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整经 / 整经装置

整经装置

阅读:14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整经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出了一种 整经 装置(1),带有导入侧(4)、整经轴(3)、在整经轴(3)背离导入侧(4)一侧上的 正面 (14)以及具有在导入侧(14)和整经轴(3)之间的工作 位置 的筘(5)。人们希望在这种整经装置中使意外事故危险很小。为此规定筘(5)可以从工作位置移动到在正面(14)区域内的调整位置。,下面是整经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整经装置(1),带有导入侧(4)、整经轴(3)、在整经轴(3)背离导入侧(4)一侧上的正面(14)以及具有在导入侧(14)和整经轴(3)之间的工作位置的筘(5),其特征在于,所述筘(5)可以从工作位置移动到在所述正面(14)区域内的调整位置中。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筘(5)和整经轴(3)之间设置有导入辊机构(6),它可以至少部分地向所述正面(14)移动。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辊机构(6)具有输入辊(7)和另外至少一个被设置在该输入辊(7)和正面(14)之间的辊(9),其中输入辊(7)可以越过所述另外的辊(9)向正面(14)移动。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筘(5)和导入辊机构(6)的可移动部分被设置在共同的支架(19)上。
5.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辊机构(6)向着正面(14)被防护机构(20)遮盖,该防护机构可以同筘(5)一起移动。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0)具有可以通过筘(5)的移动来调整的倾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0)被铰接在支架(19)上并支撑导轨(26)上,它在正面(14)上具有阶梯。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0)具有框架(22)和可以被放置在该框架(22)上的盖板(21),其中该盖板(21)在调整位置中可以伸出导轨(26)向下偏转。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整经装置,具有导入侧、整经轴、在整经轴背离导入侧一侧上的正面以及具有在导入侧和整经轴之间的工作位置的筘。

