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超声治疗 /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阅读:259发布:2023-01-20

专利汇可以提供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治疗 感染性 疾病 的炎立消制剂及制备方法和 质量 控制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制剂主要由丁香叶或其提取物组成,制成微丸、分散片、软胶囊剂、滴丸剂、泡腾片、胶囊剂等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等药剂学上允许的剂型,主要用于治疗属于热证的细菌性痢疾、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急性 乳腺炎 等感染性疾病;本发明制剂 稳定性 好,服用方便,外观美洁,易于患者接受;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本发明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向相关的生产、检测机构提供检测标准与技术方法,能更好的控制制剂的生产工艺与质量。,下面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丁香叶 800~2500g或相应重量份丁香叶提取物制作而成的制剂,包括:片剂、分散片、 泡腾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栓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 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其特征在于:它 主要是由丁香叶2233.6g或相应重量份丁香叶提取物制作而成的微丸、分散片、 软胶囊剂、滴丸剂。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取丁香叶2000g,加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 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 备用;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浸膏粉、辅料,混匀, 制成不同的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 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 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 上述浸膏粉和辅料淀粉,混匀,,制软材后挤压-滚圆制丸或者泛制法制丸, 干燥,即得微丸剂。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泛制法制丸是这样的:加入用量为80%-120%的淀粉,混匀, 过100目筛,用浓度为50%-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泛制法制丸是这样的:加入用量为100%的淀粉,混匀,过100 目筛,用浓度为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滚圆制丸是这样的:淀粉做稀释剂,采用乙醇和大豆油 与浸膏粉混匀制软材,所用乙醇的浓度为80%、大豆油的用量为2%;制好的 软材用微丸机制丸,湿料挤压过0.8mm筛孔,条状湿粒切断滚圆,在50~60 ℃干燥成型,过16~20目筛选丸,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 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水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浓 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 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 -丙-甲酸=7~9∶0.8~1.2∶0.8~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三氯化或三氯化的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b.制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加40~10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微孔滤膜 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0~ 100%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甲醇-水-醋酸=6~8∶ 90~96∶0.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5~261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 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 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水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浓 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 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 丙酮-甲酸=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b.制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7∶93∶1为流动 相,检测波长为258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10、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 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40~10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 30分钟,取出,补足损失的溶剂,混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 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 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5~ 7∶91~97∶0.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5~261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 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或标准曲线法 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20mg;
b.制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水适量超声提取,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 振摇提取,醋酸乙酯液蒸干,加甲醇少量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 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0~40∶7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18~224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以外标一点法或标准曲线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 0.15mg。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 钟,取出,用50%甲醇补足损失的溶剂,混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 酸=6∶9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 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 儿茶酸不得少于0.40mg;
