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链节和用于制造链节的方法 |
CN202380068843.2 |
2023-09-07 |
CN119968524A |
2025-05-09 |
安德烈亚斯·潘克尔; 雷内·福尔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链(2)的链节(1),其中,链节(1)具有两个相互平行延伸的支腿(4,5),这些支腿在端部处通过拱形件(6,7)相互连接。链节(1)的支腿(4,5)和拱形件(6,7)它们各自的横截面(8,9,10,11)均被设计成圆形,其中,支腿(4,5)的横截面积(8,9)小于拱形件(6,7)的横截面积(10,11)。链节(1)通过径向锻造制成,其方法步骤如下:提供型材杆(18),其中,型材杆(18)由钢材料制成;将型材杆(18)插入径向锻造机(24)中,并通过逐长度段地减小型材杆(18)的直径(D18)的方式来进行径向锻造,以使型材杆(18)在锻造长度段上被轴向拉伸,其中,直径(D18)至少在以后的支腿(4,5)的区域中被减小;取出经径向锻造的链节半成品(19),将其成型为链节(1),并焊接所成型的链节(1)的端面(23)。 |
2 |
钢板 |
CN202380069871.6 |
2023-09-29 |
CN119968473A |
2025-05-09 |
吉村信幸; 白石辽太郎; 本间龙一; 高峰史寿; 若松弘宜; 大久保武史 |
一种钢板,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α值为1.00~1.50质量%,β值为10.0~15.0,γ值为0.70~1.50质量%,Ceq值为0.550~0.620质量%,屈服强度为670~870N/mm2,抗拉强度为780~940N/mm2,在‑65℃下的夏比冲击吸收能为100J以上,在1/4厚位置的1mm×1mm、0.05mm间距的硬度分布测定中,121点的测定位置的硬度的平均值为265Hv~290Hv,标准偏差为20以下,板厚为10~60mm。 |
3 |
用于对轴进行加工、尤其深滚压的设备 |
CN202380066321.9 |
2023-08-21 |
CN119968246A |
2025-05-09 |
克里斯蒂安·亨克; 罗兰·黑夫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轴(4)和其它构件进行加工、尤其深滚压的设备(1),其包括:两个用于在两侧容纳待加工轴(4)的顶尖(2A、2B);至少一个用于使待加工轴(4)转动的驱动器(6A、6B);至少一对用于对待加工轴(4)进行加工、尤其深滚压的滚压工具(8A、8A‘、8B、8B‘、8C、8C‘),其中,两个顶尖(2A、2B)都布置在中心轴线(3)上,其中,至少一个顶尖(2B)能够沿着中心轴线(3)移动,其中,至少一对滚压工具(8A、8A‘、8B、8B‘、8C、8C‘)布置在可移动的轴向滑块(10A、10B、10C)上,所述轴向滑块能够沿着中心轴线(3)移动,并且其中,滚压工具(8A、8A‘、8B、8B‘、8C、8C‘)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中心轴线(3)移动。为了对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构件进行高效加工,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更换滚压工具(8A、8A‘、8B、8B‘)的更换装置(11A、11A‘、11B、11B‘)。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设备的用途,其用于对轴(4)、特别是对轨道车辆的轮组的轮组轴进行深滚压。 |
4 |
用于电磁成形制品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CN202380069697.5 |
2023-09-26 |
CN119968242A |
2025-05-09 |
毛用宁 |
公开了用于电磁成形制品(例如饮料容器)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电能的多个脉冲施加到电磁线圈以产生电磁力,该电磁力使预成形制品抵靠模具膨胀。控制第一脉冲的电能以使预成形制品膨胀设定距离以获得最佳性能。还公开了模具节段,这些模具节段允许监测模具内的预成形制品的位移,并且允许在预成形制品的膨胀期间增加从模具内的空气的排放。 |
5 |
一种控制柜模块及其制造工艺 |
CN202510023526.X |
2025-01-07 |
CN119967753A |
2025-05-09 |
刘雪莲; 孙小斌 |
本发明涉及控制柜,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控制柜模块及其制造工艺,步骤一:将待加工板材放置在四个运输辊之间;步骤二:调整两个冲压机构的位置,使得冲压机构能够对待加工板材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压加工;步骤三:两个冲压机构能够对待加工板材进行冲压形成不同大小的安装孔;包括控制柜和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控制柜内,安装模块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位;所述安装模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控制柜上安装有柜门;所述控制柜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腔体,每个散热腔体内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每个散热腔体内均转动连接有多个风扇;可以制备一种能够将电器安装在任意位置的控制柜安装模块。 |
6 |
面向汽车天窗装配的铆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443837.1 |
2025-04-10 |
CN119962088A |
2025-05-09 |