背景技术

这种整经装置被用于把丝束缠绕在整经轴上,整经轴之后可以被用在织机或针织机中。也被称为“整经”地缠绕到整经轴上之前,丝束多次通过预处理阶段,在此例如被涂上浆液。为了避免丝束在大范围内粘在一起,通过筘来引导丝束,其最终也限定了整经轴的宽度。
导入侧处于整经装置的背面。控制元件处于位于对面的正面上,操作员可以操纵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整经装置的规定功能。
整经过程开始时,筘和丝束嵌在一起。通常筘具有大量的向上敞开的“扇形部”,其通过分隔元件,例如向上突出的销钉,被相互分隔开。这些扇形部应该被差不多均匀地填满。当筘从下面进入到移入的丝束中时,仍然可能在扇形部上产生不均匀的纱线分配,这将导致不期望的整经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必须把手中的纱线重新整理在单个的扇形部中。为此他必须登上整经装置。这就意味着麻烦和费时的工作位置,并且意味着增加的事故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任务在于,降低意外事故危险。
该任务通过开头提及类型的整经装置解决,即筘可以从工作位置移动到在正面区域内的调整位置。
正面区域是指机器在正面和经过整经轴轴线的垂直平面之间的半部分。在该区域内,站在设备前面的操作人员也可以接触到筘。操作人员所站的位置和筘之间的距离小于操作人员的平均臂长。操作人员也可以接触筘并且必要时把纱线整理到扇形部中,用于获得均匀的纱线分配。筘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要缠绕到整经轴上的丝束纱线的运行方向移动。这不仅适用于从工作位置到调整位置的运动,也适用于从调整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运动。也不必担心由于筘运动而引起的丝束干扰。
优选在筘和整经轴之间设置有导入辊机构,其至少可以部分地朝着正面移动。因此当导入辊机构的一个或多个辊连同筘移动时,那么可以保持在筘和导入辊机构的入口之间的丝束排列不变,即该排列不会被筘的移动干扰,或没有被以其他方式不利地影响。
此时优选的是,导入辊机构具有输入辊和另外至少一个设置在输入辊和正面之间的辊,其中输入辊可以越过所述其他辊朝着正面移动。从筘看过来,输入辊是导入辊机构的第一个辊。于是输入辊的移动仅仅导致了产生于筘、输入辊和导入辊机构的其他部分之间的线圈长度被扩大。在扩大时可以补充进入到整经装置中的丝束。在筘和输入辊返回时可以转动整经轴,用于接收松掉的丝束。这两种运动可以毫无问题地控制,从而丝束的纱线扭结的险是极小的。
优选筘和导入辊机构的可移动部分设置在共同的支架上。那么筘和导入辊机构的可移动部分之间的布置通过该支架保持不变,从而这里不需要额外的控制。
优选导入辊机构朝向正面被防护机构遮盖,其可以和筘一起移动。由此可能的是,防护机构相对于导入辊机构被保持在这样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确保了操作人员最大可能的安全性和最好的可接近性。
在这里优选的是,防护机构具有通过筘的移动可调整的斜度。通常,该防护机构被如此地倾斜,即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它看到导入辊机构,用于观测丝束的运动。当筘移动到调整位置中时,优选将防护机构放置得更陡。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更近的站到筘那里,从而操作人员更好的接触到筘。于是防护机构实际上不再是障碍。
优选防护机构铰接在支架上并且支撑导轨上,该导轨在正面上具有阶梯。在防护机构支撑在导轨上时,它就保持其斜度。只有当防护机构越过阶梯时,它才可以更陡地倾斜。此时不必要使导轨超过阶梯继续延伸。它也可以在阶梯上终止。接着防护机构在筘的调整位置中简单地铰接悬挂在支架上,并且接着在重影响下几乎垂直向下悬挂着。
在这里优选的是,防护机构具有框架和可以被放置在框架上的盖板,其中该盖板在调整位置中可以伸出导轨向下偏转。于是盖板提供了额外的空间,通过该空间操作人员可以容易地接触到筘。因为盖板可以伸出导轨向下偏转,因此它的高度不超过整经装置的正面,从而没有妨碍操作人员接触筘。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从其正面看的整经装置,
图2整经装置的侧视图,
图3整经装置的俯视图,
图4整经装置的放大局部视图,其筘处在工作位置中,
图5根据图4的视图,带有打开的防护机构,
图6根据图4的视图,带有处在调整位置的筘,
图7根据图6的视图,带有翻转的防护机构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示出了整经装置1,在其中丝束2被缠绕在整经轴3上。此时丝束2从导入侧4进入。处于清楚的原因,丝束2在图3中没有被示出。接着丝束2经过筘5(图4),经过带有输入辊7、中间辊8和输出辊9的导入辊机构6,并且接着到达整经轴3上,该整经轴具有卷轴10和两个侧板11、12。两个侧板11、12的轴向间距确定了最终的整经轴宽度。为了使丝束2的宽度和整经轴3的宽度一致,筘5被构成为伸缩筘,即筘5的宽度是可以改变的。在图3中筘5是锯齿形。在尖端上有分别向上突出的导向元件,例如以针的形式。当筘5在整经轴3的轴向方向上被推在一起时,那么在轴向方向上的针之间的间距减小。当筘5被相互拉开时,那么间距相应的扩大。
操作人员13可以在整经装置1的正面14停留,用于进行规定的工作。仅仅示意示出的屏幕15和键盘16属于电子的调整和控制单元。通过键盘16,操作人员13可以输入用于整经过程的规定参数。
通过垂直驱动机构17,筘5在高度上是可调节的,从而首先可以经由输入辊7引导丝束2,而不用加载在筘5上。接着当丝束2被固定在整经轴3上并且存在确定的张力时,那么筘5可以被从下面进入丝束2中。
图4示出了在筘5的工作位置中的整经装置1的局部。这里筘5被设置丝束2的在导入侧4和整经轴3之间的区段中。更确切的说,筘5被设置在丝束2在导入侧4和导入辊机构6之间的区段中。通常此时筘5被设置在导入侧4和穿过整经轴3的轴线18的垂直平面之间。然而也可能的是,筘更接近于正面14。在工作位置中,操作人员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接触到筘5。要接触到筘,操作人员13就必须登上整经装置。例如当筘从下面移入丝束2中并且由此将丝束2的纱线分配时,此处纱线被不同地分配到筘5的单个的扇形部中,那么筘5就必须是可接触的。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手动分配纱线。
筘5和输入辊7被设置在共同的支架19上,正如图4和图6之间的对比示出的,该支架可以被从在图4中示出的工作位置移动到在图6中示出的调整位置中。在调整位置中,筘5移动越过导入辊机构6的中间辊8。筘5的调整位置也在图2中示出。可以看到的是,现在筘5对操作人员13来说是可接触的,其站在整经装置1的正面之前的地面上。为了接触到筘5,操作人员13实际上还是必须越过输入辊7。整经轴3和导入辊机构6的其他部分尤其是中间辊8不再产生妨碍。这里筘5和正面之间的间距小于40cm。
当筘5连同输入辊7被移动到在图6中示出的调整位置中时,对于丝束2来说产生了从导入侧4到整经轴3的较长路程。但是为此需要的丝束2长度可以在从输入侧4出来的输送过程中补充供应。整经轴3在所述移动到调整位置的过程中保持不活动。
如果支架19相反地从在图6中示出的调整位置滑移到在图4中示出的工作位置中,那么在导入侧4和整经轴3之间的丝束长度缩短。于是为了接收多余的丝束2的长度,整经轴3在卷绕方向上旋转。
防护机构20具有盖板21,当盖板被关闭时,其贴靠在框架22上。为了可以翻转盖板,盖板21具有把手23。正如其在图5中所示,这种翻转也可以当筘5处于工作位置中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可以透过框架22看到导入辊机构6,并且如有必要也可以接触它。于是盖板21和其把手23安放在横支架24上,该横支架在整经装置1的宽度上延伸。
框架22在其上端部铰接在支架19上,即和支架19铰接连接。在其下端部具有转动轮25,其在导轨26上滚动,导轨构造在横支架24的上侧。在转动轮25在导轨26上滚动时,框架22的斜度保持不变,即盖板21具有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斜度。
然而导轨26在整经装置1的正面14上终止。在那里导轨26形成了阶梯。当转动轮25越过该阶梯时,于是框架22翻转,正如这在图6和图7中所示,处于近似垂直的位置。于是转动轮25悬挂在横支架24前。由此防护机构20要求更小的空间,从而操作人员3可以更容易接触筘5。
在该位置中也可以把盖板21伸出横支架24向下翻转,从而翘曲的端部27也不再向上突出于输入辊7,并且操作人员13可以更好地接触筘5。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球经整经机 2020-05-11 185
整经机 2020-05-12 637
多轴旋转式筒子架及抽样整经机以及整经方法 2020-05-11 333
附有纱回收机构的样品整经机 2020-05-12 770
带换纱机构的电子控制试样整经机 2020-05-12 834
整经机 2020-05-13 192
电控样品整经机 2020-05-11 124
整经机 2020-05-12 796
试样经纱整经机 2020-05-13 839
整经装置 2020-05-12 63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