b.制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水适量超声提取,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 振摇提取,醋酸乙酯液蒸干,加甲醇少量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 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1nm;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 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0.30mg。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 领域。

技术背景

丁香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用于属于热证的细菌性痢疾、急性扁 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急性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 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例如: 炎立消胶囊,该制剂是由丁香叶为主要药物制成的制剂,具有与丁香叶相似的 功效与适应症,临床上治疗上述疾病疗效确切。但该制剂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制剂品种单一,剂型落后,服用不方便,产品质量 稳定性不够理想,适用人群范围窄等。鉴于这些情况,优化工艺、改进剂型、 提高质量控制方法成为炎立消胶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微丸、滴丸、分散片等剂型, 不仅解决了胶囊剂服用不便、剂型不够丰富的问题,而且崩解性好,生物利用 度高;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生 产工艺科学合理;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向相关的生产、检测机构提供 了检测的指标、检测的手段、技术方法等,以便更好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保 证用药的安全性,能够更好的指导生产,使生产工艺控制更加严格合理,使消 费者能全面认识产品质地。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是由丁香叶800~2500g或相应重量份丁香叶 提取物制作而成的制剂,包括:片剂、分散片、泡腾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 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 栓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准确的说:它主要是由丁香叶2233.6g或相应重量份丁香叶提取物制作而成的 微丸、分散片、软胶囊剂、滴丸剂。
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制备方法:取丁香叶2000g,加煎 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 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粉和辅料,混匀,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所述制剂中 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 燥,粉碎,备用;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粉和淀粉, 混匀,制软材后挤压-滚圆制丸或者泛制法制丸,干燥,即得微丸剂。所述的 泛制法制丸是这样的:加入用量为80%-120%的淀粉,混匀,过100目筛,用 浓度为50%-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准确的说,所述的 泛制法制丸是这样的:加入用量为100%的淀粉,混匀,过100目筛,用浓度为 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所述的挤压-滚圆制丸是这样的: 淀粉做稀释剂,采用乙醇和大豆油与浸膏粉混匀制软材,所用乙醇的浓度为80 %、大豆油的用量为2%;制好的软材用微丸机制丸,湿料挤压过0.8mm筛孔, 条状湿粒切断滚圆,在50~60℃干燥成型,过16~20目筛选丸,即得。
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鉴别方法包括以 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水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浓 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 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 -丙-甲酸=7~9∶0.8~1.2∶0.8~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三氯化或三氯化的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b.制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加40~10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微孔滤膜 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40~ 100%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甲醇-水-醋酸=6~8∶ 90~96∶0.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5~261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 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 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准确的说,鉴别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适量,加水提取,提取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浓 缩,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 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两种溶液适量,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 丙酮-甲酸=8∶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 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b.制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7∶93∶1为流动 相,检测波长为258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所述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炎立消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含量测定方法包 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40~10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 30分钟,取出,补足损失的溶剂,混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 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 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5~ 7∶91~97∶0.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5~261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 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或标准曲线法 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20mg;
