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温度 / 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

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

阅读:288发布:2023-01-0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温度 响应及时的开炼机 辊筒 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辊筒筒体,辊筒筒体的前端连接有固定回转接头,固定回转接头内为空腔结构,固定回转接头连接有供工作介质进入的第一流道,辊筒筒体的前端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辊筒筒体的前端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二流动连通的第三流道,辊筒筒体的内腔和固定回转接头内的空腔结构连通,固定回转接头的下部开设有经冷热交换后 流体 流出的第一流出口。本发明通过在辊筒筒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流道,使得工作介质能够在接近辊筒筒体表面上进行流通,在拉近热交换介质和辊筒筒体表面距离的 基础 上,提升了热交换速率,且提高了 能量 的有效利用率。,下面是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辊筒筒体(1),辊筒筒体(1)的前端连接有固定回转接头(2),辊筒筒体(1)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固定回转接头(2)内为空腔结构,固定回转接头(2)连接有供工作介质进入的第一流道(3),其特征在于,辊筒筒体(1)的前端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流道(3)连通的第二流道(4),辊筒筒体(1)的前端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二流动连通的第三流道(5),辊筒筒体(1)的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三流道(5)连通的第四流道(6),辊筒筒体(1)的末端外壁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四流道(6)连通的第五流道(7),辊筒筒体(1)对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五流道(7)连通的第六流道(8),辊筒筒体(1)的前端对侧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六流道(8)连通的第七流道(9),第七流道(9)和辊筒筒体(1)的内腔连通,辊筒筒体(1)的内腔和固定回转接头(2)内的空腔结构连通,固定回转接头(2)的下部开设有经冷热交换后流体流出的第一流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辊筒筒体(1)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二次冷却装置,所述二次冷却装置包括供工作介质进入的流入通道(11)和供工作介质输出的流出通道(12),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相连且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平行排列,流入通道(11)的前端和第一流道(3)连通,流入通道(11)的末端和流出通道(12)相连,流出通道(12)的出口开设在固定回转接头(2)的空腔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还连通有1个或2个以上的中间通道(13),1个或2个以上中间通道(13)在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呈S型设置,且均与流入通道(11)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其特征在于,辊筒筒体(1)内还设置有2个支架(14),一支架(14)设置在辊筒筒体(1)内腔的前端内,另一支架(14)设置在辊筒筒体(1)内腔的末端内,2个支架(14)上沿着平方向设置有通孔,二次冷却装置穿过通孔设置在支架(14)上,靠近固定回转接头(2)的支架(14)下端上沿水平方向还设置有供辊筒筒体(1)内腔内出来的工作介质流出的第二流出口(15)。

