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工艺品 / 乐器 / 弦乐器 / 弹拨乐器 / 吉他 / 弦鸣乐器发声装置

弦鸣乐器发声装置

阅读:210发布:2021-09-09

专利汇可以提供弦鸣乐器发声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弦鸣 乐器 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弦鸣乐器发声装置,解决现有作为主共振体的音板与琴体固定,音 板面 积大、内部 密度 分布不均匀而导致音色差等问题,包括琴体、琴弦以及 弦枕 ,其中一个弦枕上固定有音板,音板边缘与琴体活动连接,弦枕之间设置固定在琴弦上的主共振体,还包括辅助共振器,本发明的主共振体面积较小,密度分布均匀,可与琴弦产生和谐、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发出较好的音色;同时音板也可与琴弦产生较和谐、均匀、自由的较大幅共振,还增设辅助共振器,上述三个主要部分相互共振,发出美妙的声音,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批量化生产,而且成型后可根据人们的需求更换主共振体、音板及辅助共振器,从而更改音色。,下面是弦鸣乐器发声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包括琴体、琴弦(1)以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一个弦枕(8)上固定有音板(2),其特征是弦枕之间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四周与琴体不固定的主共振体,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振体(4)呈碗状,共振体(4)上凸起的部位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振体(4)包括两个两端向上和向下翘、整体呈弯曲状的弧形板(6),弧形板(6)之间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共振体(4)和引导体(3)整体制作而成,所述的共振体(4)为两段至少为单层的板(43),两段板侧端面分别与引导体(3)的上、下端固定,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且至少为单层的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音板(2)一端边缘与琴体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引导体(3)设置在与音板(2)固定的弦枕(8)一侧,或引导体(3)贯穿设置在弦枕(8)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与音板(2)固定的弦枕(8)和引导体(3)之间设置拉紧构件,所述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9)或贯穿于弦枕(8)和引导体(3)的琴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当拉紧构件为连接杆(9)时,琴弦(1)末端与引导体(3)卡固;当拉紧构件为琴弦(1)时,琴弦(1)末端与弦枕(8)卡固。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弯曲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10)。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共振器(11),所述的辅助共振器(11)包括外壳体(12),通过与外壳体(12)固定的支撑杆(13)设置在外壳体内上方的内壳体(14),内壳体(14)中心设有孔洞(15),孔洞(15)内设有与内壳体(14)内壁弹性连接的共振柱(16),共振柱(16)与共振体(4)固定,共振柱(16)周圈至少设有一层共振膜(1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辅助共振器(11)下方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所述的导音器包括壳体(19),壳体(19)内设有导音板(2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吉他,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之间且位于琴身上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3)为两层板状结构;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两组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内的悬臂(25),其中上组悬臂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的连杆(26),下组悬臂与导音器(18)活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吉他,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琴身(22)包括上面板(27)、侧板(28),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上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其中共振体(4)为琴身的上面板(27),上面板(27)与侧板(28)连接处增设弹性支撑圈(29);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内的悬臂(25),悬臂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的连杆(26)。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小提琴,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该发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两端的两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内的悬臂(25),悬臂(25)上架设横杆(30),横杆(30)上固定穿过共振体(4)的竖杆(31),音板(2)边缘与竖杆(31)固定,导音器(18)活动支撑在悬臂(25)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电贝司,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琴身(22)与琴颈(21)连接处设有琴颈槽(3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中间贯穿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3)为三层板状结构;琴颈(21)与琴身(22)在琴颈槽(32)处通过螺栓(24)连接,琴颈槽(32)内设置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之间的隔音垫(33),琴身(22)上开有与琴颈槽(32)相通的容置槽(34),琴颈(21)上活动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容置槽(34)内的悬臂(25),悬臂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的连杆(26)。