b.制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水适量超声提取,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 振摇提取,醋酸乙酯液蒸干,加甲醇少量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 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0~40∶7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18~224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以外标一点法或标准曲线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 0.15mg;
准确的说,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内容:
a.制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适量,超声处理30分 钟,取出,用50%甲醇补足损失的溶剂,混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 酸=6∶9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8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 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 儿茶酸不得少于0.40mg;
b.制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适量,精密称定,加水适量超声提取,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 振摇提取,醋酸乙酯液蒸干,加甲醇少量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 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1nm;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适量,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 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0.30mg。
所述制剂用于在制备治疗属于热证的细菌性痢疾、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 支气管炎、急性肠胃炎、急性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剂型与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剂型适用人群范围窄,服用不便、 药物稳定性不理想的问题。其制剂剂型服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 携带方便、口感良好、吸收快、适用人群广;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制备 需要的制剂、保证得到的制剂品种效果显著,生产工艺科学合理,克服了现有 产品存在的问题;所提供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更全面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申请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为保证产品质量,辅料、工艺条件的筛选, 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诸条件的筛选至关重要。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选 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与比例、质量控 制的方法与参数等;以保证发明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实验例1:提取粉碎工艺研究
1.1提取工艺
现有的“炎立消胶囊”的制法中没有对加水量进行研究,本申请人以原儿 茶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优选,试验方法及结果如下:
称取丁香叶1000g,共6分,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干燥,称定膏重,并测定浸膏中原儿茶 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见下表。
                              加水量的考察   试验号       加水量(倍)   浸膏收得率(%)   原儿茶酸含量(mg/g)   第一次   第二次   1   2   3   4   5   6   6   8   10   10   10   8   6   8   10   8   6   6   8.26   10.43   13.39   13.35   11.08   9.27   0.98   1.27   1.91   1.90   1.36   1.15
由上表可见:加水量为10、10倍和10、8倍量时浸膏收得率和原儿茶酸含 量较高,而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保证有效成分提取充分的前提下,为了 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时,确定提取加水量第一次10倍量,第二次8倍量。
1.2提取工艺验证
为了验证所确定的制备工艺条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我们对此工艺条件进 行了三次验证实验。
试验方法:称取丁香叶1000g,三份,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 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 浓缩,干燥,称定膏重,并测定浸膏中原儿茶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见下表。
                            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试验号  药材量(g)   膏重(g)   浸膏收得率(%)   原儿茶酸含量(mg/g)   1   2   3  1000  1000  1000   133.60   134.21   133.03   13.36   13.42   13.30   1.92   1.91   1.93
1.3粉碎工艺的考察
药料流动性与原、辅料的粉碎度有关。而流动性对微丸的成型性有一定的 影响。但粉碎过细,既增加了粉碎难度及损耗,又造成粉尘污染,根据预试验 结果,粉碎过100目即可,因此试验对本工艺原料的粉碎出粉率进行了测定。
试验方法:称取丁香叶200g,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测定出粉量、出粉 率。重复进行三次试验,计算平均出粉率。结果见下表。
                              出粉率的考察   试验号   药材量(g)   出粉量(g)   出粉率(%)   平均出粉率(%)   1   2   3   200   200   200   193.78   194.24   194.56   96.89   97.12   97.28     97.10
试验结果可见:三份样品的出粉率均在95%以上,表明粉碎方法稳定、可 行。
实验例2:成型工艺研究
休止测定:采用固定漏斗法,将漏斗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漏斗 下口距坐标纸的距离为3cm,将不同处方丸粒分别倒入漏斗,直到最下面形成的 圆锥体尖端接触到下面漏斗口为止,量取圆锥底部的直径,计算出休止角,休 止角小说明颗粒流动性好。
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片剂或胶囊剂取6片/粒,观 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溶化性检查:取颗粒剂10g,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
片剂抗张强度的测定:压片后将片剂放置12h,用片剂四用仪测定片剂的径 向破碎,计算片剂的抗张强度。
均一性为18-40目之间的丸重/总丸重×100%,收率P%=W1/W×100%(其中 18-24目丸的重量W1,投料总重量W)
