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向列相 / 一种冷通道机房

一种冷通道机房

阅读:6发布:2020-07-3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冷通道机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冷通道机房,冷通道机房包括顶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以及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两端的封闭板,封闭板、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顶板可拆卸连接,进而合围形成冷通道,冷通道用于传输冷气;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相邻的立体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立体框体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立体框体用于收容 制冷设备 和待制冷设备。本申请能够实现冷通道机房快速拆装和便捷移动。,下面是一种冷通道机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通道机房包括顶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以及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进而合围形成冷通道,所述冷通道用于传输冷气;
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均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相邻的所述立体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立体框体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立体框体用于收容制冷设备和待制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框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四根横梁、沿第二方向的四根纵梁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四根立柱,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端部通过螺接、卡接或合连接的方式连接以形成所述立体框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之间还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纵向加强梁,所述纵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立柱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纵梁之间还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的竖向加强梁,所述竖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纵梁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所述纵梁、所述横梁、所述纵向加强梁以及所述竖向加强梁均为空心型材,且表面均设有方形安装孔和圆形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均设有封板,所述封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所述封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的形状与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形状相同,所述封板的的表面还设有多个出线孔,所述多个出线孔位于所述封板的四,所述多个第一排气孔位于所述封板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通孔,螺钉/铆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封板固定在所述立体框体上;所述封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挡边,所述定位挡边嵌入所述立体框体顶部,以使所述封板与所述立体框体紧密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框体靠近所述冷通道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冷通道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板,所述第一门板为两扇,两扇所述第一门板分别枢接在所述立体框体的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包括平板和侧板,所述平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所述侧板与两个所述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两侧连接,且固定在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的相互靠近的所述横梁上,所述平板高于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两个所述机柜列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封闭板均高于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侧板段,多个所述侧板段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侧板,所述平板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平板段,多个所述平板段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平板,多个所述侧板段、多个所述平板段与多个所述立体框体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通道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包括位于所述冷通道两端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一机柜列两端的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机柜列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门板为两扇,且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冷通道机房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冷通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通道机房。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数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数据中心数量的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能耗的不断增加,IT设备机架化在节省数据中心物理空间的同时,也集中了数据中心的热量,机柜所需的散热能量大大提高。随这数据中心能耗的持续增长,对机房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数据中心高热密度解决方案中,冷通道封闭技术方案备受推崇。
[0003] 现有技术的数据中心,都是由若干个机柜拼接完成,并在其两端增加封闭,由于是整体的机柜进行拼装,在运输及其拼装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而且机柜的宽度不能进行调控,造成不便。也就是说现有的冷通道机房为整体拼装,对改装和移动等非常不变。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通道机房,能够实现冷通道机房快速拆装和便捷移动。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冷通道机房,所述冷通道机房包括顶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以及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的封闭板,所述封闭板、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所述顶板可拆卸连接,进而合围形成冷通道,所述冷通道用于传输冷气;所述第一机柜列和所述第二机柜列均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相邻的所述立体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立体框体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立体框体用于收容制冷设备和待制冷设备。
[0006] 其中,所述立体框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四根横梁、沿第二方向的四根纵梁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四根立柱,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立柱的端部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端部通过螺接、卡接或合连接的方式连接以形成所述立体框体。
