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斯托克斯位移 / 具有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

具有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

阅读:516发布:2020-07-28

专利汇可以提供具有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车辆照明系统,其包括车辆固定装置、用于发射至少一种输入电磁 辐射 的激励源、以及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的 光致发光 结构。光致发光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种构造用以将至少一种输入 电磁辐射 转换为至少一种输出电磁辐射的光致发光材料的 能量 转换层。,下面是具有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辆照明系统,包含:
激励源,其包括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三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光致发光结构,其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且包括能量转换层,能量转换层具有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构造用以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对应于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峰值吸收波长,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对应于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峰值吸收波长,以及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对应于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峰值吸收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从红色光谱颜色范围选定的第一峰值发射波长,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从绿色光谱颜色范围选定的第二峰值发射波长,以及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具有从蓝色光谱颜色范围选定的第三峰值发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包括呈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单个能量转换元件和呈现小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多个能量转换元件之一,其用以吸收第一输入电磁辐射和发射第一输出电磁辐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包括呈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单个能量转换元件和呈现小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多个能量转换元件之一,其用以吸收第二输入电磁辐射和发射第二输出电磁辐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包括用以吸收第三输入电磁辐射和发射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呈现小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单个能量转换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激励源电耦接到用于激发第一、第二和第三蓝色发射二极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处理器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蓝色发光二极管每个的输出强度平。
9.一种车辆照明系统,包含:
车辆固定装置;
激励源,用于发射至少一种输入电磁辐射;以及
光致发光结构,其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且包括能量转换层,能量转换层具有构造用以将至少一个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至少一个输出电磁辐射的至少一种光致发光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激励源包含可操作地发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可操作地发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可操作地发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三蓝色发光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能量转换层包含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和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光致发光结构配置用于反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能量转换层包含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构造用以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激励源包含可操作地发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和可操作地发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能量转换层包含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和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光致发光结构配置用于反射选定量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和第二输入电磁辐射。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激励源包含可操作地发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可操作地发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可操作地发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紫外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其中能量转换层包含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构造用以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
19.一种车辆照明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提供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且包括具有光致发光材料的能量转换层的光致发光结构;
操作激励源以发射用于激发光致发光材料的输入电磁辐射;以及
使用光致发光材料将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输出电磁辐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照明方法,其中激励源包含可操作地发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可操作地发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可操作地发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三蓝色发光二极管,其中光致发光材料包含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构造用以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

说明书全文

具有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大体涉及车辆照明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光致发光结构的车辆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由光致发光结构引起的照明提供了独特且吸引人的视觉体验。因此,在车辆照明系统中包含这种光致发光结构以提供周围环境和工作照明是期望的。

发明内容

[000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照明系统,该车辆照明系统包括激励源,激励源包括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一峰值波长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一蓝色发光二极管、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二蓝色发光二极管、以及可操作地发射具有第三峰值波长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的第三蓝色发光二极管。光致发光结构耦接至车辆固定装置且包括能量转换层,能量转换层具有构造用以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一输出电磁辐射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构造用以将第二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二输出电磁辐射的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以及构造用以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第三输出电磁辐射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结构。
[000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照明系统,该车辆照明系统包括车辆固定装置、用于发射至少一种输入电磁辐射的激励源、以及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的光致发光结构。光致发光结构包括能量转换层,能量转换层具有构造用以将至少一种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至少一种输出电磁辐射的至少一种光致发光材料。
[000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照明方法,该车辆照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耦接到车辆固定装置且包括具有光致发光材料的能量转换层的光致发光结构,操作激励源以发射用于激发光致发光材料的输入电磁辐射,以及使用光致发光材料将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输出电磁辐射。
[0006]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下列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的学习可以理解和领会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方面、目标、以及特性。