谭源; 徐万虎; 罗振达 |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汽车天窗装配的铆接质量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装配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天窗结构对铆接部位进行识别分区,构建多铆接天窗区域;建立铆接工艺流程与铆接质量特征的加工应用关系;基于多铆接天窗区域,对各区域进行操作使用应力解析,获得各区域的操作应力分布;根据加工应用关系,对各区域的操作应力分布进行加工质量约束分析,获得工艺流程的质量约束条件;根据工艺流程的质量约束条件对天窗装配铆接工艺流程进行质量检测,获得天窗铆接质量检测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天窗装配铆接质量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操作应力的分析与质量约束条件的检测,达到了提高天窗铆接质量检测的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
7 |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线束质量检测装置 |
CN202411945273.3 |
2024-12-27 |
CN119959214A |
2025-05-09 |
罗德章; 鲁军; 徐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线束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有控制绷紧调位部件与视觉观测机构,所述控制绷紧调位部件的上方内侧设置有套接压装的线束产品本体,所述控制绷紧调位部件的四周上方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定位照射部件,且所述定位照射部件的顶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视觉观测机构。该发明装置主要是利用控制绷紧调位部件配合上定位照射部件将线束产品进行有效的定位,通过定位后使得升降推杆、开槽盒、横向丝杆、滑动基座、电动旋转柱、摆动杆、铰链动臂、铰链端座、镜筒和观测镜头进行铰链传动调节后,使得铰链动臂、铰链端座经过多向性调节后使得镜筒和观测镜头能够对于线束产品达到视觉性检测的效果,从而能够快速提升设备的检测速率。 |
8 |
一种发射装置内部电缆切割装置 |
CN202510190469.4 |
2025-02-20 |
CN119958375A |
2025-05-09 |
赵铮; 李东宇; 郭治宇; 汤平静; 谭芮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射装置内部电缆切割装置,用于解决发射装置内部电缆快速切割分离问题。该装置包括:切割索位于U型主体的安装槽内,能够形成U型射流,从三个方向切割电缆。电爆管位于电爆管安装座内,与切割索同轴对接,能够可靠起爆切割索。切割索底面到电缆外表面设置有间隙作为炸高,能够提高射流侵彻能力。平头螺栓用于连接U型主体的两部分壳体,压紧螺栓用于压紧电缆,安装孔用于将电缆切割装置安装固定在发射装置上。该电缆切割装置操作方便、响应迅速、切割能力强、占用空间小,能够在空气中或水下快速切割分离电缆。 |
9 |
一种重力式气体换向装置 |
CN202510055665.0 |
2025-01-14 |
CN119957576A |
2025-05-09 |
张强; 白龙; 颜世月; 高原; 张振涛; 尚前 |
本申请属于换向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力式气体换向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轴向开设有主气道,主气道的一端与外界气源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沿阀体径向布置的分气道,分气道的中间位置与主气道端部连通,分气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气道和第二支气道,第一支气道、第二支气道远离分气道的一端分别与执行部件的两侧腔体连通,分气道内设置有重力球,第一支气道和第二支气道所在平面位于铅垂面时所述重力球对分气道下端进行密封,不需要额外的电力以及动力,在设备自身转动下就可实现气路的切换,可用于拉丝机主轴内用于控制切割机头丝的驱动气缸,利用主轴的自身转动实现驱动气缸的往复运动,操作简单方便。 |
10 |
一种双层油底壳及其成型装置 |
CN202510452844.8 |
2025-04-11 |
CN119957345A |
2025-05-09 |
盛水星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层油底壳及其成型装置,属于汽车部件及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生产高品质双层油底壳的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预热台、一阶模体、二阶模体、三阶模体和四阶模体,预热台适于给原料坯加热;基座通过主压缸连接有位于上方的升降台,一阶模体包括与基座连接的预压定模,以及与升降台连接的第一压边框;二阶模体包括与基座连接的浅拉模,以及与升降台连接的第二压边框;三阶模体包括与基座连接的深拉模;四阶模体包括与基座连接的冲压模座,以及与升降台连接的平压板。本申请通过设计多个成型模体,让成型装置具有多个工位,原料坯依次通过这些工位,逐步拉伸,材料的延伸方向更加可控,成型过程更加稳定。 |
11 |
一种加速Ti-42A1-5Mn合金中亚稳B2相转变的方法 |
CN202510242846.4 |
2025-03-03 |
CN119956277A |
2025-05-09 |
唐红建; 贾进浩; 汪敏; 李栋; 肖雨佳; 李泽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Ti‑42A1‑5Mn合金中亚稳B2相转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真空感应冶炼含Fe元素的Ti‑42Al‑5Mn合金铸锭;其中:要求铸锭中Fe含量为0.4~1.2at.%;步骤2:对步骤1所述合金铸锭进行锻造、冷却后得到锻坯;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锻坯进行固溶热处理;步骤4:对经步骤3固溶热处理后所得试样进行时效热处理。本发明提出的Fe微合金化处理加快了Ti‑42Al‑5Mn合金中亚稳B2相的转变速率,对于合金服役时所需稳定的相组织与结构是有益的,避免了合金在使役过程中发生组成相失稳转变带来的性能劣化问题。 |
