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瘤胃 / 瘤胃疾病治疗器

瘤胃疾病治疗

阅读:123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瘤胃疾病治疗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 瘤胃 疾病 治疗 器,包括穿刺针及操作装置,穿刺针的 中轴 线上设置有隔板,穿刺针被隔板分为放气管和输药管,操作装置包括枪体以及设置在枪体上的动 力 机构,枪体内设有储药腔、抽气腔,适配成于储药腔内的第一 柱塞 组件、适配成于抽气腔内的第二柱塞组件,放气管与抽气腔连通,输药管与储药腔连通,第一柱塞组件与第二柱塞组件均包括柱塞杆以及柱塞 密封件 ,第一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条,第二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条,动力机构连接有 驱动轮 ,驱动轮设置在储药腔与抽气腔之间,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分别与驱动轮的两侧相 啮合 传动,不受消化道影响,直接对瘤胃内 给药 ,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下面是瘤胃疾病治疗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包括穿刺针(1)及操作装置,所述穿刺针(1)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隔板,所述穿刺针(1)被隔板分为放气管(11)和输药管(12),所述操作装置包括枪体(2)以及设置在枪体(2)上的动机构(6),所述枪体(2)内设有储药腔(3)、抽气腔(4),适配成于储药腔(3)内的第一柱塞组件(31)、适配成于抽气腔(4)内的第二柱塞组件(41),所述放气管(11)的后端与所述抽气腔(4)的前端连接,所述放气管(11)与所述抽气腔(4)连通,所述输药管(12)的后端与所述储药腔(3)的前端连接,所述输药管(12)与所述储药腔(3)连通,所述第一柱塞组件(31)与所述第二柱塞组件(41)均包括柱塞杆(5)以及柱塞密封件(51),所述第一柱塞组件(31)的柱塞杆(5)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条(32),所述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杆(5)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条(42),所述动力机构(6)连接有驱动轮(61),所述驱动轮(61)设置在所述储药腔(3)与所述抽气腔(4)之间,所述第一传动条(32)与所述第二传动条(42)分别与所述驱动轮(61)的两侧相啮合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机构(6)为直流电机,所述枪体(2)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21),所述手柄(21)内设置有电池(22)、电路板(23),所述手柄(21)上设置有调速器(25)及控制所述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正反开关(24),所述电池(22)、电路板(23)、正反开关(24)、调速器(25)以及直流电机构成电回路,所述驱动轮(61)经减速器与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传动条(42)的后端设置有轴套(43),所述抽气腔(4)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44),所述滑槽(44)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槽(45),固定栓(46)穿置滑槽(44)于所述轴套(43)连接,所述固定栓(46)沿所述滑槽(44)滑动,拉动所述第二传动条(42)沿所述抽气腔(4)轴向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栓(46)卡在卡槽(45)处时,所述第二传动条(42)脱离与所述驱动轮(61)的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储药腔(3)前端设置有第一堵塞(33),所述第一堵塞(33)中心设置有进药孔(34),所述进药孔(34)前端设置有与所述输药管(12)连接的接头,所述抽气腔(4)前端设置有第二堵塞(47),所述第二堵塞(47)中心设置有输气孔(48),所述输气孔(48)前端设置有与所述放气管(11)连接的接头,所述放气管(11)与输药管(12)的后端向两侧分离形成与两个接头适配的接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输气孔(48)处设置有第一单向(49),所述抽气腔(4)的腔壁上设置有出气孔(7),所述出气孔(7)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1),出气孔(7)端口处设置有盖帽,所述第一单向阀(49)与所述第二单向阀(71)为常开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轮(61)外周设置有不完全驱动条(62),所述不完全驱动条(62)与所述第一传动条(32)、第二传动条(42)间歇摩擦传动,所述第二传动条(42)的后端与所述抽气腔(4)的底部之间设置蓄力弹簧(40),所述不完全驱动条(62)与所述第二传动条(42)摩擦传动时