[0007] 其中,所述立柱之间还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纵向加强梁,所述纵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立柱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纵梁之间还设有沿所述竖直方向的竖向加强梁,所述竖向加强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纵梁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所述纵梁、所述横梁、所述纵向加强梁以及所述竖向加强梁均为空心型材,且表面均设有方形安装孔和圆形安装孔。
[0008] 其中,每个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均设有封板,所述封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所述封板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
[0009] 其中,所述封板的形状与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形状相同,所述封板的的表面还设有多个出线孔,所述多个出线孔位于所述封板的四,所述多个第一排气孔位于所述封板的中部。
[0010] 其中,所述封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立体框体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通孔,螺钉/铆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封板固定在所述立体框体上;所述封板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挡边,所述定位挡边嵌入所述立体框体顶部,以使所述封板与所述立体框体紧密结合。
[0011] 其中,所述立体框体靠近所述冷通道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冷通道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为两扇,两扇所述第一门板分别枢接在所述立体框体的两根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门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
[0012] 其中,所述顶板包括平板和侧板,所述平板的两侧边分别通过所述侧板与两个所述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两侧连接,且固定在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的相互靠近的所述横梁上,所述平板高于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两个所述机柜列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封闭板均高于两个所述机柜列的顶部。
[0013] 其中,所述侧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侧板段,多个所述侧板段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侧板,所述平板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平板段,多个所述平板段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平板,多个所述侧板段、多个所述平板段与多个所述立体框体一一对应。
[0014] 其中,所述封闭板包括位于所述冷通道两端的第二门板、所述第一机柜列两端的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机柜列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机柜列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门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门板为两扇,且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001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冷通道机房。冷通道机房包括顶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以及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两端的封闭板,封闭板、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顶板可拆卸连接,进而合围形成冷通道,冷通道用于传输冷气;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相邻的立体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立体框体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立体框体用于收容制冷设备和待制冷设备。本申请能够实现冷通道机房快速拆装和便捷移动。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申请冷通道机房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冷通道机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第一机柜列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立体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封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图1冷通道机房气流循环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出的冷通道机房进行详细描述。
[0027]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是本申请冷通道机房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冷通道机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第一机柜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立体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冷通道机房中封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冷通道机房气流循环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示意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对本申请的冷通道机房做详细说明。
[0028] 本实施方式中,冷通道机房1包括顶板14、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以及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两端的封闭板13。封闭板13、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顶板14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接、卡接以及榫合连接等方式。封闭板13、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顶板14合围形成冷通道19,冷通道19用于传输冷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冷通道机房1中机柜列的个数也可以是3个、4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分布,因此后续只描述第一机柜列11的具体结构,不再对第二机柜列12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冷通道机房1中的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结构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29]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15,相邻的立体框体15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立体框体15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立体框体15用于收容制冷设备和待制冷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方向决定的是机柜列的排布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由于立体框体15之间可拆卸连接,当受场地面积所限时,可以通过减少立体框体15的数量来减小冷通道机房1的占用面积以满足场地需求,当需要增加机柜列的长度时,增加立体框体15即可。另外当待冷却设备的尺寸发生变化(比如产品更新换代)时,原有的立体框体15无法使用,如果是现有技术中的机柜,则会因为尺寸不匹配而淘汰,而本申请可将立体框体15全部或部分打散为杆件,然后重新拼接成尺寸适合新的待冷却设备的立体框体15。本申请能够大大提高冷通道机房1的适应性,减小产品更新替换率。
