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服装

阅读:84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智能服装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 智能服装 ,包括智能服装本体、控 制模 块 及感测模块。 控制模块 及感测模块皆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智能服装本体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感测模块包含两个不同的 传感器 ,以分别具有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可用来作为控制智能服装本体的依据,或者仅是单纯作为数据分析的使用。,下面是智能服装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智能服装,用于供穿戴者穿戴,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包括:
智能服装本体;
制模,设置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以控制所述智能服装本体;以及
感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
其中所述感测模块包含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取得来自所述穿戴者的第一感测数据,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取得来自所述智能服装的外部环境的第二感测数据,以及所述第一感测数据与所述第二感测数据用来作为控制所述智能服装本体的依据,或者仅是单纯作为数据分析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还包括:
计算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感测模块,所述计算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感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感测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感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感测数据产生计算结果,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结果产生控制信号来自动控制所述智能服装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还包括:
通信模块,设置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使所述智能服装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通信,以将所述第一感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感测数据传送于所述计算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的感测模块经由所述通信模块与设置于外部的所述计算机装置的计算模块通信,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感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感测数据产生计算结果,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计算结果产生控制信号来自动控制所述智能服装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外部的所述计算机装置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操作指令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智能服装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具有至少一导信纱,所述导信纱包括:
第一短织纤,其强度为26至40支之间,并用以作为第一撑材;
第一片状导体,以螺旋行进方式围绕所述第一短织纤的周遭表面,其中所述第一片状导体对应于所述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约为10至30之间;以及绝缘层,环绕所述第一短织纤的所述周遭表面,以包覆所述第一片状导体与所述第一短织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导体线进行轧辊以提供所述第一片状导体,其中所述第一导体线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为X,所述第一片状导体的所述横向截面的长度约为4X,以及所述第一片状导体的所述横向截面的宽度约为X/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包括:
触控织物,设置于所述智能服装本体且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触控织物包括:
多个一般纱与多个导信纱,其中所述触控织物由所述多个一般纱与所述多个导信纱编织而成,且所述导信纱包括:
第二短织纤,其强度为26至40支之间,并用以作为第二撑材;以及
第二片状导体,以所述螺旋行进方式围绕所述第二短织纤的周遭表面,其中所述第二片状导体对应于所述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约为10至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将第二导体线进行轧辊以提供所述第二片状导体,其中所述第二导体线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为X,所述第二片状导体的所述横向截面的长度约为4X,以及所述第二片状导体的所述横向截面的宽度约为X/5。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智能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以根据所述第一感测数据及所述第二感测数据来产生所述计算结果。

说明书全文

智能服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服装,特别是一种可以分别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的智能服装。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有不少业者开始尝试在服装(例如,T恤、裤子、夹克、外套、帽子、围巾或子等)中加入电子组件,以形成智能服装。然而,现有智能服装仍有部分待改善的缺点。例如,现有的一些智能服装仅量测外部环境的数据,导致智能服装的加热控制并不精准。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服装,其可以分别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因此,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可以被收集并加以利用,例如进行比较、分析或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对应进行控制等。例如,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智能服装可达到更精准的温度控制,以使穿戴者更加舒适。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服装,用于供穿戴者穿戴。智能服装包括智能服装本体、控制模以及感测模块。控制模块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智能服装本体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感测模块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感测模块包含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取得来自穿戴者的第一感测数据。第二传感器用于取得来自智能服装的第二感测数据。第一感测数据与第二感测数据可用来作为控制智能服装本体的依据,或者仅是单纯作为数据分析的使用。
