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联产溴素和海盐的方法 |
CN202411838421.1 |
2024-12-13 |
CN119430354A |
2025-02-14 |
吴明春; 吴悦; 吴翔; 马骏腾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及海水淡化联产溴素和海盐的方法,属于海水淡化技术领域。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部的集水布,还包括:带有滑块的滑轨,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滑块的下方安装有支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驱动滑块滑动的驱动部;纵向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块,其中,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压辊与集水布上下表面贴合,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集水盒,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连接部,当所述驱动部驱动滑块横向滑动时,所述连接部驱动压辊纵向挤压集水布;本发明通过驱动部和连接部的传动下带动压辊不断向集水布横向挤压和纵向挤压,挤压出的淡水被集水盒收集,提高了海水淡化的效率。 |
2 |
一种高效提取海水中溴的方法 |
CN202411476673.4 |
2024-10-22 |
CN119219250A |
2024-12-31 |
罗全栋; 夏俊; 李风琪; 张岩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提取海水中溴的方法,属于海洋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酸化浓缩海水,通入氯气进行第一次氧化,得到含游离溴的混合料液,接着将混合料液送入超重力分离机中利用空气将含游离溴的空气吹入吸收塔,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气态的溴分子转化为雾状氢溴酸,经过捕沫器得到氢溴酸的富集液,再把氢溴酸的富集液依次进行蒸馏、冷凝分离,得到成品溴,采用所述方法具有提溴效率高、纯度高,安全环保的特点。 |
3 |
一种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 |
CN202411707216.1 |
2024-11-27 |
CN119191229A |
2024-12-27 |
郭安鹏; 张杰; 郭承霞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属于提取溴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酸化,一次氧化,除杂,制备酸化石英砂滤料,制备酸化白炭黑,混合,制备吸附装置,吸附,还原,洗脱,二次氧化,处理;所述混合,将除杂后的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酸化白炭黑、去离子水混合后,在室温下搅拌,过滤,真空烘干,得到混合后的交换树脂;本发明的方法受温度影响小,对于含溴量为150ppm以下的地下卤水,仍能够实现较高的提取率,而且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小、能耗低,在进行放大实验后仍具有较高的提取率,使用的吸附用交换树脂在多次再生后吸附性能下降幅度小。 |
4 |
一种碳中和能源动力体系驱动的海水浓缩提溴工艺系统 |
CN202411413595.3 |
2024-10-11 |
CN119143221A |
2024-12-17 |
李先庭; 石文星; 张茂勇; 卢剑勇; 李天成; 韦发林; 邵兰贺; 王强; 倪文岗; 尹全亮 |
一种碳中和能源动力体系驱动的海水浓缩提溴工艺系统,属于盐化工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本专利通过采用多种全新余热深度回收工艺方法和专用设备,最大程度回收包括提溴蒸馏段高温废液余热在内的全厂各工艺段的余热资源并用于工艺加热,大幅降低外接热源的负荷需求70%~90%;并通过硫磺焚烧炉的高温SO2烟气余热锅炉制蒸汽、提溴蒸馏塔排出的溴蒸汽采用高温冷凝余热热泵制蒸汽、基于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进行电加热及锅炉制蒸汽等方式,承担提溴蒸馏塔的加热蒸汽供应、液氯气化热源需求,完全替代原有锅炉制蒸汽及其化石燃料消耗,从而原有锅炉转为应急备用热源,实现碳中和能源动力体系驱动海水浓缩提溴工艺,并显著降低能源运行费用。 |
5 |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溴素精馏塔 |
CN202411307734.4 |
2024-09-19 |
CN119034236A |
2024-11-29 |
王春伟; 王宁 |
本发明适用于溴素精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溴素精馏塔,包括精馏塔和回流检测器,所述精馏塔的顶部设有回流检测器,所述回流检测器内设有数据处理器,所述回流检测器配置用于检测精馏的气相采出量和液相回流量,所述数据处理器配置用于处理计算精馏塔的回流比,所述精馏塔的外侧壁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侧设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精馏塔的内侧设有发热磁芯,所述精馏塔的外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控制器,借此,能够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检测精馏塔的回流比,保证技术人员及时了解精馏的状态,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能够控制塔顶产品流量D的数值或返回塔内的回流液流量L的数值,两者也可同时控制,提高精馏的效率。 |