休止角测定:采用固定漏斗法,将漏斗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漏斗 下口距坐标纸的距离为3cm,将不同处方丸粒分别倒入漏斗,直到最下面形成的 圆锥体尖端接触到下面漏斗口为止,量取圆锥底部的直径,计算出休止角,休 止角小说明颗粒流动性好。
脆碎度:片剂四用仪,测定片剂的径向破碎力及脆碎度。
2.1分散片的辅料筛选
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 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崩解, 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度。
对本发明分散片制备工艺影响较大的因素(如崩解剂、粘合剂浓度)进行正 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
  组别   CMS-Na(内加)%   CMS-Na(外加)%   淀粉浆浓度%   崩解时间(s)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2   2   2   3   3   3   4   3   2   4   3   2   4   3   2   10   12   14   14   10   12   12   14   10   110   50   120   85   37   55   80   48   65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内加入2%CMS-Na,以浓度为10%淀粉浆为粘 合剂,制软材,外加入3%CMS-Na。
2.2微丸剂成型工艺研究
2.2.1挤出-滚圆法制丸
取浸膏细粉及淀粉、大豆油及乙醇适量用湿法制粒法制成软材,使之达到 手握成团,捏之能散,备用。研究重点乙醇浓度和大豆油用量对制丸影响,实 验结果见表。
            乙醇浓度考察   试验号   乙醇浓度   制软材情况   1   2   3   85%乙醇   80%乙醇   75%乙醇   软材粘度不够   软材适中   软材易粘结
                    大豆油用量考察   试验号   大豆油用量   制丸情况   1   2   3   80%乙醇、1%大豆油   80%乙醇、2%大豆油   80%乙醇、3%大豆油   软材粘度不够,无法制丸   软材适中,适宜制丸   软材易粘结,制丸困难
由表考查结果可见,采用浓度为80%的乙醇、用量为2%大豆油为黏合剂, 是制粒的理想条件。
2.2.2泛制法制丸
微丸的处方设计主要取决于原料药的理化性质、临床用药剂量等。其原料药的性状、吸湿性 的考察及临床剂量是处方设计的基础。吸湿性对药物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处方设计时需 对其吸湿性进行考察,然后根据考察结果进行处方设计并确定成型工艺。
2.2.2.1物料性质的研究
吸湿率的测定:取干粉约2g,分别置干燥恒重的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 然后分别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密闭干燥器中。在隔水式电热恒温箱25℃放置96 小时后,精确称重,根据公式:

计算吸湿率,并观察外观性状的变化。实验结果见下表。
                                  吸湿性测定结果   溶液种类   相对湿度   (%)                 吸湿率(%)   平均吸湿率   (%)   1   2   3   NaCl饱和溶液   NaBr饱和溶液   44% H2SO4   54% H2SO4   75.28   57.70   48.52   29.50   48.56   40.63   30.25   22.36   47.75   41.29   31.51   21.77   48.15   40.43   31.67   21.43   48.15   40.78   31.14   21.85
由表可知,提取物干粉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2.2.2.2粘合剂的优选:
由于药粉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因此我们考虑选用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为 此我们考察了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以微丸的圆整性为考察指标。实验结果见 表。
                     粘合剂的优选
          粘合剂的种类            微丸外观
          50%乙醇                丸形不圆,易粘连
          70%乙醇                丸形稍有改观,部分粘连
          95%乙醇                丸形稍圆,个别粘连
由上表结果可见,粉末的粘性很强,采用95%的乙醇为粘合剂比其他两个醇 度为粘合剂制备的微丸外观要好些,因此我们考虑采用95%乙醇为粘合剂。
2.2.2.3辅料种类的筛选
由于原料药的吸湿性强,粘度大,即使采用95%乙醇作为粘合剂也影响微 丸的成型性,为了使微丸的成型性更好,需在处方中加入适当的稀释剂,因此 我们对试验中常用的辅料药用淀粉、糊精进行了筛选。
取两份相同重量的药粉,一份加入药用淀粉,一份加入糊精,分别混合均 匀,放入糖衣机内,喷入95%乙醇,制成微丸,试验结果见下表。
                      辅料优选实验结果
   辅料种类及用量      药用淀粉(100%)       糊精(100%)
   微丸外观            丸形圆整              丸形不圆
由上表可见,淀粉的制丸效果比糊精好,因此选用药用淀粉为辅料。
2.2.2.4辅料用量的确定
微丸的圆整性不仅与辅料的种类有关,还跟辅料的用量有关,因此对辅料 的用量进行考察。取三份相同重量的药粉,加入淀粉的比例分别为80%,100%, 120%,投入糖衣机内,喷入95%乙醇,制成微丸,观察微丸的成型性。
                        辅料用量的确定
               淀粉用量             微丸外观
               80%                 不圆,粘连
               100%                圆整
               120%                圆整
由实验结果可知,淀粉用量为100%和120%时,所得微丸丸形较好,因两 者制丸效果是一样的,为节省辅料用量,确定辅料用量为100%。
2.3软胶囊剂成型工艺研究
2.3.1吸附基质率考察
                药粉∶基质        混悬液情况
                1∶1.0            不均匀混悬液
                1∶1.2            均匀混悬液
                1∶1.5            均匀混悬液
2.3.2辅料对成分的影响:
                组别              原儿茶酸(mg/g)
                药粉              6.02
                加入基质后        6.00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按药粉∶基质=1∶1.2,药粉加入基质后原儿 茶酸含量无明显变化。
2.4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2.4.1不同基质及冷却剂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组别       基质     与药物融     合性     冷却剂         滴制情况       成型情况       1       2       3       4       5       6       PEG4000       PEG4000       PEG4000       PEG6000       PEG6000       PEG6000       易互融       易互融       易互融       较难互融       较难互融       较难互融       液体石蜡       甲基硅油     甲基硅油∶液     体石蜡2∶1     液体石蜡       甲基硅油     甲基硅油∶液     体石蜡2∶1   油滴状快速滴出,     下沉过快   油滴状快速滴出,     下沉过慢   油滴状快速滴出,     下沉适中   滴速较慢,滴头出     现堵塞,下沉过快   滴速较慢,滴头   出现堵塞,下沉过   慢   滴速较慢,滴头出     现堵塞,下沉适中   扁球形,链珠状,     丸较小   扁球形,链珠状,     丸较小   圆球形,无小气,     丸较小   扁球形,链珠状,     丸较大   扁球形,链珠状,   丸较大     扁球形,无小气     孔,丸较大
