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红藻氨酸受体及其抑制剂在防治橘小实蝇中的应用 |
CN202411818048.3 |
2024-12-11 |
CN119639757A |
2025-03-18 |
程代凤; 刘彬; 程康; 程招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藻氨酸受体及其抑制剂在防治橘小实蝇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RNAi技术降低Grik2c的表达量,证明了红藻氨酸受体Grik2c对橘小实蝇雌虫产卵行为存在调控作用;本发明还筛选了能够与Grik2c结合的抑制剂,抑制剂处理过后的橘小实蝇雌虫表现出严重的产卵缺陷。因此,将Grik2c受体作为靶点可有效抑制橘小实蝇雌虫的产卵行为,进而控制其种群数量,同时使其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极低,有利于实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实蝇的高效安全防控。 |
2 |
红藻氨酸受体Grik2b在防治橘小实蝇中的应用 |
CN202411817355.X |
2024-12-11 |
CN119639756A |
2025-03-18 |
程代凤; 刘彬; 程康; 程招星 |
本发明公开了红藻氨酸受体Grik2b在防治橘小实蝇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RNAi技术降低Grik2b的表达水平,证明了红藻氨酸受体对橘小实蝇雌虫产卵行为的调控作用;本发明还筛选了能够与Grik2b结合的抑制剂,抑制剂处理过后的雌虫表现出严重的产卵缺陷。因此,将Grik2b受体作为靶点可有效抑制雌虫的产卵行为,进而控制其种群数量,同时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极低,有利于实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实蝇的高效安全防控。 |
3 |
基于铁硫簇合成蛋白为靶点的新型生物纳米防蚊药物 |
CN202411387368.8 |
2024-10-01 |
CN119506279A |
2025-02-25 |
江秀梅; 王寅亮; 刘罡; 段诗文; 高健敏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铁硫簇合成蛋白为靶点的新型生物纳米防蚊药物,属于生物药技术领域,以AalbNFS1为靶点开发出了一种壳聚糖‑三聚磷酸钠‑dsNFS1(CS‑TPP‑dsNFS1)生物纳米防蚊技术。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饲喂CS‑TPP‑dsNFS1纳米颗粒的白纹伊蚊幼虫在羽化后不同时间点组织AalbNFS1 mRNA的表达水平。此外,我们在羽化后三天和四天分别对CS‑TPP‑dsNFS1纳米颗粒饲喂的白纹伊蚊进行了飞行能力和吸血能力检测,并在随后进行了生殖能力检测。结果显示CS‑TPP‑dsNFS1显著抑制了白纹伊蚊的飞行、吸血和生殖能力,说明以AalbNFS1为靶点的CS‑TPP‑dsNFS1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防蚊药物。 |
4 |
4-氨基喹唑啉在雌蚊生殖防制中的应用 |
CN202411436841.7 |
2024-10-15 |
CN119318343A |
2025-01-17 |
周丹; 王鑫; 储睿欣; 沈波; 孙艳; 卜思微; 刘进 |
本发明公开了4‑氨基喹唑啉在雌蚊生殖防制中的应用,本发明将4‑氨基喹唑啉粉剂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再与葡萄糖溶液成比例混合,通过口饲雌性成蚊的方法抑制雌蚊卵巢发育从而降低其产卵量。本发明开拓了现有药物4‑氨基喹唑啉的新用途,通过直接抑制雌性成蚊生殖势能进而控制蚊种群数量,为我国当前蚊虫化学杀虫剂普遍耐药的现状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
5 |
一种抑制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的dsRNA及其应用 |
CN202410628055.0 |
2024-05-21 |
CN118599834A |
2024-09-06 |
张苏芳; 张荣; 陈静; 谢明慧; 杨洁; 孔祥波; 张真; 刘福; 方加兴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的dsRNA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抑制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的dsRNA,为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和其反向互补序列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本发明提供的dsRNA注射到云杉花墨天牛体内后,能够降低Orco基因表达量,并使雌、雄害虫对聚集信息素和多种寄主挥发物的响应和趋性明显减弱,嗅觉行为受到严重影响。本发明使云杉花墨天牛嗅觉识别能力下降,影响成虫交配,最终达到防治的效果,为防治云杉花墨天牛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同时为绿色防治松材线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技术。 |
