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服装服饰 / 肩带 /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阅读:526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肩带高度调整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肩带 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头靠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该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下面是肩带高度调整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接孔,所述第一穿接孔供所述肩带穿过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朝向所述座椅本体一侧凸伸形成一导向滑,所述座椅本体对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滑块卡接于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调整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

说明书全文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安全座椅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为适应儿童的不同生长阶段,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大多设置为高度可调,通过调整儿童安全座椅头靠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而儿童安全座椅的肩带一般为固定设置,不能随儿童的身高体型调整,影响乘坐儿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0003] 目前亦有出现肩带高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当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时,分别调整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高度和肩带高度,操作步骤繁琐;若是对儿童安全座椅不熟悉的,调整后的头靠高度和肩带高度不相匹配,更需反复调整,使用非常不便。
[0004] 为此,亟需一种方便操作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使得肩带随头靠一起进行高度调整,以方便操作。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应用于儿童安全座椅,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头靠和肩带,所述头靠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肩带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并与所述头靠相抵接以随所述头靠相对所述座椅本体同步上下移动;所述调整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肩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前方;所述调整件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或后侧;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肩带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出至座椅本体前方、肩带穿过第二通孔并伸出至座椅本体后方,以束缚乘坐儿童。调整头靠高度时,同时带动调整件,从而带动肩带高度与头靠高度同步调整,简化操作步骤;调整头靠至任一高度时,肩带高度与头靠高度均相匹配,更无需反复调整。该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0008] 具体地,所述座椅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接孔,所述第一穿接孔供所述肩带穿过并伸出至所述座椅本体后方。
[0009] 具体地,所述调整件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
[0010] 具体地,所述调整件朝向所述座椅本体一侧凸伸形成一导向滑,所述座椅本体对应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滑块卡接于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调整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导向滑块和导向槽的设置,进一步限定调整件的运动轨迹,防止调整件相对导向件左右移动,使得调整件仅能随头靠相对座椅本体上下移动。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去除头靠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后向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儿童安全座椅的侧向剖视图。
[0016]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图。
[0017] 图7为头靠与导向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 图8为头靠、导向件及调整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9] 图9为头靠、导向件及调整件的组装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0020] 图10为段位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1为调整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3] 如图1-图4所示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00、头靠200、头靠高度调整机构300、肩带400、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胯带600及调整带700。头靠200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座椅本体100;头靠高度调整机构300设置于头靠200上,其包括操作件310(如图9所示)、牵引件320(如图9所示)、卡合件330(如图9所示)、导向件340(如图9所示)及段位卡合件350,用于调整头靠200的高度;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用于调整肩带400的高度。结合图5-图11所示,更具体地:
[0024] 座椅本体100包括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在本实施例中,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为一体结构,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设置为分体结构,呈分体结构的座位部110和背靠部120相连接;头靠200上下移动的连接于背靠部120的上侧。两肩带400分别从头靠200下侧的左右两边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方,胯带600的一端连接于座位部110,胯带600的另一端向上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方,胯带600与两肩带400相连接成Y字型结构,以束缚乘坐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儿童。胯带600的下端可以可拆装地连接于座位部110,亦可以胯带600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座位部110、胯带600与肩带400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卡接端,通过卡接端的卡接和释放,以方便地束缚乘坐儿童或释放对乘坐儿童的束缚。
[0025]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包括固定件510和调整件520。结合图3所示,固定件510位于背靠部120和头靠200之间,固定件510呈长杆状结构,长杆状的固定件510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背靠部120前侧的左右两侧。两肩带400连接于固定件510,具体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肩带400的两端分别从上向下穿过固定件510的前后两侧,以使肩带400绕接在固定件510上。