,驱动第二传动条(42)向后移动,压缩所述蓄力弹簧(40),当不完全驱动条(62)与所述第二传动条(42)脱离啮合时,所述蓄力弹簧(40)恢复放松状态,推动第二传动条(42)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枪体(2)的前端设置有封盖(8),所述穿刺针(1)的后段形成一圈环形圈(13),所述环形圈(13)一侧与所述枪体(2)的前端相抵,其另一侧与所述封盖(8)的内侧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储药腔(3)的腔底设置有供第一传动条(32)来回穿梭的贯通孔,所述第一传动条(32)的尾部穿过贯通孔与固定套(35)连接,所述固定套(35)与枪体(2)尾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3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条(32)与所述第二传动条(42)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轮(61)配合的驱动面,所述第一传动条(32)的两侧设置有导条(36),所述贯通孔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传动条(32)形状对应,从而引导所述第一传动条(32)作直线伸缩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放气管(11)的前端管壁上间隔设置进气孔(14)。

说明书全文

瘤胃疾病治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动物医学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瘤胃疾病治疗器。

背景技术

[0002] 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各种瘤胃相关疾病多发且占相当大的比重,瘤胃疾病包括有瘤胃臌气、瘤胃食滞、瘤胃酸中毒及瘤胃中毒等等,瘤胃发生疾病常需瘤胃灌胃给药配合其他手段(穿刺、按摩或静脉注射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瘤胃内直接给药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瘤胃发生疾病时,因瘤胃本就不适,反刍动物一般都不会配合灌胃给药;其次,食道疾病(食道阻塞、痉挛等)继发的瘤胃疾病(如慢性瘤胃臌气)不允许灌胃给药的实施;最后,在瘤胃发生疾病时(如瘤胃食滞、瘤胃积食及瘤胃臌气),很多时候瘤胃平滑肌运转迟缓,整个瘤胃蠕动缓慢,即使灌胃药物也很难快速有效的发挥作用。
[0003] 上述的瘤胃疾病中,瘤胃臌气最为多发,在我国南方耕中的发病率,约占前胃疾病的15%-20%,夏季放牧的牛羊可能成群发生,病死率可达30%,舍饲的牛羊如管理不当,亦会群发,死亡率也较高,瘤胃形同发酵罐,采食的饲草饲料在其酵解和运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和甲烷,还有少量氢、氧、氮和硫等,这些气体,除部分在内容物表面形成气帽外,大多通过反刍和嗳气排出,或随同瘤胃内容物运转至真胃和小肠吸收,从而保持产气与排气的相对平衡,但病理状态下,采食的易发酵饲料,产生大量的气体,既不能通过嗳气排出,又不能随同内容物由胃肠道吸收和排除,因而导致瘤胃急性扩张和臌气,泡沫性瘤胃臌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泡沫的形成,主要决定于瘤胃液的表面张、粘稠度及泡沫表面的吸附性能这三种胶体化学因素,易发酵的饲料,特别是豆科植物,含多量的蛋白质、皂苷、果胶等物质,可产生气泡,其中核糖体(rRNA)18S更具有生成泡沫的特性,果胶、唾液中的粘蛋白和细菌的多糖可增高瘤胃液的粘稠度,瘤胃内容物发酵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有机酸,热别是柠檬酸丙二酸琥珀酸等非挥发性酸类,可使瘤胃液的pH下降,当pH降至6.0-5.2时,泡沫的稳定性较高,不能逸出,以致阻塞贲,嗳气停止,而于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泡沫型臌气,气体性瘤胃臌气的发生,主要起因于瘤胃内碳酸氢盐、发酵过程产生的大量游离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饲料中所含氰苷和脱氢黄体化合物(类似维生素P),降低了前胃神经的兴奋性,并对瘤胃收缩有抑制作用,在瘤胃臌气的病情发展中,由于瘤胃壁过度扩张,腹内压升高,胸腔负压降低,使呼吸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瘤胃内腐败、酵解产物刺激瘤胃壁发生痉挛性收缩,而呈疼痛不安现象,疾病末期,瘤胃壁张力完全丧失,气体排出更为困难,血液中二氧化碳显著升高,碱储下降,可见静脉怒张,呼吸困难,发生窒息和心脏麻痹并在数小时内死亡。
