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量子局限 /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阅读:789发布:2020-05-15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 量子点 扩散板 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 背光 模组以及 LED灯 具上,突破了原有导光板结构和光学上的局限性,同时减少蓝光危害、提高透过光 色域 ,提供更加吻合自然光的 光谱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通过将量子点扩散剂按比例加入MMA中制得PMMA;一种扩散板,包括板体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 水 氧 阻隔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下面是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1:溶液调配:
按比例分别称取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然后将两种量子点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形成QD-MMA溶液;在调配好的QD-MMA溶液中加入光扩散剂,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其中光扩散剂占QD-MMA溶液的比例为0.1%~1%;
步骤2:溶液的干燥处理:
将过化二苯甲酰(BPO)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氯化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
步骤3:制备预聚合原浆:
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温控80℃直至形成粘性薄浆,将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预聚合原浆,将预聚合原浆封口保存待用;
步骤4:注模:
将预聚合原浆注入模具中,赶出气泡并将模具模口密封;
步骤5:烘烤聚合形成PMMA:
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烤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的聚合物成为固体时升温到
100℃,保持2小时,形成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步骤6:成型后的PMMA与模具分离:
将步骤5中成型后的聚合物和模具缓慢冷却至50-60℃,拆卸模具,得到完全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步骤7、扩散板板体制作:
将由步骤6制成的其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步骤8:制备水氧阻隔层:
在步骤7中的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水氧阻隔材料,并使其固化,即得到扩散板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绿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的质量比在50:1~50: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乙酸乙酯、苯甲醚以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其中量子点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25%~1.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4%~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模具包括上玻璃板、下玻璃板、密封胶条、厚度调节垫片、G型固定夹,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以及密封硅胶条组合形成模腔,模腔顶部留有灌注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厚度为0.1~100μm之间;所述水氧阻隔材料为PE、PVA、EVOH、PVDC、PEN、PA、PP、Al2O3、ZrO2、SiC、Si3N4、SiO2、TiO2以及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固化方法为聚合物多层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双磁控反应溅射工艺以及层层自组装(LBL)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9.一种扩散板,其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工艺制得,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水氧阻隔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背光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

背景技术

[0002] 光扩散板通常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使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具有良好透光性高分子聚合物类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射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光扩散板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LED照明及成像显示系统中。
[0003] 随着显示和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优异的光扩散板不仅要满足光分散度高、柔和、色温均匀等要求,在以LED为光源基础上如何减少蓝光危害、提高透过光色域和实现更加吻合自然光光谱等指标也日益凸显。
[0004] 在先专利(申请号:201710081687.X)中公开了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制导光板工艺以及制得的导光板,导光板目前广泛应用于背光和照明行业,但是由于其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局限性,导光板不能够应用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以及一些LED灯具上,由此,制造一种带有量子点的扩散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及一种扩散板,可以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LED灯具上,突破了原有导光板结构和光学上的局限性,同时减少蓝光危害、提高透过光色域,提供更加吻合自然光的光谱。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0007] 1、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0008] 步骤1:溶液调配:
[0009] 按比例分别称取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然后将两种量子点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形成QD-MMA溶液;在调配好的QD-MMA溶液中加入光扩散剂,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其中光扩散剂占QD-MMA溶液的比例为0.1%~1%;
[0010] 步骤2:溶液的干燥处理:
[0011] 将过化二苯甲酰(BPO)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氯化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
[0012] 步骤3:制备预聚合原浆:
[0013] 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温控80℃直至形成粘性薄浆,将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预聚合原浆,将预聚合原浆封口保存待用;
[0014] 步骤4:注模:
[0015] 将预聚合原浆注入模具中,赶出气泡并将模具模口密封;
[0016] 步骤5:烘烤聚合形成PMMA:
[0017] 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烤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的聚合物成为固体时升温到100℃,保持2小时,形成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0018] 步骤6:成型后的PMMA与模具分离:
[0019] 将步骤5中成型后的聚合物和模具缓慢冷却至50-60℃,拆卸模具,得到完全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020] 步骤7、扩散板板体制作:
[0021] 将由步骤6制成的其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022] 步骤8:制备水氧阻隔层:
[0023] 在步骤7中的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水氧阻隔材料,并使其固化,即得到扩散板成品。
[0024]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绿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的质量比在50:1~50:3之间。
[002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乙酸乙酯、苯甲醚以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 进一步的,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其中量子点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25%~1.25%。
[0027] 进一步的,有机溶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1%~2%。
[0028] 进一步的,步骤2中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4%~0.5%。
[0029] 进一步的,步骤4中模具包括上玻璃板、下玻璃板、密封胶条、厚度调节垫片、G型固定夹,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以及密封硅胶条组合形成模腔,模腔顶部留有灌注口。
[0030] 进一步的,步骤7中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厚度为0.1~100μm之间;所述水氧阻隔材料为PE、PVA、EVOH、PVDC、PEN、PA、PP、Al2O3、ZrO2、SiC、Si3N4、SiO2、TiO2以及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固化方法为聚合物多层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双磁控反应溅射工艺以及层层自组装(LBL)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1] 一种扩散板,其由上述工艺制得,包括板体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水氧阻隔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
[0032]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33] 一、本发明在传统光扩散板基础上均匀掺杂不同比例的量子点,可以有效地激发LED蓝光光源,拟合出更高色域的白光或暖白光光源。此类光扩散板板材不仅可以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基材,同时也可作为LED照明模拟自然光灯具器件,实现健康照明的有效途径。
[0034] 二、本发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反应原料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进行本体聚合,直接注塑成型,实现量子点和光扩散粒子在板体的均匀融合,相比于荧光粉类材料具有更高的色域及发光效率
