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纺织设备及加工 / 纺纱 /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阅读:124发布:2023-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一种基于原 电池 原理的供暖 救生衣 ,包括呈人体状的潜 水 衣本体以及设置在潜水衣本体外的充气式 马 甲救生衣本体。潜水衣本体从内向外依次设有 氨 纶布内层、氯丁 橡胶 层以及氨纶布外层。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内壁上设有保暖层,保暖层包括无 纺纱 布、以及填充在无纺纱布和救生衣本体内壁之间的 铁 粉、活性 碳 、盐、水和蛭石。本实用新型电基于 原电池 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落水人员身穿该救生衣后,有效降低了人落水后的海难危险系数。,下面是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人体状的潜衣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潜水衣本体外的充气式甲救生衣本体;所述潜水衣本体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纶布内层、氯丁橡胶层以及氨纶布外层;在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内壁上设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无纺纱布、以及填充在无纺纱布和救生衣本体内壁之间的粉、活性、盐、水和蛭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手动式充气和吹嘴,所述吹嘴位于救生衣本体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上还设置有能发出红蓝色高频闪光的肩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光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的腰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食物和淡水的食品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衣本体包括连为一体的头套、上衣、裤子、筒靴和手套,所述手套形式为蛙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与所述上衣一体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上衣及裤子为一体设计,所述上衣与裤子设置同一拉链

说明书全文

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救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背景技术

[0002] 不管是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还是1999年发生在渤海湾的“大舜”沉船事件,都警示我们:人浸泡在冷水中将会导致快速死亡。“泰坦尼克”号在沉没前,有705人乘救生艇或救生筏逃离而获得生还,1小时50分钟后,救援船只赶到了现场,这时浸在北大西洋0℃海水中的1489人已无一幸存。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因为火灾沉没,当时海水温度也是接近0℃,船上302名乘客,只有22人生还。从以上两起海难事故可以发现:海水温度过低,缺乏保暖救生措施,大部分人被冻死,是造成人员大量死亡的直接原因。传统的水上救生衣一般仅仅是在其内装有泡沫或充气,虽然方便灵活,但存在不能保温,使落水人员因寒冷使能量耗尽而亡,救生效果甚微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水上救生衣存在不能保温,使落水人员因寒冷使能量耗尽而亡,救生效果甚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
[0004]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包括呈人体状的潜水衣本体以及设置在潜水衣本体外的充气式甲救生衣本体;潜水衣本体从内向外依次设有纶布内层、氯丁橡胶层以及氨纶布外层;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内壁上设有保暖层,保暖层包括无纺纱布、以及填充在无纺纱布和救生衣本体内壁之间的粉、活性、盐、水和蛭石。
[0005] 进一步的,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上设置有手动式充气和吹嘴,吹嘴位于救生衣本体肩部。
[0006] 进一步的,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上还设置有能发出红蓝色高频闪光的肩灯。
[0007] 进一步的,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光条。
[0008] 进一步的,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的腰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食物和淡水的食品袋。
[0009] 进一步的,潜水衣本体包括连为一体的头套、上衣、裤子、筒靴和手套,手套形式为蛙形。
[0010] 进一步的,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与上衣一体设计。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头套、上衣及裤子为一体设计,所述上衣与裤子设置同一拉链
[0012] 本实用新型电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潜水衣本体设置氨纶布层和氯丁橡胶层,不仅防水效果好且穿着舒适,在潜水衣的基础上在身子处加装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手拉动充气阀上的拉索,便会在5秒内完成充气产生8~15公斤浮,向上托起人体,此时空气便会驱动保暖层,产生原电池化学反应放热,再加上保暖层中蛭石的保温隔热作用和无纺纱布的控制气进出率的作用,能有效持续适宜的给人体供热,再加上潜水衣保护头、脚、手,大大减少了人体的散热,这样一来该产品能使得人体在冷的海水中保持热量,等待救援,有效降低了海难的危险系数。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的潜水衣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1中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的救生衣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为潜水衣本体,2为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11为氨纶布内层,12为氯丁橡胶层,13为氨纶布外层,21为保暖层,22为无纺纱布,23为填充物,24为救生衣本体内壁,25为吹嘴,26为肩灯,27为食品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包括呈人体状的潜水衣本体1以及设置在潜水衣本体1外的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潜水衣本体1从内向外依次设有氨纶布内层11、氯丁橡胶层12以及氨纶布外层13,即氯丁橡胶层12设置在氨纶布内层11和氨纶布内层11之间,可以实现不仅防水保温效果好且穿着舒适的有益技术效果。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内壁上设有保暖层21,保暖层21包括无纺纱布22、以及填充在无纺纱布22和救生衣本体内壁24之间的填充物23,填充物23包括铁粉、活性碳、盐、水和蛭石。
铁粉、活性碳、盐、水和蛭石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填充,以使当救生衣充气后,空气便会透过无纺纱布22与填充物23接触以驱动保暖层21内的填充物23发生反应,产生原电池化学反应放热并将温度保持在适宜人体承受的范围。再加上保暖层21中蛭石的保温隔热作用和无纺纱布22的控制氧气进出率的作用,能有效持续适宜的给人体供热,再加上潜水衣保护头、脚、手,大大减少了人体的散热,这样一来该产品能使得人体在冰冷的海水中保持热量,等待救援,有效降低了海难的危险系数。
[0018] 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上设置有手动式充气阀和吹嘴25,吹嘴25位于救生衣本体肩部。当保暖层21对救生衣中气体的消耗,人体可通过吹嘴25向内充气。吹嘴25可以设计为单向充气结构,即可以通过嘴向内吹气而不会漏气。
[0019] 进一步的,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上还设置有能发出红蓝色高频闪光的肩灯26,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的背部设置有反光条,以保证无论是白天和黑夜都能让搜救人员及时发现搜救目标。
[0020] 在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的腰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食物和淡水的食品袋27,食品袋27内放置有压缩饼干、淡水等便携式应急食品。从而能够保证落水人员在没有及时得到救援的情况下及时补充能量。
[0021] 进一步的,潜水衣本体1包括连为一体的头套、上衣、裤子、筒靴和手套,手套形式为蛙形,以方便落水人员游泳自救。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本体2与上衣一体设计,以尽量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发。
[0022] 本实用新型电基于原电池原理的供暖救生衣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潜水衣本体1设置氨纶布层和氯丁橡胶层12,不仅防水效果好且穿着舒适,在潜水衣的基础上在身子处加装充气式马甲救生衣,手拉动充气阀上的拉索,便会在5秒内完成充气产生8~15公斤浮力,向上托起人体,此时空气透过无纺纱布22,便会驱动保暖层21,产生原电池化学反应放热,再加上保暖层21中蛭石的保温隔热作用和无纺纱布22的控制氧气进出率的作用,能有效持续适宜的给人体供热,再加上潜水衣保护头、脚、手,大大减少了人体的散热,这样一来该产品能使得人体在冰冷的海水中保持热量,等待救援,有效降低了海难的危险系数。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纺纱机 2020-05-11 395
纺纱机 2020-05-11 569
纺纱纱架 2020-05-12 132
纺纱装置 2020-05-12 27
纺纱机械 2020-05-12 353
纺纱机 2020-05-13 513
调色纺纱 2020-05-13 589
一种流水线式的环保气流纺纱装置 2020-05-11 402
用于纺纱准备机器的设备和纺纱准备机器 2020-05-11 386
纺纱机 2020-05-11 54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