[0005] 可选地,智能服装还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且电性连接于感测模块。计算模块接收第一感测数据及第二感测数据并根据第一感测数据及第二感测数据产生计算结果。控制模块根据计算结果产生控制信号来自动控制智能服装本体。
[0006] 可选地,智能服装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通信模块用于使智能服装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通信,以将第一感测数据及第二感测数据传送于计算机装置。
[0007] 可选地,智能服装的感测模块经由通信模块与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的计算模块通信,计算模块根据第一感测数据及第二感测数据产生计算结果,控制模块根据计算结果产生控制信号来自动控制智能服装本体。
[0008] 可选地,外部的计算机装置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控制模块根据操作指令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
[0009] 可选地,智能服装本体包括第一导信纱,第一导信纱包括第一短织纤、第一片状导体以及绝缘层。第一短织纤的强度为26至40支之间,并用以作为第一撑材。第一片状导体以螺旋行进方式围绕第一短织纤的周遭表面。第一片状导体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约为10至30之间,且较佳地约为20。绝缘层环绕第一短织纤的周遭表面,以包覆第一片状导体与第一短织纤。
[0010] 可选地,第一片状导体的材质选自合金、铜镍合金、铜镍锌合金、铜镍合金、铜铬合金、铜合金、镍黄铜合金、磷青铜合金、铍铜合金、镍铬合金、钨合金与不锈的其中之一。
[0011] 可选地,绝缘层的材质选自聚四氟乙烯、氟塑膜、聚氯乙烯、与聚乙烯的其中之一。
[0012] 可选地,将第一导体线进行轧辊以提供第一片状导体。第一导体线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为X。第一片状导体的横向截面的长度约为4X。第一片状导体的横向截面的宽度约为X/5。
[0013] 可选地,智能服装本体包括触控织物。触控织物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触控织物包括多个一般纱与多个第二导信纱。触控织物由多个一般纱与多个第二导信纱编织而成。第二导信纱包括第二短织纤以及第二片状导体。第二短织纤的强度为26至40支之间,并用以作为第二撑材。第二片状导体以螺旋行进方式围绕第二短织纤的周遭表面。第二片状导体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约为10至30之间,且较佳地约为20。
[0014] 可选地,第二片状导体的材质选自铜镍合金、铜镍硅合金、铜镍锌合金、铜镍锡合金、铜铬合金、铜银合金、镍黄铜合金、磷青铜合金、铍铜合金、镍铬合金、钨合金与不锈钢的其中之一。
[0015] 可选地,将第二导体线进行轧辊以提供第二片状导体。第二导体线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为X。第二片状导体的横向截面的长度约为4X。以及第二片状导体的横向截面的宽度约为X/5。
[0016] 可选地,计算模块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以根据第一感测数据及第二感测数据来产生计算结果。
[001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服装,其可以分别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
[0018]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详细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立体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一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二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三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四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一种弹性织物编织的示意图。
[0030] 图11是图10的弹性织物未拉伸的示意图。
[0031] 图12是图10的弹性织物拉伸后的示意图。
[0032]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另一种弹性织物编织的示意图。
[0033]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触控织物的平面图。
[0034]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盒体的示意图。
[0035]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组件配置于盒体的示意图。
[0036]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正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7]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背面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8]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盖体与盒体盖合的示意图。
[0039]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信纱的立体示意图。
[0040] 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信纱的立体示意图。
[0041] 图2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信纱的剖面示意图。
[0042]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导体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
