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逃逸舱顶推装置 |
CN201410164340.8 |
2014-04-22 |
CN103921918B |
2016-04-13 |
吴世海; 王永军; 张震; 余俊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逸舱顶推装置,包括与深海工作站连接的工作站对接围栏,所述工作站对接围栏顶部通过锁紧环安装逃逸舱对接围栏,所述逃逸舱对接围栏顶部安装逃逸舱,位于工作站对接围栏的内环面内均匀安装有多组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反力支架,所述反力支架顶部与逃逸舱对接围栏底部圆周面的顶推点抵接;还包括油缸的动力源,位于工作站对接围栏的外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与电磁球阀连接,所述电磁球阀安装于耐压壳内;还包括控制电磁球阀启闭的控制电缆。其工作过程安全可靠,可保证逃逸舱深海工作站自由上浮。 |
82 |
逃逸舱顶推装置 |
CN201410164340.8 |
2014-04-22 |
CN103921918A |
2014-07-16 |
吴世海; 王永军; 张震; 余俊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逸舱顶推装置,包括与深海工作站连接的工作站对接围栏,所述工作站对接围栏顶部通过锁紧环安装逃逸舱对接围栏,所述逃逸舱对接围栏顶部安装逃逸舱,位于工作站对接围栏的内环面内均匀安装有多组顶推装置,所述顶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头部通过连接件安装有反力支架,所述反力支架顶部与逃逸舱对接围栏底部圆周面的顶推点抵接;还包括油缸的动力源,位于工作站对接围栏的外圆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蓄能器,所述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路与电磁球阀连接,所述电磁球阀安装于耐压壳内;还包括控制电磁球阀启闭的控制电缆。其工作过程安全可靠,可保证逃逸舱深海工作站自由上浮。 |
83 |
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 |
CN201310378945.2 |
2013-08-28 |
CN103434624A |
2013-12-11 |
王高才 |
一种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是航海船只,海上钻井作业,地震引发海啸和深海潜水作业深海潜艇发生海难时可供多人同时逃生的装置,水上逃生避难安全舱由钢板制成直径φ2200mm高1800mm的舱体,舱体内设有φ400mm构造柱,构造柱内设有φ300mm长1700mm支撑柱,在舱体内侧下端沿舱壁圆周设有高600mm,平面宽500mm水压舱,在舱体横向半径上端对称设有舱门和弦窗,舱体外侧顶端设有两个气道管,在海难发生时,由气压将支撑柱伸出舱体下端作抗拒风浪的平衡作用,如遇地震海啸的流沙泥石淹埋舱体时,支撑柱向下不断支撑的反作用力,可抬升舱体脱离淹埋体,在深海作业或潜艇遇险时,可对舱体支撑柱构造柱水压舱注入海水压重,人为控制逐渐减重减压,避免舱体快速上升漂浮。 |
84 |
漂浮舱座椅 |
CN201110162957.2 |
2011-06-17 |
CN102303699B |
2013-10-16 |
潘东东; 周健; 张高平; 石明珠; 邹东兰; 黄尧 |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舱座椅。它包括坐板,坐板下面有椅腿,坐板后边上方有靠背。其特点是所述靠背为柔性靠背,该柔性靠背含有两个竖带,竖带两端分别与坐板后边的两头和漂浮舱的舱顶相应处相连,两竖带间有靠带。所述靠带呈横向布置,其两端分别与相应竖带连接在一起。两竖带间有安全带,一个竖带的中上部有卡扣,安全带一端呈可脱开状与卡扣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另一竖带下端处的座板上。这种座椅,重量轻,有效载荷大,可容纳人员多,安全性和舒适性好。适用于深海潜器逃生用的漂浮舱内。 |
85 |
船体机器人导航子系统 |
CN201180031384.8 |
2011-05-05 |
CN103003143A |
2013-03-27 |
J·H·罗尼三世; F·M·史密斯; S·C·雅各布森 |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船体机器人导航子系统和方法,其包括用于绕船体驱动机器人的装载在机器人上的驱动子系统。装载在机器人上的传感器子系统输出组合了机器人和船舶运动的数据。装载在机器人上的存储器包括关于船体构造和希望的机器人行进路径的数据。定位子系统向机器人传送定位数据。装载在机器人上的导航处理器被配置成,通过从组合了机器人和船舶运动两者的传感器子系统输出数据中去除所确定的船舶运动,来确定机器人在船体上的位置。导航处理器控制驱动子系统,以基于定位数据、船体构造、希望的机器人行进路径、以及所确定的机器人在船体上的位置,来操纵船体上的机器人。 |