6 |
一种红大片籽瓜化学杀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1510454.4 |
2022-11-29 |
CN115735923B |
2024-05-31 |
陈友强; 颜国荣; 雷中华; 林明; 张智忠; 刘华君; 刘军; 赖成霞; 石必显; 潘竟海; 董新久; 沙红; 邓超宏; 鲁伟丹;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
本发明涉及植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大片籽瓜化学杀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学杀雄剂的活性成分包括:精异丙甲草胺、氟乐灵。所述精异丙甲草胺的浓度0.5~1.2mg/L。所述氟乐灵的浓度0.2~0.7mg/L。使用其处理红大片籽瓜植株后,使籽瓜母本材料上雄花丧失授粉活力导致其不育,雄性不育诱导率高达98%~100%,死粉率达100%。同时药害轻微,对雌花没有影响,对植株其它方面正常发育生长没有影响,在生产上应用将省去人工去雄环节,大大降低杂交种子制种成本,保证生产的种子杂交率及种子纯度,提高杂交种子生产效率。 |
7 |
一种鼠虫消杀组合物以及消杀鼠虫的方法 |
CN202210696555.9 |
2022-06-20 |
CN115886017B |
2024-05-14 |
张知彬; 刘明; 刘起勇; 郑爱华; 任东升; 赵超越; 王玉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虫消杀组合物以及消杀鼠虫的方法,该鼠虫消杀组合物包含不育剂和伊维菌素;所述伊维菌素的量以大于或等于0.0001重量%且小于0.1重量%的含量存在,基于鼠虫消杀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本发明消杀鼠虫的方法包括将鼠虫消杀组合物喂食鼠类。该鼠虫消杀组合物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且能够同时控制鼠类种群密度及体表寄生虫数量。 |
8 |
白背飞虱SfDpp基因、ds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CN202410142095.4 |
2024-02-01 |
CN118006622A |
2024-05-10 |
龙贵云; 王召; 杨洪; 金道超; 杨熙彬; 曾庆会; 周操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白背飞虱SfDpp基因、ds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该白背飞虱SfDpp基因的序列含有: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基因编码区序列;该dsRNA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核苷酸组成的RNA;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白背飞虱SfDpp基因或上述的dsRNA在如下a1)‑a4)中任一种中的应用:a1)防治白背飞虱;a2)抑制白背飞虱翅膀发育;a3)抑制白背飞虱翅膀的成熟和伸展;a4)抑制白背飞虱复眼的增殖。本发明发现SfDpp基因在调控白背飞虱翅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能够抑制白背飞虱翅的成熟和伸展,并且抑制白背飞虱复眼的增殖,从而为白背飞虱的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 |
9 |
一种绿色生物蟑螂控制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201711456924.2 |
2017-12-28 |
CN108124870B |
2024-01-09 |
曹淦; 苏衡; 李海燕; 王加高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生物蟑螂控制制剂,所述的制剂为S‑烯虫乙酯,将其与蟑螂控制设备相结合进行使用;所述的蟑螂控制设备,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及蟑螂控制装置主体。本发明将S‑烯虫乙酯制备成挥散芯的形式,S‑烯虫乙酯以药囊形式完整地存在于产品中,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要破坏药囊,使得S‑烯虫乙酯流出到芯上,并通过芯向周围环境中挥散。本发明在上盖体与下盖体上开设通孔,通过分子渗透技术使S‑烯虫乙酯的有效成分被缓慢释放,从而使蟑螂致畸、不育,阻断蟑螂的生命周期,从根源控制蟑螂种群数量,达到彻底消灭蟑螂的效果。 |
10 |
褐飞虱lncInR2基因作为靶点在制备防治褐飞虱药物中的应用 |
CN202311177752.0 |
2023-09-13 |
CN117286141A |
2023-12-26 |
李春梅; 刘凯; 熊志文; 冯浩天; 万小荣 |