[0043]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信纱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44] 附图标记:
[0045] 100、200、300、400     智能服装
[0046] 110   智能服装本体
[0047] 120   控制模块
[0048] 121、121a、121b   控制组件
[0049] 130   感测模块
[0050] 131   第一传感器
[0051] 132   第二传感器
[0052] 140   计算模块
[0053] 150   通信模块
[0054] 210   线材装置
[0055] 220   第一连接器
[0056] 230   连接线
[0057] 230a、230b、230c   子连接线
[0058] 231   第一织材
[0059] 232   导电线材
[0060] 232a、232b、232c 导电线材
[0061] 310   弹性织物
[0062] 320   弹性织带
[0063] 330   导电线材
[0064] 410   触控织物
[0065] 420   导信纱
[0066] 430   纱
[0067] 500   电子组件保护装置
[0068] 510   盒体
[0069] 511   容置槽
[0070] 512   出线槽
[0071] 513   开口
[0072] 514   底部
[0073] 515   侧壁
[0074] 516   出线槽口
[0075] 520   盖体
[0076] 521   第一盖合部
[0077] 522   第二盖合部
[0078] 530   电子组件
[0079] 540   凸块
[0080] 550   出线槽容置空间
[0081] 560   至少一导电线材
[0082] 600   导信纱
[0083] 611   短织纤
[0084] 612   片状导体
[0085] 612’  导体线
[0086] 700   导信纱
[0087] 730   绝缘层
[0088] 1000  计算机装置
[0089] 1100  计算模块
[0090] 2000  触碰物
[0091] 3000  电子组件
[0092] 3000a、3000b、3000c   电子组件
[0093] CR   计算结果
[0094] CS   控制信号
[0095] DATA1   第一感测数据
[0096] DATA2   第二感测数据
[0097] S51~S54  步骤流程
[0098] SCAN   扫描信号
[0099] SENSE   触控感测信号
[0100] OP   操作指令
[0101] X    导体线的直径
[0102] X/5  横向截面的宽度
[0103] 4X   横向截面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01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服装,其可以分别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因此,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可以被收集并加以利用,例如进行比较、分析或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对应进行控制等。举例来说,穿戴者的温度感测数据(体感温度)及外部环境的温度感测数据(环境温度)可以被收集,以利用两者间的比较、分析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的温度。
[0105] 以下将配合附图,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智能服装。
[0106] 首先,请参照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智能服装100包括智能服装本体110、控制模块120及感测模块130。智能服装本体110可供穿戴者穿戴。控制模块120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110。控制模块 120电性连接于智能服装本体110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感测模块130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110。感测模块130包含第一传感器131及第二传感器132。第一传感器131用于取得来自穿戴者的第一感测数据DATA1。第二传感器132 用于取得来自智能服装100的外部环境的第二感测数据DATA2。因此,由第一传感器131及第二传感器132,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 可以被收集并加以利用,例如进行比较、分析或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对应进行控制等。
[0107] 于本实施例中,智能服装本体110是以童装作为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制智能服装本体110的类型为童装,其可以是任何孩童、宠物或成人的T恤、裤子、夹克、外套、帽子、围巾、裙子、鞋子或袜子等。
[0108] 于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0电性连接于智能服装本体110,以提供电能给智能服装本体110并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举例来说,控制模块120可以对智能服装本体110进行温度的控制。控制模块120可以包括控制器,例如微控制器(MCU)。
[0109]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31及第二传感器132大致分别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110的胸口位置的内侧表面及外侧表面。然而,本发明不限制第一传感器131及第二传感器
132于智能服装本体110中的位置。此外,本发明也不限制感测模块130包含传感器的数量,也就是,感测模块130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感器。
[0110]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31用于收集穿戴者的温度感测数据(体感温度),而第二传感器132用于收集外部环境的温度感测数据(环境温度)。然而,本发明不限制第一传感器131及第二传感器132的类型。例如,第一传感器 131及第二传感器可分别收集穿戴者的湿度感测数据(体感湿度)及外部环境的湿度感测数据(环境湿度)。又例如,第一传感器131可收集穿戴者的心率感测数据及/或呼吸频率感测数据,且第二传感器132可收集外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数据。
[0111] 相较于现有智能服装无法同时收集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的感测数据。本实施例的智能服装可以同时收集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的感测数据,以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来改善智能服装的制作流程、调整智能服装中部分组件的材料或位置、修正控制模块的控制方式或参数、及分析使用者位于不同环境下对智能服装的影响(例如于热带及寒带气候下智能服装的控制组件、控制方式、或控制参数可能需要调整)等。