6 |
基于母液加热法的溴素生产装置及其方法 |
CN202411230856.8 |
2024-09-04 |
CN118718971B |
2024-11-22 |
王春伟; 王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母液加热法的溴素生产装置及其方法,涉及溴素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热交换外壳和支架,支架安装在热交换外壳的外侧表面,热交换外壳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外侧表面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电磁感应线圈,热交换外壳的内壁安装有排出管;本发明通过将排出的母液排入至排出管内,而排出的母液本身具有一定预热,使得具有余热的液体与预热管的外侧表面互相接触,从而将母液的余热传导至预热管的外侧表面,从而对预热管内部输送的母液进行预加热,从而弥补直接将反应后的母液排出会导致热能的浪费,从而导致在对新输入的母液进行加热时需要耗费大量电力资源的问题。 |
7 |
一种气田水伴生资源回收的方法 |
CN202311112725.5 |
2023-08-31 |
CN118954803A |
2024-11-15 |
陈龙; 谢超; 梁晓玲; 冯雪男; 艾自强; 谢晶磊; 夏适; 王兴平; 杨清; 邹娟; 罗稳; 李红艳 |
一种气田水伴生资源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脱硫处理;(2)除COD;(3)锂回收;(4)钡回收及除硬;(5)钾钠回收;(6)溴资源回收。本发明将气田水中伴生资源进行了充分回收利用,还实现了近零排放。 |
8 |
一种含溴化合物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
CN202410967377.8 |
2024-07-18 |
CN118874340A |
2024-11-01 |
韩国美; 孙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溴化合物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溴素的化合物与催化柱中的催化剂进行接触,使含有溴素的化合物中的溴素被催化剂吸附,排出吸附后的不含溴素的溴化物;当催化柱吸附饱和时,催化柱停止工作,向催化柱中加入再生剂进行催化柱的再生。本发明所构建的处理工艺,有效地提升了溴素的分离效率,远超于现有工艺处理效率,同时本发明方法工艺路线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整个反应过程无污染;同时还可对吸附饱和后的催化柱进行再生,活性组分基本无损失,可长时间循环利用,无需额外补充,维护费用低,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9 |
MOFs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MOFs吸附剂的应用 |
CN202410760931.5 |
2024-06-13 |
CN118698510A |
2024-09-27 |
叶秀深; 张琼元; 刘海宁; 张慧芳; 韩文杰; 李可昕; 吴志坚; 董明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负载型MOFs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带有氨基的MOFs材料分散在包括甲醛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以得到中间产物;将所述中间产物分散在正己烷溶液中,并加入银氨溶液进行反应,以得到银负载型MOFs吸附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银负载型MOFs吸附剂以及银负载型MOFs吸附剂在溴离子和碘离子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银负载型MOFs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良好的离子选择性以及优异的稳定。 |
10 |
用于溴素提纯的蒸发分离装置 |
CN202410756142.4 |
2024-06-13 |
CN118320441A |
2024-07-12 |
王飞翔; 崔帅; 尹明祥; 王庆海 |
用于溴素提纯的蒸发分离装置,涉及溴素提纯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有将粗溴中的溴素进行加热蒸发的蒸发机构,底座的顶部还设有若干将气态溴素进行液化的冷凝机构,若干冷凝机构通过连通机构与蒸发机构相连通;冷凝机构包括底部为开口设置的冷凝罐,冷凝罐内部由上向下依次设有两个竖向升降设置的升降筒、竖向滑动设置的滑动板及固定设置的冷却筒,滑动板与冷凝罐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滑动板的顶部固接有两个升降杆,两个升降杆的顶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升降筒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用于溴素提纯的蒸发分离装置对粗溴提纯效率慢、体积大以及提纯过程中容易造成溴素浪费的问题;对粗溴的加热效果差,导致溴素不能被充分汽化的问题。 |
11 |
一种海水卤水提取溴的装置 |
CN202410465720.9 |
2024-04-18 |
CN118059645B |
2024-07-02 |
杨炳涛; 卜庆祥; 苏妮妮; 徐瑞光; 邱立君; 韩磊蕾; 邱维悦; 邱秋丽; 原晓明; 宋坤之; 逄京京; 韩晶; 张淑彬; 王维忠; 于波; 徐栋; 任旭华; 张国光; 王林栋; 施娜娜; 李汶荟; 刘鸽 |
