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电子雾化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111677360.1 2021-12-31 CN114504130A 2022-05-17 熊平; 杨世红
一种电子雾化器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传感器U1、控制器U2;传感器U1、控制器U2依次连接;控制器U2由:传感器输入端、充电管理、驱动、主控逻辑、第一计时器、第二计时器、LED驱动和加热及检测功率管等模组成;本发明是利用电子雾化器的发热丝在有烟油和没有烟油的情况下,其电阻变化率的不一样来检查是否是在干烧;从吸烟动作开始计时,在设定时间段内将发热丝上的电压与内部参考电压做比较,若电压超过参考电压这判定为干烧,并立即关掉功率管停止给发热丝加热,直至本次吸烟动作结束,实现干烧保护。
82 一种便于安装刺激性小的尼古丁盐雾化器 CN202111351008.9 2021-11-15 CN114431529A 2022-05-06 邹阳; 邹军; 刘梅森; 罗维贤; 尹一冰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刺激性小的尼古丁盐雾化器,包括顶盖、保护罩和底座,保护罩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内环槽,顶盖和底座内侧螺纹连接在内环槽内,顶盖中心开设有贯穿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底部设置有橡胶板,底座顶部设置有雾化芯,雾化芯包括外壳螺纹连接在外壳底部的底板,外壳内设置有吸油和加热管,加热管底部穿过底板且螺纹连接有上电极,上电极与底座螺纹连接,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宽密封板,底座侧壁转动连接有转环,底座内壁开设有进气孔,进气孔一端贯穿转环,另一端与雾化芯连通,解决了传统的雾化芯内部吸油棉与加热丝不方便进行更换和雾化器容易出现泄漏的问题。
83 辅助戒烟的方法、辅助戒烟平台及相关设备 CN202111447381.4 2021-11-30 CN114343254A 2022-04-15 陈季朋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辅助戒烟方法、辅助戒烟平台及相关设备,用于提升戒烟的成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用户的减吸计划;将所述多个用户的减吸计划分别发送至同一个智能香烟盒,使得所述多个用户分别通过各自的用户终端、所述辅助戒烟平台和所述同一个智能香烟盒执行各自的减吸计划进行戒烟。
84 一种电磁加热发烟装置及用途 CN202210033443.5 2022-01-12 CN114343239A 2022-04-15 汪军; 朱东来; 尚善斋; 李廷华; 雷萍; 田永峰; 龚为民; 韩敬美; 张霞; 李志强; 王汝; 张金磊; 张莹琪; 吕茜; 李雪梅; 秦云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发烟装置,其包括:加热元件(1);加热元件基座(2);密封片(3);密封片连杆(4)。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电磁加热发烟装置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用途。本发明的电磁加热发烟装置既能用于内置磁性物质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又能用于无内置铁磁性物质的加热不燃烧卷烟烟支的用途。
85 一种组合物及其防漏油层与雾化芯 CN202111491656.4 2021-12-08 CN114315419A 2022-04-12 刘余威; 臧佳栋; 赖鸿好; 陆文龙; 张海波; 马伟刚; 谭划
一种组合物及其防漏油层与雾化芯,组合物包含如下组分:陶瓷粉体、烧结助剂、造孔剂、塑化剂、分散剂、溶剂。该组合物制成浆料后,涂覆至雾化芯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孔隙率较低、孔径较小的防漏油层,在不降低雾化效果的同时,显著提升雾化芯的防漏油能
86 单体陶瓷发热体 CN202111662279.6 2021-12-30 CN114259085A 2022-04-01 陈家太; 李洪强; 陈时凯
申请涉及一种单体陶瓷发热体,导液组件和多个发热体。其中,导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液体,全部导液体均具有开放腔及与开放腔连通的且沿自身所在的导液体的纵长方向延伸的开口。发热体与全部导液体一一对应的导热连接用于对导液体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且,全部导液体相互对接并构造为全部开放腔通过各自的开口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封闭的雾化腔。如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开放结构的导液体,通过多个导液体围设形成封闭的导液组件及雾化腔,使得单个导液体的生产模具简单可靠,在浇筑成型时不再需要进行中空模芯的定位,自然避免了浇筑冲击导致的壁厚不均,一致性差的问题。
87 一种方形电子电池的高效化成工艺 CN202010883004.4 2020-08-28 CN114204144A 2022-03-18 胡李; 李国敏
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形电子烟电池的高效化成工艺。包括以下:通过对电池使用“变温、变面压、变充电制式”的方式进行化成充电,直接将电池充至荷电状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一次将电池充至出货要求状态,将原有的化成及补电两工序作业合二为一,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电池化成后通过抽气后即可检测首次开路电压OCV1,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电池厚度相较相小,在电池厚度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88 一种雾化器 CN202111545039.8 2021-12-16 CN114081208A 2022-02-25 邓祥; 王光汉; 林玉绵; 段聪聪