[0112] 接着,请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智能服装200所包含的组件大致与智能服装100所包含的组件相同,其中智能服装200还包括计算模块140。计算模块140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110且电性连接于感测模块130。计算模块140可以接收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并根据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产生计算结果CR。控制模块120根据计算结果CR产生控制信号CS来自动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0是根据来自内部组件的计算结果CR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例如提高温度、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或降低湿度等,因此上述控制可以不通过任何外部组件的协助而完成,也可以不通过来自使用者的手动操作而自动完成。
[0113] 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140与控制模块120可实现于同一个组件,例如同一个微控制器中。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例如,计算模块140与控制模块120可实现于不同组件,且计算模块140与控制模块120之间可由各种方式相互通信。
[0114]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140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例如通过类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计算模型)以根据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 DATA2来产生计算结果CR。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例如计算模块140 可运用模糊控制或其他方法来产生计算结果CR。
[0115] 相较于现有智能服装无法同时收集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的感测数据,从而无法达到例如更精准温度控制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由计算模块140根据穿戴者感测数据及外部环境感测数据整合分析得到计算结果CR,并将计算结果CR传送至控制模块120,从而能够达到更精准温度控制的效果。
[0116] 接着,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智能服装300所包含的组件大致与智能服装100所包含的组件相同,其中智能服装300更包括通信模块150。通信模块150设置于智能服装本体110。通信模块150用于使智能服装300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1000通信,以将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传送于计算机装置1000。因此,由通信模块150,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可以传送至外部以被收集及利用,例如进行比较、分析或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对应进行控制等。
[0117]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000可具有计算模块1100。智能服装300的感测模块130经由通信模块150与设置于外部的计算机装置1000的计算模块1100通信。计算模块1100根据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产生计算结果CR。计算模块1100的计算结果CR经由通信模块150 再回传至智能服装300的控制模块120。控制模块120根据计算结果CR产生控制信号CS来自动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0 是根据来自外部组件的计算结果CR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例如提高温度、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或降低湿度等,因此上述控制可以不通过来自使用者的手动操作而自动完成。
[0118]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1100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例如通过类神经网络建立计算模型)以根据第一感测数据DATA1及第二感测数据DATA2来产生计算结果CR。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例如计算模块1100可运用模糊控制或其他方法来产生计算结果CR。
[0119] 相较于现有智能服装无法同时收集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的感测数据,从而无法达到例如更精准温度控制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智能服装藉由计算模块1100 根据穿戴者感测数据及外部环境感测数据整合分析得到计算结果CR,并将计算结果CR传送至控制模块120,从而能够达到更精准温度控制的效果。
[0120] 接着,请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智能服装的功能方框示意图。智能服装400所包含的组件大致与智能服装300所包含的组件相同,其中智能服装400可具有或不具有计算模块。计算机装置1000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产生操作指令OP。控制模块120根据操作指令OP产生控制信号CS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0是根据来自操作指令OP 来控制智能服装本体110,例如提高温度、降低温度、提高湿度或降低湿度等,因此上述控制可以通过来自使用者的手动操作而自动完成。此外,若智能服装 400具有计算模块,则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产生的操作指令OP也可以作为人工智能算法的其中一种原始数据。例如,计算模块可根据操作指令OP来修正运算模型。
[0121] 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装置1000为手机。手机安装有应用程序以供用户(不限于穿戴者)经由手机屏幕提供输入操作以产生操作指令OP。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计算机装置1000可为平板、个人计算机或其他可供用户提供输入操作的计算机装置。
[0122]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计算结果CR产生控制信号CS的自动控制方式与根据操作指令OP产生控制信号CS的手动控制方式并不是互斥的。也就是,于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服装的控制模块可同时具有自动控制方式及手动控制方式。例如,当智能服装根据计算结果CR使控制模块进行升温控制时,使用者可提供输入操作以更进一步调整升温的数值、速度等。
