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冬季运动 / 越野用滑雪板 / 一种用于滑雪板的防滑装置

一种用于滑板的防滑装置

阅读:472发布:2020-06-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滑板的防滑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滑 雪 板的 防滑装置 。所述防滑装置包括 框架 、传动机构和防 滑雪 钉。所述传动机构沿框架纵向设置,所述防滑雪钉通过 连接杆 固定于传动机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有 弹簧 ,后端连接有 制动 杆。其中,当制动杆受压时,传动机构使弹簧受压并带动连接杆驱动防滑雪钉收起;当制动杆抬起时,弹簧释放,驱动防滑雪钉弹出插入雪面。另,所述防滑装置可进一步包括 角 度控制机构,通过滚动卡柱来控制防滑雪钉是否弹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装置适用于越野滑雪、滑雪登山等需要穿着 滑雪板 上坡的雪上项目,可在不打防滑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腿部 力 量提供动力,防止或减少上坡时滑雪板下滑。,下面是一种用于滑板的防滑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滑板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框架、传动机构和防滑雪钉;
所述传动机构沿所述框架纵向设置,所述防滑雪钉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传动机构下方;
所述传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有弹簧,后端连接有制动杆;
其中,当制动杆受压时,所述传动机构使弹簧受压并带动连接杆驱动防滑雪钉收起;当制动杆抬起时,弹簧释放,驱动防滑雪钉弹出插入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雪钉的末端呈尖锥形,以利于插入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雪钉为三棱形且棱向后方,避免收起时夹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雪钉设置为多个,沿所述框架纵向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与滑跟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杆和转动杆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折弯成一角度,中部弯折处通过固定转轴枢轴连接于所述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进一步包括角度控制机构,用于调节滑雪板处于希望角度时防滑雪钉弹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控制机构通过滚动卡柱来控制防滑雪钉是否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7、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安装在滑雪板的一侧、两侧、前端或后端。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滑板的防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雪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滑雪板的防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滑雪板上坡防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冬季运动项目的逐渐普及以及冬奥会的效应,滑雪运动越来越受欢迎。目前,在越野滑雪或滑雪登山等需要穿着滑雪板上坡的雪上项目中,需要借滑雪杖,并且需要滑雪者使用横板交替或八字上坡等动作来保持行进,对于滑雪者来说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更不易掌控。
[0003] 为了解决后蹬防滑问题,一般会采用鱼鳞式防滑槽结构或在滑雪板底部涂防滑蜡。但是,鱼鳞式防滑槽结构更适于平坦地面和/或软雪场地,在雪地面或上坡时的防滑效果并不理想,且影响下坡滑行速度;而防滑蜡易于在滑雪过程中逐渐被磨掉,影响防滑效果。
[0004]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便于控制的滑雪板上坡防滑装置。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滑雪板的新型防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滑雪板防滑不理想的问题。所述防滑装置适用于越野滑雪、滑雪登山等需要穿着滑雪板上坡的雪上项目,可在不打防滑蜡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腿部力量提供动力,防止或减少滑雪上坡时滑雪板的下滑。所述防滑装置既可以通过改装现有的滑雪板而结合入内,也可以作为原始设备内置于滑雪板中。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在一个实施例中,披露了一种用于滑雪板的防滑装置。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框架、传动机构和防滑雪钉。所述传动机构沿所述框架纵向设置,所述防滑雪钉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所述传动机构下方。所述传动机构的前端连接有弹簧,后端连接有制动杆。其中,当制动杆受压时,所述传动机构使弹簧受压并带动连接杆驱动防滑雪钉收起;当制动杆抬起时,弹簧释放,驱动防滑雪钉弹出插入雪面。
[0008] 优选地,防滑雪钉的末端呈尖锥形,以利于插入雪面。
[0009] 优选地,防滑雪钉为三棱形且棱向后方,避免收起时夹雪。
[0010] 优选地,防滑雪钉设置为多个,沿所述框架纵向等间距设置。
[0011] 优选地,制动杆与滑跟部接触
[0012]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多连杆机构、活动连接杆和转动杆依次连接。
[0013] 优选地,转动杆折弯成一角度,中部弯折处通过固定转轴枢轴连接于框架上。
[0014] 优选地,防滑装置进一步包括角度控制机构,用于调节滑雪板处于希望角度时防滑雪钉弹出。
[0015] 优选地,角度控制机构通过滚动卡柱来控制防滑雪钉是否弹出。
[0016] 优选地,防滑装置可安装在滑雪板的一侧、两侧、前端或后端。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8] 1、结构简单,利用了上坡时脚跟抬起而下滑时脚跟放下的特点,利用脚跟控制防滑雪钉的弹出与收回,动作要领容易掌握;
