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肥料;肥料制造 / 由废物或垃圾制成的肥料 / 由动物尸体或脏器制成的肥料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61 一种以鱼类为原料生产溶性鱼蛋白有机肥料的方法 CN201510311510.5 2015-06-10 CN104892037A 2015-09-09 周伟; 万弘
发明属于有机肥料生产技术领域。为充分利用低值鱼以及鱼类进行加工后所产生的下脚料中的营养物质,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鱼类为原料生产溶性鱼蛋白有机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原料处理、发酵及酶水解、物理分离、水溶性酶解液净化处理、浓缩、干燥和包装。该生产方法步骤严谨,参数设置科学,既能防止鱼类下脚料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将下脚料变废为宝,能够对各水产加工企业产生的下脚料做到集中收集处理。
262 一种病死动物堆叠融溶处理方法 CN201410059604.3 2014-02-23 CN103804033B 2015-09-09 邹冰; 林成镇; 曹靖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动物堆叠融溶处理方法,特征是利用木材加工厂生产的废木屑放病死动物体上覆盖,达到融溶化解作用,工艺流程是在密闭房室内先放置一层木屑,再放上一层病死动物,并按一层病死动物上覆盖一层木屑,致病死动物体外全覆盖有木屑,在最顶层盖上塑料薄膜,密封静置60天后病死动物已全部化解融溶。无二次环境污染,没有产生疾病源,用料省,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彻底杀灭病原体,达到防疫要求,操作简便,经济环保。
263 病死畜禽干法高温无害化处理工艺 CN201510203930.1 2015-04-27 CN104844278A 2015-08-19 钟光福; 钟硕
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畜禽干法高温无害化处理工艺,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用消毒液对病死畜禽的尸体进行消毒;(2)将消毒后的病死畜禽的尸体输送至粉碎机进行切割,碎粉成粒径≤5㎜的颗粒;(3)将颗粒加入至混合搅拌机内,并加入辅料进行混合搅拌至均匀,得混合物;(4)将混合物输送至挤出机内进行干法挤出操作,使混合物量≤10%。本发明采用干法高温挤出,能够有效的对病死畜禽进行消毒杀菌、脱水脱脂,且本发明能够将畜禽尸体切割成粒径≤5㎜的大小,从而使得到的物质能够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例如:制成不同的肥料
264 一株产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UTM118及其应用 CN201410842693.9 2014-12-30 CN104560818A 2015-04-29 刘永跃; 何璧梅; 许宜北; 汪涌
发明提供了一株产耐高温酸性α-淀粉酶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UTM118及其应用。该菌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9681。UTM118菌株可在下污泥、生活垃圾、动物尸体、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固体废物中进行好堆肥发酵。采用本发明的菌株制备的生物肥料绿色环保、性能优良,用其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可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应用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肥料绿色环保、性能优良,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65 一种处理动物尸体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410856464.2 2014-12-31 CN104531586A 2015-04-22 张国立; 张胜卿; 黄楚州
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动物尸体的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处理动物尸体的微生物菌剂是将5株菌种按照一定比列混合后形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相应的量与绞碎的动物尸体混合后,在70-90℃的温度下,24h内几乎可完全降解动物尸体,并转化为可用的微生物有机肥料。从而原位解决了动物尸体快速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科学难题,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66 一种危废传染源好密闭处理的方法 CN201410668963.9 2014-11-21 CN104478496A 2015-04-01 林小明
发明涉及危废传染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废传染源好密闭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装置:包括第一封闭室和设置于第一封闭室内的第二封闭室,第一封闭室和第二封闭室之间形成一间隔区,间隔区对应第一封闭室、第二封闭室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投放口、第二投放口;B、将动物腐尸从第一投放口放入第一封闭室和第二封闭室之间的间隔区进行消毒处理;C、将消毒处理后的动物腐尸从第二投放口放入第二封闭室内部,利用复合生物菌剂将动物腐尸进行好氧发酵处理。本发明的方法所有步骤都在封闭容器内操作,不会排出大气,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67 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湿法化制生物转化法 CN201410726648.7 2014-12-04 CN104446680A 2015-03-25 姚洪根; 顾柏明; 钱耀洲; 杨继锋; 姚昱贞; 张柏诚