说明书全文

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开炼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开炼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两异向向内旋转的中空辊筒或钻孔辊筒,装置在操作者一面的称作前辊,可通过手动或电动作平前后移动,借以调节辊距,适应操作要求;后辊则是固定的,不能作前后移动。两辊筒大小一般相同,各以不同速度相对回转,生胶或胶料随着辊筒的转动被卷入两辊间隙,受强烈剪切作用而达到塑炼或混炼的目的。开炼机也用于塑料加工等部中。
[0003] 在橡胶加工工艺的炼胶过程中要对胶料温度进行控制,这个温度控制只能从辊面传递给胶料,因此需要对开炼机的辊筒内通入工作介质对辊面进行加热或冷却,这类开炼机辊筒内部为空腔结构。
[0004] 在橡胶加工工艺的炼胶过程中要对胶料温度进行控制,这个温度控制只能从辊面传递给胶料,因此需要对开炼机的辊筒内通入工作介质对辊面进行加热或冷却,这类开炼机辊筒内部为空腔结构。但是现有的开炼机是通过辊筒内部的空腔进行加热或冷却,其热交换过程需要穿过厚厚的辊筒壁,传热效率低,不利于能耗的降低和热交换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该辊筒在辊筒外壁上开设有可进行就近进行热交换的通道,相对于单靠从辊筒筒体内腔通入热交换介质,能够提升热交换的速率,提高能量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温度的及时调节。
[0006]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辊筒筒体,辊筒筒体的前端连接有固定回转接头,辊筒筒体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固定回转接头内为空腔结构,固定回转接头连接有供工作介质进入的第一流道,辊筒筒体的前端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辊筒筒体的前端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二流动连通的第三流道,辊筒筒体的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三流道连通的第四流道,辊筒筒体的末端外壁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四流道连通的第五流道,辊筒筒体对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五流道连通的第六流道,辊筒筒体的前端对侧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六流道连通的第七流道,第七流道和辊筒筒体的内腔连通,辊筒筒体的内腔和固定回转接头内的空腔结构连通,固定回转接头的下部开设有经冷热交换后流体流出的第一流出口。
[0008] 本发明通过在辊筒筒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流道,使得工作介质能够在接近辊筒筒体表面上进行流通,在拉近热交换介质和辊筒筒体表面距离的基础上,提升了热交换速率,且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是将工作介质从第一流道流入,再一次流经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第五流道、第六流道、第七流道,然后回到辊筒筒体的内腔中,最终到达固定回转接头的空腔结构内,从固定回转接头的第一流出口流出。
[0009] 辊筒筒体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二次冷却装置,所述二次冷却装置包括供工作介质进入的流入通道和供工作介质输出的流出通道,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相连且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平行排列,流入通道的前端和第一流道连通,流入通道的末端和流出通道相连,流出通道的出口开设在固定回转接头的空腔结构内。设置二次冷却装置的作用在于:从第一流道内进入的工作介质能够二次冷却装置内流通,其流通过程中会和流经辊筒筒体外壁流道内经热交换后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防止新进入辊筒筒体外壁的工作介质和已经进入辊筒筒体空腔的经过热交换的工作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0010] 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间隙的设置能够帮助二次冷却装置内的工作介质和经过热交换在辊筒筒体外壁内的流道内的工作介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0011] 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还连通有1个或2个以上的中间通道,1个或2个以上中间通道在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呈S型设置,且均与流入通道平行设置。
[0012] 辊筒筒体内还设置有2个支架,一支架设置在辊筒筒体内腔的前端内,另一支架设置在辊筒筒体内腔的末端内,2个支架上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通孔,二次冷却装置穿过通孔设置在支架上,靠近固定回转接头的支架下端上沿水平方向还设置有供辊筒筒体内腔内出来的工作介质流出的第二流出口。
[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通过在辊筒筒体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流道,使得工作介质能够在接近辊筒筒体表面上进行流通,在拉近热交换介质和辊筒筒体表面距离的基础上,提升了热交换速率,且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附图说明
[0015]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8] 1-辊筒筒体,2-固定回转接头,3-第一流道,4-第二流道,5-第三流道,6-第四流道,7-第五流道,8-第六流道,9-第七流道,10-第一流出口,11-流入通道,12-流出通道,13-中间通道,14-支架,15-第二流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温度响应及时的开炼机辊筒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辊筒筒体1,辊筒筒体1的前端连接有固定回转接头2,辊筒筒体1的末端连接有连接法兰,固定回转接头2内为空腔结构,固定回转接头2连接有供工作介质进入的第一流道3,辊筒筒体1的前端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一流道3连通的第二流道4,辊筒筒体1的前端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二流动连通的第三流道5,辊筒筒体1的一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三流道5连通的第四流道6,辊筒筒体1的末端外壁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四流道6连通的第五流道7,辊筒筒体1对侧外壁内沿着长轴方向开设有和第五流道7连通的第六流道8,辊筒筒体1的前端对侧外壁内沿径向开设有和第六流道8连通的第七流道9,第七流道9和辊筒筒体1的内腔连通,辊筒筒体1的内腔和固定回转接头2内的空腔结构连通,固定回转接头2的下部开设有经冷热交换后流体流出的第一流出口10。
[0022] 本发明通过在辊筒筒体1的外壁上设置多个流道,使得工作介质能够在接近辊筒筒体1表面上进行流通,在拉近热交换介质和辊筒筒体1表面距离的基础上,提升了热交换速率,且提高了能量的有效利用率。本发明的实现过程是将工作介质从第一流道3流入,再一次流经第二流道4、第三流道5、第四流道6、第五流道7、第六流道8、第七流道9,然后回到辊筒筒体1的内腔中,最终到达固定回转接头2的空腔结构内,从固定回转接头2的第一流出口10流出。
[0023] 实施例2
[0024] 和实施例1类似,辊筒筒体1的内腔内还设置有二次冷却装置,所述二次冷却装置包括供工作介质进入的流入通道11和供工作介质输出的流出通道12,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相连且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平行排列,流入通道11的前端和第一流道3连通,流入通道11的末端和流出通道12相连,流出通道12的出口开设在固定回转接头2的空腔结构内。设置二次冷却装置的作用在于:从第一流道3内进入的工作介质能够二次冷却装置内流通,其流通过程中会和流经辊筒筒体1外壁流道内经热交换后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防止新进入辊筒筒体1外壁的工作介质和已经进入辊筒筒体1空腔的经过热交换的工作介质之间发生热交换,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0025] 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间隙的设置能够帮助二次冷却装置内的工作介质和经过热交换在辊筒筒体1外壁内的流道内的工作介质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0026] 二次冷却装置的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还连通有1个或2个以上的中间通道13,1个或2个以上中间通道13在流入通道11和流出通道12之间呈S型设置,且均与流入通道11平行设置。
[0027] 辊筒筒体1内还设置有2个支架14,一支架14设置在辊筒筒体1内腔的前端内,另一支架14设置在辊筒筒体1内腔的末端内,2个支架14上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通孔,二次冷却装置穿过通孔设置在支架14上,靠近固定回转接头2的支架14下端上沿水平方向还设置有供辊筒筒体1内腔内出来的工作介质流出的第二流出口15。
[0028]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新型温度控制仪 2020-05-11 641
一种温度控制仪的散热壳体 2020-05-12 377
一种温度控制仪 2020-05-11 326
温度探针 2020-05-13 646
温度开关 2020-05-13 954
铂温度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2020-05-11 676
温度探针 2020-05-13 543
温度探针 2020-05-12 3
估计温度 2020-05-12 805
温度熔断器 2020-05-11 6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