[0030] 本实施方式中,立体框体15的包括沿第一方向的四根横梁151、沿第二方向的四根纵梁152以及沿竖直方向的四根立柱153,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相互垂直。也即立体框体15为长方体,四根纵梁152、四根立柱153以及四根纵梁152分别为长方体的十二条棱。立柱153的端部、分别与横梁151和纵梁152的端部通过螺接、卡接或榫合连接的方式连接以形成立体框体15。立体框体15为长方体具有结构稳定,美观的作用,且能适应大部分常规待冷却设备和制冷设备。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立体框体15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即可。
[0031] 进一步的,立柱153之间还设有沿第二方向的纵向加强梁154,纵向加强梁15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立柱153的中部连接,纵梁152之间还设有沿竖直方向的竖向加强梁155,竖向加强梁155的两端分别于相邻的纵梁152的中部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纵向加强梁155和横向加强梁154也可以分别一端与一立柱153的顶部,另一端与另一立柱153的底部连接,从而与立柱153和纵梁152形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稳定性提高整体框架的稳定性,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32] 进一步的,立体框体15的底部还设有隔离装置158,隔离装置15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立体框体15底部的纵梁152上。隔离装置158包括底板、防潮垫以及架空机构中的一种,用于承载和架空放置在立体框体15中的待冷却设备和制冷设备,以防待冷却设备和制冷设备受潮等。
[0033] 进一步的,立柱153为空心型材,且表面均设有方形安装孔1533和圆形安装孔1532。纵梁152、横梁151、纵向加强梁154以及竖向加强梁155使用的型材与立柱153相同,均为空心型材,且表面均设有方形安装孔1533和圆形安装孔1532,在此不再赘述。立体框体的立柱153和纵梁152、横梁151、纵向加强梁154以及竖向加强梁155均为空心型材,可以减轻立体框体15受到的荷载,同时减小立体框体15的制作成本,且便于拆卸。
[0034] 进一步的,每个立体框体15的顶部设有封板156,封板156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立体框体15的顶部,封板156的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561。立体框体15中的部分热气流上升通过多个第一排气孔1561散出,对冷通道机房1进行辅助散热,提升了冷通道机房1散热效率。
[0035] 进一步的,封板156的形状与立体框体15的顶部形状相同,封板156的的表面还设有多个出线孔1562,多个出线孔1562位于封板156的四角,多个第一排气孔1561位于封板156的中部。通过多个出线孔1562从封板156的四角对冷通道机房1的走线进行整理,同时通过中部的多个第一排气孔1561进行辅助散热,布局合理,避免线路混乱造成维护困难,且使得封板156有更大的面积用于散热。
[0036] 进一步的,封板156为矩形,第一排气孔1561为圆形小孔,多个第一排气孔1561以阵列形式分布,且形成一位于封板156中间的矩形。出线孔1562的数量为4个,且为圆形小孔,4个出线孔1562对称分布在封板156的四角。
[0037] 进一步的,封板156上设有第一通孔1563,立体框体15的顶部对应设有第二通孔(图未示),螺钉/铆钉穿过第一通孔1563和第二通孔将封板156固定在立体框体15上,封板156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挡边1564,定位挡边1564嵌入立体框体15顶部,以使封板156与立体框体15紧密结合。具体的,第一通孔1563数量为4个,且位于封板156的四角,立体框体15的顶部对应设有4个第二通孔,4个第一通孔1563和4个第二通孔配合以固定封板156和立体框体1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封板156和立体框体15也可以通过卡接或榫合连接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通过定位挡边1564与立体框体15顶部的相嵌,还能提高安装便捷度。
[0038] 进一步的,立体框体15靠近冷通道19的一侧和远离冷通道19的一侧均设有第一门板157,第一门板157为两扇,两扇第一门板157分别枢接在立体框体15的两根立柱153上,第一门板157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立柱153上排布有多个连接件1531,连接件1531可以是液压铰链或者合页等,第一门板157通过连接件1531枢接在立体框体15的两根立柱153上。立体框体15的两侧设有可转动开启的第一门板157,方便维修人员进入对设备进行维护。
[0039] 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4包括平板141和侧板142,平板141的两侧边分别通过侧板142与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相互靠近的两侧连接,且固定在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顶部的相互靠近的横梁151上,平板141高于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顶部,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相互远离的一侧设有挡板16,挡板16和封闭板13高于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顶部。封闭板13、挡16板以及侧板142在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的顶部围成一个收容部,以收容从出线孔1562出来的冷通道机房1的走线。
[0040] 进一步的,侧板142包括多个侧板段1421,多个侧板段1421可拆卸连接,形成侧板142。平板141包括多个平板段1411,多个平板段1411可拆卸连接,形成侧板142平板141。多个侧板段1421、多个平板段1411与多个立体框体15一一对应,当增加或减少立体框体15时,对应增加或减少侧板段1421和平板段1411即可。
[0041] 进一步的,封闭板13包括位于冷通道两端的第二门板133、第一机柜列11两端的第一固定板131,第二机柜列12两端的第二固定板132,第一固定板131和第二固定板132位于第二门板133的两侧,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一机柜列11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固定板132与第二机柜列12两端可拆卸连接,第二门板133为两扇,且分别枢接在第一固定板131和第二固定板132上。当增加或减少立体框体15时,首先拆除封闭板13,然后根据增加或减少的立体框体15对应增加或减少侧板段1421和平板段1411即可,之后将封闭板13安装好即可。
[0042] 进一步的,平板141上设有上设有天窗145,天窗145可手动或自动打开。平板141上还设有多个监测装置144,多个监测装置144在平板141的两端沿第二方向排布,天窗145位于平板141的中部。监测装置144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报警器、室内监控控制器、安防装置以及淋雨救火装置等。第一固定板131或第二固定板132上设有显示屏134,显示屏134与监测装置144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以接收监测装置144的信号,并显示出来。通过显示屏134可以实时观察机柜列内部的情况。
[0043] 为了说明本申请冷通道机房的工作原理,参阅图9,图9是图1冷通道机房气流循环一实施方式的组织示意图。
[0044] 本实施方式中,制冷设备17安装在第一机柜列11的中间两个立体框体15中,其余立体框体15安装有待冷却设备18。冷空气从制冷设备17吹出,进入冷通道19,并在冷通道19中向两端扩散,并进入安装有待冷却设备18的立体框体15中。冷空气对待冷却设备18冷却后变为热空气,最终通过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外侧的第一门板157上的第二排气孔排出。同时部分热空气还可以通过第一机柜列11和第二机柜列12顶部的第一排气孔排出。
[0045]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一种冷通道机房。冷通道机房包括顶板、沿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以及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两端的封闭板,封闭板、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相互靠近的一侧以及顶板可拆卸连接,进而合围形成冷通道,冷通道用于传输冷气;第一机柜列和第二机柜列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立体框体,相邻的立体框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组成立体框体的多条杆件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立体框体用于收容制冷设备和待制冷设备。本申请能够实现冷通道机房快速拆装和便捷移动。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