2.4.1不同药物加入方式及比例对滴丸成型的影响   组别   基质 药物∶基质(g∶ml) 药物在基质中分散情况   成型情况   1   2   3   4   5   PEG4000   PEG4000   PEG4000   PEG4000   PEG4000 1∶1 3∶5 2∶4 2∶5 1∶3 很难分散均匀 分散均匀 分散均匀 分散均匀 分散均匀   表面不光滑,颜色不均匀   圆球形,光滑,颜色均匀,质地较好   圆球形,光滑,颜色均匀,质地较硬   表面光滑,颜色不均匀   圆球形,光滑,颜色不太均匀,质地较软
2.4.2冷却液柱高度与滴速的选择   组别   冷却柱高(cm)   滴速(滴·min-1)   滴丸成型率(%)   1   2   3   4   5   6   7   8   9   80   80   80   100   100   100   120   120   120   40~50   50~60   60~70   50~60   60~70   40~50   60~70   40~50   50~60   90.32   85.24   76.72   42.33   61.20   54.56   60.34   94.01   87.36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为基质,加入药粉,药物质量∶基质 体积=3∶5,搅拌均匀,密闭,保温,用内径4.5mm、外径5.5mm滴管,以每分钟 40~50滴的速度滴入甲基硅油∶液体石蜡=2∶1的混合冷却液中,冷却柱高 120cm。
实验例3:对比实验
3.1溶出度考察:
采用小杯小浆法测定了体外溶出度,取片剂12片置有100ml 37℃±0.5 ℃的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的小溶出杯中,每杯放2片,共6杯(微 丸、滴丸则每杯放1丸),立即启动小浆并开始计时,转速为50转/分,分 别在5min,10min,30min,45min,60min取样,取样量10ml(每次取样后 同时补充10ml 37℃±0.5℃的0.05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并经0.45um 滤膜过滤,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
                平均溶出量(%)   时间(min)   普通片剂   滴丸剂   微丸剂   5   10   30   45   60   21.4   52.2   81.0   87.0   90.2   44.1   84.9   98.7   99.8   100.0   58.3   86.9   99.8   100.0   97.4
结果显示,本发明微丸剂、滴丸剂的溶出度远好于市售普通片剂。
3.2崩解时间考察
         组别                崩解时间
         市售胶囊剂          28分
         本发明分散片        30秒
结果显示,本发明分散片的崩解时间短,好于市售胶囊剂,完全满足分散 片的剂型要求。
实验例4:抗炎作用药理研究
4.1抗炎作用:
对小鼠二甲苯诱发小鼠廓肿胀的影响
取体重20-26g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制剂,给药容量均为 0.25g/kg体重,2次/天,连续给药6d,末次给药后30分钟于鼠右耳背涂以二甲 苯0.1ml,2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以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圆耳片, 称重,以左耳片为对照,计算左右耳重差值作为肿胀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 明产品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下表。   组别   给药剂量   动物数   肿胀度(mg)   模型组   胶囊剂对照组   微丸剂实验组   软胶囊剂实验组   -   0.8g/kg   0.8g/kg   0.8g/kg   10   10   10   10   4.21±0.10   3.25±0.03   3.02±0.01   3.05±0.05
4.2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普通培养基的制备: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分别用取菌环致 密接种到普通营养培养基表面,以无菌操作将含制剂溶液的直径0.4cm的滤纸片 贴到培养基上,37℃培养24h观察测量抑菌环直径。血平板培养基的制备:在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基础上高压消毒后,冷却至56℃时加上5%~10%无菌脱纤维 绵羊血混匀,倒入培养皿中备用。抑菌实验:将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用取菌 环分别致密接种到血平板营养基上,以无菌操作将含制剂溶液的直径0.4cm的滤 纸片贴到培养基上后,37℃培养24h观察测量抑菌环直径。   组别   菌种   抑菌环直径平均值d/cm   胶囊剂对照组           微丸剂实验组           分散片剂实验组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甲型链球菌   乙型链球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甲型链球菌   乙型链球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甲型链球菌   乙型链球菌   0.763   0.812   0.805   1.472   1.415   0.863   0.902   0.813   1.483   1.429   0.872   0.908   0.811   1.479   1.421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抗炎抑菌效果良好,不低于市售胶囊剂。
实验例5微丸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为了突出丁香叶的特征,选择了以原儿茶酸作为特征成分斑点,但是由于 制剂中存在较多与原儿茶酸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丁香苦苷等成分。 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薄层色谱法效果优劣的 关键因素为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展开剂, 部分展开剂与结果如下:
           微丸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展开剂                            结果
苯-三氯甲烷=10∶3                斑点拖尾
三氯甲烷-丙酮=3∶1               阴性有干扰
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10∶7∶1    分离不清晰
氯仿-丙酮-甲酸=12∶1∶1          阴性有干扰
氯仿-丙酮-甲酸=9∶5∶1           分离不清晰
氯仿-丙酮-甲酸=9∶1.2∶0.8       分离较清晰,Rf值稍低,阴性无干扰
氯仿-丙酮-甲酸=7∶0.8∶1.2       分离较清晰,Rf值稍高,阴性无干扰
氯仿-丙酮-甲酸=8∶1∶1           分离最清晰,Rf值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薄层条件:以硅胶G薄层板为固定相,以氯仿-丙酮 -甲酸=8∶1∶1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原儿茶酸特征斑点的Rf值适中,和其 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6滴丸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研究:
为了突出丁香叶的特征,选择了以原儿茶酸为特征峰,但是由于制剂中存 在较多与原儿茶酸结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丁香苦苷等成分。只有排 除这些成分的干扰,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 键因素为洗脱条件,特别是流动相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流动相,部 分流动相与色谱效果如下:
     滴丸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研究
流动相                            结果
甲醇-水=10∶90                   分离不清晰
乙腈-水=5∶95                    峰形不对称
甲醇-0.4%磷酸溶液=15∶85        分离不清晰
甲醇-水-冰醋酸=5∶90∶2          出峰时间较长