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齐特尔,包括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固定在琴体两端、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之间且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为两层板状结构;该发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两端的四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琴体两侧设置卡槽(35),音板(2)一端两侧设有与卡槽(35)相互配合的卡块(36),卡槽(35)与卡块(36)通过螺栓(24)固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琴,包括含有钢架(37)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固定在钢架(37)两端、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一个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音板(2)边缘与钢架(37)外缘固定,弦枕之间且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下(4)方的三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民族提琴,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一侧固定有音板(2),音板(2)上边缘两侧与琴身外壳体通过螺栓(24)固定,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一侧端面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3)穿过与琴身(22)端面活动连接的面板(38),引导体(3)通过螺栓(24)与由支撑板(39)和蟒皮(40)构成的共振体(4)固定;该发声装置还包括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与引导体(3)末端通过螺栓(24)固定,辅助共振器(11)的外壳体为琴身外壳。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琉特,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中间贯穿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呈碗状,共振体(4)上凸起的部位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位于琴身(22)内的悬臂(25),悬臂(25)前端与音板(2)边缘通过螺栓(24)固定,悬臂(25)与导音器(18)活动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竖琴,包含由立柱(41)、弦架(42)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弦架(42)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共振体(4)和引导体(3)整体制作而成,所述的共振体(4)为两段至少为单层的板(43),两段板侧端面分别与引导体(3)的上、下端固定,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若干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身(22)上;琴身(22)一侧内壁固定有悬臂(25),悬臂(25)前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琴体为利拉,包含由琴架(44)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架(44)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上(22)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音板(2)两端通过螺栓(24)与琴身(22)内壁固定,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包括两个两端向上和向下翘、整体呈弯曲状的弧形板(6),弧形板(6)之间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

说明书全文

弦鸣乐器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弦鸣乐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弦鸣乐器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弦鸣乐器包括琴、小提琴、吉他、电贝司、民族提琴(中国二胡)、齐特尔(中国筝)等,其结构大都包括含有音板的琴体、琴弦以及用于固定琴弦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弦枕,其中音板与琴体其它部位紧密固定,演奏时,通过外使琴弦振动,然后弦枕将琴弦的振动传导给作为主共振体的音板,音板再带动琴体其它部位产生共振,既而发声,在上述发声过程中,现有弦鸣乐器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音板与琴体其它部位紧密固定在一起,使得音板不能独立自由的大幅振动,既而导致作为共振体的整个琴体不能独立自由的大幅振动,所以不能与琴弦产生独立自由的大幅共振;2、由于音板和作为共振体的琴体其它部位面积相对较大,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以不能与琴弦产生和谐均匀的共振,上述两个原因最终导致琴体共振发声后音色较差;3、现有弦鸣乐器音板较大,只能用稀少的树种木材制造,浪费自然资源;4、现有弦鸣乐器一经制成,由于琴体是整体粘接而成,音板不能拆换,所以不能更改音色。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弦鸣乐器中,由于作为主共振体的音板与琴体其它部位紧密固定,音板面积较大、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导致音色较差以及必须采用稀少树种木材制造而浪费自然资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弦鸣乐器发声装置。
[0004]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包括琴体、琴弦以及用于固定琴弦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其中一个弦枕上固定有音板,弦枕之间设置固定在琴弦上的主共振体。本发明采用通过固定在琴弦上、四周与琴体不固定的主共振体来取代现有琴体上的一个弦枕,用以限定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当外力使琴弦振动并将振动传递给主共振体时,主共振体可独立自由的大幅共振,而且本发明所述的主共振体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作为共振体的音板及与音板固定的琴体其它部位,其面积较小,密度分布均匀,可与琴弦产生均匀、和谐的共振,发出较好的音色,并且本发明所述的琴体不作为共振体,所以可采用多种材料制造,节约了珍贵树种资源,而且通过更换主共振体的材质、形状、大小可得到不同的音色。本发明所述的发声装置适用于现有弦鸣乐器,例如吉他、电贝司、小提琴、民族提琴(中国二胡)、齐特尔(中国筝)、钢琴、琉特(中国阮)、竖琴、利拉(希腊弦乐器)等,也可单独使用,此时,琴体可采用多种材质制造成任意形状。