[0123] 上述实施例及其他可能的实施例的智能服装可包含线材装置210,其中线材装置210可用于连接外部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组件3000。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组件3000可设置于线材装置210的两端或两个以上的端。线材装置210可于单独制作后缝制于智能服装,或与智能服装一起制作并成为智能服装的一部分。请参考图6至图9。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一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二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三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图9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第四种线材装置的示意图。
[0124] 线材装置210包括第一连接器220、连接线230,其中第一连接器220与连接线230的一端电性连接,电子组件3000与连接线230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因此第一连接器220与电子组件3000可通过连接线230彼此传递电信号。虽然于本实施例中,线材装置210包括连接器(即,第一连接器220),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例如,于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线材装置210可不包括连接器。
[0125] 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220可以为第一连接器插头,用以与对应的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220可以为USB Type-A插头、USB Type-C插头、USB Micro-B插头、USB Mini-B插头、磁吸插头、闪电(Lightning)插头或 TRS端子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所述电子装置例如为可携式电子装置、计算器主机、移动电源等装置,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26] 连接线230包括第一织材231以及导电线材232。第一织材231为弹性织材与非弹性织材的其中之一。导电线材232配置于第一织材231,并周期性地铺设于第一织材231。导电线材232的一端是用以与前述的第一连接器220电性连接,导电线材232的另一端是与电子组件3000电性连接,因此第一连接器220可通过导电线材232与电子组件3000传递电信号或电能量。第一织材 231是用以与前述的第一连接器220以及电子组件3000连接,并使导电线材 22藉由铺设于第一织材21而与第一连接器220以及电子组件3000电性连接。
[0127] 以图6为例,第一织材231为弹性织材,且导电线材232以波浪状或正弦曲线周期性的铺设于第一织材23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线材232是以波浪状或正弦曲线周期性地铺设于第一织材231,提供了拉伸时的延展空间,因此当第一织材231被拉扯时,导电线材232可随第一织材231拉伸而不会断裂。而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织材231为非弹性织材,导电线材232则以直线状周期性地铺设于第一织材231。
[0128] 以图8为例,连接线230更可根据需求包括多个导电线材232。连接线230 包括导电线材232a以及导电线材232b,且本发明不以图6、图7或图8所绘示的导电线材232的数量为限。
[0129] 以图9为例,连接线230还包括了第一子连接线230a、第二子连接线230b 以及第三子连接线230c。第一子连接线230a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220电性连接,第一子连接线230a的另一端与第二子连接线230b以及第三子连接线230c 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子连接线230a受控制模块120的至少一个控制组件121 所控制,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线230a配置有控制组件121a以及121b,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此实施例中,连接线230并可包括多个电子组件3000,例如第二子连接线230b的另一端与电子组件3000a以及电子组件3000c电性连接。第三子连接线230c的另一端与电子组件3000b电性连接,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线材装置可根据需求包括多条连接线230,也可根据需求增设控制组件121来增加线材装置的功能性,且不以本发明图9所绘示的实施例为限。
[0130]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材232例如为导信纱以及漆包线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此外本发明可同时以不同类型的导电线材232铺设于同一连接线230。举例来说,图8的导电线材232a可以为导信纱,导电线材232b可以为漆包线,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1] 于本实施例中,漆包线包括绝缘漆,绝缘漆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氟塑膜、聚氯乙烯、聚乙烯与其他高分子绝缘材质的其中一者,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2]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织材231可以为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丙烯腈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弹性纤维类、聚全氟乙烯类、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类、聚醚类、素类与玻璃纤维类的其中一者,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133]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放音装置与收音装置的其中之一。举例来说,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机的放音装置,或者为麦克的收音装置。
