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 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如薄板、条材、缆索 / 循环物件,即将每个物件多次喂入并且多次送出机器的同一工作位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纸张扫描设备 CN201410620959.5 2014-11-05 CN104444636A 2015-03-25 王佳; 冯少川; 易堃; 杨会芳; 李晓波; 陈洪恩; 罗明元; 马宗涛; 曾廷宣
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张扫描设备,包括扫描机架,和设置在扫描机架上的用于纸张导向的传输通道;沿此通道上设置有用于纸张纠偏的纠偏装置,用于纸张重叠检测的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传输通道下方的第一扫描装置,设置在传输通道上方的第二扫描装置,以及若干用于纸张传输的输送辊组。本发明能够能够无伤的对纸张进行双面扫描、输送与收集过操作,整个工作过程全部自动完成,无需额外的人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使用便捷。
22 图像记录装置 CN201110085148.6 2011-03-31 CN102285542B 2014-12-17 伊藤毅; 平手贤介; 古闲雄二
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包括壳体、片材盒、记录单元和传送路径限定部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片材盒被构造为在其中保持片材,并且被构造为通过开口而被插入壳体中和被从壳体移除。所述记录单元被构造为在被从片材盒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上记录图像。所述传送路径限定部件被构造为绕由壳体支撑的枢轴、在用于形成限定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引导表面的引导位置和用于向开口暴露传送路径的所述部分的暴露位置之间枢转。所述传送路径限定部件被构造为响应于片材盒的插入和移除而枢转。
23 双面馈纸装置 CN201210264369.4 2012-07-27 CN103569807A 2014-02-12 蔡尚宪
发明提出一种双面馈纸装置,包括第一馈纸通道、第二馈纸通道、出纸口、动源、取纸机构、出纸机构以及连动机构,其中出纸机构包括一出纸主动轮与一出纸惰轮。当纸张被馈出第一馈纸通道,且经由出纸机构馈入第二馈纸通道后,动力源驱动连动机构,使得出纸惰轮产生位移而远离出纸主动轮,进而让纸张的前端顺利被馈出出纸口。本发明的双面馈纸装置不仅避免因纸张发生重叠现象,而导致纸张的前端无法顺利被馈出出纸口的问题,更省却电磁的使用,降低双面馈纸装置的制造成本。
24 图像形成设备 CN201210269098.1 2012-07-30 CN102902176A 2013-01-30 增田健宏; 服部慎
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翻转机构和再次馈送单元,再次馈送单元包括第一馈送单元和第二馈送单元。第一馈送单元包括引导部,其被弯曲以沿着远离图像形成单元的方向凸出并限定弯曲的第一馈送路径的外侧,以馈送从翻转机构接收的片状物。第二馈送单元限定第二馈送路径,以馈送经由第一馈送路径馈送的片状物。引导部包括:第一部分,其位于引导部在片状物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和第二部分,其位于引导部在宽度方向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第二部分被弯曲以在远离图像形成单元的方向上比第一部分突出更多。
25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210020549.8 2012-01-30 CN102681379A 2012-09-19 户松义也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供给盘、图像形成单元、排出部、以及第一输送机构,该第一输送机构形成在供给盘与排出部之间延伸的、途经图像形成单元的第一输送路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其形成在如下分岔位置与如下汇合位置之间延伸的第二输送路径,分岔位置位于第一输送路径上图像形成单元的下游,汇合位置位于第一输送路径上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第二输送机构用于沿第二输送路径输送记录介质,并将记录介质从汇合位置再次引入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输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和供给盘可组合在能安装到装置主体并能从装置主体卸下的装卸单元中。
26 具有预定位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1110290393.0 2011-09-21 CN102556713A 2012-07-11 富田茂男
一种具有预定位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第一输送路径是从供纸部朝定位辊输送纸张的路径。由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检测在第一输送路径上纸张通过与否。第一传感器在比第二传感器还靠向上游侧对纸张通过与否进行检测。第二输送路径在比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位置还靠向下游侧与第一输送路径连接。根据第一传感器测出纸张已通过执行第一预定位修正。根据第二传感器测出纸张已通过执行第二预定位修正。若从供纸部供给第一纸张,则对第一纸张之后被输送的第二纸张执行第一预定位修正。若从第二输送路径供给第一纸张,则对第二纸张执行第二预定位修正。
