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气液两相流 / 气泡流 / 医疗用混注口

医疗用混注口

阅读:646发布:2023-01-16

专利汇可以提供医疗用混注口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提供一种即使在起动加注时也不使气泡停留在医疗用混注口内部、能对患者安全地进行输液和输血的医疗用混注口。具备:在中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 阀 门 1,支承阀门1背侧面的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底座7,除了阀门1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 覆盖 阀门1的周缘上部并支承阀门1的罩子2;罩子2的内侧缘端部形成嵌接孔6,在将插入体插入嵌接孔时,插入体与嵌接孔嵌接、具有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上的卡止机构的作用,流路开口部的底面低于底座7内侧的底面。,下面是医疗用混注口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医疗用混注口,具备:在中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 支承上述阀门背侧面的中央部之外的周缘下部的底座,除了上述阀门 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上述阀门的周缘上部并支承上述阀门 的罩子;上述罩子的内侧缘端部形成嵌接孔,在将插入体插入上述插 入孔时,上述插入体与上述嵌接孔嵌接,具有使上述插入体卡止在混 注口上的卡止机构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流路开口部的底面低于上述 底座内侧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座 内侧的底面上设有凹部,该凹部的断面形状是与流路开口部的弦弧相 同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 座内侧的两侧面下部形成有底面弯曲部,该弯曲部用曲面连续地将内 侧的侧面部与内侧的底面部接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其特征 在于:混注口本体的流路开口部的任何一方,经由具有内径渐渐变细 的漏斗形状的接头与内径比上述流路开口部还小的管子相连接。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混注口,它是为了在从输液流路的外部混 注液体时,或者相反地从输液流路内部采取液体时,能容易而确实地 进行这一操作而装在医疗器具上的。