本发明涉及海水提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卤水提取溴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和固定连接在吸收塔底端的富集罐,所述吸收塔上端设置为圆台形出气口,且底部侧边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部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用于将进气管内部的气体分隔为两份;所述分隔组件包括分隔环,所述分隔环截面为L形,且内侧固定连接在吸收塔内壁;所述分隔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罩,所述吸收塔上端设置有用于带动转动罩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罩底端转动安装在分隔环上端,所述转动罩上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转动罩上靠近分隔环的一端侧边环状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口。本发明避免了边缘吸收液的浪费,保证了对混合气体中溴元素的提取效率。 |
12 |
一种利用浓海水循环提溴的方法及装置 |
CN202311753038.1 |
2023-12-19 |
CN117923427A |
2024-04-26 |
张冬升; 李长岭; 董慧栓; 杨金水; 刘浩杰; 侯欣欣 |
本发明属于溴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浓海水循环提溴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在酸化、氧化、解吸、吸收,蒸馏各环节安置的不同生产环节工艺参数检测器,进行各环节工艺参数检测;利用海水溴含量检测器检测最终排放海水溴含量;同生产环节工艺参数检测器检测的各环节工艺参数,以及海水溴含量检测器检测的最终排放海水溴含量数据,发送生产监控终端,进行对比;在报警提示下,回放同生产环节工艺参数,识别异常工艺参数,获取调整方案。本发明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优化了工艺;提高了溴的回收率及资源化效率。 |
13 |
一种气态膜法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 |
CN202311753692.2 |
2023-12-20 |
CN117430089B |
2024-04-16 |
张栋; 杨彩霞; 杨洪军; 杨伟; 李克兴; 王金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态膜法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属于提取溴素技术领域,所述气态膜分离浓缩溴素,将改性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装入气态膜组件中,然后将经过酸化、氧化的含溴料液通入气态膜组件的管程,吸收液通入气态膜组件的壳程,控制经过酸化、氧化的含溴料液与吸收液的流动方向相反,对从气态膜组件中流出的含溴料液和吸收液进行溴离子检测,然后将含溴料液收集后集中处理,将吸收液进行循环使用,直至从气态膜组件中流出的吸收液中的溴离子浓度达到20g/L,得到浓缩吸收液;本发明能够提高脱溴率,使用的气态膜的耐磨性、耐久性、持久疏水性、耐氧化性、耐酸碱性好。 |
14 |
一种三段式反应的热电化学耦合发电系统和发电方法 |
CN202311815232.8 |
2023-12-27 |
CN117790849A |
2024-03-29 |
梁成都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段式反应的热电化学耦合发电系统,所述系统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耦合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高效转化。其中,热化学采用催化热分解反应,通过加入金属氧化物,将卤化氢通过多步反应,转化为氢气和卤素,实现热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氢气和卤素分别输入到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室,生成卤化氢,完成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通过将热化学和电化学过程的耦合,卤化氢作为媒质完成反应循环,实现热能到电能的转化。 |
15 |
一种溴素生产蒸发设备 |
CN202311444589.X |
2023-11-02 |
CN117427350B |
2024-03-22 |
郭彦彦; 鲁磊; 毕李刚; 角志璟; 王春成; 王秀蕊; 郑铁柱; 刘贺东; 崔向欢; 常喜庆; 史超; 刘琳琳; 安延平; 张庆龙; 马海永; 鄂建军; 袁浩; 郭伟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素生产蒸发设备,包括支撑架、蒸发模块、冷凝模块和排气管,所述支撑架数量为多个,支撑架上端之间安装有蒸发模块,蒸发模块内部上端安装有冷凝模块,冷凝模块上端中部安装有排气管。本发明能够实现将氯气和溴化氢溶液进行雾化喷出,使得氯气和溴化氢溶液能够充分地进行反应,使得氯气和溴化氢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素,同时能够将气态的溴素冷凝液化,保证溴素的制备效果。 |
16 |
一种碳13溴甲烷的制备工艺和制备装置 |
CN202311707802.1 |
2023-12-13 |
CN117700297A |
2024-03-15 |
戴佳明; 叶珉昊; 高晓东; 唐欢 |