27 双面图像形成装置 CN200780034704.9 2007-04-18 CN101516758B 2012-06-20 杉山嘉英; 山本和也
一种双面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供纸部(3),印刷部(4),将供给来的格式纸(2)经由印刷部(4)朝排纸部(8)搬运的第一搬运路径(6),以及用搬运面从第一搬运路径(6)承接第一面(21)被印刷好的格式纸(2)、将其一边翻转一边搬运、然后将其朝第一搬运路径(6)的印刷部(4)的搬运方向上游侧搬运的第二搬运路径(7),第二搬运路径(7)具有用搬运面来承载格式纸(2)的第二面(22)并将格式纸(2)一边翻转一边搬运的翻转搬运路径(9),翻转搬送路径(9)由多个翻转机构组合构成,翻转机构包括:直线搬运格式纸(2)的第一搬运部(91)、将搬运来的格式纸(2)沿着弯曲内周面一边弯曲一边翻转的翻转部(92)、以及直线搬运被翻转后的格式纸(2)的第二搬运部(93)。
28 进给设备、包括进给设备的电子设备和进给方法 CN201010591877.4 2010-12-09 CN102092601A 2011-06-15 萩山德行
发明涉及进给设备、包括进给设备的电子设备和进给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进给设备包括:物体进给路径、从物体进给路径分支的临时物体进给路径、布置在物体进给路径上的物体进给单元以及布置在临时物体进给路径上的一对辊子,物体进给单元对物体进行进给。一对辊子压紧物体并且在将物体的一个边缘保持为进给头的同时将物体从物体进给路径朝向临时物体进给路径进行进给。一对辊子压紧物体并且在将物体的另一个边缘保持为进给头的同时将物体从临时物体进给路径朝向物体进给路径进行进给。
29 出纸机构及采用该出纸机构的自动送纸系统 CN200810028056.2 2008-05-09 CN101577773B 2011-05-18 林桂明
发明涉及一种出纸机构,应用于可实现双面扫描或打印的办公设备中,其包括一出纸动轮、一出纸惰轮以及一弧形槽,该出纸动轮的一辊轴安装于该弧形槽内,该弧形槽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分别与该出纸惰轮之间的距离相异,该出纸动轮转动方向改变时,该辊轴可藉由运动惯性从该第一端转移至该第二端。本发明还提供采用该出纸机构的一种自动送纸系统。本出纸机构不需要采用额外的达或电磁螺线管等高成本设备实现出纸动轮的上下移动,也不需要额外增加零部件,所以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能有效解决纸张重叠的问题。
30 出纸机构及具有该出纸机构的双向馈纸系统 CN200810028313.2 2008-05-22 CN101588428B 2011-04-06 骆文忠; 徐铭宏; 饶瑞斌
发明提供了一出纸机构,以及具有该出纸机构的双向馈纸系统,该出纸机构包括有一出纸滚轮,具有由一圆弧部分及一平面部分所构成截面呈D形的结构,且可从选择性方向被旋转;以及一配合件,被设置在相对于出纸滚轮的位置上;其中,该配合件与该出纸滚轮的圆弧部分之间可形成夹持间隙,用以夹持并传送纪录媒体;该配合件与该出纸滚轮的平面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空隙,足以让纪录媒体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纪录媒体过长,或者系统比较紧凑时,纪录媒体被传送时不会发生头尾相互交叠时的卡纸现象。另外,也会增加该馈纸系统的吞吐量。
31 双面扫描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CN200510113709.3 2005-10-14 CN1779579B 2010-08-25 尹暎重; 尹甲植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扫描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所述双面扫描装置包括一白辊,其安装在一图像传感器上;一送纸辊列,其安装在所述白辊的第一侧上用于将纸张传输到所述白辊,并且包括两个彼此接触的辊;一排纸辊列,其安装在与所述送纸辊列相对的所述白辊的第二侧上,并包括三个彼此恒定接触的辊;一纸张反转路径,其围绕所述白辊的外圆周表面用于接收从所述排纸辊列传输来的纸张,并将其引导回所述白辊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以及一纸张导向板,其安装在所述白辊和所述排纸辊列之间,用于枢转一预定,并当纸张从所述排纸辊朝着所述白辊传输时,将纸张朝着所述纸张反转路径引导。
32 拉出单元和成像装置 CN200710096406.4 2007-04-13 CN101154062B 2010-05-26 田中博幸; 植原牧雄; 宇土修
发明提供了一种拉出单元和成像装置。该拉出单元包括:拉出构件,该拉出构件设置在装置的主体处,从而能够从所述装置的所述主体拉出,并且该拉出构件面对所述装置的所述主体的传送路线表面,以形成在其上传送待传送对象的传送路线;以及刮除件,该刮除件在沿着所述拉出构件被拉出的拉出方向比所述待传送对象通过的区域更靠内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拉出构件处,并且在所述拉出构件被拉出从而该拉出构件相对于所述传送路线表面运动时,所述刮除件抓住所述传送路线表面上的所述待传送对象的内侧端部并且刮除所述传送路线表面上的所述待传送对象。