发明涉及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湿法化制生物转化法,处理工艺流程为:第一步,死亡动物收集;第二步,封闭运输;第三步,死亡动物破碎处理;第四步,死亡动物熟化灭菌;第五步,精细粉碎;第六步,冷却;第七步,添加辅料;第八步,接种蛆种;第九步,蝇蛆消纳;第十步,收获蝇蛆及剩余物;第十一步,剩余物生物发酵;第十二步,收获有机肥。其具有无害化程度高、处理彻底、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
268 养殖废弃物即时生物处理方法 CN201410654007.5 2014-11-17 CN104402547A 2015-03-11 董乐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废弃物即时生物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自动刮粪机将鸡舍粪道内的鸡粪刮到发酵车间混拌区;利用强破碎机将病死鸡粉碎成2-3厘米的碎;在发酵车间混拌区,将每天收集的鸡粪添加每天收集的病死鸡粉碎后的碎块、农作物秸秆和扩培后的菌种进行混拌,使混拌后的发酵原料的含率为50-55%进行槽式发酵,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温度维持65-70℃48小时以上,半成品出槽后经过简单晾晒、筛分后可以直接作为有机肥。该有机肥的技术指标为:有机质≥60%,总养分≥7%,总砷、总镉、总铅、总铬和总汞含量符合规定。蛔虫死亡率≥99.0%,大肠杆菌未检出,符合NY525—2012标准。
269 一种提高黄秋葵产量的方法 CN201410548721.6 2014-10-14 CN104303666A 2015-01-28 李国生; 华鹤良; 李韬; 田银芳; 孔佑兵; 程金荣
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黄秋葵产量的方法。本发明蚯蚓选择:选用大平一号蚯蚓;蚯蚓处理:将采集的蚯蚓用清清洗干净,去除蚯蚓表面粪土;提取液获取:按照蚯蚓∶清水=1∶10的比例搅拌、沉淀并过滤,得到蚯蚓提取液原液;喷施浓度:按照25%浓度的蚯蚓提取液配置;定向喷施。本发明克服了栽培措施、化肥或生物基肥等受制于季节、有机肥种类及技术的限制,在实现黄秋葵的无公害生产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发明利用天然生物肥料实现根外追肥,提高黄秋葵产量、改善其品质和进行黄秋葵的无公害生产。解决其他生物肥料用量大、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的缺陷,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程序简单、效果明显的特性。
270 一种节能环保安全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01310120765.4 2013-04-09 CN104096705A 2014-10-15 俸祥仁
发明是一种节能环保安全的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方法,它的主要以下步骤完成:1、将动物尸体通过专设计的破碎机破碎,然后将破碎的动物尸体与能吸收分的物质混合在一起;2、将上述混合物传送至生物发酵器I内,在搅拌的同时进行喷雾添加产热微生物菌剂,使混合物和产热微生物菌剂充分混合,同时利用产热微生物菌剂进行发酵处理产生固体物与气体;3、将上述气体直接进入净化装置II,经800~1000℃净化处理后从出口直接排出。
271 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323502.3 2013-07-29 CN103408360B 2014-09-03 陆少英; 陆冠粦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肥效,对环境无污染。本发明由以下原料组成:发酵原液,硫酸硫酸镁,尿素。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料,发酵培体,复合酶剂,膨润土,硫酸铵,过磷酸,废糖蜜,混合,混合发酵,过滤得到发酵原液;在发酵原液中添加硫酸钾,硫酸镁,尿素,混合搅拌均匀,发酵腐熟。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病死禽畜尸体用酶解和生物发酵方法无害化处理后,将禽畜尸体有机物分解,消灭病死禽畜尸体内的寄生虫和病源菌,对环境无污染,制备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制得的有机液肥,能快速有效增加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和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72 畜禽尸体防疫快速扑杀机 CN201310191062.0 2013-05-21 CN103214276B 2014-09-03 刘力学; 耿文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尸体防疫快速扑杀机,其特征是它包括有搅拌发酵缸,所述搅拌发酵缸中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多个搅拌粉碎器,搅拌粉碎器上安装有粉碎刀副,所述传动轴由安装在搅拌发酵缸外的驱动电动机驱动运转,搅拌发酵缸的底部设有电磁加热器,搅拌发酵缸的顶部设有罩盖,搅拌发酵缸的上部侧壁设有处于进料输送装置出料端处的舱,搅拌发酵缸的底部还设有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至筛分装置。本发明将畜禽尸体通过快速处理,将畜禽尸体消灭于源头,使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畜禽尸体得到及时处置,防止因散失带来的疾病传播、腐败污染环境、违法经营危害食品安全。同时也能通过畜禽尸体治理,获得再生生物柴油与有机肥料资源。
273 生物材料的分解方法和分解装置 CN201280059825.X 2012-10-04 CN103987467A 2014-08-13 坂井拓夫; 桥本保; 吉原资二
生物材料的分解方法,其是利用担载于载体的微生物分解生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载体为含聚乙烯醇载体,相对于该含水聚乙烯醇载体100重量份,将生物材料20~500重量份和水5~70重量份在反应容器内混合并进行搅拌。通过该方法,可以高效地分解生物质。此外,还可以高效地制造包含含有生物质的分解产物的水溶液的液体肥料
274 一种病死动物堆叠融溶处理方法 CN201410059604.3 2014-02-23 CN103804033A 2014-05-21 邹冰; 林成镇; 曹靖坤