附图说明

[0007] 在附图中:
[0008] 图1是具有各种照明固定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前座乘客舱的透视图;
[0009] 图2是具有各种照明固定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后座乘客舱的透视图;
[0010] 图3A说明了呈现为涂层的光致发光结构;
[0011] 图3B说明了呈现为离散颗粒的光致发光结构;
[0012] 图3C说明了呈现为离散颗粒且并入单独结构的多个光致发光结构;
[0013] 图4说明了使用前光式配置的车辆照明系统;
[0014] 图5说明了使用背光式配置的车辆照明系统;以及
[0015] 图6说明了车辆照明系统的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根据需要,在此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其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和替代的形式中。附图不一定是具体设计且为了呈现功能概述一些图可以被夸大和缩小。因此,在此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多方面使用本发明的典型基础
[0017] 如在此当用于一系列两个或多个项目中时使用的术语“和/或”意味着可以单独使用任何一个所列项目、或可以使用两个或多个所列项目的任意组合。例如,如果组成被描述为包含部件A、B和/或C,组成可以包含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或A、B和C的组合。
[0018] 下述公开描述了一种车辆照明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固定装置接收用于将一次发射转换为通常具有新的颜色的二次发射的光致发光结构。在本公开中,车辆固定装置指的是车辆设备的任何内部或外部件,或它的的部分,其适合于接收在此描述的光致发光结构。虽然在此描述的车辆照明系统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针对机动车辆使用,但是应当领会的是,车辆照明系统也可以在其他类型的设计用以运送一个或多个乘客的交通工具中实施,例如但不限于船只、火车以及飞机。
[0019] 参考图1和2,总体示出了机动车辆的乘客舱10,其具有位于车客舱10的前部和后部的多种示例性车辆固定装置12a-12g。固定装置12a-12g通常分别对应于车顶内衬、地板垫、车内饰板、以及包括座椅底座、靠背、头枕、以及座椅靠背的座椅的各个部分。为了说明,不是限制,每个固定装置12a-12g可以在每个固定装置12a-12f的选定的区域
14a-14f接收光致发光结构,以下进行进一步描述。关于在此描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应当领会的是,选定的区域12a-12f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形状或尺寸,且可以包括具有平面和/或非平面配置的部分固定装置。虽然已示例性的提供了一些固定装置12a-12g,但是应当领会的是依照在此描述的车辆照明系统可以使用其他固定装置。这种固定装置可以包括仪表板以及其上的部件、交互机构(如按钮、开关、标度盘以及诸如此类)、指示设备(如速度计、转速表等)、印刷面,此外还包括外部固定装置例如但不限于无钥匙进入按钮、徽章、侧标记、牌照灯、行李箱灯、车头灯以及尾灯
[0020] 参考图3A-3C,通常所示的光致发光结构16分别呈现为能够被应用到车辆固定装置的涂层(如薄膜)、能够被植入车辆固定装置的离散颗粒、以及包含于能够被应用到车辆固定装置的单独的结构中的多个离散颗粒。在最基本平,光致发光结构16包括能量转换层18,其可以提供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如在图3A和3B中通过虚线所示。能量转换层18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从磷光荧光材料中选出且构造用以将输入电磁辐射转换为总体具有较长的波长且表示不是输入电磁辐射特有的颜色的输出电磁辐射的能量转换元件的光致发光材料。输入和输出电磁辐射之间的波长的差异被称为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t)且用作上述能量转换过程(常常被称为降频转换(down conversion))的主要驱动机制。
[0021] 能量转换层18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方法将光致发光材料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以形成均匀混合物来制备。这种方法可以包括从在液体载体介质中的制剂制备能量转换层18且将能量转换层18涂到车辆固定装置的期望的平面和/或非平面基底上。能量转换层18涂层可以通过涂色(painting)、丝网印刷、喷涂、狭缝涂敷(slot coating)、浸渍涂敷(dip coating)、滚筒涂覆(roller coating)和涂布涂敷(bar coating)沉积在选定的车辆固定装置上。可选地,能量转换层18可以通过不使用液体载体介质的方法来制备。例如,在聚合物基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光致发光材料的固态溶液(在干燥状态的均匀混合物)可以通过挤出、注塑成型、压缩成型、压延成型和热成型转化为能量转换层18。在一个或多个能量转换层18呈现为颗粒的例子中,单层或多层的能量转换层18可被植入到所选的车辆固定装置中,而不是应用它作为涂层。当能量转换层18包括多层制剂时,可以顺续地涂覆每层,或可以分别制备各层且之后层压或凹凸印在一起以形成整体的层。可选地,可以共挤塑各层以制成整体的多层能量转化结构。
