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无轨陆用车辆 / 机动车;挂车 / 根据所检测和响应行驶条件自动控制转向的装置,例如控制回路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重型车复合传动式双模电动助转向器控制方法 CN202411425392.6 2024-10-12 CN119117083A 2024-12-13 王师凯; 张勇; 王成玲; 李彪; 刘富强; 李玉; 杨小朋; 刘武芃; 杨立煜; 王然; 袁普光; 谭洪朋
申请公开了一种重型车复合传动式双模电动助转向器控制方法,根据电动转向器结构原理,获得电机目标助力转矩关系式;根据实测测试情况,获得电机目标助力转矩与驾驶员手力、车速、车轮转向的特征函数;定义驾驶员手力在原地转向、低速、中速、高速不同工况下分段函数;将驾驶员手力分段函数代入电机目标助力转矩特征函数,获得电机目标助力转矩与车速、车轮转向角的关键特性函数计算基本方法;获得助力电机目标电流随车速、方向盘转矩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本方案改进了智能助力特征函数,推导出基于车速变化的助力电机目标电流公式,用于转向器电机电流跟踪控制,优化了车辆的低速操控性与高速稳定性,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
122 用于估算作用在转向轮上的纵向差值的方法 CN201980097221.6 2019-06-11 CN113993767B 2024-12-13 里昂·亨德森; 里奥·莱恩
一种用于估算作用在车辆(1)的转向轮轴(102)的车轮(104、105)上的纵向差值ΔFx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车辆(1)获得与所施加的转向扭矩Msteer有关的数据,所施加的转向扭矩Msteer与所述转向轮轴车轮(104、105)相关联;获得与所述转向轮轴车轮(104、105)相关联的主销偏距值rs;以及,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和主销偏距rs来估算纵向力差值ΔFx,该纵向力差值与所施加的转向扭矩Msteer成正比并且与主销偏距rs成反比。
123 转动控制系统 CN202010321436.6 2020-04-22 CN111845914B 2024-12-13 玉泉晴天
发明公开了转动控制系统(40),该转动控制系统(40)包括电子控制单元。该电子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执行:计算转向操作量的转向操作量计算处理(M16);计算度指令值的角度指令值计算处理;计算角度操作量的角度操作量计算处理(M50);对电动达的驱动电路进行操作的操作处理;对通过从角度操作量中减去反映在操作处理中的角度操作量而获得的值的大小进行调整的调整处理;以及校正处理,其对将在角度指令值计算处理中计算角度指令值时的输入的大小校正为在相减所得值的大小为大时与相减所得值的大小为小时相比较小。
124 用于达的控制系统和用于马达的控制装置 CN202010299690.0 2020-04-16 CN111824248B 2024-12-13 都甲高广; 入江亮
一种用于达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电路(301),被配置成操作第一驱动电路(221);第二处理电路(302),被配置成操作第二驱动电路(222);以及命令电路(60),被配置成向第一处理电路(301)和第二处理电路(302)输出与用于转向轮的转向度的命令值相关的信号。命令电路(60)被配置成执行检测过程、第一通知过程和第二通知过程。第一处理电路(301)被配置成基于第一结果信号执行第一校正过程,以转向角度控制成命令值。第二处理电路(302)被配置成基于第二结果信号执行第二校正过程,以将转向角度控制成命令值。
125 限制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转向干预的方法 CN202380029525.5 2023-02-07 CN119110777A 2024-12-10 U·德利欧兰; D·凯普勒; T·韦斯科彻
发明涉及一种限制车辆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转向干预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为限制所述转向干预,将针对所述转向干预生成的所述驾驶员辅助系统的调节变量(u)乘以加权因子(f(a,b,c)),基于检测到的驾驶员的手动转向干预且基于所预设的允许所述驾驶员进行的转向干预来确定所述加权因子(f(a,b,c))。
126 后轮转向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202411386320.5 2024-09-30 CN119099719A 2024-12-10 苏伟伟; 金子丰; 李飞; 崔王晋; 马少崇; 郭家伟
申请提供后轮转向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响应于后轮转向的控制指令,通过后轮转向系统的响应快慢参数和振荡衰减参数,确定对后轮转向时的后轮转进行增益补偿和相位补偿的补偿系数。进一步地,通过补偿系数和前轮转角之间的乘积(后轮转角)控制后轮进行转动,以实现后轮转向。由于后轮转角是经过增益补偿和相位补偿后的转角,因此,以后轮转角控制车辆转向的过程中,车辆能够通过增益补偿后的后轮转角以较高的稳定性进行转向,以及通过相位补偿车辆能够较为迅速地通过后轮转角响应转向指令,实现更小的转向延迟,从而提高车辆的后轮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
127 电机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2210576748.0 2022-05-25 CN117163147B 2024-12-10 李明鑫; 李根; 赵伟冰; 于钦强; 刘斯奇
发明公开了一种助电机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车速、转向柱和转向柱转速,并基于车速、转向柱转角和转向柱转速计算得到目标保护力矩,目标保护力矩随车速变化而变化,然后在转向器的齿条处于末端保护区域且向末端位置移动时,根据目标保护力矩对助力电机的原始助力力矩进行调整,得到助力电机的期望力矩,并根据期望力矩控制助力电机对转向柱的助力;本发明在末端保护时不只考虑了转向柱的转角与转速,同时也考虑了车速的影响,通过车速、转向柱转角和转向柱转速限制齿条运动,缓解了不同车速下的末端碰撞冲击,保证车辆在各个车速工况下均具有较好的齿条末端保护效果。