[0019] 2、防滑雪钉弹出速度快,防滑效果明显,无需横板交替或八字上坡,大大提高了滑雪上坡速度,并避免滑雪者过多消耗体力,作为防滑装置可广泛应用于滑雪板上;
[0020] 3、具有角度控制机构,使得使用者可自行控制防滑雪钉在滑雪板呈一定的上倾角度时才弹出。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2] 图1a-1e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的不同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的防滑雪钉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的防滑雪钉弹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图1a-1e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可以安装在滑雪板的位置及数量。由图1a-1e可见,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防滑装置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其中,图1a中防滑装置100安装在滑雪板10中部的一侧,图1b中防滑装置100安装在滑雪板10中部的两侧,图1c中防滑装置100安装在滑雪板中部10的中间,图1d中防滑装置100安装在滑雪板10前端的中间,图1e中防滑装置100安装在滑雪板10 后端的中间。优选地,防滑装置可以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安装在滑雪板上。优选地,可以在生产滑雪板时预留防滑装置的安装卡槽。
[0028]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100。由图2可见,防滑装置100包括框架110、传动机构130和防滑雪钉150。传动机构130沿框架110纵向设置,防滑雪钉150通过其上的连接杆160固定于传动机构130下方。防滑雪钉150向后下方倾斜,可插入雪面。优选地,防滑雪钉150的末端呈尖锥形,以利于插入雪面。在本实施例中,防滑雪钉150为三棱形且棱角向后方,避免收起时夹雪。
[0029] 传动机构130的前端连接有弹簧140,后端连接有制动杆120;而弹簧140的一端压抵框架110的一固定端。制动杆120与滑雪鞋跟部接触,以便通过脚跟控制防滑雪钉150的弹出与收回。当然,传动机构130还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例如,齿轮齿条配合的连接方式。
[0030] 应当理解,根据实际情况,防滑雪钉150的数目是可以选择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滑雪钉150设置为3个,且沿框架110纵向等间距设置。优选地,防滑雪钉150与框架
110的角度在0~90°范围内。
[0031] 传动机构130包括多连杆机构131、活动连接杆132、转动杆133依次连接。优选地,转动杆133折弯成一角度,中部弯折处通过固定转轴134枢轴连接于框架110 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还可以采用齿轮和齿条的连接方式。
[0032] 参见图3,当需要滑行时,滑雪鞋跟部着板,压动制动杆120使其向下运动,带动传动机构130向框架110前端运动,进而由传动机构130使弹簧140受压,并由传动机构130带动连接杆160驱动防滑雪钉150向后上方收起至与框架110底部接近齐平,脱离雪面20,以免干扰正常的向下滑行。
[0033] 应当理解,在一个实施例中,鉴于弹簧140的作用力相对较小,在向下滑行过程中,即使滑雪者不主动压下制动杆120以便收起防滑雪钉150,雪对于防滑雪钉 150的作用力也足以使防滑雪钉150自动收起而不影响正常地向下滑行。
[0034] 现在参见图4,当需要爬坡时,滑雪鞋跟部抬起,制动杆120向上运动,弹簧 140释放,驱动防滑雪钉150弹出以一定向后下方的倾角插入雪面20,防止或减少滑雪板向下打滑。优选地,防滑雪钉150的倾斜角度在0-90度范围内。
[0035]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滑装置100还包括角度控制机构170。所述角度控制机构通过滚动卡柱180来控制防滑雪钉150是否弹出。
[0036]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100的后端部分的内部结构照片,以详细说明角度控制机构与滚动卡柱的工作原理。
[0037] 如图所示,在角度控制机构170相对于框架110处于前端低后端高的状态时,由于重力作用,滚动卡柱180滚动到角度控制机构170的前端。转动杆133末端的卡钩135卡在滚动卡柱180的齿轮上。此时,即使压在制动杆120上方的滑雪鞋跟部抬起,制动杆120并不会向上弹起,防滑雪钉150也不会向下方弹出。
[0038] 在角度控制机构170相对于框架110处于前端高后端低的状态时,由于重力作用,滚动卡柱180滚动到角度控制机构170的后端。转动杆133末端的卡钩135脱离与滚动卡柱180的接合。此时,如果压在制动杆120上方的滑雪鞋跟部抬起,制动杆120向上方弹起,防滑雪钉150向下方弹出。
[0039]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手动调整角度控制机构170,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使用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角度控制机构170设定为20°,这样只有当坡度达到20°时,防滑雪钉150才会弹出。优选的,防滑装置100上标有刻度,以便使用者识别。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滑装置在滑雪上坡时实现防滑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0041] 根据滑雪鞋跟部位置决定防滑雪钉是否弹出;
[0042] 根据滑雪鞋角度决定防滑雪钉是否弹出;
[0043] 根据滑雪板角度决定防滑雪钉是否弹出;
[0044] 利用防滑雪钉入雪角度和弹簧弹力控制防滑雪钉弹出或收起。
[0045]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虽然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一些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一定完全包括所有已示出的特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由本实用新型中披露的最佳实施例确定,而应当根据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加以确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