[0022] 返回参考图3A和3B,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可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稳定层20以保护包含在能量转换层18内的光致发光材料不被光解和热降解,以提供输出电磁辐射的持久发射。稳定层20可被配置为单独的层且光学耦接到和粘附到能量转换层18或以其他方式与能量转换层16结合,前提是选定了适当的聚合物基体。光致发光结构16也可以可选地包括光学耦接到和粘附到稳定层20的保护层22或其它层以保护光致发光结构16不受来自环境暴露所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损伤。
[0023] 稳定层20和/或保护层22可以与能量转换层18结合以通过每层的顺续涂覆或印刷、或通过顺续层压或凹凸印形成整体的光致发光结构16。可选地,若干层可以通过顺续涂覆、层压或凹凸印结合以形成子结构,需要的子结构然后层压或凹凸印在一起以形成整体的光致发光结构16。一旦形成,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应用于选定的车辆固定装置。可选地,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离散的多层的颗粒合并到选定的车辆固定装置中。作为选择,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提供为分散在聚合物制剂中一个或多个离散的多层颗粒,其随后作为邻接的结构应用于选定的车辆固定装置中。有关光致发光结构的构建的附加信息在美国专利号为8,232,533、题名为“用于高效电磁能量转换和持续二次发射的光解和环境稳定的多层结构”中进行了公开,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公开内容。
[0024] 参考图4和5,总体示出了根据前光式配置(图4)和背光式配置(图5)的车辆照明系统24。在两种配置中,车辆照明系统24包括呈现为涂层且应用于车辆固定装置42的基底40的光致发光结构16。光致发光结构16包括能量转换层18且可选地包括稳定层20和/或保护层22,如之前所述。能量转换层18包括分散在聚合物基体44中的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选择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和X3是因为红光、绿光和蓝光的不同混合能够复制各种颜色感觉。如以下进一步地描述,激励源26可操作地以各种组合激发各种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和X3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其允许从光致发光结构16逸散以提供周围环境或工作照明。
[0025] 激励源26总体上示为处于相对光致发光结构16的外部位置且可操作地发出具有由指向箭头28代表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指向箭头30代表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和/或指向箭头32代表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定义的光含量的一次发射。在一次发射中每个输入电磁辐射28、30、32的贡献取决于配置用于在独特的峰值波长输出光的相应的发光二极管(LED)的激发状态。在两种配置中,从蓝色LED 34在从蓝色光谱颜色范围(其在此定义为总体表示为蓝光(~450-495纳米)的波长范围)选定的峰值波长λ1发射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从蓝色LED 36在同样从蓝色光谱颜色范围选定的峰值波长λ2发射第二输入电磁辐射30以及从蓝色LED 38在进一步从蓝色光谱颜色范围选定的峰值波长λ3发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
[0026] 由于峰值波长λ1、λ2和λ3具有不同的长度,蓝色LED 34、36和38各自主要负责激发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之一。具体地,蓝色LED 34主要负责激发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蓝色LED36主要负责激发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以及蓝色LED 38主要负责激发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为了更高效的能量转换,选定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为具有对应于与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有关的峰值波长λ1的峰值吸收波长。当激发时,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将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转换为用指向箭头46表示且具有包括红色光谱颜色范围(在此定义其为总体表示为红光(~620-750纳米)的波长范围)的波长的峰值发射波长E1的第一输出电磁辐射。同样地,选定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为具有对应于第二输入电磁辐射30的峰值波长λ2的峰值吸收波长。