12 |
一种短流程7022铝合金挤压材的制备方法 |
CN202510303734.5 |
2025-03-14 |
CN119956262A |
2025-05-09 |
杨森淋; 王燕; 同梅梅; 张晓英; 曹光林; 侯晓东; 陈云; 李铁; 冷俊杰; 冯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短流程7022铝合金挤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 1)制备7022铝合金铸锭;S2)将所述7022铝合金铸锭进行挤压;S3)将步骤S2)得到的挤压材进行在线淬火;所述挤压的铸锭温度为400~450℃,所述挤压的挤压筒温度为400~450℃,所述挤压的挤压速度为0.5~2.0m/min,所述挤压的出口温度≥40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短流程7022铝合金挤压材的制备方法,其通过细化7022铝合金的化学成分,优化挤压铸锭温度、挤压同温度以及挤压速度,同时监控在热挤压后直接水冷的入水温度,实现了7022铝合金在线淬火的短流程生产工艺且保证了铝合金挤压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
13 |
700MPa级高性能海洋立管用宽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CN202510226508.1 |
2025-02-27 |
CN119956230A |
2025-05-09 |
张帅; 任毅; 王爽; 高红; 王复越; 张哲睿; 付成哲 |
本发明公开了700MPa级高性能海洋立管用宽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设计使CEIIW控制在0.39%~0.47%,CEPcm控制在0.16%~0.20%;低Nb、Mo、Mn设计促进加速冷却前多边形铁素体相变;通过Mo、Cr复合控制和Nb、V、N复合添加等实现对强化、相变、微观组织和钢板性能及焊后性能的有利影响。在成分设计基础上采用低温加热、粗轧多阶段厚度截面高温度梯度形变+低温轧制、粗轧结束后中间待温坯快速冷却、精轧低温变形和多阶段水冷等方法获得了多边形铁素体+板条贝氏体,还可以包括少量粒状贝氏体的微观组织,形变奥氏体高度平均不超过15μm,各相比例、析出相大小与分布控制理想。 |
14 |
低温成形性能优良的1500MPa级锌基镀层钢板及其制造方法、热成形方法和部件 |
CN202510097449.2 |
2025-01-22 |
CN119956221A |
2025-05-09 |
吕家舜; 杨洪刚; 徐闻慧; 金勇; 王永明; 徐承明 |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温成形性能优良的1500MPa级锌基镀层钢板,包括基板和镀层,所述基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18%~0.24%,Si:0.15%~0.45%,Mn:1.50%~2.50%,P≤0.02%,S≤0.02%,Al:0.03%~1.50%,Nb:0.02~0.10%,Ti:0.02~0.10%,B≤0.005%,Cr:0.15%~0.60%,以及Fe和其它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镀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0.15%~3.50%,其余为Zn。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温成形性能优良的1500MPa级锌基镀层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冶炼、铸造、热轧、酸洗冷轧、热浸镀。以及一种低温成形性能优良的1500MPa级锌基镀层钢板的热冲压方法,包括钢板加热、钢板冷却、热冲压。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热冲压成形零件的抗拉强度大于1500MPa,屈服强度大于1000MPa,伸长率大于6%,抗延迟断裂性能优良。 |
15 |
一种1800MPa级抗延迟开裂热成形铝硅镀层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510097416.8 |
2025-01-22 |
CN119956217A |
2025-05-09 |
杨洪刚; 吕家舜; 徐闻慧; 金勇; 刘小辉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00MPa级抗延迟开裂热成形铝硅镀层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基板化学成分(Wt%),C:0.23~0.3、Si:0.2~0.3、Mn:1.0~1.5、S:0.005~0.015、P:0.005~0.016、Nb:0.02~0.05、Ti:0.02~0.05、Als:≤0.01、Ca:0.003~0.01、B:0.001~0.003、Cr:0.12~0.17、V:0.08~0.2、O:0.025~0.03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中含有复合氧化物和MnS的夹杂物,其尺寸小于1500nm,分布以横截面计算为10~40个/mm2。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精炼、连铸、热轧、冷轧、热镀和热冲压成形。本发明通过提高钢板内部的O含量,进一步提高钢板抗延迟开裂性能。 |
16 |
一种具有优异火工性能的超高强低温钢板及制造方法 |
CN202510097231.7 |
2025-01-22 |
CN119956211A |
2025-05-09 |