[0005] 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固定的引导体和与引导体固定的共振体构成,其中引导体和共振体的材质、形状、大小、结构可根据琴体的种类确定,以下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四种主共振体的结构,1、所述的共振体呈碗状,共振体上凸起的部位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的引导体;2、所述的共振体包括两个两端向上和向下翘、整体呈弯曲状的弧形板,弧形板之间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的引导体;3、共振体和引导体整体制造成型,所述的共振体为两段至少为单层的板,两段板侧端面分别与引导体的上、下端固定,引导体上开有穿弦孔;4、所述的共振体和引导体为相互垂直固定、且至少为单层的板状结构,引导体上开有穿弦孔;本发明所述的共振体、引导体可分别为不同材质的多层板材相互粘接而构成,可增大振动频率的传导范围。
[0006] 所述的音板一端边缘与琴体活动连接,当外力使琴弦振动后,一部分振动传递至主共振体,而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振动传导至与弦枕固定的音板,两路分别产生共振而发音,由于音板与琴体接触较少,其振动方式类似于自由簧式振动,所以可与琴弦产生较均匀、自由的较大幅共振;而且音板与琴体活动连接,通过更换音板的材质、形状、大小可得到不同的音色。此外音板的形状、大小可根据琴体的种类确定。
[0007] 所述的引导体与弦枕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一是引导体设置在与音板固定的弦枕一侧,二是引导体贯穿设置在弦枕当中。
[0008] 所述的引导体与弦枕的连接关系有两种,与音板固定的弦枕和引导体之间设置拉紧构件,所述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或贯穿于弦枕和引导体的琴弦;当拉紧构件为连接杆时,琴弦末端与引导体卡固;当拉紧构件为琴弦时,琴弦末端与弦枕卡固。
[0009] 所述的引导体内的穿弦孔的结构有三种,一是设置在引导体内的穿弦孔呈弯曲状,琴弦端头固定有卡;二是引导体内的穿弦孔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端头固定有卡块,该方式是通过消除引导体内的琴弦与琴弦之间的内应力而使主共振体处于平衡状态;三是设置在引导体内的穿弦孔呈锥形,琴弦端头固定有卡块。对于上述三种穿弦孔的结构形式,当琴弦绷紧时,均能保证琴弦与穿弦孔内壁紧密接触,同时保证主共振体处于平衡状态。
[0010]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共振体与琴弦共振所发出的音色,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共振器,所述的辅助共振器包括外壳体,通过与外壳体固定的支撑杆设置在外壳体内上方的内壳体,内壳体中心设有孔洞,孔洞内设有与内壳体内壁弹性连接的共振柱,共振柱与共振体固定,共振柱周圈至少设有一层共振膜,当共振体、引导体与琴弦产生共振时,同时也将振动依次传递至辅助共振器的共振柱、共振膜,由于共振柱与内壳体内壁之间为弹性连接,可通过胶皮连接,所以共振柱、共振膜可与共振体产生和谐、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从而使琴体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所述的共振膜可为多层,每层采用不同的轻质材料制成,用以传导不同的振动频率,而且面积较大,密度分布均匀,进一步使辅助共振器与共振体产生和谐、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
[0011] 为了使辅助共振器产生的声音改变传播方向,辅助共振器下方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音器,导音器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所述的导音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导音板。
[0012] 本发明采用通过固定在琴弦上、四周与琴体不固定的主共振体来取代现有琴体上的一个弦枕,用以限定琴弦的有效振动弦长,与现有技术中作为共振体的音板及与音板固定的琴体其它部位相比,其面积较小,密度分布均匀,可与琴弦产生和谐、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发出较好的音色;同时与弦枕固定并与琴体接触较少的音板,也可与琴弦产生较和谐、均匀、自由的较大幅共振,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琴体的音色,本发明增设了能与主共振体产生和谐、均匀、自由共振的辅助共振器,上述三个主要部分相互共振,发出美妙的声音,而且本发明所述的发声装置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适用性强,可批量化生产,更重要的是该发声装置成型后可根据人们的需求更换主共振体、音板及辅助共振器,从而更改音色,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0014]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辅助共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图3中多层共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导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为主共振体与辅助共振器、导音器的连接示意图
[0019] 图7为主共振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 图8为主共振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 图9为主共振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2] 图10为主共振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3] 图11为引导体和弦枕的位置关系、连接关系以及引导体内的穿弦孔的示意图之一
[0024] 图12为引导体和弦枕的位置关系及连接关系示意图之二
[0025] 图13为引导体内的穿弦孔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6] 图14为引导体内的穿弦孔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7] 图15为所述的琴体为吉他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 图16为图15的局部剖视图
[0029] 图17为所述的琴体为吉他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 图18为图17的局部剖视图
[0031] 图19为所述的琴体为小提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0为图19的局部剖视图
[0033] 图21为所述的琴体为电贝司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2为图21中琴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3为琴身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4为所述的琴体为齐特尔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5为图24中主共振体、音板、弦枕及辅助共振器、引导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0038] 图26为所述的琴体为钢琴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7为图2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 图28为图27的剖视图
[0041] 图29为所述的琴体为民族提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30为图29中琴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1为图30的剖视图