本发明提出一种碳13溴甲烷(C13H3Br)的制备方法,以Br2和氢气为反应原料,燃烧生成HBr气体,再分离净化得到高纯度的HBr气体;HBr气体通入喷射吸收器,喷射吸收器内碳13甲醇溶液吸收HBr后生成C13H3Br,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精馏和干燥后得到C13H3Br;本发明反应装备所述喷射吸收器连接循环泵,将反应液回流至喷射器中。本发明避免制备HBr溶液,无需使用催化剂,缩短了反应流程,没有副产物,原料可以循环利用,原子经济性好;采用喷射吸收器进行充分的气液接触吸收的方式进行取代反应,促进了反应物混合,提高了产品的选择性与收率;反应装置依次连接可进行连续制备,促进了反应平衡的正向移动。 |
17 |
一种高纯溴化氢联产制备溴化镧的方法及装置 |
CN202311820721.2 |
2023-12-27 |
CN117699845A |
2024-03-15 |
王珂; 袁胜芳; 何红振; 周志翔; 铁宁; 张金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溴化氢联产制备溴化镧的方法及装置,利用制备高纯溴化氢时精馏单元放空的溴化氢气体与氧化镧一步法反应制备无水溴化镧,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镧加入固定床反应器,按照HBr:La2O3摩尔为6~10:1的比例通入溴化氢气体,在氩气气氛下,氧化澜反应转化为溴化镧;(2)将溴化镧与溴化铵按照摩尔比1:1~3混合,输送至真空焙烧炉中;真空焙烧炉内部分为三段,前部为预热段,中部为过热段,尾部为回收段,预热段温度控制在100~150℃;过热段温度控制在150~220℃;回收段温度控制在230~300℃;炉转速在2~5r/min;炉膛压力为‑0.80~‑100KPa进行焙烧,在真空焙烧炉中旋转焙烧2~4h,得到无水溴化镧。该方法解决现有溴化镧制备方法流程长,脱水干燥困难和易水解生成杂质的问题。 |
18 |
一种回收溴的方法 |
CN202110250749.1 |
2021-03-08 |
CN115043378B |
2024-03-01 |
杨建春; 朱荣欣; 汪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合物的烷烃溶液和溴素接触反应,得到含有溴化氢和溴化聚合物的烷烃溶液;(2)将含有溴化氢和溴化聚合物的烷烃溶液和洗涤水至少进行两次接触,每次接触后分别进行油水分离,分别得到含有溴化氢减少的溴化聚合物的烷烃溶液,和含有溴离子的水相;所述两次接触中,一次接触后得到的水相的pH值小于4,另一次接触后得到的水相的pH值不小于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避免了溴化聚合物的烷烃溶液与水直接在碱性情况下混合时易乳化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洗涤分液水相中溴离子浓度,且降低了洗涤水的用量,提高溴回收率,降低溴回收的成本,使回收方法更加绿色环保。 |
19 |
一种溴素生产二氧化硫供应装置及其方法 |
CN202311399640.X |
2023-10-26 |
CN117208856B |
2024-02-23 |
鲁磊; 毕李刚; 王春成; 郭彦彦; 角志璟; 王秀蕊; 刘贺东; 崔向欢; 常城; 张泽辉; 王乐菲; 安延平; 张庆龙; 马海永; 鄂建军; 袁浩; 郭伟壮 |
本发明属于溴素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溴素生产二氧化硫供应装置,包括燃硫炉,所述燃硫炉排气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端部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内壁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净化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净化箱外壁贯穿式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净化箱内壁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过滤组件、清洁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粉尘进行过滤。本发明通过滤网对二氧化硫气体中含有的粉尘进行过滤,雾化喷头向净化箱内部喷出水雾,通过水雾对附着在滤网底部的粉尘进行加湿,通过滤网转动与多个安装板顶部的清洁刷产生摩擦,在溴素生产过程中能有效的对滤网进行清理,便于二氧化硫气体的流动。 |
20 |
一种溴化铝制备用溴素吸收塔 |
CN202311475231.3 |
2023-11-08 |
CN117180934B |
2024-02-13 |
高攀; 智锋 |
本发明涉及溴素吸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溴化铝制备用溴素吸收塔,包括塔体、吸收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环形固定板、隔离圆筒、固定板、螺旋管、第一喷头、填料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塔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离圆筒,所述环形固定板、隔离圆筒与塔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的内侧设置有螺旋管,所述塔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螺旋管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分布均匀的第一喷头,所述隔离圆筒的内侧设置有填料组件,所述螺旋管内部通入药液,实现螺旋式喷淋,同时在所述辅助组件的内部喷淋的作用下,实现双重式喷淋的目的,达到高效吸收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