乙腈-0.5%磷酸溶液=20∶80        分离不清晰
甲醇-水-冰醋酸=6∶96∶2          分离清晰,保留时间适中,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冰醋酸=8∶90∶0.5        分离清晰,保留时间适中,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冰醋酸=7∶93∶1          分离最清晰,保留时间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 水-冰醋酸=7∶93∶1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原儿茶酸特征斑点的保留时间适 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实验例7微丸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1100          Agilent
紫外分光光度计     TU-1800SPC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BP211D        SARTORIUS
声波清洗机       KQ250B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甲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冰醋酸  分析纯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纯净水  娃哈哈
2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 μg的溶液,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在258nm处 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258nm作为测定炎立消丸(微丸)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检 测波长。
3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ODS 250mm×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94∶1)
流速:1.0ml/min
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58nm
试验以原儿茶酸为含量测定指标,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原儿茶酸结 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丁香苦苷等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 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洗脱条件, 特别是流动相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流动相,部分流动相与色谱效果 如下:
                   色谱条件的考察
流动相                            结果
甲醇-水=10∶90                   分离不清晰
乙腈-水=5∶95                    峰形不对称
甲醇-0.4%磷酸溶液=15∶85        分离不清晰
甲醇-水-冰醋酸=5∶90∶2          出峰时间较长
乙腈-0.5%磷酸溶液=20∶80        分离不清晰
甲醇-水-冰醋酸=8∶90∶0.5        分离不清晰,阴性有干扰
甲醇-水-冰醋酸=7∶97∶2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冰醋酸=5∶91∶0.5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冰醋酸=6∶94∶1          分离最清晰,保留时间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 水-冰醋酸=6∶94∶1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原儿茶酸特征斑点的保留时间适 中,和其它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4测定法
取本品,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 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放冷,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 溶液各l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原儿茶酸对照品溶液(0.1126mg/ml)0.2ml、 0.6m、1.0ml、1.4ml、1.8ml,分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成0.002252mg/ml、0.006756mg/ml、0.011260mg/ml、0.015764mg/ml、 0.020268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从中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照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峰面积为横坐标,原儿茶酸进样量(μg)为纵坐标做 图,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如下:
             原儿茶酸线性关系   编号   峰面积  原儿茶酸进样量(μg)   1   2   3   4   5   80.12   239.51   396.74   552.36   716.20  0.02252  0.06756  0.11260  0.15764  0.20268
回归方程:Y=0.0003X+0.0002
相关系数:γ=0.9999
结果表明,原儿茶酸在0.02252μg~0.20268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经过计算,原儿茶酸标准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因此选择外标一点法 测定炎立消丸(微丸)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6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原儿茶酸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重复测定5次,考察对照品溶液精密度,测定结果如下:
                             精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峰面积    356.20   354.11   360.26    362.53   358.97    358.41   0.93
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精密度良好。
7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 谱仪,分别在0、2、4、8、24小时进样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测试时间(h)   0        2         4         8         24       平均值    RSD(%)
峰面积        374.51   389.22    378.03    385.65    387.41   382.96    1.66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8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本品,研细,取约0.2g(共5份),精密称定,按 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作。结果见如下:
                            重复性试验
编号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含量(mg/袋)   0.285    0.289     0.280    0.277     0.277     0.282    1.80