[0004] 瘤胃臌气的治疗原则在于排气消胀,理气止酵,强心输液,健胃消导,治疗过程中一般使用瘤胃穿刺针对瘤胃穿刺放气,同时内服或通过套管穿刺针向瘤胃内灌注止酵消导药物配合治疗,但是,在实际的瘤胃穿刺放气过程中,传统的瘤胃穿刺针存在诸多不便,下面以牛为例,一一说明,第一,对于泡沫型臌气病牛,穿刺针行瘤胃穿刺后,由于大量气泡及气泡上食糜的存在,放气口必然堵塞,只能断断续续地排出少量气体,若拔出穿刺针清理再次进行穿刺放气,不但放气效果仍不理想,还会徒增病牛疼痛和感染险;第二,对于由于食道阻塞、痉挛和麻痹等食道疾病继发的瘤胃臌气,以及泡沫性臌气阻塞贲门的情况,止酵消导药物无法口服或灌胃,只能由瘤胃穿刺套管针灌注,这就导致了穿刺放气和灌注消导药物不能同时进行,会延误急性臌气病牛的救治时间,也会影响救治效果;第三,即使对于单纯的气体性瘤胃臌气,一般病牛不会配合口服或导管灌胃药物,仍需要通过穿刺针灌注止酵消导药物,而传统的穿刺针只有一个针孔(即放气孔)可供灌注使用,不仅灌注速度慢,且由于是单点灌注,止酵消导或健胃药物只能在硕大的瘤胃一处起作用(发生瘤胃臌气时,瘤胃壁紧绷,平滑肌自动运动性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迟滞),无法有效发挥止酵消导作用,也无法使健胃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第四,瘤胃臌气尤其是急性瘤胃臌气在穿刺放气时应有效控制放气速度,进行间歇式放气,以免快速放气后,腹腔压力迅速降低,胸腔负压升高,血液迅速回流,导致脑缺氧,而传统的穿刺针并无可以控制间歇性放气的装置。
[0005] 瘤胃食滞又称为瘤胃积食或瘤胃阻塞,是接纳过多和(或)后送障碍所引发的瘤胃急性扩张,其临床特征是,瘤胃运动停滞,容积增大,充满粘硬内容物,伴有腹痛、脱和自体中毒等全身症状,本病也是反刍动物的多发病,发病率约占前胃疾病的12%-18%,纤维素的正常酵解、酵解产物挥发性脂肪酸的跨膜转运以及瘤胃平滑肌所固有的自律运动性,无不依赖于瘤胃内环境尤其酸碱环境的相对稳定,瘤胃内的酸碱环境通畅波动于pH6.5-7的范围内,瘤胃内酸碱环境的改变,不论酸度增高到pH6.0以下,还是碱度增高到pH7.5以上,都会使纤维素酵解菌群的活性和纤毛虫的活力降低,瘤胃平滑肌的自律运动性减弱以至消失,而发生瘤胃食滞,过食谷类、根、块茎类高糖饲料的,酵解过程旺盛,乳酸等酸性产物增多,pH降低,发生酸过多性瘤胃食滞,过食豆类、尿素等高氮饲料的,腐败过程旺盛,胺类等碱性产物增多,pH升高,发生碱过多性瘤胃食滞。
[0006] 瘤胃食滞的治疗不论古今中外,多惯用胃肠消导疗法,病初,停止饲喂1-2天,施行瘤胃按摩,每次5-10min,半小时一次,或先灌服大量温水,然后按摩;或用酵母粉500-1000g,常水3-5L,1日两次分别灌服,病情较重的,用硫酸镁或硫酸钠300-500g,液体石蜡油植物油500-1000ml,常水6-10L,一次灌服,投服泻剂后,用毛果芸香碱0.05-0.2g,或新斯的明0.01-0.02g等拟胆碱类药物,皮下注射,以兴奋前胃神经,促进瘤胃内容物运化,或先用1%食盐水洗涤瘤胃,再输注促反刍液,即10%氯化液100ml,10%氯化钠液100-20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ml,静脉注射,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调剂功能,增强心脏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和反刍,药物治疗如不见效,应即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其中的内容物,并接种健牛的瘤胃液,由此可以看出,其治疗迫切需要能够在瘤胃内给药并且能够不受食道及动物情况限制的手术治疗装置,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完全不受食道情况及动物状态限制,就可以瘤胃内直接给药的手术治疗装置。
[0007] 瘤胃酸中毒及瘤胃碱中毒的治疗,同瘤胃食滞相同,都需要瘤胃施行瘤胃按摩,冲洗瘤胃,同时灌胃缓冲剂和神经兴奋药物,而且严重情况也都需要行瘤胃切开术,所以,开发能够快速瘤胃内给药,快速调节瘤胃酸碱度和瘤胃机能活性的手术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瘤胃疾病治疗器,一种能够不受消化道影响和动物状态影响,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还能够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时兼顾放气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
[0009]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瘤胃疾病治疗器,包括穿刺针及操作装置,穿刺针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隔板,穿刺针被隔板分为放气管和输药管,操作装置包括枪体以及设置在枪体上的动力机构,枪体内设有储药腔、抽气腔,适配成于储药腔内的第一柱塞组件、适配成于抽气腔内的第二柱塞组件,放气管的后端与抽气腔的前端连接,放气管与抽气腔连通,输药管的后端与储药腔的前端连接,输药管与储药腔连通,第一柱塞组件与第二柱塞组件均包括柱塞杆以及柱塞密封件,第一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条,第二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条,动力机构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设置在储药腔与抽气腔之间,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分别与驱动轮的两侧相啮合传动。
[0010]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动力机构为直流电机,枪体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手柄内设置有电池电路板,手柄上设置有调速器及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正反开关,电池、电路板、正反开关、调速器以及直流电机构成电回路,驱动轮经减速器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