[0134]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转接器。举例来说,电子组件3000 可以为卡片阅读机、RJ45转接器、30针转接器、TRS转接器、HDMI转接器、 VGA转接器与USB转接器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5]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第二连接器插头。举例来说,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USB Type-A插头、USB Type-C插头、USB Micro-B插头、 USB Mini-B插头、磁吸插头与闪电插头(Lightning)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6]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00可以为电池装置,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7] 于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3000可根据需求配合第一连接器220而选择其规格。举例来说,当第一连接器220为USB Type-C插头,电子组件3000可以对应配置为卡片阅读机、USB Type-A插头或USB转接器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38] 若第一织材231为弹性织材,则第一织材及导电线材可编织成弹性织物。请参照图10至图13。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一种弹性织物编织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弹性织物未拉伸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弹性织物拉伸后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服装所包含的另一种弹性织物编织的示意图。
[0139] 如图10所示,弹性织物310包括至少一层的弹性织带320以及至少一导电线材330。弹性织带320由纶纤维(Spandex/Elastane)所构成,且所述弹性织带320不限于一层。例如,弹性织带320可以为双层或多层。导电线材330 铺设且固定于弹性织带320,同时导电线材330以波浪状或正弦曲线状铺设于弹性织带320,以藉此提供拉伸时的延展空间,而不致于容易断裂。
[0140] 如图11所示,当弹性织物310未因外拉扯时,导电线材330以波浪状或正弦曲线状呈现于弹性织带320上。如图12所示,当弹性织物310被外力拉扯时,导电线材330会因外力随着弹性织带320往第一方向X拉伸,导电线材330以波浪状或正弦曲线状配置于弹性织带320所形成的多个波峰之间的距离会根据外力的大小而增加,因此导电线材330可随弹性织带320伸展或收缩,不因外力拉扯而断裂。
[014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弹性织物340可配置两条导电线材330 于弹性织带320,其中导电线材330a可以为漆包线,导电线材330b可以为导信纱。也就是说弹性织物340可根据需求包括多条导电线材330,并可同时以不同类型的导电线材330铺设于同一弹性织带320,且不以本发明图9、图10、图11或图12所绘示的导电线材330数量为限。
[0142] 上述实施例及其他可能的实施例的智能服装可包含触控织物410。请参考图1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织物的平面图。
[0143] 触控织物410可以由多个最外层不具有绝缘层的导信纱420与多个一般的纱430所编织构成,其中每隔五个一般的纱430,编织有一个导信纱420,且多个导信纱420与多个纱430往平方延伸,并沿垂直方向排列。然而,本发明不以上述多个导信纱420与多个纱430的排列配置方式为限制,多个导信纱 420与多个纱430的排列配置方式可由实际应用来决定。
[0144] 导信纱420的一端接收控制模块120的控制器传送的扫描信号SCAN,而控制器接收导信纱420的另一端传送的触控感测信号SENSE,以判断是否有触碰物2000(例如,手指或其他触碰物)触碰到触控织物410。由于,导信纱420 的最外层不具有绝缘层包覆,因此,当触碰物2000触碰到触控织物410时,其产生的阻抗,将改变触控感测信号SENSE,使得控制器能够判断是否有触碰物2000触碰到触控织物410(也就是,导信纱420可作为电阻式的触控感测组件)。
[0145] 另外,纱430的材质可以为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丙烯腈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弹性纤维类、聚全氟乙烯类、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类、聚醚酮类、碳素类与玻璃纤维类的其中一者,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
[0146] 于本实施例中,触控织物410可以作为控制开关使用。例如,触控织物 410可以进行温度的控制,例如作为关闭与打开温控功能的开关、调升或调降温度的开关。简单地说,控制器可以判断触控织物410是否被触控,并产生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来进行温度的控制。在此请注意,于其他实施例中,智能服装也可以不具有触控织物410,而是使用其他的控制开关来实现上述功能。
[0147] 上述实施例及其他可能的实施例的智能服装可包含电子组件保护装置。以下将以图15、图16、图17、图18以及图19说明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的实施例。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包括盒体510与盖体520,其中电子组件530放置于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中,电子组件
530与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可构成电子组件模块,且盒体510以及盖体520可以橡胶或硅胶等防水且耐高温的材料来实现。例如,电子组件530可为控制模块120。又例如,电子组件530可为控制模块120及计算模块的组合。
[0148] 如图15所示,盒体510具有容置槽511以及仅一个出线槽512,容置槽 511包括开口513、底部514以及侧壁515,且侧壁515配置于开口513以及底部514之间以形成容置槽511。
出线槽512配置于容置槽511的侧壁515且靠近开口513的一侧,且出线槽512并与侧壁515的出线槽口516连接且突出于容置槽511。
[0149] 如图16所示,电子组件530可配置于容置槽511,一端与电子组件530 电连接的至少一导电线材560经整线后,可由出线槽口516配置于出线槽512 并延伸至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的外部。于一实施例中,电子组件530为芯片模块、印刷电路板与电池组件的其中之一,但不以此为限。
[0150] 据此,至少一导电线材560的另一端可通过出线槽512与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外部的至少一织物导线电连接,其中所述至少一织物排导为可导电的织材,例如纳米银线或导电纱等,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151] 接着请参考图17以及图18,图17为盖体520正面的示意图,且图18为盖体520背面的示意图。盖体520具有第一盖合部521以及第二盖合部522,第一盖合部521用以与盒体510的开口513盖合,且第二盖合部522用以与出线槽512盖合。第二盖合部522与第一盖合部521的部分连接且突出第一盖合部521,以及于盖体520背面的第二盖合部522配置有凸块540。
[0152] 如图19所示,当盖体520与盒体510盖合时,第一盖合部521的背面面对盒体510的开口513并与盒体510的开口513盖合,且第二盖合部522的背面面对出线槽512并与出线槽512盖合。同时,凸块540与出线槽512结合形成出线槽容置空间550,使至少一导电线材560可由出线槽容置空间550延伸至电子组件保护装置500的外部。
[0153] 于本实施例中,当电子组件530置放入容置槽511,且至少一导电线材560 经整线置放于出线槽512后,盖体520与盒体510可以防水胶涂布并彼此盖合,以将盖体520与盒体510由防水胶黏合,并填满出线槽512与至少一导电线材 560之间的空隙。