李广龙; 严玲; 张鹏; 李博雍; 王晓航; 肖久寒; 刘鹏程; 齐祥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火工性能的超高强低温钢板及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80%~0.200%,Si:0.70%~1.30%,Mn:1.60%~2.10%,P≤0.008%,S≤0.005%,V:0.080%~0.230%,N:0.0220%~0.0280%,Cu:0.70%~1.05%,Ni:1.30%~1.70%,Mo:0.40%~0.60%,Ti:0.020%~0.040%,Als:0.040%~0.060%,La:0.0300%~0.036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再加热、轧制、加速冷却、回火;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最终得到具有优异综合力学性能及火工性能的钢板,火工后钢板的屈服强度≥560MPa,抗拉强度660~710MPa,断后延伸率≥21.5%,‑80℃冲击吸收能量≥190J。 |
17 |
一种具有优异火工性能的高强船板及制造方法 |
CN202510097211.X |
2025-01-22 |
CN119956210A |
2025-05-09 |
李广龙; 严玲; 张鹏; 李博雍; 王晓航; 肖久寒; 刘鹏程; 齐祥羽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火工性能的高强船板及制造方法,采用低碳的化学成分体系,并添加V‑N、Ti等细化晶粒元素,促进钢中铁素体组织的形成,添加RE元素,提高钢的纯净度;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再加热、轧制、加速冷却、堆垛缓冷,轧制工艺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第一阶段轧制采用高温快轧+大压下的工艺,第二阶段采用高终轧温度的快轧工艺;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及火工性能,屈服强度>485MPa,抗拉强度560~620MPa;火工后钢板的屈服强度>475MPa,抗拉强度551~610MPa,断后延伸率≥25.5%,‑80℃冲击吸收能量>200J。 |
18 |
低温断裂韧性优良的极地船用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202510097148.X |
2025-01-22 |
CN119956208A |
2025-05-09 |
李博雍; 李广龙; 严玲; 张鹏; 刘鹏程; 肖久寒; 齐祥羽; 王晓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断裂韧性优良的极地船用双相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01%~0.01%,Si:0.2%~0.5%,Mn:0.5%~1.5%,P≤0.02%,S≤0.002%,Cr:21%~22%,Ni:7%~9%,Mo:2%~3%,N:0.1%~0.3%,Cu:2%~3%,La:0.0055%~0.0095%,Ce:0.0045%~0.008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轧制、固溶;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屈服强度≥605MPa,抗拉强度≥812MPa;‑80℃冲击功≥180J,‑100℃冲击功≥142J,无塑性转变温度NDTT≤‑70℃,‑40℃低温延伸率≥35%,Z向性能≥63%,母材及热影响区低温断裂‑20℃、‑40℃及‑60℃下CTOD>0.2mm。 |
19 |
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稀土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102742.3 |
2025-01-22 |
CN119956180A |
2025-05-09 |
谢勇; 张睿泽; 冯晨; 王福德; 严振宇; 卓航; 肖肖; 宋全 |
一种电弧增材制造稀土镁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丝材质量按百分比计:钆Gd:12.0~14.0%,钇Y:4.2~5.5%,锌Zn:2.5~3.5%,锆Zr:0.8~1.2%,其余单个杂质元素:≤0.1%,其余杂质元素合计≤0.2%,余量为Mg。按上述合金成分比例原料经过配料、合计熔炼、棒状铸造、均匀化处理、锻造加工、挤压加工、拉拔加工、扒皮加工处理步骤制备高质量稀土镁合金丝材,经电弧增材成形和固溶时效后,构件温拉伸抗拉强度大于365MPa,屈服强度大于290MPa,延伸率大于10%,且横向和纵向无塑性各向异性,满足稀土镁合金高性能电弧增材制造需求。 |
20 |
Al-Mg-Mn-Sc铝合金、其制备和Al-Mg-Mn-Sc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 |
CN202510159275.8 |
2025-02-13 |
CN119956172A |
2025-05-09 |
何勇; 王燕; 陈月雁; 古玉婷; 徐明华; 同梅梅; 杨森淋; 毛雪晶; 蒋华; 廖志刚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Mg‑Mn‑Sc铝合金,包括:Mn0.30~1.00%,Mg3.20~4.80%,Cr0.05~0.15%,Ti0.05~0.15%,Zr0.05~0.15%,Sc0.15~0.25%,Al余量。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Al‑Mg‑Mn‑Sc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Al‑Mg‑Mn‑Sc铝合金铸锭进行加热,再进行挤压,得到铝合金挤压件;将铝合金挤压件进行拉伸,得到Al‑Mg‑Mn‑Sc铝合金型材。本发明通过引入Sc元素,同时控制挤压工艺和拉伸工艺,从而提高了Al‑Mg‑Mn‑Sc铝合金型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且满足客户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