86 |
多模式机械手臂和驱动系统 |
CN200780012861.X |
2007-02-16 |
CN101421152A |
2009-04-29 |
R·W·麦科伊 |
本发明涉及可以以多种模式,包括本文称为“速率模式”的接通或断开模式或空间对应(“SC”)模式操作的机械手臂和驱动系统。本发明的多模式机械手臂和驱动系统可以在海底用液压操作。 |
87 |
双球壳对接裙 |
CN200610151169.2 |
2006-12-20 |
CN100395158C |
2008-06-18 |
郑可为; 施小成; 林孝工; 夏国清; 付明玉; 张伟 |
一种双球壳对接裙,属于潜艇人员的救援设备,特别适宜替换四自由度动力定位深潜救生艇的“固定”舱口,使之具有六自由度动力定位救生艇的对接功能。本发明包括一个可转动的球形裙和一个固装在救生艇救生舱口上的球形裙座,两者动密封地套装在一起。球形裙外再套装一个外环,轴线与外环直径重合的两根外环轴固装在其外侧并插装在与救生艇固连的支架轴承套内;固装在外环上的两个轴承套的轴线与外环轴轴线正交;两根裙轴分别穿过所述轴承套后固装在球形裙的外表面上,其轴线与球形裙“赤道面”内的一根直径重合。借助端部法兰分别固定在支架和外环上的两台减速电机是正交转动的动力源。本发明可减少深潜救生艇所需动力定位设备的数量和控制难度。 |
88 |
双球壳对接裙 |
CN200610151169.2 |
2006-12-20 |
CN1986329A |
2007-06-27 |
郑可为; 施小成; 林孝工; 夏国清; 付明玉; 张伟 |
一种双球壳对接裙,属于潜艇人员的救援设备,特别适宜替换四自由度动力定位深潜救生艇的“固定”舱口,使之具有六自由度动力定位救生艇的对接功能。本发明包括一个可转动的球形裙和一个固装在救生艇救生舱口上的球形裙座,两者动密封地套装在一起。球形裙外再套装一个外环,轴线与外环直径重合的两根外环轴固装在其外侧并插装在与救生艇固连的支架轴承套内;固装在外环上的两个轴承套的轴线与外环轴轴线正交;两根裙轴分别穿过所述轴承套后固装在球形裙的外表面上,其轴线与球形裙“赤道面”内的一根直径重合。借助端部法兰分别固定在支架和外环上的两台减速电机是正交转动的动力源。本发明可减少深潜救生艇所需动力定位设备的数量和控制难度。 |
89 |
一种潜水艇发生事故时的逃身通道及其逃身方法 |
CN200410085305.3 |
2004-10-09 |
CN1623852A |
2005-06-08 |
张国成 |
本发明公开一种潜水艇发生事故时的逃身通道及其逃身方法。逃身通道长方形状,分2个逃身通道位置,每个逃身通道位置长1.5m,该逃身通道有3道方门,3个圆形出口,每个逃身通道有固定在通道壁上的拉手,供逃身水手扶拉手通过逃身通道。每个逃身通道的位置都有完全叠置的方门与圆形出口,方门与圆形出口的开启与关闭在固定的的限制槽,有一定的程序。本发明是在潜水艇发生事故时后,水手逃身提供一种有效途径的逃身通道。帮助水手按逃身通道的程序离开失事的潜水艇安全进入海洋。 |
90 |
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 |
CN201821922641.2 |
2018-11-21 |
CN209479934U |
2019-10-11 |
张胜平; 李帅; 文吉标; 何帆; 叶安东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系统分离机构,其包括高压软管、分离组件、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由外套螺母接头、柔性软管1组成、外套螺母接头组成,内部有内径大于8mm的通畅通道。所述分离组件由前部接头、后部接头、自锁套筒、定力断裂绳组成。本实用新型作为潜水器救生筏充气系统关键技术之一,填补了国内潜水器救生筏充气技术领域的空白,将应用于潜水器救生筏,可批量装备部队使用,为潜水器人员提供水面生存和求救的漂浮平台,提升作战人员的信心和潜水器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91 |
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对接装置 |
CN201822031880.5 |
2018-12-05 |
CN209410309U |
2019-09-20 |
许胜华; 璩泽学; 孙苑恒; 赵东东; 许士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对接装置,属于饱和潜水设备领域,侧边联动轴的一段与液压动力连接,另一端与联接轴通过转接头连接,联接轴与下引导丝杆连接,侧边联动轴外部套有支撑架,侧边联动轴上部通过转接头与上引导丝杆连接,上引导丝杆和下引导丝杆的端部套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左夹箍固定在支撑架上,右夹箍固定在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的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对接装置用于饱和潜水逃生舱的对接,本装置对接可靠性高,对接速度快,特别适用于饱和潜水舱的对接。本对接装置对于加强我国饱和潜水技术与装备建设,提高水下水下应急救援与抢险打捞及清除海洋污染能力,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92 |