128 电动助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及介质、电子设备、车辆 CN202111435536.2 2021-11-29 CN116176692B 2024-12-10 徐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助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及介质、电子设备、车辆。其中,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车速和方向盘的转矩;判断车速和转矩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根据车速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助力电机进行阻尼控制。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通过车速和转矩共同判断是否进行阻尼控制,判断条件更加严格,场景更加明确,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降低误判带来的扰动。
129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02411586922.5 2024-11-08 CN119078955A 2024-12-06 舒强; 邓念; 张鹏飞; 许广吉; 申保川; 吴靖凯; 李崧; 穆建华
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得到前轮转角;基于当前的路面附着系数和车辆驾驶格,对主动转向控制器输出的第一附加前轮转角进行约束,得到第二附加前轮转角;基于前轮转角和第二附加前轮转角,得到理想前轮转角,并输入到线控转向执行机构中执行。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车辆驾驶风格和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动态调整的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策略,使得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控意图进行转向,同时减少了外部干扰对转向控制的影响。以确保车辆在不同路况和驾驶风格下都能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提供更为平顺和自然的转向响应。
130 一种智能驾驶线控转向系统 CN202411335611.1 2024-09-24 CN119078945A 2024-12-06 吴浩; 殷金泽; 邵齐龙; 赵玉莹; 余莹莹
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线控转向系统,涉及智能驾驶转向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方向盘转向柱之间存在安装间隙造成误判的技术问题,包括:系统通过转向柱上的扭矩传感器监测方向盘扭矩,并采用两级计数机制由处理器分析实际扭矩数据,确保只有在驾驶员真正操控方向盘时才做出响应。在自动模式下,系统依据预设参数对实际扭矩数据进行判断,并通过计数来确认操控行为。若实际扭矩数据异常,系统会进入错误状态。本发明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对驾驶员操控意图的识别准确性,确保了智能驾驶模式下的安全和响应性。
131 车辆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 CN202280095272.7 2022-12-21 CN119072428A 2024-12-03 椿贵弘; 皆木亮; 植本隆明
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能够抑制因来自路面的干扰而产生的转向的偏差,并且实现所希望的输入输出传递特性。车辆用转向系统的控制装置具备转向角控制部,该转向角控制部基于作为转向轮的转向角的目标值的转向角目标值,生成作为向转向用达供给的电流的控制目标值的马达电流指令值。转向角控制部具备:前馈补偿部(710),其用于提高转向角相对于转向角目标值的追随性;反馈补偿部(720),其基于前馈补偿部(710)的输出值与实际转向角(θt_act)的偏差来控制马达电流指令值;以及干扰观测器(730),其推定作用于包含转向用马达的惯性系统的干扰成分(d),并从马达电流指令值中去除干扰成分(d)。
132 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 CN202411562287.7 2024-11-05 CN119058812A 2024-12-03 宋益萌; 管欣; 罗兰; 陈炜康; 詹军; 杨得军; 贾鑫; 卢萍萍; 祝怀男; 刘玙璠
发明属于汽车转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包括转向模式判断模、操纵意图解析模块、横纵向运动协调模块,转向模式判断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车辆信息,判断当前条件是否满足期望转向模式需求,若不满足设为默认四轮转向模式,操纵意图解析模块,结合当前车辆转向模式特点,根据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驾驶员操纵输入和期望运动状态的关系,实现操纵意图决策类人化。本发明基于心理物理学定律设计各自的驾驶员操作和侧向期望运动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控制器的设计提供有理论依据的期望值,并且该期望值符合类人化需求,实现四轮独立驱动独立转向车辆类人化操纵意图决策方法。
133 转向操纵控制装置 CN202410679150.3 2024-05-29 CN119058806A 2024-12-03 细野宽; 玉泉晴天; 位田祐基; 高桥纱希
发明涉及转向操纵控制装置。一种转向操纵控制装置(50),其包括处理器(52),所述处理器控制作为目标的转向操纵系统,并且执行反作用设置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反作用力施加处理,所述转向操纵系统包括反作用力电机和转向电机,所述反作用力电机向转向操纵轴施加转向操纵反作用力,所述转向电机使转向轮转向。反作用力设置处理是使用相位补偿处理来设置转向操纵反作用力的处理。反作用力施加处理是操作反作用力电机以产生通过反作用力设置处理设置的反作用力的处理。相位补偿处理是在车辆的行驶模式不同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向操纵反作用力的相位补偿的处理。
134 转向操纵控制装置 CN202410679053.4 2024-05-29 CN119058805A 2024-12-03 细野宽; 玉泉晴天; 位田祐基; 高桥纱希
发明涉及转向操纵控制装置。处理器(52)被配置成执行反作用设置处理、反作用力施加处理、轴向力梯度计算处理和连动处理。反作用力设置处理是使用相位补偿处理来设置转向操纵反作用力的处理。反作用力施加处理是以由反作用力设置处理设置的反作用力作为输入来操作反作用力电机(22)的处理。轴向力梯度计算处理是用于计算作为变量的轴向力梯度的处理,该变量指示抵抗转向操纵轴(14)的旋转的阻力的改变与转向操纵轴(14)的旋转度的改变的比率。连动处理是使作为用于调节相位补偿方式的变量的相位补偿调节变量的值和轴向力梯度两者中的一个根据另一个而改变的处理。