[0044] 图32为所述的琴体为琉特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33为图32的局部剖视图
[0046] 图34为所述的琴体为竖琴时结构示意图
[0047] 图35为图34中主共振体、音板、弦枕及辅助共振器、引导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0048] 图36为所述的琴体为利拉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图37为图36中主共振体、音板、弦枕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50] 图中:1-琴弦;2-音板;3-引导体;4-共振体;5-穿弦孔;6-弧形板;7、8-弦枕;9-连接杆;10-卡块;11-辅助共振器;12-外壳体;13-支撑杆;14-内壳体;15-孔洞;16-共振柱;17-共振膜;18-导音器;19-壳体;20-导音板;21-琴颈;22-琴身;23-隔音垫;24-螺栓;25-悬臂;26-连杆;27-上面板;28-侧板;29-弹性支撑圈;30-横杆;31-竖杆;32-琴颈槽;33-隔音垫;34-容置槽;35-卡槽;36-卡块;37-钢架;38-面板;39-支撑板;40-蟒皮;41-立柱;42-弦架;43-板;44-琴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弦鸣乐器发声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琴体、琴弦1以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一个弦枕8上固定有音板2,所述的音板2一端边缘与琴体活动连接;弦枕之间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导音器18,当外力使琴弦振动后,固定在弦枕上的引导体以及与引导体固定的共振体开始独立自由的大幅振动,既而与琴弦产生和谐、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发出声音;同时也会有一部分振动传导至与弦枕固定的音板,由于音板与琴体接触较少,所以也可与琴弦产生较均匀、自由的较大幅度的共振,发出声音;而且与共振体固定的辅助共振器也能产生均匀、自由的大幅共振,并将主共振体发出的声音进一步扩大,最后通过导音器改变传导方向。
[0052] 如图3所示,所述的辅助共振器11包括外壳体12,通过与外壳体12固定的支撑杆13设置在外壳体内上方的内壳体14,内壳体14中心设有孔洞15,孔洞15内设有与内壳体
14内壁弹性连接的共振柱16,共振柱16与共振体4固定,共振柱16周圈至少设有一层共振膜17,如图4所示,共振柱周圈可固定多层共振膜;如图5、6所示,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所述的导音器包括壳体19,壳体19内设有导音板20。
[0053] 如图11、12所示,引导体3设置在与音板2固定的弦枕8一侧,或引导体3贯穿设置在弦枕8当中;如图11、12所示,与音板2固定的弦枕8和引导体3之间设置拉紧构件,所述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9或贯穿于弦枕8和引导体3的琴弦,当拉紧构件为连接杆9时,琴弦1末端与引导体3卡固;当拉紧构件为琴弦1时,琴弦1末端与弦枕8卡固。
[0054] 主共振体的结构至少有以下四种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的共振体4呈碗状,共振体4上凸起的部位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如图8所示,所述的共振体4包括两个两端向上和向下翘、整体呈弯曲状的弧形板6,弧形板6之间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如图9所示,共振体4和引导体3整体制作而成,所述的共振体4为两段至少为单层的板43,两段板侧端面分别与引导体3的上、下端固定,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如图10所示,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且至少为单层的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
[0055] 所述的引导体内的穿弦孔结构有三种,分别如下,如图12所示,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弯曲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如图13所示,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如图14所示,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
[0056] 本发明所述的发声装置,当琴体不同时,其发声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具体结构略有差异,具体如下:
[0057] 实施例1:
[0058] 如图15、16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吉他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之间且位于琴身上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3为两层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9,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弯曲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两组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内的悬臂25,其中上组悬臂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
2边缘粘接的连杆26,下组悬臂与导音器18活动连接。
[0059] 实施例2:
[0060] 如图17、18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吉他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和琴身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琴身22包括上面板27、侧板28,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上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其中共振体4为琴身的上面板27,上面板27与侧板28连接处增设弹性支撑圈29,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琴弦,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内的悬臂25,悬臂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的连杆26。
[0061] 实施例3:
[0062] 如图19、20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小提琴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2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两端的两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琴身22内的悬臂25,悬臂25上架设横杆30,横杆30上固定穿过共振体4的竖杆31,音板2边缘与竖杆31固定,导音器18活动支撑在悬臂25上。
[0063] 实施例4:
[0064] 如图21、22、23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电贝司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琴身22与琴颈21连接处设有琴颈槽3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中间贯穿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构4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为三层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琴弦,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琴颈21与琴身22在琴颈槽32处通过螺栓连接,琴颈槽32内设置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之间的隔音垫33,琴身22上开有与琴颈槽32相通的容置槽34,琴颈21上固定有平行设置且位于容置槽34内的悬臂25,悬臂25前端设置一端与悬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的连杆26。
[0065] 实施例5:
[0066] 如图24、25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齐特尔(中国筝)时,包括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固定在琴体两端、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为两层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琴弦,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两端的四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琴体两侧设置卡槽35,音板2一端两侧设有与卡槽35相互配合的卡块
36,卡槽35与卡块36通过螺栓固定。
[0067] 实施例6:
[0068] 如图26、27、28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钢琴时,包括含有钢架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固定在钢架37两端、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一个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音板2边缘与钢架37外缘固定,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体一端的弦枕
8一侧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对称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并呈直线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三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体上。
[0069] 实施例7:
[0070] 如图29、30、31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民族提琴(中国二胡)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一侧固定有音板2,音板2上边缘两侧与琴身22外壳体通过螺栓24固定,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一侧端面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和引导体3为相互垂直固定的单层板状结构,其中引导体3穿过与琴身22端面活动连接的面板38,引导体3通过螺栓24与由支撑板39和蟒皮40构成的共振体4固定,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弯曲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与引导体3末端通过螺栓24固定,辅助共振器11的外壳体为琴身外壳。
[0071] 实施例8:
[0072] 如图32、33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琉特时,包含由琴颈21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颈21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中间贯穿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呈碗状,共振体4上凸起的部位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琴弦,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一个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琴身22通过外表面包裹有隔音垫23的螺栓24与琴颈21活动连接,琴颈21上固定有位于琴身22内的悬臂25,悬臂25前端与音板2边缘通过螺栓固定,悬臂25与导音器18活动连接。
[0073] 实施例9:
[0074] 如图34、35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竖琴时,包含由立柱41、弦架42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弦架42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固定有音板2,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共振体4和引导体3整体制作而成,所述的共振体4为两段三层的板43,两段板侧端面分别与引导体3的上、下端固定,引导体3上开有穿弦孔5,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琴弦,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锥形,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该发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共振体4下方的若干辅助共振器11,辅助共振器11下方活动连接有导音器18,导音器18底部活动支撑在琴身22上;琴身22一侧内壁固定有悬臂25,悬臂25前端与音板2边缘粘接。
[0075] 实施例10:
[0076] 如图36、37所示,当所述的琴体为利拉时,包含由琴架44和琴身22构成的琴体、琴弦1以及分别位于琴架44和琴身22上、用于固定琴弦1并限定有效振动弦长的两个弦枕7、8,其中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下方固定有音板2,音板2两端通过螺栓24与琴身22内壁固定,弦枕7、8之间且位于琴身22上的弦枕8上方设置固定在琴弦1上的主共振体,所述的主共振体由与琴弦1固定的引导体3和与引导体3固定的共振体4构成,所述的共振体4包括两个两端向上和向下翘、整体呈弯曲状的弧形板6,弧形板6之间固定有其上开有穿弦孔5的引导体3,弦枕8与引导体3之间的拉紧构件为连接杆,设置在引导体3内的穿弦孔5呈弯曲状,琴弦1端头固定有卡块10。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折叠式吉他 2020-05-15 107
吉他音品 2020-05-13 873
用于吉他的内部支撑件 2020-05-11 652
吉他指套 2020-05-13 312
吉他 2020-05-12 267
吉他 2020-05-12 843
电吉他 2020-05-11 875
吉他品线 2020-05-14 419
木吉他 2020-05-13 102
变调吉他 2020-05-14 18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