[0154] 容置槽511以及出线槽512可根据需求以多边型、圆型或椭圆形等来实现,且盖体520并可对应盒体510来实现。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 511以及出线槽512以四边形来实现,且第一盖合部521以及第二盖合部522 亦对应容置槽511以及出线槽512而为四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容置槽511的短边以及长边的长度可以为相同,例如为3公分,出线槽512的长边可为1.5 公分,且出线槽512的短边可为1公分。然而,上述的长边以及短边仅为示例,且本发明并非以此为限制。
[0155] 以下将配合附图,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导信纱及其制造方法。
[0156] 首先,请参照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信纱的立体示意图。导信纱600包括短织纤610与片状导体620。短织纤610用以作为撑材,以支撑围绕其片状导体620。片状导体620以螺旋行进方式围绕短织纤610的周遭表面。片状导体620以螺旋行进方式围绕短织纤
610的周遭表面的方式可以增加导信纱600抗拉扯的强度。
[0157] 可选地,还能够通过对短织纤610的强度的选择与/或片状导体620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的选择来更进一步地增加导信纱600 抗拉扯的强度。于此实施例中,短织纤610的强度选择为30支,以及片状导体620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选择成约为20,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举例来说,短织纤610的强度可以选为26、28或40支,或者,片状导体620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可选择成约为10至 30之间。
[0158] 于此实施例中,短织纤610的材质为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丙烯腈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纤维素类、蛋白质类、弹性纤维类、聚全氟乙烯类、聚对苯撑苯并双口恶唑类、聚醚酮类、碳素类与玻璃纤维类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短织纤610的材质可以依照实际需求来选择。
[0159] 于此实施例中,片状导体620的材质可为合金,例如选自铜镍合金、铜锡合金、铜镍硅合金、铜镍锌合金、铜镍锡合金、铜铬合金、铜银合金、镍黄铜合金、磷青铜合金、铍铜合金、镍铬合金、铜钨合金、不锈钢与其他商用的导电合金的其中一者,但本发明不以合金的类型为限制。在不同的应用中,合金的类型可能会有不同选择。举例来说,导信纱600可以作为触控织物中的触控感测组件,其一端接收扫描信号,其另一端接收触控感测信号,故片状导体 620可以选择电阻值较小的合金作为其材质。
[0160] 接着,请参照图21,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信纱的立体示意图。相较于图20的实施例的导信纱600,图2的实施例提供的导信纱700还包括了绝缘层730,其中绝缘层730环绕短织纤610的周遭表面,以包覆片状导体 620与短织纤610。导信纱700的片状导体620与短织纤610的说明与图1的导信纱600的片状导体620与短织纤610的说明相同,故省略而不赘述。
[0161] 于此实施例中,绝缘层730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氟塑膜、聚氯乙烯、聚乙烯与其他高分子绝缘材质的其中之一,且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片状导体 620与绝缘层730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而有不同的选择。举例来说,导信纱700可以作为加热织物中的加热组件,故片状导体620可以选择电阻值较大的合金作为其材质,以及绝缘层730可以选择耐热性较高的绝缘材质(例如,聚四氟乙烯)。
[0162] 请同时参照图22与图23,图2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信纱的剖面示意图。于导信纱700的剖面图中,根据同前面所述,短织纤610为作为中心层的撑材,短织纤之外的其他两层依序为片状导体620与绝缘层730。然而,此实施例的导信纱700虽然仅具有一层的片状导体620与一层的绝缘层730,但本发明不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具有更多层的片状导体与绝缘层,例如,6层或8层,且其层数可以视不同的应用,而有所变化。
[0163] 接着,请参照图24,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导体的实现方式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片状导体620的横向截面的长度与宽度分别约为4X与X/5,其中X可以是导体线12’的圆形截面的直径。导体线12’经轧钢机轧辊而形成片状导体620。然而,片状导体620的形成方式并非用以作为本发明的限制。换言之,亦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制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片状导体620。
[0164] 接着,请参照图21与图24,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导信纱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51中,提供短织纤610作为撑材,其中短织纤610的强度为26至40支之间。接着,在步骤S52中,提供片状导体620。接着,在步骤S53中,以螺旋行进方式将片状导体620围绕短织纤的周遭表面,其中片状导体对应于螺旋行进方式的横向截面的长宽比例约为10至30之间,且较佳地约为20。最后,在步骤S54中,形成环绕短织纤610的周遭表面的绝缘层 730,以使绝缘层730包覆短织纤610与片状导体620,从而制造出图2的导信纱700。
[0165] 另外,通过图24的导信纱的制造方法的说明,若要制造图20的导信纱 600,则仅需要执行图24的步骤S51~S53。另外,步骤S52提供片状导体620 的作法,可以如图23的形成片状导体620的作法,且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制。
[0166]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服装,其可以分别取得来自穿戴者及外部环境等两种不同的感测数据。
[01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智能安全服装 2020-05-16 427
智能服装面料裁剪装置 2020-05-16 141
智能调温服装 2020-05-12 185
智能服装 2020-05-11 843
一种可调节服装内微气候的智能服装 2020-05-16 767
一种智能医疗网联服装 2020-05-16 417
一种智能服装 2020-05-13 925
一种服装智能笔 2020-05-12 948
一种可调节服装内微气候的智能服装 2020-05-15 935
智能服装 2020-05-14 96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