本发明公开了褐飞虱lncInR2基因作为靶点在制备防治褐飞虱药物中的应用。抑制所述的褐飞虱lncInR2基因的物质在在制备防治褐飞虱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抑制褐飞虱lncInR2基因的物质为针对所述的褐飞虱lncInR2基因的dsRNA、shRNA、miRNA、cDNA、反义RNA/DNA、基因编辑系统、低分子化合物、肽、抗体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首次发现lncInR2基因在防治褐飞虱中的作用,通过RNAi技术获得lncInR2基因的dsRNA,并通过显微注射的方式沉默lncInR2基因后,能够有效抑制褐飞虱卵巢发育和降低产卵量,从而抑制褐飞虱的繁殖,实现褐飞虱的防治。 |
11 |
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 |
CN202211141193.3 |
2022-09-20 |
CN115428768B |
2023-10-03 |
常志光; 李杰銮; 刘楠楠; 李志勇; 高洪学; 杨春红; 吴常茵; 丁洪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涉及蜜蜂保种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两只以上的蜂王的斗杀工具分别进行预处理,使其丧失攻击能力,之后同箱饲养;(2)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步骤(1)同箱饲养后的蜂王置于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之后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本发明采用多蜂王同巢繁殖方式,实现多蜂王同巢度过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实现了多蜂王同巢周年的繁殖饲养,具有节省蜂群,节省饲料,节省人工的优势。 |
12 |
一种调控红火蚁生殖的小分子RNA及其应用 |
CN202210891837.4 |
2022-07-27 |
CN115786334B |
2023-07-18 |
陈洁; 关子盈; 陈婷; 石庆型; 齐国君; 吕利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红火蚁生殖的小分子RNA及其应用。本发明人发现红火蚁miRNA‑1175‑3p在红火蚁的腹部高表达,在工蚁中表达较高,在性蚁中表达较低,而在蚁后中表达最低。通过饲喂miRNA‑1175‑3p的类似物,发现红火蚁蚁后的产卵能力下降,卵巢发育异常;而通过饲喂miRNA‑1175‑3p的抑制剂,发现与对照工蚁的已退化卵巢相比,试验组工蚁的卵巢开始发育。 |
13 |
一种用于投放改良型纳米化不育剂的装置 |
CN202111429010.3 |
2020-12-03 |
CN114041472B |
2023-06-30 |
付和平; 卜凡; 袁帅; 武晓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投放改良型纳米化不育剂的装置,包含如下步骤:将纯度大于99%的紫草素和纯度大于99%的炔雌醚以10:1的质量比溶解于食用油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将上述所制备的药剂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进行纳米乳化处理,制得不育剂乳液;该不育剂乳液浓度在30mg/kg时,对于非靶动物无作用,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误伤其他物种的问题,对于维持草原生态平衡是极为有利的;该不育剂乳液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药量大幅减少,但药效反而增加了,这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真正的落地实施,降低防治成本,提升防治效果,为药物今后的投放提供技术支持。 |
14 |
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作为化学杀雄剂的安全剂的应用 |
CN202310217290.4 |
2023-03-08 |
CN116267922A |
2023-06-23 |
于澄宇; 张明政; 董军刚; 徐爱遐; 黄镇 |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作为化学杀雄剂的安全剂/或保护剂的应用,对杀雄目标植物在其花蕾发育早期进行处理;用该安全剂/或保护剂缓解化学杀雄剂的剂量过大时对植物生长、花序伸长、花器大小、雌蕊结实性能的抑制作用,同时保留了化学杀雄剂对雄蕊的杀雄作用;母本变得更容易接受父本植物的花粉生产杂交种。该安全剂/或保护剂允许适当加大杀雄剂的应用剂量来加强杀雄效果,解决了化学杀雄剂安全窗口狭窄导致田间处理效果易在药害与无效之间摇摆不定的缺陷,所以在不降低种子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杂交种的杂交率,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
15 |
蚊虫性信息素及其在蚊虫防治上的应用 |
