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谐振器 / 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

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

阅读:492发布:2023-03-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编程负阻 电路 结构,所述负阻电路包括交叉耦合无尾 电流 源互补负阻模 块 、电流源和可编程 电流镜 。同一个 开关 控制的左右两个电流镜,分别调制差分负阻两条支路的电流大小,实现负阻大小的调节。通过可编程控制多组开关,实现对负阻大小宽范围的调节。本发明具有负阻大小调节范围宽,提高了不同LC 谐振器 的设计灵活性。,下面是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互补负阻模、电流源和可编程电流镜组成,连接在电源和地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负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互补负阻电路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MP1和MP2,两个N型晶体管MN1和MN2,晶体管MP1的栅极和晶体管MN1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1的漏极和晶体管MN1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1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1的源极接地线,晶体管MP2的栅极和晶体管MN2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2的漏极和晶体管MN2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2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2的源极接到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负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源包括左右两条支路上的电流源,左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5的漏极,晶体管MN5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右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6的漏极,晶体管MN6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负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电流镜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半部分的晶体管MN3_1,MN3_2….MN3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5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源极均接地,右边部分的晶体管MN4_1,MN4_2…..MN4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6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源极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负阻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电流镜中的MN3_1、MN3_2…..MN4_n以及MN4_1、MN4_2…..MN4_n的尺寸相同,且与晶体管MN5和晶体管MN6尺寸相同。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主要涉及负阻电路结构,尤其指一种可编程的负阻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CMOS LC_VCO具有较好的相位噪声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在CMOS收发机或数据通信中,它主要由LC谐振回路和负阻电路构成。振荡器中的负阻电路主要用于补偿LC谐振回路中的能量损失。根据设计实现方式不同,有N-Core、P-Core和NP-Core等。由于N-Core或P-Core在结构上不具有对称性,振荡波形对称性较差,使得其相位噪声性能不理想。NP-Core结构则由于结构对称性好,提高振荡波形的对称性,减小器件引起的1/f噪声上跳变到载波附近的噪声。同时,该结构采用更小的电流来补偿电容和电感的损耗,从而减小电路的功耗。对于无尾电流源的NP-Core结构,其消除了尾电流源1/f噪声的影响,同时增大了VCO输出摆幅。图1给出了一种交叉耦合互补无尾电流源负阻电路结构,其中MN1、MN2与MP1、MP2交叉耦合构成互补结构的负阻放大器,产生的负阻分别为-2/GMN、-2/GMP,即总的负阻R1可以表示为:
由于该结构支路电流变化范围有限,使得其提供的负阻范围较小,不能实现宽范围感值的LC_VCO结构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互补负阻电路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MP1和MP2,两个N型晶体管MN1和MN2,晶体管MP1的栅极和晶体管MN1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1的漏极和晶体管MN1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1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1的源极接地线,晶体管MP2的栅极和晶体管MN2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2的漏极和晶体管MN2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2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2的源极接到地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流源包括左右两条支路上的电流源,左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5的漏极,晶体管MN5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右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6的漏极,晶体管MN6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所述的可编程电流镜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半部分的晶体管MN3_1,MN3_2....MN3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5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源极均接地,右边部分的晶体管MN4_1,MN4_2.....MN4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6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源极均接地。
所述的可编程电流镜中的MN3_1、MN3_2.....MN4_n以及MN4_1、MN4_2.....MN4_n的尺寸相同,且与晶体管MN5和晶体管MN6尺寸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负阻大小可调范围大。与传统负阻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负阻结构引入了可编程开关电路调节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两条支路的电流,扩大了负阻可调范围。
2、实现反馈系统进行负阻调节。与传统负阻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负阻结构可以引入振荡波形相关信息作为反馈信号进行负阻调节。
3、增加了LC_VCO的设计灵活性。与传统负阻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负阻结构能够适应不同LC谐振器的对负阻需求,提高LC_VCO的设计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04] 图1足传统交叉耦合互补无尾电流源负阻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5]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针对传统交叉耦合互补无尾电流源负阻电路结构存在的缺陷,设计人员提出了一种可编程的负阻电路结构(图2所示)。该负阻电路结构主要由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互补负阻模、电流源和可编程电流镜组成,连接在电源和地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互补负阻电路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MP1和MP2,两个N型晶体管MN1和MN2,晶体管MP1的栅极和晶体管MN1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1的漏极和晶体管MN1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1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1的源极接地线,晶体管MP2的栅极和晶体管MN2的栅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晶体管MP2的漏极和晶体管MN2的漏极互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晶体管MP2的源极接电源,晶体管MN2的源极接到地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流源包括左右两条支路上的电流源,左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5的漏极,晶体管MN5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右支路的电流源一端接电源,一端接晶体管MN6的漏极,晶体管MN6的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接地。
所述的可编程电流镜包括左右两个部分,其中左半部分的晶体管MN3_1,MN3_2....MN3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5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源极均接地,右边部分的晶体管MN4_1,MN4_2.....MN4_n的栅极接晶体管MN6的栅极,漏极分别通过开关sw_1、sw_2.....sw_n连接到输出端OUTBAR,源极均接地。
对于图2给出了可编程负阻电路结构,假设开关个数为N,则其所对应的负阻R2可以表示为:
(2)
基于上式可以看出,当N取不同的值时,R2的取值不一样。同样也可以通过调制IBIAS的大小来实现负阻取值的调节。
综上所述,改进型的负阻结构,增加了负阻的调节范围,增加了不同谐振器的LC_VCO的设计灵活性。
工作原理:当某个开关控制信号sw_n为高电平时,其对应的两个电流镜被连接到交叉耦合无尾电流源的负阻电路中,此时等效负阻取值增大,提高了LC振荡器的起振能。当所有开关控制信号均为高电平时,等效负阻取值最大,此时起振能力最大;当所有开关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时,等效负阻取值最小,此时起振能力最弱。因此,本发明的可编程负阻结构可以实现不同LC谐振器的LC_VCO设计,大大提高了LC振荡器的设计灵活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