当激发时,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将第二电磁辐射30转换为用指向箭头48表示且具有包括绿色光谱颜色范围(在此定义其为总体表示为绿光(~526-606纳米)的波长范围)的波长的峰值发射波长E2的第二输出电磁辐射。最后,选定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为具有对应于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的峰值波长λ3的峰值吸收波长。当激发时,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将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转换为用指向箭头50表示且具有包括蓝色光谱颜色范围的较长波长的峰值发射波长E3的第三输出电磁辐射。
[0027] 考虑到蓝色光谱颜色范围的相对窄带,应当认识到,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的吸收光谱之间会发生一些光谱重叠。这会导致多于一种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的意外激发,尽管只有蓝色LED 34、36、38之一是活跃的,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颜色混合。因此,如果想要更大的颜色分离,以便最小化他们之间的任何光谱重叠,应该选定具有窄带吸收光谱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且应该隔开峰值波长λ1,λ2和λ3以使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的峰值吸收波长之间能够足够的分离。用这种方式,根据激发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的哪一种,可以产生具有更加可预测的光含量的二次发射。二次发射可以表示典型的RGB(红绿蓝)颜色空间中的多种颜色,包括主要是红、绿、蓝或他们的任意组合的颜色。例如,当蓝色LED 34、36、38被同时激活时,二次发射可以包含通常被视为白光的附加的红、绿和蓝光的光混合物。可以通过激活任意组合的蓝色LED 34、36和38和/或通过电流控制、脉冲宽度调制(PWM)或其他手段改变与蓝色LED 34、36、38相关的输出强度产生其他RGB颜色空间中的颜色感觉。
[0028] 关于在此公开的车辆照明系统24,选定蓝色LED 34、36和38作为激励源26以利用当用在车辆照明应用中时归于其的相对成本收益。使用蓝色LED 34,36的38的另一个优点是蓝光的相对低能见度,其在一次发射在到达光致发光结构16之前必须在目光所及处进行传输的例子中可以给驾驶员和其他乘员造成较低的注意分散。然而,应该领会的是,车辆照明系统24还可以使用其它的照明设备以及日光和/或环境光来实现。此外,考虑到能够接收光致发光结构16的车辆固定装置的范围,应当领会的是,激励源26的位置可以根据特定车辆固定装置的组成自然改变且可以在光致发光结构16和/或车辆固定装置的外部的或内部。应当进一步领会的是,激励源26可以直接或间接提供一次发射到光致发光结构16。就是说,激励源26可以被定位以便一次发射朝向光致发光结构16传播或被定位以便一次发射通过光导管、光学器件或诸如此类分配给光致发光结构16。
[0029] 考虑到可用的能量转换元件的广泛选择,可以多方面应用上述描述的每个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X3使用的能量转换过程。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能量转换过程通过由一个能量转换元件驱动的单个吸收/发射事件发生。例如,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可以包括呈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磷光体,其吸收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且随后发射第一输出电磁辐射46。同样地,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也可以包括呈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磷光体,其吸收第二输入电磁辐射48且发射第二输出电磁辐射。使用磷光体或其他呈现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能量转换元件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输入电磁辐射和输出电磁辐射之间实现较大的颜色分离,这是由于相应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之间的光谱重叠减小。同样地,通过呈现单个的斯托克斯位移,给定的光致发光材料的吸收和/或发射光谱与另一个光致发光材料的吸收和/或发射光谱不太可能具有光谱重叠,从而在选定的光致发光材料之间提供较大的颜色分离。
