/液热量交换器和喷嘴位于混合池和发酵池中的气热搅盘连接。出料池连接固液分离机后设有堆肥机或固体干燥机或流化床干燥器,用于固液分离机出料的有机物质处理,与流化床干燥器连接设置有气/液热量交换器和/或冷凝器,该水冷凝器连接于混合池和发酵池的加热管道。在出料池中倾斜地设有出料挡板。由此实现有机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