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动物堆叠融溶处理方法,特征是利用木材加工厂生产的废木屑放病死动物体上覆盖,达到融溶化解作用,工艺流程是在密闭房室内先放置一层木屑,再放上一层病死动物,并按一层病死动物上覆盖一层木屑,致病死动物体外全覆盖有木屑,在最顶层盖上塑料薄膜,密封静置60天后病死动物已全部化解融溶。无二次环境污染,没有产生疾病源,用料省,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能彻底杀灭病原体,达到防疫要求,操作简便,经济环保。
275 一种死亡禽畜的堆肥方法 CN201310569427.9 2013-11-13 CN103588513A 2014-02-19 唐春祥
发明涉及一种死亡禽畜的堆肥方法,属于养殖业中的死亡禽畜无害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堆料、第一阶段堆肥、搅拌以及第二阶段堆肥等步骤对死亡禽畜进行处理,相对于焚烧、深埋等方法,设备简单、易操作、生物安全性高、对环境污染小,并且堆肥产品可以用做肥料,既实现无害化处理又实现废弃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很好的死畜禽处理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
276 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在堆肥处理染疫动物尸体中的应用 CN201210193137.4 2012-06-12 CN103484369A 2014-01-01 徐永平; 范时; 金礼吉; 李晓宇; 王爽; 徐卫平; 车鉴; 李建光; 吴菲菲
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在堆肥处理染疫动物尸体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由地衣芽孢杆菌(acillus licheniformis)和别府厌芽孢杆菌(Anoxybacillus beppuensis)按照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菌。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利用堆肥堆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化环境,克服堆料理化性质不合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接升温的方式促进堆温的升高,并有效延长堆肥高温期的持续时间。配合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菌液体培养基,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有效地应用于快速升高堆肥堆体温度,并用于堆肥处理染疫动物尸体,提高堆肥的效率。
277 可提高虫草素含量的北虫草培养方法 CN201310217705.4 2013-06-04 CN103299826A 2013-09-18 张健
发明公开一种可提高虫草素含量的北虫草培养方法,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取8ml液体菌种接种到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瓶中,置于温度为22℃、湿度为55%~60%的条件下暗培养7~10d,得菌丝体;然后移至光下并在白昼温度为23℃、湿度为55%~60%、光照强度为180~220lx、每天光照10~12h、昼夜温差为10℃的条件下培养至菌丝体全部由白色转为黄色,增加湿度到80%~85%,并将培养瓶上的通气孔打开,继续培养至子实体生长到4~8cm高、子实体表面出现黄色粉末状物质,进行采收;所述固体培养基由大米、黑蚂蚁粉和营养液组成,大米、黑蚂蚁粉和营养液的用量比例为40g∶0.5g∶20ml。
278 一种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CN201310042623.0 2013-01-29 CN103073336A 2013-05-01 全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动物尸体快速、批量高温灭菌处理,并降解成土壤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动物尸体组织灭菌;2、破碎;3、启动降解。该方法利用全新生产工艺,实现对病害动物尸体的快速、批量处理,有效杀灭病原生物,达到废弃资源再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79 一种生物营养液及其制造方法 CN201210468304.1 2012-11-20 CN102992819A 2013-03-27 唐春枝; 黄家秀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肥料,具体是一种生物营养液及其制造方法。本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鲜活蚯蚓与白砂糖按重量比95∶5均匀混合放置1-3小时,过虑后取出蚯蚓;第二步:把过虑后取出的蚯蚓与蚕蛹按重量比6∶4均匀混合;第三步:将混合物与按重量比1∶1均匀混合;第四步:将混合物加热,温度90-130度,时间2-4小时,冷却到室温后过虑得到液体;第五步:将液体置入瓦罐密封发酵30-50天。本发明的生物营养液,除了可以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外,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能。使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280 有机垃圾的处理 CN201180023433.3 2011-03-23 CN102985392A 2013-03-20 潘春木; 沈应仲; 蔡惜蕊
发明涉及处理有机垃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机垃圾与来自以下生物种的至少三个种类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接触的步骤:芽孢杆菌(Bacillus sp.)微生物、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微生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微生物和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微生物,接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从而将有机垃圾至少部分地转化为有机肥料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