CN202110004779.4 |
2021-01-04 |
CN114711230B |
2023-05-02 |
王四宝; 王官栋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蚊虫性信息素及其在蚊虫防治上的应用。本发明的新型信息素分离自蚊虫,具有促进雄性蚊虫交配竞争力、生殖竞争能力或对雌性蚊虫的吸引能力的功能。所述性信息素可通过调控雄性蚊虫(尤其是雄性不育蚊虫或遗传修饰蚊虫)交配竞争力和生殖能力,为蚊虫种群控制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
16 |
一种鼠虫消杀组合物以及消杀鼠虫的方法 |
CN202210696555.9 |
2022-06-20 |
CN115886017A |
2023-04-04 |
张知彬; 刘明; 刘起勇; 郑爱华; 任东升; 赵超越; 王玉杰 |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虫消杀组合物以及消杀鼠虫的方法,该鼠虫消杀组合物包含不育剂和伊维菌素;所述伊维菌素的量以大于或等于0.0001重量%且小于0.1重量%的含量存在,基于鼠虫消杀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本发明消杀鼠虫的方法包括将鼠虫消杀组合物喂食鼠类。该鼠虫消杀组合物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且能够同时控制鼠类种群密度及体表寄生虫数量。 |
17 |
一种调控红火蚁生殖的小分子RNA及其应用 |
CN202210891837.4 |
2022-07-27 |
CN115786334A |
2023-03-14 |
陈洁; 关子盈; 陈婷; 石庆型; 齐国君; 吕利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红火蚁生殖的小分子RNA及其应用。本发明人发现红火蚁miRNA‑1175‑3p在红火蚁的腹部高表达,在工蚁中表达较高,在性蚁中表达较低,而在蚁后中表达最低。通过饲喂miRNA‑1175‑3p的类似物,发现红火蚁蚁后的产卵能力下降,卵巢发育异常;而通过饲喂miRNA‑1175‑3p的抑制剂,发现与对照工蚁的已退化卵巢相比,试验组工蚁的卵巢开始发育。 |
18 |
Pipiserpin蛋白在蚊媒种群控制中的应用 |
CN202210210079.5 |
2022-03-03 |
CN115725594A |
2023-03-03 |
陈琳; 张东辉; 诸雅雯; 陆青宇; 季旻珺 |
本发明公开了Pipiserpin蛋白在蚊媒种群控制中的应用。SEQ ID No.1所示Xa抑制剂Pipiserpin基因在制备蚊媒种群控制制剂中的应用。SEQ ID No.2所示Xa抑制剂Pipiserpin蛋白在备蚊媒种群控制中的应用。Xa抑制剂Pipiserpin蛋白用于接种动物,以产生抗血清,用于蚊媒防制和蚊媒病防控。本发明克隆表达了一种新型Xa抑制剂Pipiserpin,其抗血清可以抑制蚊卵巢发育,降低孵化率,由于蚊以动物血液为食,本发明中Pipiserpin蛋白可用于接种动物,以产生抗血清,用于蚊媒防制和蚊媒病防控。 |
19 |
一种苦参碱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
CN202211323740.X |
2022-10-27 |
CN115636830A |
2023-01-24 |
吴盼盼; 梁金丰; 颜振平; 操济繁; 邓端玉; 汪旭; 洪为谦; 李冬利; 徐学涛; 张焜 |
本发明属于化学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苦参碱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所述苦参碱衍生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前药、水合物、溶剂化物或代谢产物:其中,R1为Cl、Br中的一种;R2为中的一种。本发明的苦参碱衍生物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同时能够对蚊虫的整个生长周期产生较大的影响,抑制幼虫的蛹化,使幼虫不能正常的羽化成成蚊,并推迟白纹伊蚊的羽化时间,进一步控制蚊虫的种群数量。 |
20 |
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 |
CN202211141193.3 |
2022-09-20 |
CN115428768A |
2022-12-06 |
常志光; 李杰銮; 刘楠楠; 李志勇; 高洪学; 杨春红; 吴常茵; 丁洪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多蜂王同巢饲养实现蜜蜂保种的方法,涉及蜜蜂保种养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两只以上的蜂王的斗杀工具分别进行预处理,使其丧失攻击能力,之后同箱饲养;(2)在入冬前,外界日间最高气温低于7℃后,蜂群结团时,将步骤(1)同箱饲养后的蜂王置于同一容器内,喷洒互认识别溶液到蜂王体表,使其互认、识别,之后同时介入到同一无王中华蜂蜂群,同巢越冬,越冬后正常饲养繁殖。本发明采用多蜂王同巢繁殖方式,实现多蜂王同巢度过寒冷的冬天、炎热的夏天,实现了多蜂王同巢周年的繁殖饲养,具有节省蜂群,节省饲料,节省人工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