背景技术

在给患者进行输液或输血时,为了混注不同种类的药液,或对输 液流路里流动的液体进行取样,时常要在主输液流路上设置旁侧混注 管路。这时,以前使用的方法是在输液装置的输液流路上设置橡胶制 的穿刺用混注口(栓),将注射针等穿刺到混注口里进行混注。
但是,当用这种方法将针从混注口的规定穿刺部位以外的位置进 行穿刺时,会引起液体从这个部位泄漏,或者由于作业差错而会有污 染注射针的问题。因此,为了将插入到混注口里的吸引装置等(下面、 称为“插入体”)固定地保持在混注口上,最近提出了一种能保持插 入体的混注口。例如,一种装着的混注口,一旦把注射器前端的 凸插入体部分插入到混注口上,就能借助插入体的压入而将阀门打开, 从而能将液体注入;当把插入体从混注口拔下时,阀门就独自地关闭。
但是,由于这种混注口必需与吸引装置(插入体)向阀门插入时 (阀门打开)、或从阀门拔去时(阀门关闭)无关地将吸引装置保持在 混注口上,因而就有下述的种种问题。即、第1,必需加深混注口的吸 引装置接受部,而用了这种形状之后,就很难除去从阀门洒落的液体, 容易形成不清洁。而且,用吸引装置接受部较深的混注口有可能在吸 引装置没能充分插入的状态下就开始混注。在这种场合下,若混注的 药液量较少,就不能给予有效量的药液。第2,使阀门结构变得复杂, 这会成为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结构越复杂就越容易发生故障。
另一方面,用以前那种简单的(譬如,装着一种在盘状弹性构件 上只设置缝隙的阀门)混注口,很难将注射器的吸引装置插入到混注 口里,而且,即使做成能插入的结构,也很难确实地将注射器保持在 混注口上。由于以前的盘状阀门是用弹性大的材料形成、只在壁厚的 本体部上形成刻痕的简单结构,因而插入时的阻较大,保持时阀门 的变形也较大。但为了减少插入时的阻力,若减少阀门弹性构件的壁 厚、使用弹性较小的材料,这时,就有使阀门的逆止效果降低、有液 体泄漏的问题。
为此,曾考虑并提出过解决这问题的一种结构简单并能确实保持 插入体的医疗用混注口,它具有:在中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阀门; 除了该阀门背侧面的中央部分之外、支承周缘下部的底座;除了该阀 门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支承将阀门的周缘上部覆盖的阀门的罩 子;并设有一种将插入体插入到插入孔的同时,用形成嵌接孔的罩子 缘端部使其卡止在混注口上的卡止机构。
例如,图1所示的以前医疗用混注口的结构。图1是以前的医疗 用混注口的三面图,图1(a)是表示混注口的纵断面图、图1(b)是 表示混注口的横断面1-1上的横断面图、图1(c)是表示混注口的平 面图。
图1中,1是盘状阀门、2是罩子、3是插入孔、5是环状凸缘、6 是嵌接孔、7是底座、8是流路、9是钩部;由罩子2的钩部9和环状 凸缘5夹持阀门1。
但是,在上述的医疗用混注口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进行混注 口本体内的起动加注时,混注口本体底面部的洼下部分或底面与主插 入体开口部的台阶部分、或者混注口本体与细径管子的连接部分等都 会形成气泡的停留部分。由于形成了这种气泡的停留部分,因而不能 充分进行起动加注,就产生不能向患者安全地进行输血和输液的问题。
例如,若使以前的医疗用混注口进行起动加注,则会如图2的断 面图所示,气泡容易停留在区域A、区域B里。即、区域A是表示混注 口本体的底面部分的洼下部分,区域B是表示与插入体开口部的台阶 部分。
而且,在起动加注时,是使混注口朝里,以例如300mmHg程度的 压力进行的,这时,如图3的起动加注时混注口本体的纵断面图所示, 气泡容易停留在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A、区域B与图2所示 的相同,区域C是表示混注孔本体与细径管子10的连接部分。由于起 动加注时是使混注口本体朝里地实施,因而图3是使其上下反转地表 示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 提供一种即使在起动加注时也不使气泡停留在医疗用混注口内部、能 对患者安全地进行输液和输血的医疗用混注口。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具备:在中 央部形成插入孔的盘状阀门,支承上述阀门背侧面的中央部之外的周 缘下部的底座,除了阀门表侧面的中央部之外、至少覆盖阀门的周缘 上部并支承阀门的罩子;罩子的内侧缘端部形成嵌接孔,在将插入体 插入插入孔时,插入体与嵌接孔嵌接,具有使插入体卡止在混注口上 的卡止机构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流路开口部的底面比底座内侧的底 面还低。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消除了混注口本体的底面部的洼下部分,而 且液流的主要部分和流路开口部之间没有台阶,因而不会使液流紊乱 (不会发生紊流),能防止气泡的发生。而且即使由于错误操作而产生 气泡,由于没有能停留的空间,因而能容易地从混注口内排出。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是,上述底座内侧的底面上设有凹部, 该凹部的断面形状是与流路开口部的弦弧相同的形状。这样,能容易 地将停留的气泡排出,而且能确保插入体插入时的液体注入的流路。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是,在上述底座的内侧的两侧面下部 具有底面弯曲部,该弯曲部用曲面连续地将内侧的侧面部与内侧的底 面部接合在一起。这样,能使起动加注时的液流更顺畅地流动,可进 一步抑制紊流的发生。
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最好是,混注口本体的流路开口部的任何 一方,经由具有内径渐渐变细的漏斗形状的接头与内径比上述流路开 口部还小的管子相连接。这样,由于能防止起动加注时的因出口处直 径不同引起的紊流发生,因而能防止液流在出口附近发生气泡。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医疗用混注口在起动加注时不会发生气泡的 停留,能安全地对患者进行输血或输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前的医疗用混注口结构的三面图。
图2是表示以前的医疗用混注口的断面图。
图3是表示以前的医疗用混注口的纵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医疗用混注口的横断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医疗用混注口的纵断面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医疗用混注口。图4 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医疗用混注口的横断面图。图4中,5是环状 凸缘、7是底座、8是流路、9是钩部,阀门1由罩子2的钩部9和环 状凸缘5夹持,这些结构是与图1所示相同的。
与图1不相同的是流路8和底座7的位置关系。即、以前是流路8 的底面在底座7的内侧底面的上方,而图4中,流路8的底面是位于 底座7的内侧底面的下方,而且,底座7的内侧底面的下洼部分是与 流路8的形状一致的。
这是因为做成使上述流路8的底面位于底座7的内侧底面下方的 结构,消除了混注口的底面存在的下洼部分,所以也就能防止在下洼 部分容易发生的气泡停留。
√而且,由流路8的断面形状在底座7的内侧底面上形成有槽,该 槽的断面具有底座7的内侧底面被切去那样的弦弧形状,这样,在流 路8的开口部与底座7的内侧底面之间也就不会产生台阶,所以能防 止由液体流动与台阶部分冲突所产生的紊流等引起的气泡发生本身, 同时能确保插入体插入混注口里时的液体注入流路。
即使是在由错误操作而产生气泡的场合下,由于在将混注口本体 上下反转地进行起动加注时,气泡没有能停留的空间,因而能借助起 动加注、容易地向混注口外部排出。
从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最好根据流路8的断面形状在底座7的 内侧底面形成将底座7的内侧底面直线地切去那样的槽,但是,从尽 可能地抑制气泡停留的观点出发,则槽与混注口本体中央部分上的底 座7的底面一致、朝两侧的流路开口部渐渐倾斜地深切的结构则更好。
还可考虑到这一点,即、在底座7的内侧底面上,用缓缓的曲面 将内侧面和底面连续地接合起来,形成没有的部分。通过设置这样 的底面弯曲部4,能更有效地抑制紊流的发生,能更有效地减少气泡发 生自身、从而也能减少气泡能停留的空间。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医疗用混注口本体的横断面图。由于起 动加注时是将混注口本体朝里地实施的,因而图5也是使其反转地表 示的。
从图5可知,流路8的底面(图5中的上方)在底座7的内侧底 面(在图5中的上方)的下方,在液流的主轨迹和流路8的开口部之 间未形成台阶。在流路8的上面部(图5中的下方),液流的主轨迹与 流路8的开口部之间形成台阶,但是,由于使混注口本体的上下颠倒 地进行液体充填,因而在这里发生的气泡能容易地通过起动加注而排 出到外部。
由于形成这样的结构,使流路8的底面在底座7的内侧底面的下 部,因而能防止气泡停留到混注口本体底面的洼下部分。由于液流的 主轨迹和流路8的开口部之间也不形成台阶,因而液流更顺畅,能抑 制由紊流的发生所引起的气泡发生自身。
为了避免在实施起动加注时、在出口部分上的细径管子10的连接 部分处发生气泡的停留,还可考虑设置具有直径渐渐变细的漏斗形状 的接头11。通过设置这种接头11能使液流顺畅地流动,在出口附近很 难产生因液流的冲突而引起紊流,能防止气泡发生自身,能避免气泡 停留的发生。
而且,由于不发生气泡停留,当对患者进行输血或输液时,能避 免气泡注入到患者体内的危险,从而能安全地进行医疗活动。
最好装着接头11的那一侧是起动加注时的出口侧。这样,在出口 侧有台阶存在时也不易发生气泡,即使有侵入到混注口本体内的气泡, 也能更顺利地排出。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