[0026]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调整件520连接于背靠部120朝向座椅本体100前方的一侧。具体的,背靠部120沿竖向开设有两导向槽121,且两导向槽121呈对称的设置;调整件520具有两个,两调整件520位于座椅本体100的前方,两调整件520朝向导向槽121的方向分别凸伸形成导向滑块521a(如图11所示);导向滑块521a卡接于导向槽121,使得两调整件520分别滑动连接于背靠部120。
[0027] 再请结合图7和图8所示,头靠200的下侧中部向下凸伸并固定连接导向件340;呈长杆状的导向件340与头靠200下侧之间的间隙形成穿接槽210。两调整件520分别位于导向件340的左右两侧,调整件520上下侧与头靠200相抵靠(如图6所示),并随头靠200相对座椅本体100同步上下移动。调整件520的结构如图11所示:调整件520包括固定部521和连接于固定部521二侧的第一定位部522及第二定位部523;固定部521位于座椅本体100和导向件340之间,且导向滑块521a设置于固定部521朝向座椅本体100的一侧;固定部521的上端沿导向件340的上侧向座椅本体100前方凸伸形成第一定位部522,固定部521的下端向导向件
340的下侧向座椅本体100前方凸伸形成第二定位部523,使得调整件520大体呈冂状,冂状的调整件520与导向件340外形配合,第一定位部522及第二定位部523分别与导向件340的上下两侧相抵接,以使得调整件520在与导向件340固定连接的头靠200的带动同步上下移动。
[0028] 再请结合图3和图11所示,第一定位部522从前向后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522a和第二通孔522b。第一通孔522a供绕接于固定件510上的肩带400的两端中,位于前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第二通孔522b供绕接于固定件510上的肩带400的两端中,位于后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进一步的,座椅本体100上开设有供肩带400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的第一穿接孔122。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522a和第二通孔522b亦可以呈上下地设置或呈左右的设置,只需肩带400的两端分别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后两方时不相干涉即可。
[0029] 再请结合图1-图4所示,座位部110的前方中部开设有第二穿接孔111;自第一穿接孔122伸出的两肩带400的一端连接于同一调整带700,调整带700经第二穿接孔111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通过调整调整带700的长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肩带400和胯带600的松紧,使得乘坐的儿童更加舒适。
[0030] 再请参阅图3,座椅本体100的背靠部120前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段位卡合件350,段位卡合件350的结构如图10所示:段位卡合件350具有竖向向侧边开口的卡合槽351,两段位卡合件350的卡合槽351对向地设置。再请参阅图10,卡合槽35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卡合孔352。导向件34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卡合槽351内,并可沿卡合槽351上下移动,从而对头靠200相对座椅本体100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得头靠200仅可相对座椅本体100竖向移动。
[0031] 结合图7-图10所示,操作件310移动地设置于头靠200的上侧,牵引件320连接操作件310和卡合件330;导向件340呈中空结构,卡合件330可活动设置地设于导向件340中空结构的腔体内,且卡合件330可移动地伸出导向件340并选择性的与其中之一卡合孔352卡合。用户操作操作件310,通过牵引件320带动卡合件330,使得卡合件330缩入导向件340以脱离与卡合孔352的卡合,从而方便地驱动头靠200相对背靠部120上下移动以调整头靠200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孔352的数量为七个,在实际应用中,卡合孔35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可任意设置,但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0032] 较佳的,如图9所示,头靠高度调整机构300还包括弹性件360,弹性件360亦设置于导向件340中空结构的腔体内。弹性件360的两端分别卡抵于卡合件330和导向件340的内壁,以使卡合件330恒具有伸出导向件340的动作趋势。
[0033] 结合图1-图11所示,对本发明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的工作方式进行一详细说明:
[0034] 两肩带400分别从上方绕过固定件510位于固定件510的前后两侧至固定件510的下方,使得两肩带400绕接于固定件510;肩带400位于前侧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522a,并经穿接槽210并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肩带400位于后侧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522b,并经第一穿接孔122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胯带600的一端可拆装的连接于座位部110,胯带600的另一端向上伸出至座椅本体100的前方,胯带600与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的两肩带400相连接成Y字型结构,以束缚乘坐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儿童;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后方的两肩带400连接于调整带700的一端,调整带70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穿接孔111伸出至座椅本体100前方,通过调整调整带700的长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肩带400和胯带600的松紧,使得乘坐的儿童更加舒适。
[0035] 操作操作件310,通过牵引件320带动卡合件330缩入导向件340中空结构的腔体内,同时挤压弹性件360发生形变,此时,头靠200可相对背靠部120上下移动;驱动头靠200竖向移动,在头靠200移动的过程中,插接于穿接槽220的定位部522带动调整件520同步移动,在此过程中,肩带400的位置不变,而肩带400伸出522a的位置发生变化;头靠200移动至目标高度后,肩带400亦同步调整至合适高度,释放对操作件310的作用,弹性件360恢复形变,驱动卡合件330伸出导向件340并伸入至卡合孔352。
[003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肩带高度调整机构,肩带400连接于固定件510,且肩带400从通孔522a穿过并伸出至头靠200前方,与胯带600配合使用以束缚乘坐儿童。调整头靠200高度时,通过插接于穿接槽220的定位部522带动调整件520同步移动,调整通孔522a的高度,从而实现肩带400高度与头靠200高度同步调整,简化操作步骤;调整头靠200至任一高度时,肩带400高度与头靠200高度均相匹配,更无需反复调整。该肩带高度调整机构500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从而使得具有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肩带高度调整机构的儿童安全座椅方便不同身高的儿童乘坐。
[003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肩带椅 2020-05-11 847
金黄色肩带的编织方法、金黄色肩带 2020-05-12 725
具肩带之手提袋 2020-05-12 822
一种气垫肩带 2020-05-12 362
肩带及装有该肩带的婴儿背带 2020-05-12 326
一种把文胸肩带扣穿接到肩带上的全自动穿肩带机 2020-05-12 249
无肩带文胸 2020-05-11 101
一种可调压的气垫肩带 2020-05-13 37
相机肩带 2020-05-13 593
肩带 2020-05-11 12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