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 |
CN201620423586.7 |
2016-05-11 |
CN206187312U |
2017-05-24 |
高良田; 齐新; 王本添; 周野; 孙琦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柱结合式核潜艇逃生舱,包括发射筒,发射筒上端安装有可控舱口盖,发射筒底部安装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与高压气体管连接,高压气体管与气源连接,发射筒发射筒内设置有逃生舱,逃生舱是球柱结合式的耐压壳结构,逃生舱的主体为圆柱型壳体、上下两端采用半球型结构封头,设置在逃生舱内的横舱壁将逃生舱分为外控制舱与内艇员座舱两个舱室,且外控制舱位于内艇员座舱上方,横舱壁上还设置有一道内舱门。本实用新型型式新颖、后续拓展性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核潜艇事故救援方式,并具有救援人数大、离艇方式简单及操作维修方便的优势。 |
93 |
一种带有深海紧急逃生器的潜艇 |
CN201620234598.5 |
2016-03-25 |
CN205632982U |
2016-10-12 |
张秀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深海紧急逃生器的潜艇,包括潜艇本体、逃生通道、存放舱、弹射器及逃生器;所述潜艇本体的顶部两端开设有两个存放舱,逃生器安装在存放舱内部,且存放舱的底部安装有弹射器;所述逃生器包括机体、避难舱、推进器、燃料箱、制氧机、吸风机、排风机、电源、通讯设备、空气净化器、电波放大器、座椅、板床、氧气瓶、置物架、药箱、储水箱、食品箱、平衡舱、驾驶舱及控制舱,所述推进器设于机体的尾部,燃料箱安装在机体尾部的内侧,且燃料箱通过管道与推进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带有紧急逃生装置,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通过潜艇顶部的两个逃生器紧急逃生,保证人身安全。 |
94 |
潜水艇水下出入器 |
CN200520023903.8 |
2005-04-20 |
CN2782554Y |
2006-05-24 |
王玉龙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专供潜水艇在水下时人员出入的装置。其特点是由嵌置于潜水艇舱壁的出入舱和推拉出入舱的机械螺杆或齿轮齿条装置构成。出入舱侧壁有人员进出门,出入舱底部有滚轮和滚道,出入舱下有排水口。推拉出入舱的也可以是双向液压油缸。该装置可供潜水艇人员在水下自由出入,解决了现有潜水艇人员在水下不能自由出入的弊病,可避免类似俄罗斯核潜艇悲剧再次发生。 |
95 |
一种救生筏气动控制系统 |
CN202123293612.9 |
2021-12-26 |
CN217396788U |
2022-09-09 |
曹杨健; 王子乔; 倪桐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筏气动控制系统,气源经供气压力表、主截止阀经主二位二通电磁阀接主气包,主气包分接以下四路,救生筏捆绑路上依次串接定压减压阀、捆绑气包、捆绑二位二通电磁阀供气路接推动绑绳绑压救生筏的气动马达和排气路接捆绑排气截止阀;救生筏顶出路上依次串接节流阀、顶出二位二通电磁阀供气路接救生筏顶出气缸和排气路接顶出排气截止阀;所述导流盖板解锁路上依次串接解锁二位三通电磁阀、解锁截止阀接导流盖板气缸解锁进气口;导流盖板锁紧路上经锁紧二位三通电磁阀接导流盖板气缸锁紧进气口。其控制简单,无需单独操作各工序气缸,具有较稳定的操控性,便于提高潜艇水下作业安全性。 |
96 |
一种潜艇逃生胶囊舱 |
CN202123136220.1 |
2021-12-14 |
CN216332680U |
2022-04-19 |
袁恒荣; 方以群; 向导; 包晓辰; 李润平; 马骏; 许骥; 张亚楠; 王楠; 吴冬华 |
本实用新型潜艇逃生胶囊舱,包括竖放胶囊状舱体,胶囊状舱体侧面开设舱口,舱口一侧铰接舱门,舱门与舱口另一侧锁紧;胶囊状舱体内底部设有用于供潜艇人员站立的圆盘,圆盘与胶囊状舱体内底部间形成腔室,腔室内设有电机、控制器、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电机输出轴的顶部与圆盘的底部相固定,胶囊状舱体内顶部两侧固定活动把手,胶囊状舱体内顶部固定照明灯和摄像头,胶囊状舱体外底部固定配重块,胶囊状舱体外底部位于配重块的两侧分别布设配重吸水海绵,配重块的底部固定吊环,吊环与潜艇绞车上绞绳头端的挂钩钩接,胶囊状舱体的外侧固定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电机、GPS定位模块、摄像头和无线通讯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