135 转向控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CN202411326704.8 2024-09-23 CN119037541A 2024-11-29 张昌博; 李逸平; 夏金龙; 李治昀; 傅乃霁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控制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车速,确定车辆是否满足维护模式触发条件;若确定车辆满足维护模式触发条件,则响应于维护模式触发指令,控制车辆进入维护模式;在车辆进入维护模式后,实时获取车辆的转向参数,并根据转向参数确定车辆的转向主控端;根据所确定的车辆的转向主控端,获取对应的转向控制策略;并根据转向控制策略和车辆的转向参数,对车辆进行转向控制处理。该方法用以达到简化转向控制操作的复杂性和提高转向控制的安全性的效果。
136 一种考虑驾驶员衰退的线控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 CN202311237277.1 2023-09-25 CN117284366B 2024-11-29 赵万忠; 陈钰庭; 周小川; 张自宇; 王春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驾驶员衰退的线控转向系统及其路感控制方法,包括:采集车辆的方向盘转矩信号、车速信号、转向执行电机转矩信号和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并对得到的驾驶员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驾驶员肌肉激活度及驾驶员的转向不舒适度;计算考虑驾驶员力衰退的理想路感力矩;计算得理想路感力矩相应的电流,实时控制路感电机输出转矩跟踪理想路感力矩,以实现驾驶员实际转向不舒适度跟踪理想转向不舒适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满足驾驶员对路感力的个性化需求,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
137 转向系统和控制信息设置方法 CN202410638170.6 2024-05-22 CN119018240A 2024-11-26 高台尧资; 安部健一
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转向操纵系统的转向系统(TS)以及用于设置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设置方法。该转向系统(TS)包括:转向单元(6)、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60a)和存储器(60b)。车辆转向操纵系统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转向单元(6)与由驾驶员转向操纵的转向操纵单元(4)之间的动传输路径被切断。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60a)被配置成执行设置控制模式的模式设置处理,在该模式设置处理中,转向单元(6)被操作成设置模式或正常控制模式。设置模式是在转向单元(6)被运输至市场之前在工厂内步骤中可设置的模式。正常控制模式是在经过工厂内步骤之后可设置的模式。模式设置处理包括排他性地设置设置模式或正常控制模式。
138 基于车辆方向盘转速和度的主动回正控制方法 CN202411268733.3 2024-09-11 CN119018234A 2024-11-26 王玮; 何德管; 胡秀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方向盘转速和度的主动回正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车速信号和方向盘当前状态信号;根据方向盘当前状态信号,确定方向盘需要回正的角度和目标回正方向;根据当前车速信号和方向盘角度信号,确定方向盘的目标回正转速;根据当前车速信号、方向盘需要回正的角度、目标回正转速和方向盘转速信号,确定方向盘转速控制矩;根据当前车速信号、需要回正的角度和方向盘角度信号,确定方向盘角度控制力矩;根据方向盘转速控制力矩和方向盘角度控制力矩,确定主动回正力矩;根据主动回正力矩和目标回正方向,控制方向盘主动回正。利用上述方法,保证了不同工况以及不同路面情况下车辆方向盘均可实现自动回正。
139 一种自动驾驶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2210395411.X 2022-04-15 CN114771652B 2024-11-26 赵能卿; 刘钦; 陈江波; 夏永强; 吴皓源
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转向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转向杆的状态参数;并判断车辆是否处于人工干预状态;若是,EPS电子转向系统生成第一数据信号,并发送至ADU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U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接收后,解除转向使能,以退出自动驾驶模式;若否,EPS电子转向系统生成第二数据信号,并发送至ADU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U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接收后,激活转向使能,并控制EPS电子转向系统执行转向动作。本发明中的自动驾驶转向控制方法,通过对转向杆的状态参数进行获取,以判断在自动驾驶状态进行转向时,是否存在人为干预,并针对上述两种制动场景进行逻辑设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140 陀螺仪传感器的修正方法 CN201980086141.0 2019-12-27 CN113260544B 2024-11-26 山本道治; 浦川一雄; 荒谷康太
对车辆绕铅垂方向的轴的速度进行计测的陀螺仪传感器(223)的修正方法包括:对计测方位与车辆方位之间的差量实施处理而得到修正信息的生成处理,该计测方位通过对陀螺仪传感器(223)的输出即传感器输出实施处理而得到,该车辆方位通过利用配置于车辆的行驶路的标识器而推定出;以及利用修正信息来修正对陀螺仪传感器(223)的输出即传感器输出实施处理而得到的计测方位的修正处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