[0035] 三、本发明将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掺杂在稳定的PMMA中制成光扩散板,通过光扩散剂的加入提高了透过光的均匀分散和有效激发,同时这样制得的导光板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更好;在使用中可作为独立的部件,通过外观规格的加工与对应的蓝光光源匹配。
[0036] 四、本发明中在掺杂了量子点的PMMA光扩散板外涂覆水氧阻隔材料,使得整个导光板板体被水氧阻隔材料均匀裹覆,具有更好的水氧阻隔性能,抗老化能良好。
[0037] 五、本发明中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防止量子点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团聚,在化学聚合过程中均散在整个体系中,从而相比于机械分散方式,量子点的分布更加均匀。附图说明
[003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9]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发明扩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发明模具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4为本发明模具的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4]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量子点扩散板制成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0045] 步骤1:溶液调配;
[0046] 按比例分别称取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然后将两种量子点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形成QD-MMA溶液;在调配好的QD-MMA溶液中加入光扩散剂,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其中光扩散剂占QD-MMA溶液的比例为0.1%~1%;
[0047] 步骤2:溶液的干燥处理:
[0048] 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
[0049] 步骤3:制备预聚合原浆;
[0050] 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温控80℃直至形成粘性薄浆,将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预聚合原浆,将预聚合原浆封口保存待用;
[0051] 步骤4:注模;
[0052] 将预聚合原浆注入模具中,赶出气泡并将模具模口密封;
[0053] 步骤5:烘烤聚合形成PMMA;
[0054] 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烤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的聚合物成为固体时升温到100℃,保持2小时,形成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0055] 步骤6:成型后的PMMA与模具分离;
[0056] 将步骤5中成型后的聚合物和模具缓慢冷却至50-60℃,拆卸模具,得到完全固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057] 步骤7、扩散板板体制作;
[0058] 将由步骤6制成的其内部均匀分布有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059] 步骤8:制备水氧阻隔层;
[0060] 在步骤7中的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水氧阻隔材料,并使其固化,即得到扩散板成品。
[0061] 步骤1中所述绿色量子点和红色量子点的质量比在50:1~50:3之间。
[0062]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醚以及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3] 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其中量子点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25%~1.25%。
[0064] 有机溶剂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1%~2%。
[0065] 步骤2中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0.4%~0.5%。
[0066] 步骤4中模具包括上玻璃板1、下玻璃板2、密封硅胶条3、厚度调节垫片4、G型固定夹5,上玻璃板1、下玻璃板2以及密封硅胶条3组合形成模腔,模腔顶部留有灌注口6。
[0067] 步骤7中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厚度为0.1~100μm之间;所述水氧阻隔材料为PE、PVA、EVOH、PVDC、PEN、PA、PP、Al2O3、ZrO2、SiC、Si3N4、SiO2、TiO2以及硅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氧阻隔膜的固化方法为聚合物多层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双磁控反应溅射工艺以及层层自组装(LBL)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0068] 实施例1:
[0069]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2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3%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2%的光扩散剂。
[0070]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071]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072]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073]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074]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075]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076]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1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077] 实施例2:
[0078]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2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9%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8%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3%的光扩散剂。
[0079]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080]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081]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082]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083]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084]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085]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3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086] 实施例3:
[0087]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0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2%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4%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的光扩散剂。
[0088]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089]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090]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091]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092]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093]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094]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3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095] 实施例4:
[0096]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0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1%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1%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的光扩散剂。
[0097]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098]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099]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00]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01]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02]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03]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5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04] 实施例5:
[0105]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0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2%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6%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6%的光扩散剂。
[0106]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07]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08]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09]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10]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11]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12]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3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13] 实施例6:
