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弱化线 / 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

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

阅读:978发布:2020-05-14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消除 汽车 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包括:①将 注塑成型 的仪表板上件抓取出模;②在出模后的10s以内,将仪表板上件放到矫形 支架 上,保证 弱化线 与两个矫形支架上横梁保持平行且等距,矫形支架的上横梁长度≥弱化线长度;③通过抓具从A面向B面按压仪表板上件矫形,使上件弱化线区域向下 变形 5-10mm,并保持稳定,持续20-30秒,抓具的抓取点对称设置在弱化线的两端、弱化线和矫形支架上横梁之间;④对仪表板上件进行 风 冷;⑤矫形后上件经过激光弱化后,与下件进行震动 焊接 ,此时仪表板上件强度较低,而下件强度较高,焊接后下件将带动仪表板上件向上“回弹”,从而避免了弱化线的凹陷,消除了表面痕迹。,下面是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一个矫形装置对注塑成型出模后的仪表板上件实施预先矫形,在震动焊接工序后再回弹到正常形状,从而实现对于仪表板上件正面弱化线痕迹消除的目的,所述的矫形装置由机器人抓具(1)和矫形支架(2)构成,所述机器人抓具(1)的两端设置有压缩空气管(3);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通过机器人抓具(1)将注塑成型的仪表板上件(4)抓取出模;
②、在出模后的10s以内,将机器人抓具(1)抓取的仪表板上件(4)放到矫形支架(2)上,弱化线(5)与两个矫形支架(2)上横梁要保持平行且等距,矫形支架(2)的上横梁长度≥弱化线(5)长度、两个上横梁之间的间距是30-40cm、上横梁的宽度是3-4cm,材质可选择型材或槽
③、通过机器人抓具(1)从A面向B面按压上件(4)矫形,使仪表板上件(4)弱化线区域向下变形5-10mm,并保持稳定,持续20-30秒,所述机器人抓具(1)的抓取点对称设置在弱化线(5)的两端、弱化线(5)和矫形支架(2)上横梁之间;
④、矫形结束后,开启机器人抓具(1)上的压缩空气管(3)对仪表板上件(4)进行冷,加速矫形后仪表板上件(4)的定型;
⑤、通过机器人抓具(1)将定型后的仪表板上件(4)从矫形支架(2)上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
⑥、矫形后上件(4)经过激光弱化后,与下件(6)进行震动焊接,此时仪表板上件(4)强度较低,而下件(6)强度较高,焊接后下件(6)将带动仪表板上件(4)向上“回弹”,从而避免了弱化线(5)的凹陷,消除表面痕迹。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属于汽车内饰装饰件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引导气囊展开必须对相关内饰零件进行预先“弱化”,其中激光弱化又是一种主要的工艺形式。
[0003] 所谓“激光弱化”,是指在内饰零件B面(背面)进行切割打孔,但又在A面(正面)保留一定残余料厚的切割工艺(见图4), 技术难点在于:既要保证切割的足够深,又不能在正面留下痕迹。
[0004] 实际生产中,零件经过弱化之后,自身强度大大下降;在后续的焊接步骤中(图5),被其他零件“拉扯”变形,使弱化线凹陷,A面(正面)产生很明显的“痕迹”,(见图6), 装车后造成严重的外观缺陷(如图7圈处)。
[0005] 激光弱化线痕迹是汽车内饰业界难题,以往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只能在功能项(气囊展开)与外观项(表面痕迹)这对物理矛盾之间选取折中点,但这样反而造成“功能”与“外观”都存在缺陷险,甚至危害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明显的难题,既能保证气囊安全打开,又能消除表面激光弱化痕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个矫形装置对注塑成型出模后的仪表板上件实施预先矫形,在震动焊接工序后再回弹到正常形状,从而实现对于仪表板上件正面弱化线痕迹消除的目的,所述的矫形装置由机器人抓具和矫形支架构成,所述机器人抓具的两端设置有压缩空气管;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通过机器人抓具将注塑成型的仪表板上件抓取出模;