[0011] 上述的第二传动条的后端设置有轴套,抽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槽,固定栓穿置滑槽于轴套连接,固定栓沿滑槽滑动,拉动第二传动条沿抽气腔轴向方向滑动,固定栓卡在卡槽处时,第二传动条脱离与驱动轮的啮合。
[0012] 上述的储药腔前端设置有第一堵塞,第一堵塞中心设置有进药孔,进药孔前端设置有与输药管连接的接头,抽气腔前端设置有第二堵塞,第二堵塞中心设置有输气孔,输气孔前端设置有与放气管连接的接头,放气管与输药管的后端向两侧分离形成与两个接头适配的接嘴。
[0013] 上述的输气孔处设置有第一单向,抽气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出气孔端口处设置有盖帽,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为常开单向阀。
[0014] 上述的驱动轮外周设置有不完全驱动条,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一传动条、第二传动条间歇摩擦传动,第二传动条的后端与抽气腔的底部之间设置蓄力弹簧,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二传动条摩擦传动时,驱动第二传动条向后移动,压缩蓄力弹簧,当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二传动条脱离啮合时,蓄力弹簧恢复放松状态,推动第二传动条复位。
[0015] 上述的枪体的前端设置有封盖,穿刺针的后段形成一圈环形圈,环形圈一侧与枪体的前端相抵,其另一侧与封盖的内侧相抵。
[0016] 上述的储药腔的腔底设置有供第一传动条来回穿梭的贯通孔,第一传动条的尾部穿过贯通孔与固定套连接,固定套与枪体尾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0017] 上述的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上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的驱动面,第一传动条的两侧设置有导条,贯通孔被配置为与第一传动条形状对应,从而引导第一传动条作直线伸缩移动。
[0018] 上述的放气管的前端管壁上间隔设置进气孔。
[0019] 本发明的瘤胃疾病治疗器,包括穿刺针及操作装置,穿刺针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隔板,穿刺针被隔板分为放气管和输药管,操作装置包括枪体以及设置在枪体上的动力机构,枪体内设有储药腔、抽气腔,适配成于储药腔内的第一柱塞组件、适配成于抽气腔内的第二柱塞组件,放气管的后端与抽气腔的前端连接,放气管与抽气腔连通,输药管的后端与储药腔的前端连接,输药管与储药腔连通,第一柱塞组件与第二柱塞组件均包括柱塞杆以及柱塞密封件,第一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条,第二柱塞组件的柱塞杆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条,动力机构连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设置在储药腔与抽气腔之间,第一传动条与第二传动条分别与驱动轮的两侧相啮合传动,能够不受消化道影响和动物状态影响,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还能够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时兼顾放气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
[00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握住手柄,推动穿刺针刺入牲畜的瘤胃中,根据牲畜的体型通过调速器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来控制驱动轮转速,按下正反开关的正转按钮,控制直流电机的顺时针转,此时驱动轮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一传动条摩擦啮合传动,推动第一传动条向前移动,第一柱塞组件的柱塞密封件将储药腔内的药液(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通过输药管直接推入瘤胃内,能够不受消化道影响和动物状态影响,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同时,抽气腔内,蓄力弹簧处于放松状态,驱动轮旋转,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二传动条摩擦传动时,驱动第二传动条向后移动,压缩蓄力弹簧,第二柱塞组件的柱塞密封件向后移动,使抽气腔产生负压,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堵塞在放气管中的食糜吸入抽气腔内,当不完全驱动条与第二传动条脱离啮合时,蓄力弹簧恢复放松状态,第二传动条向前移动,第二柱塞组件的柱塞密封件向前移动,使抽气腔产生高压,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食糜及气体被排到外界,当需要间歇性放气时,拉动固定栓沿滑槽滑动,固定栓拉动第二传动条沿抽气腔轴向方向滑动,固定栓卡在卡槽处时,第二传动条脱离与驱动轮的啮合,同时将出气孔端口处的盖帽改好封住出气孔,停止对瘤胃放气,而进药不会暂停,如果想要停止进药,只需按下正反开关的暂停按钮,实现了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还能够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时兼顾放气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Ⅰ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穿刺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 