[0114]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8%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7%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的光扩散剂。
[0115]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16]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17]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18]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19]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20]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21]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7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22] 实施例7:
[0123]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6%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0%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8%的光扩散剂。
[0124]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25]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26]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27]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28]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29]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30]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7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31] 实施例8:
[0132]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4%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0%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9%的光扩散剂。
[0133]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34]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35]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36]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37]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38]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39]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1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40] 实施例9:
[0141]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8%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5%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8%的光扩散剂。
[0142]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43]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44]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45]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46]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47]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48]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8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49] 实施例10:
[0150]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8%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3%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的光扩散剂。
[0151]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52]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53]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54]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55]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56]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57]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2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58] 实施例11:
[0159]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6%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6%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6%的光扩散剂。
[0160]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61]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62]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63]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64]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65]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66]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7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67] 实施例12:
[0168]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9%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5%的光扩散剂。
[0169]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70]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71]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72]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73]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74]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75]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7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76] 实施例13:
[0177]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75%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2%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8%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1%的光扩散剂。
[0178]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79]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80]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81]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82]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83]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84]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1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85] 实施例14:
[0186] 1、称取一定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00%的量子点,其中绿色量子点与红色量子点的比为50:1,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2%的环己烷溶液,称取重量为MMA重量0.47%的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称取重量为MMA重量1.0%的光扩散剂。
[0187] 2、将量子点溶于环己烷溶液,超声并震荡溶解;向上述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同时摇匀使量子点溶液充分分散在MMA中,形成QD-MMA溶液;将光扩散剂加入QD-MMA溶液中,搅拌并超声震荡,使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0188] 3、将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加入2中配好的溶液中并震荡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除水干燥,抽滤得到干燥后的溶液,干燥后的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合。水浴回流控温80℃进行预聚合反应。每隔10min观察溶液变化,待溶液粘度逐渐升高至形成粘性薄浆,溶液呈黄色稠状,将其冷却至室温,封口保存。
[0189] 4、将冷却的粘液注入模具中,垂直放置一灌浆的模具以赶出气泡,然后将模具口包装密封。
[0190] 5、将灌浆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将烘箱温度升至100℃,保持2h。
[0191] 6、将模具缓慢冷却至50℃,取出模具,拆解得到完全固化的产物-掺杂量子点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
[0192] 7、掺杂量子点和光扩散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板裁切形成扩散板板体。
[0193] 8、扩散板板体的外表面均匀涂覆厚度为0.1μm厚度的水氧阻隔层,并在紫外灯照射下使其固化,即得到导光板成品。
[0194] 一种扩散板,其由上述工艺制得,包括板体7和涂覆在板体外表面的水氧阻隔层8,量子点和光扩散剂均匀分散在板体内。
[0195]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