②、在出模后的10s以内,将机器人抓具抓取的仪表板上件放到矫形支架上,保证弱化线与两个矫形支架上横梁保持平行且等距,矫形支架的上横梁长度≥弱化线长度,两个上横梁之间的间距是30-40cm、上横梁的宽度是3-4cm,材质可选择型材或槽
③、通过机器人抓具从A面向B面按压仪表板上件矫形,使上件弱化线区域向下变形5-
10mm,并保持稳定,持续20-30秒,所述机器人抓具的抓取点对称设置在弱化线的两端、弱化线和矫形支架上横梁之间;
④、矫形结束后,开启机器人抓具上的压缩空气管对仪表板上件进行风冷,加速矫形后仪表板上件的定型;
⑤、通过机器人抓具将定型后的仪表板上件从矫形支架上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
⑥、矫形后上件经过激光弱化后,与下件进行震动焊接,此时仪表板上件强度较低,而下件强度较高,焊接后下件将带动仪表板上件向上“回弹”,从而避免了弱化线的凹陷,消除了表面痕迹。
[0008]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发明方法通过对两焊接件(仪表板上件与下件)的相互受关系和零件强度差异的分析,在激光弱化和震动焊接之前,对仪表板上件进行预先向凹陷方向的矫形,这样在焊接后弱化线将回弹到正确位置,弱化线痕迹消失(图8)。
2、本发明方法适用面广,投资极小,操作简便,不影响节拍,实施效果稳定。
3、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包含激光弱化的汽车仪表板,及其他需要同时保证弱化效果与外观质量的零件上。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所述矫形装置结构侧视图。
[0010] 图2是本发明所述矫形装置结构俯视图。
[0011] 图3是本发明汽车仪表板矫形回弹消除痕迹的步骤分解示意图。
[0012] 图4是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激光弱化保留一定残余料厚的切割断面图。
[0013] 图5是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生产工艺流程图
[0014] 图6是现有技术中焊接后汽车仪表板弱化线凹陷示意图。
[0015] 图7是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弱化线凹陷实物图。
[0016] 图8是采用本发明工艺方法的汽车仪表板消除痕迹后的实物图。
[0017] 图9是采用本发明工艺方法汽车仪表板上件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由附图1、 2、 9所示:一种消除汽车仪表板副司机侧激光弱化痕迹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一个矫形装置对注塑成型出模后的仪表板上件实施预先矫形,在震动焊接工序后再回弹到正常形状,从而实现对于仪表板上件正面弱化线痕迹消除的目的,所述的矫形装置由一个机器人抓具1和矫形支架2构成,所述机器人抓具1的两端设置有压缩空气管3。
[0019] 该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①、通过机器人抓具1将注塑成型的仪表板上件4抓取出模;
②、在出模后的10s以内,将机器人抓具1抓取的仪表板上件4放到矫形支架2上,保证弱化线5与两个矫形支架2上横梁保持平行且等距,矫形支架2上横梁的长度≥弱化线5的长度、两个上横梁之间的间距是30-40cm、上横梁的宽度是3-4cm,材质可选择铝型材或槽钢(见图1、2);
③、通过机器人抓具1从A面向B面按压仪表板上件4矫形,使仪表板上件4弱化线区域向下变形5-10mm,并保持稳定,持续20-30秒,所述机器人抓具1的抓取点对称设置在弱化线5的两端、弱化线5和矫形支架2上横梁之间(见图2);
④、矫形结束后,开启机器人抓具1上的压缩空气管3对仪表板上件4进行风冷,加速矫形后仪表板上件4的定型;
⑤、通过机器人抓具1将定型后的仪表板上件4从矫形支架2上取出,并放置在传送带上;
⑥、矫形后仪表板上件4经过激光弱化后,与下件6进行震动焊接,此时仪表板上件4强度较低,而下件6强度较高,焊接后下件6将带动仪表板上件4向上“回弹”,从而避免了弱化线5的凹陷,消除表面痕迹(见图3、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