发明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杯体和杯头,杯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滑动连接部,所述杯头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连接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可滑动连接,使所述杯头可沿着所述第一滑动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滑动连接部的滑动连接方向滑动,所述杯体上还设置有止组件,所述杯头上设置有锁止槽,所述锁止组件能够与所述锁止槽配合在所述杯头的滑动方向上对所述杯头进行限位。本发明通过滑动连接和锁止组件配合实现雾化器杯头和杯体的装配,连接开关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成本低,且安装操作工序少,易于安装,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雾化器杯头与杯体连接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安装或者拆卸杯头进行清洗、消毒。
89 加热不燃烧器温度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202111036967.1 2021-09-06 CN114009843A 2022-02-08 石硕; 杨宁; 任义兆; 董成; 于福涌; 薛磊; 付元鑫
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器温度控制参数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环境温度、器具机身温度、受热发烟基体温度,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由外部进入器具的外部空气流量、混合烟气流量以及流速,根据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包括外部环境温度或机身温度、发烟基体的最佳温度、加热时间(τ)、发烟基体质量m、比热容c、加热管导热系数λ,计算本次加热所需的热量,确定加热功率;其次,系统加热快慢的调节通过PID模进行控制,通过设定的Kp,Kd,Ki值设定,使加热时间和温度曲线处于设定范围内。
90 一种可拆卸式电子雾化装置 CN202111241873.8 2021-10-25 CN113940456A 2022-01-18 邹阳; 邹军; 刘梅森; 罗维贤; 刘若男; 吕浩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电子雾化装置,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池杆,所述电池杆的外壁的上方与连接座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体的外壁设置有连接套。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电池杆、连接座体、连接套、雾化组件、导液座体、卡、卡槽和卡板,握持导液座体向上抽动将雾化器与电池杆分离,使接触块脱离导电柱,有效实现对电池杆、连接套、雾化组件及雾化器分离的目的,储油仓内雾化液体使用完后可直接将连接套拆下进行更换,保留雾化组件及雾化器继续使用,直至达到寿命期限,若雾化组件及雾化器达到寿命期限后,将其拆下进行更换,保留连接套继续使用,有效降低其使用成本,提高该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环保性。
91 一种电子烟吹气解装置及方法 CN202111177125.8 2021-10-09 CN113925214A 2022-01-14 李福文; 余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吹气解装置及方法,包括解锁壳、减震弹簧、咪头组件、连接环、电性连接槽、第二紧固弹簧、指示灯条、紧固、连接柱和电性连接块,所述解锁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固定,且第一固定耳与第一减震块铰接,第一减震块远离第一固定耳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支杆,本发明,利用设置的减震弹簧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确保了装置内部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咪头组件实现电子烟的吹气解锁,无需添加额外的按键开关,降低了加工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收益,通过电性连接块与连接柱的相互配合,将解锁装置并入电子烟的运行电路中,便于拆装,降低了维护的劳动强度。
92 经口袋装产品 CN202080041482.9 2020-06-05 CN113924017A 2022-01-11 美·理·劳·斯塔尔; 海迪·齐格勒·布鲁恩; 布鲁诺·普罗夫斯特高·涅尔森; 杰斯珀·内高; 比纳·阿尔·雅各布森
公开了经口袋装产品,所述经口袋装产品包括可渗透唾液的袋、袋组合物,所述袋组合物包含经热处理纤维、烟、量为所述袋组合物的小于65重量%的、和至少一种糖醇。此外,公开了用于制造经口袋装产品的方法。
93 用于气雾剂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 CN202110776603.0 2021-07-09 CN113922483A 2022-01-11 小野泰弘; 北原稔; 田中秀二郎
一种用于气雾剂生成装置的电源单元,包括:电源,该电源被配置为向配置为加热气雾剂源的加热器供电;插座,该插座被配置为从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插头接收用于对电源充电的电;充电器,该充电器被配置为通过由插座接收的电力控制电源的充电;以及控制器。插座和电源与充电器并联连接,以及充电器被配置为经由充电器从插座和电源向控制器供电。
94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带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雾化器 CN202111139376.7 2021-09-28 CN113907432A 2022-01-11 邹阳; 邹军; 刘梅森