33 具有双向输入及固定方向输出的传动系统及使用其的馈纸设备 CN200810041761.6 2008-08-15 CN101649885A 2010-02-17 徐爱华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输入及固定方向输出的传动系统及使用其的馈纸设备。传动系统包含主齿轮、第一与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一与第二动输出构件。第一与第二传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第一与第二动力输出构件彼此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可与第一动力输出构件啮合。第二传动齿轮可与第二动力输出构件啮合。主齿轮逆时针旋转,以驱动第二传动齿轮离开第二动力输出构件,及驱动第一传动齿轮使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动力输出构件及第二动力输出构件转动。主齿轮顺时针旋转,以驱动第一传动齿轮离开第一动力输出构件,及驱动第二传动齿轮使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二动力输出构件及第一动力输出构件转动。
34 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 CN200910146494.3 2009-06-09 CN101626442A 2010-01-13 庄司直希; 谷口翔一; 秋山正史
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文件输送方法,其中,该自动文件输送装置包括三连排纸辊,该三连排纸辊形成有在单面读取时排出文件的上排纸口和在双面读取时排出反转后的文件的下排纸口。在三连排纸辊的轴部件上设置有挡板,该挡板由于自重而遮蔽下排出口,且被从下排出口排出的文件按压而打开下排出口。
35 文件馈送装置 CN200910134089.X 2009-03-31 CN101614993A 2009-12-30 草间琢郎
一种文件馈送装置,包含文件放置盘、布置在文件放置盘上方的文件排出盘、馈送通道、第一反转通道、第二反转通道和反转机构。所述文件排出盘具有能够上下摆动的活动板部,以提供第一排出模式和第二排出模式。反转机构被构造用来暂时将文件的局部排出导文件放置盘和文件排出盘之间的空间部。
36 出纸机构及具有该出纸机构的双向馈纸系统 CN200810028313.2 2008-05-22 CN101588428A 2009-11-25 骆文忠; 徐铭宏; 饶瑞斌
发明提供了一出纸机构,以及具有该出纸机构的双向馈纸系统,该出纸机构包括有一出纸滚轮,具有由一圆弧部分及一平面部分所构成截面呈D形的结构,且可从选择性方向被旋转;以及一配合件,被设置在相对于出纸滚轮的位置上;其中,该配合件与该出纸滚轮的圆弧部分之间可形成夹持间隙,用以夹持并传送纪录媒体;该配合件与该出纸滚轮的平面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空隙,足以让纪录媒体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纪录媒体过长,或者系统比较紧凑时,纪录媒体被传送时不会发生头尾相互交叠时的卡纸现象。另外,也会增加该馈纸系统的吞吐量。
37 以单一动源同步控制排纸与切换的双面走纸装置 CN200610138388.7 2006-11-10 CN100546331C 2009-09-30 戚学清
一种以单一动源同步控制排纸与切换的双面走纸装置,包含一机壳单元、一轴设在该机壳单元中的排纸滚轮组、一轴设在该排纸滚轮组一侧的切换爪及一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一固设在该轴杆上的驱动轮、一套设在该轴杆上的摇臂、一设置在该驱动轮与该摇臂之间的过载保护弹性组件及一与该摇臂及切换爪枢接连杆。该驱动轮转动可使该排纸滚轮组转动且透过该过载保护弹性组件连动该摇臂、连杆转动,可使该切换爪产生切换动作。
38 双面图像形成装置 CN200780034704.9 2007-04-18 CN101516758A 2009-08-26 杉山嘉英; 山本和也
一种双面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供纸部(3),印刷部(4),将供给来的格式纸(2)经由印刷部(4)朝排纸部(8)搬运的第一搬运路径(6),以及用搬运面从第一搬运路径(6)承接第一面(21)被印刷好的格式纸(2)、将其一边翻转一边搬运、然后将其朝第一搬运路径(6)的印刷部(4)的搬运方向上游侧搬运的第二搬运路径(7),第二搬运路径(7)具有用搬运面来承载格式纸(2)的第二面(22)并将格式纸(2)一边翻转一边搬运的翻转搬运路径(9),翻转搬送路径(9)由多个翻转机构组合构成,翻转机构包括:直线搬运格式纸(2)的第一搬运部(91)、将搬运来的格式纸(2)沿着弯曲内周面一边弯曲一边翻转的翻转部(92)、以及直线搬运被翻转后的格式纸(2)的第二搬运部(93)。
39 图像记录设备 CN200510078842.X 2005-06-23 CN100379661C 2008-04-09 盐原由季央; 渡边勇作; 温井康介
一种图像记录设备,包括一个图像记录单元、一个输送通道、一个馈送盒、一个馈送单元和一个分离单元。馈送盒中能够容纳堆叠的记录介质。馈送单元把馈送盒上堆叠的记录介质馈送到输送通道。分离单元从堆叠的记录介质中分离记录介质,并且与馈送单元合作把分离的记录介质向上输送到输送通道。输送通道包括一个输送通道件,输送通道件具有在侧视方向上为U形的板部。输送通道件包括多个辊,所述多个辊设在输送通道件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
40 成像系统 CN03101431.3 2003-01-06 CN1310097C 2007-04-11 松山和弘; 井出敦; 水口泰范; 立石嘉信; 御喜田俊也; 藤本修
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系统。其中,形成图象的主体装置(H)和可以改装到主体装置(H)上的多个可选装置(20、50)相结合,以便在一个侧面上承载主体装置(H)内的成像部分(H1)中形成的图象的记录材料片材被转回,并然后再次传送到成像部分(H1)中,由此使得图象形成在记录介质片材的主侧面和后侧面上,在多个改装到主体装置(H)上的可选装置(20、50)中,特定可选装置(20)在与主体装置(H)相对的部分处设置有纸张接收部分(202),用于支撑要被转回的记录材料片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