图1至图6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穿刺针1、放气管11、输药管12、环形圈13、进气孔14、枪体2、手柄21、电池22、电路板23、正反开关24、调速器25、储药腔3、第一柱塞组件31、第一传动条32、第一堵塞33、进药孔34、固定套35、导条36、缓冲弹簧37、抽气腔4、蓄力弹簧40、第二柱塞组件41、第二传动条42、轴套43、滑槽44、卡槽45、固定栓46、第二堵塞47、输气孔48、第一单向阀49、柱塞杆5、柱塞密封件51、动力机构6、驱动轮61、不完全驱动条62、出气孔7、第二单向阀71、封盖8。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
瘤胃疾病治疗器,包括穿刺针1及操作装置,穿刺针1的中轴线上设置有隔板,穿刺针1被隔板分为放气管11和输药管12,操作装置包括枪体2以及设置在枪体2上的动力机构6,枪体2内设有储药腔3、抽气腔4,储药腔3与抽气腔4平行设置,适配成于储药腔3内的第一柱塞组件31、适配成于抽气腔4内的第二柱塞组件41,放气管11的后端与抽气腔4的前端连接,放气管11与抽气腔4连通,输药管12的后端与储药腔3的前端连接,输药管12与储药腔3连通,第一柱塞组件31与第二柱塞组件41均包括柱塞杆5以及柱塞密封件51,第一柱塞组件31的柱塞杆5后端设置有第一传动条32,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杆5后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条42,枪体2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位于储药腔3与抽气腔4之间,且安装孔与储药腔3、抽气腔4连通,驱动轮61设置在安装孔内,枪体2上位于安装孔处设置有安装座,动力机构6设置在安装座上,动力机构6连接有驱动轮61,驱动轮61设置在储药腔3与抽气腔4之间,第一传动条
32与第二传动条42分别与驱动轮61的两侧相啮合传动,驱动轮61可同时驱动第一传动条32与第二传动条42,且第一传动条32与第二传动条42移动方向相反,驱动轮61顺时针旋转,带动第一传动条32向前移动,第一柱塞组件31的柱塞密封件51将储药腔3内的药液(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通过输药管12直接推入瘤胃内,能够不受消化道影响和动物状态影响,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驱动轮61顺时针旋转,同时带动第二传动条42向后移动,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向后移动,使抽气腔4产生负压,将堵塞在放气管11中的食糜吸入抽气腔4内,因此能够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时兼顾放气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通过控制驱动轮61与第二传动条42的传动速度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
[0026] 实施例中,动力机构6为直流电机,枪体2后端向下延伸出手柄21,手柄21内设置有电池22、电路板23,手柄21上设置有调速器25及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的正反开关24,电池22、电路板23、正反开关24、调速器25以及直流电机构成电回路,驱动轮61经减速器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由正反开关24经电路板23控制直流电机转动,再由直流电机的转动经减速器带动驱动轮61转动,正反开关24上的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暂停按钮分别对应控制直流电机的顺时针转、逆时针转及暂停;调速器25经电路板23控制直流电机转动速度,根据牲畜的体型,调节转速,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
[0027] 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条42的后端设置有轴套43,轴套43可绕第二传动条42转动,抽气腔4的腔壁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滑槽44,滑槽44的后端部设置有卡槽45,固定栓46穿置滑槽44于轴套43连接,固定栓46沿滑槽44滑动,拉动第二传动条42沿抽气腔4轴向方向滑动,固定栓46卡在卡槽45处时,第二传动条42脱离与驱动轮61的啮合,固定栓46能够控制第二传动条42与驱动轮61是否啮合传动,第二传动条42脱离与驱动轮61的啮合,避免了快速放气后,腹腔压力迅速降低,胸腔负压升高,血液迅速回流,导致脑缺氧,在向储药腔3注入药液时,可以第二传动条42脱离与驱动轮61的啮合,只使驱动轮61单独驱动第一传动条32,在生产穿刺器时,使第二传动条42长度短于第一传动条32长度,减少生产成本。