[0030]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能量转换过程通过由具有相对较短的斯托克斯位移的多个能量转换元件驱动的吸收/发射事件的能量级联(energy cascade)发生。例如,红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可以包含荧光染料,借以吸收一些或全部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以发射具有较长波长和不是第一输入电磁辐射28特有的颜色的第一中间电磁辐射。然后,第二次吸收第一中间电磁辐射以发射具有较长波长和不是第一中间电磁辐射特有的颜色的第二中间电磁辐射。可以用呈现适当的斯托克斯位移的附加能量转换元件进一步转换第二中间电磁辐射直到获得期望的与第一输出电磁辐射46相关的峰值发射波长E1。对于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2也可以观察到同样的能量转换过程。虽然实施能量级联的能量转换过程可以产生宽的色谱,但是由于在相关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之间的光谱重叠的较大的可能性,增加的斯托克斯位移的数量会导致低效的降频转换。另外,如果想要更大的颜色分离,应该应用附加考虑以便光致发光材料的吸收和/或发射光谱与另一种也实施能量级联和/或一些其他能量转换过程的光致发光材料的吸收和/或发射光谱具有最小的重叠。
[0031] 关于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因为输入电磁辐射32和输出电磁辐射50在蓝色光谱颜色范围中都倾向于具有相对接近的峰值波长,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通过能量级联的连续转换可能不是必要的。因此,蓝色光致发光材料X3可以包括呈现小的斯托克斯位移的能量转换元件。如果想要较大的颜色分离,应该选定具有与红色和绿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1、X2的吸收光谱具有最小的光谱重叠的发射光谱的蓝色光致发光材料X3。可选地,紫外LED可以取代蓝色LED 38以使能够使用呈现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的能量转换元件且为在蓝光光谱颜色范围内的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的发射光谱提供更多的弹性空间机会。对于前光式配置,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可选地包括配置用于反射从蓝色LED 38发射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来代替执行对其能量转换以表示蓝光的窄带反射材料,其避免了对包括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的需求。可选地,上述的反射材料可以配置用于反射选定数量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电磁辐射28、30以表示蓝光,从而避免了对包括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和蓝色LED 38的需求。对于背光式配置,蓝光可以可选地仅仅通过依赖穿过光致发光结构16的一些数量的第三输入电磁辐射32表示,其中省略了蓝色发光光致发光材料X3。
[0032] 因为许多能量转换元件是朗伯发射器(Lambertian emitter),产生的二次发射可以在所有的方向传播,包括指向远离光致发光结构16的期望的输出表面52的方向。因此,一些或全部二次发射会被相应的结构(如车辆固定装置)捕获(全内反射)或吸收,从而减小了光致发光结构16的亮度。为了最小化上述现象,光致发光结构16可以可选地包括至少一个构造用以使不规则传播的二次发射改变方向(如反射)为朝向输出表面52(其也相当于关于图4所示的前光式配置的输入表面56)的波长选择性层54。在输入表面56和输出表面52不同的例子中,如在图5由背光式配置总体所示的,波长选择性层54应该容易地传输任何一次发射且使任何不规则传播的二次发射改变方向为朝向输出表面52。
[0033] 在两种配置中,波长选择性层54位于基底40和能量转换层18之间,以便使至少一些朝向基底40传播的二次发射改变方向为朝向输出表面52,以最大化来自光致发光结构16的二次发射的输出。为了这个目的,波长选择性层54应该至少由散播但不吸分别与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出电磁辐射46、48、50相关的峰值发射波长E1、E2、E3的材料制备。波长选择性层54可以呈现为涂层且使用一些之前描述的方法或其他适合的方法光学耦接到能量转换层18并粘附到能量转换层18和基底40。
[0034] 参考图6,激励源26可以电耦接到处理器60,处理器60通过电源62(如车载电源)提供功率至激励源26并控制激励源的操作状态和/或激励源26的一次发射的强度水平。至处理器60的控制指令可以从在存储器内存储的程序自动执行。附加地或可选地,可以从车辆设备或系统通过至少一个输入64提供控制指令。附加地或可选地,可以通过任何传统的用户输入机构64(例如但是不限于按钮、开关、触摸屏或诸如此类)提供控制指令至处理器60。虽然在图6中示出了电耦接至一个激励源26的处理器60,但是应当领会的是,处理器60也可以是配置用于使用任何上述描述的方法控制额外激励源。
[0035] 因此,在此描述了车辆照明系统24。有利地是,车辆照明系统24使用能够将一次发射转换为二次发射的光致发光结构16以提供多个颜色感觉,从而增强了驾驶体验和/或车辆固定装置的整体外观。
[0036] 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做出变化和修改,并且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这些构思旨在被下述权利要求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通过其文字另有明确表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