申请涉及电子雾化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供液组件、雾化组件和雾化通道,供液组件包括储液罐、插接配合在储液罐内部的吸液棒,吸液棒沿壳体长度方向设置,吸液棒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雾化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微孔雾化片、设置在雾化通道一侧的驱动电路和驱动电源,驱动电源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与微孔雾化片电连接,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微孔雾化片工作,吸液棒远离储液罐的一端延伸出储液罐,吸液棒可滑动至与微孔雾化片的中心抵触;雾化通道的入烟端覆盖微孔雾化片的中心设置,雾化通道的出烟端与壳体端部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小使用的健康隐患的效果。
95 一种具有可更换颗粒的抽吸装置 CN202111139350.2 2021-09-28 CN113907429A 2022-01-11 邹阳; 邹军; 刘梅森
发明涉及电子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可更换颗粒的抽吸装置,其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抽吸口,所述机壳内设置有电子烟雾化模,所述机壳内还设置有颗粒模块,所述颗粒模块包括多个颗粒加热组件,所述机壳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颗粒模块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内,所述机壳内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和所述电子雾烟化模块连通,所述安装槽靠近混合腔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安装槽内腔连通。本申请具有可以进行更换,方便了吸食者的使用,提高了吸食的乐趣的效果。
96 一种加热组件、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加热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02111012948.5 2021-08-31 CN113907422A 2022-01-11 赵书民
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组件、电子雾化装置以及加热组件的控制方法,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检测加热元件在加热阶段中当前时刻下的第一电阻值,并根据加热元件在加热阶段中的预设的温度‑时间曲线确定当前时刻下的目标温度所对应的目标电阻值;响应于第一电阻值大于目标电阻值,控制单元在一个第一时间段内关断与加热组件连接的电池组件与加热元件之间的通路,以使得加热元件在第一时间段内停止被加热;响应于第一电阻值不大于目标电阻值,控制单元在一个第二时间段内导通电池组件与加热元件之间的通路,以使得加热元件在第二时间段内被驱动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加热时间,保持加热元件的温度处于目标温度,进而保证雾化效果。
97 用于吸烟行为的量化和预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02110541599.X 2016-04-06 CN113854979A 2021-12-31 大卫·S·厄特利; 艾伦·詹姆森; 詹妮弗·马勒
发明涉及用于吸烟行为的量化和预测的系统和方法。描述了用于监测生物特征和情境变量以帮助筛查吸烟行为、对吸烟行为量化和预测以及用于帮助停止吸烟的系统和方法。
98 电子蒸汽烟装置中的文丘里效应驱动调配物递送 CN201780042400.0 2017-07-28 CN109562238B 2021-12-24 E·A·哈维斯; R·劳; A·罗斯塔米
提供一种电子蒸汽烟装置(500),其包括口端插入件(550)和能够连接到所述口端插入件(550)的储存器(570),所述储存器(570)包含沿着所述电子蒸汽烟装置(500)的纵向轴线的中空部分。所述电子蒸汽烟装置(500)还包括沿着所述储存器(570)的内部表面分布的多个孔(530)和能够连接到所述储存器(570)的功率部分(510)。
99 一种电子烟用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1038831.4 2021-09-06 CN113773105A 2021-12-10 刘裔云
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用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解沉淀制备莫来石前驱体凝胶,并且掺入硝酸钙、硝酸镁、硝酸铵等无机盐,烘干得到混合粉体,溶于蜡质体系中,通过热压铸成型,排蜡烧结得到最终多孔陶瓷雾化芯,产品孔隙率范围在30‑60%,强度≥20MPa,吸油速率1.2‑2.5mg/s,热导率1.8‑2.5W/(m·k),相比较常规的单一陶瓷粉雾化芯,在强度、吸油速率以及热导率方面均有很明显的提升,可应用于电子烟的制备领域。
100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02110990780.9 2021-08-26 CN113768196A 2021-12-10 梁峰; 郭聪慧; 刘小力; 黄祖富
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发热组件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发热件,固定件具有安装腔,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组件;活动件收容于安装腔内,且与固定件滑动连接;发热件可分离设置于安装腔的底壁,用于在磁场中发热并加热气溶胶产生组件。本申请中气溶胶产生组件插入套管并将活动件从第一位置驱动至第二位置,发热件插入气溶胶产生组件;活动件从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发热件插设在气溶胶产生组件内且与安装腔的底壁分离,且发热件与套管间隔设置,以使发热件产生的热量更多的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组件,减少发热件产生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量利用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