97 |
一种用于千米级氢氧饱和潜水的环控气体循环装置 |
CN202120092618.0 |
2021-01-13 |
CN214437288U |
2021-10-22 |
王福存; 李韶清; 王露杨; 周铭华; 颜文闯; 刘啸峰; 邢熙权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千米级氢氧饱和潜水的环控气体循环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气体过滤段、除湿加热段和风机安装段;气体过滤段包括安装在过滤壳体内且活动插装在过滤壳体内的空气净化箱;除湿加热段包括除湿加热壳体,除湿加热壳体两端分别为除湿端和加热端,除湿加热壳体的除湿端与过滤壳体的排气端通过法兰连接,除湿端的壳体内安装除湿管组,除湿管组与除湿端法兰上的两个水口连通,加热端安装有换热器,除湿加热壳体的加热端与风机安装段的输送壳体通过法兰连接;风机安装段包括安装在输送壳体内的防爆鼓风机,输送壳体的壳体上设置有出气口。该装置的功能是去除CO2、去除异味、除湿、控制温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98 |
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锂电应急供电装置 |
CN201922103009.6 |
2019-11-29 |
CN211032979U |
2020-07-17 |
殷释然; 林颖嫔; 熊道阳; 许胜华; 宛飞飞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锂电应急供电装置,属于饱和潜水领域,包括主电池箱和电池箱,电池箱设有多组,多组电池箱通过导线和主电池箱并联在一起,主电池箱上设置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充电正极和充电负极用于连接充电线进行充电,主电池箱上还设置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放电正极和放电负极连接艇内用电设备,所述主电池箱上还设置报警器和急停开关,急停开关用于紧急关闭主电池箱。本应急供电装置,锂电池箱采用分体式结构,有效利用艇内零碎空间,增大了内部人员可活动空间。应急电源选型为锂电池,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电池箱上设有急停开关,用于电池温度过高时在电池管理系统失效情况下紧急断电。 |
99 |
一种水下设备自救装置 |
CN201920092235.6 |
2019-01-21 |
CN209426996U |
2019-09-24 |
马秀芬; 刘虎; 潘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设备自救装置,自救装置搭载在水下设备上,所述水下设备为通过光电复合缆提供电能和实现信息通讯的水下设备,自救装置主包括CPU处理器、双检测单元、推进器、供电单元、电子锁、指示灯和GPS定位器。双检测单元与光电复合缆连接,用于检测光电复合缆是否完全断开,双检测单元又与CPU处理器连接,当确定光电复合缆完全断开时将该信号传递给CPU处理器,CPU发出相应指令,抛除配重舱,并启动推进器带动水下设备上浮,到达水面开启指示灯和GPS定位器,为搜救工作提供方便。其装置结构简单,及时发现光电复合缆断裂状况,展开自救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100 |
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 |
CN201721680293.8 |
2017-12-06 |
CN207595228U |
2018-07-10 |
洪力云; 许胜华; 方光才; 程红一; 蒋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属于潜水逃生装备领域,包括逃生艇和逃生舱,逃生舱置于逃生艇内,逃生艇内设置驾驶室,驾驶室与逃生舱隔开并密封,逃生艇的尾部设置动力装置和螺旋桨,螺旋桨连接在动力装置上,动力装置可以带动螺旋桨旋转,驾驶室控制面板通过电线与电源和动力装置连接,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操控逃生艇;逃生舱底部设置生命支持系统,逃生艇外部两端设置吊装头,方便母船对逃生艇的收放,逃生艇的侧面设置侧舱门供潜水人员进入。本实用新型的艇载饱和潜水逃生舱将逃生舱设置在逃生艇内,逃生艇有人驾驶并自带动力,当发生危险情况时潜水人员可以进入逃生舱内,逃生艇带着潜水人员驶离危险海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