[0028] 实施例中,储药腔3前端设置有第一堵塞33,第一堵塞33与储药腔3密封连接,第一堵塞33中心设置有进药孔34,进药孔34前端设置有与输药管12连接的接头,抽气腔4前端设置有第二堵塞47,第二堵塞47与抽气腔4密封连接,第二堵塞47中心设置有输气孔48,输气孔48前端设置有与放气管11连接的接头,放气管11与输药管12的后端向两侧分离并形成与两个接头适配的接嘴。
[0029] 实施例中,输气孔48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9,抽气腔4的腔壁上设置有出气孔7,出气孔7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71,出气孔7端口处设置有盖帽,第一单向阀49与第二单向阀71为常开状态,在对牲畜瘤胃放气时,放气管11无堵塞情况下,气体能够经放气管11、第一单向阀49进入抽气腔4内,在经过第二单向阀71排放到外界空气中,不在抽气腔4中储存,放气管11出现堵塞情况,使第二传动条42向后移动,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向后移动,使抽气腔4产生负压,第一单向阀49打开,第二单向阀71关闭,堵塞在放气管11中的食糜吸入抽气腔4内,当第二传动条42向前移动,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向前移动,使抽气腔4产生高压,第一单向阀49关闭,第二单向阀71打开,食糜及气体被排到外界。
[0030] 实施例中,驱动轮61外周设置有不完全驱动条62,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一传动条32、第二传动条42间歇摩擦传动,第二传动条42的后端与抽气腔4的底部之间设置蓄力弹簧
40,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二传动条42摩擦传动时,驱动第二传动条42向后移动,压缩蓄力弹簧40,当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二传动条42脱离啮合时,蓄力弹簧40恢复放松状态,推动第二传动条42复位,实现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往复移动,对牲畜瘤胃进行抽放气处理,既避免了放气管11出现堵塞情况,又控制了放气的速度。
[0031] 实施例中,枪体2的前端设置有封盖8,封盖8通过螺纹连接在枪体2的前端,穿刺针1的后段形成一圈环形圈13,环形圈13一侧与枪体2的前端相抵,其另一侧与封盖8的内侧相抵,封盖8能够将穿刺针1的环形圈13压紧在枪体2的前端,避免了在工作过程中穿刺针1脱离枪体2的前端。
[0032] 实施例中,储药腔3的腔底设置有供第一传动条32来回穿梭的贯通孔,第一传动条32的尾部穿过贯通孔与固定套35连接,固定套35与枪体2尾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37,第一传动条32穿出枪体,这样在生产时,可以缩短枪体长度,降低成本。
[0033] 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条32与第二传动条42上设置有与驱动轮61配合的驱动面,第一传动条32的两侧设置有导条36,贯通孔被配置为与第一传动条32形状对应,从而引导第一传动条32作直线伸缩移动。
[0034] 实施例中,放气管11的前端管壁上间隔设置进气孔14,降低食糜堵塞进气孔14概率。
[003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握住手柄21,推动穿刺针1刺入牲畜的瘤胃中,根据牲畜的体型通过调速器25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来控制驱动轮61转速,按下正反开关24的正转按钮,控制直流电机的顺时针转,此时驱动轮6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一传动条32摩擦啮合传动,推动第一传动条32向前移动,第一柱塞组件31的柱塞密封件51将储药腔3内的药液(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通过输药管12直接推入瘤胃内,能够不受消化道影响和动物状态影响,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同时,抽气腔4内,蓄力弹簧40处于放松状态,驱动轮6旋转,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二传动条42摩擦传动时,驱动第二传动条42向后移动,压缩蓄力弹簧40,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向后移动,使抽气腔4产生负压,第一单向阀49打开,第二单向阀71关闭,堵塞在放气管11中的食糜吸入抽气腔4内,当不完全驱动条62与第二传动条42脱离啮合时,蓄力弹簧40恢复放松状态,第二传动条42向前移动,第二柱塞组件41的柱塞密封件51向前移动,使抽气腔4产生高压,第一单向阀49关闭,第二单向阀71打开,食糜及气体被排到外界,当需要间歇性放气时,拉动固定栓46沿滑槽44滑动,固定栓46拉动第二传动条42沿抽气腔4轴向方向滑动,固定栓46卡在卡槽45处时,第二传动条42脱离与驱动轮61的啮合,同时将出气孔7端口处的盖帽改好封住出气孔7,停止对瘤胃放气,而进药不会暂停,如果想要停止进药,只需按下正反开关24的暂停按钮,实现了直接对瘤胃内给药(缓冲剂、神经兴奋药物或健牛瘤胃液等);还能够在治疗反刍动物瘤胃臌气时兼顾放气防止气泡上黏着的食糜堵塞放气通道,控制放气节奏以及放气速度。
[0036]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