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9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同一批本品,研细,取约0.1g(共 6份),精密称定,分置10ml量瓶中;精密量取原儿茶酸对照品溶液(0.1085mg/ml) 0.5ml,分置上述量瓶中;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作,测定,即得。测定结如下:
                            原儿茶酸加样回收率试验   编号   称量(g)   供试品中原儿茶   酸量(mg)   原儿茶酸加入量   (mg)   测得值   (mg)   回收率   (%)   1   2   3   4   5   6   0.11023   0.10638   0.11052   0.11887   0.09527   0.10923   0.05624   0.05846   0.06073   0.06532   0.05235   0.06002   0.05425   0.05425   0.05425   0.05425   0.05425   0.05425   0.1100   0.1117   0.1153   0.1175   0.1061   0.1158   99.10   98.14   100.59   96.18   99.08   102.82
平均回收率=99.32%,RSD=2.26%。
10样品含量测定  取十批样品,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结果如下:
炎立消丸(微丸)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批号   原儿茶酸含量(mg/袋)   1   2   3   4   5   6   7   8   9   10   0.502   0.288   0.326   0.439   0.277   0.510   0.344   0.445   0.385   0.328
实验例8分散片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研究:
1仪器与试药
1.1主要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      1100          Agilent
紫外分光光度计      TU-1800SPC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BP211D        SARTORIUS
超声波清洗机        KQ250B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甲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纯净水  娃哈哈
2检测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丁香苦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 的溶液,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表明,丁香苦苷在210nm处有最 大吸收,因此选择210nm作为测定炎立消分散片中丁香苦苷含量的检测波长。
3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ODS 250mm×4.6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35∶65)
流速:1.0ml/min
进样量:10μl
检测波长:221nm
试验以丁香苦苷为含量测定指标,但是由于制剂中存在较多与丁香苦苷结 构相近或极性相似的成分,例如丁香苦苷等成分。只有排除这些成分的干扰, 才能获得理想的色谱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为洗脱条件, 特别是流动相的组成。因此,试验筛选了多种流动相,部分流动相与色谱效果 如下:
                色谱条件的考察
流动相                            结果
甲醇-水=50∶50                   分离不清晰
乙腈-水=50∶50                   分离不清晰
甲醇-0.4%磷酸溶液=15∶85        分离不清晰
乙腈-0.2%磷酸溶液=15∶85        出峰时间较长
甲醇-水-冰醋酸=8∶90∶1          分离不清晰,阴性有干扰
甲醇-水=40∶60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30∶70                   分离较清晰,阴性无干扰
甲醇-水=35∶65                   分离最清晰,保留时间适中,阴性无干扰
经过筛选,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 水=35∶65为展开剂,在此条件下,丁香苦苷特征斑点的保留时间适中,和其它 斑点分离最清晰,阴性无干扰。
4测定法
取本品10片,研细,取粉末0.2g,精密称定,加水20ml超声提取,滤过, 取续滤液10ml,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 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5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量取不同浓度的丁香苦苷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 液相色谱仪,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丁香苦苷进样量(ng)为横坐标,峰 面积为纵坐标做图,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如下:
           丁香苦苷线性关系   编号   丁香苦苷进样量(ng)   峰面积   1   2   3   4   5   52.38   78.57   104.76   130.94   157.13   304.07   453.68   612.387   762.426   910.784
回归方程:y=5.8123x-0.1994
相关系数:γ=0.9999
结果表明,丁香苦苷在52.38ng~157.13n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6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丁香苦苷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 仪,重复测定5次,考察对照品溶液精密度,测定结果如下:
                          精密度试验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峰面积    642.3    638.9    648.7    638.4    634.1    640.48    0.76
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精密度良好。
7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 谱仪,分别在0、2、4、8、24小时进样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
测试时间(h)   0        2        4        8        24       平均值   RSD(%)
峰面积        695.6    705.2    684.9    697.1    696.7    695.9    0.93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8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本品,研细,取约0.2g(共5份),精密称定,按 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作。结果见如下:
                          重复性试验
编号           1         2         3         4         5         平均值    RSD(%)
含量(mg/片)    0.0564    0.0551    0.0564    0.0538    0.0549    0.0553    1.78
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
9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批本品10片,研细,取粉末0.1g(共6份), 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丁香苦苷对照品溶液适量,使样品中所含的丁香苦苷与加 入的丁香苦苷的量相当,加水20ml超声提取,滤过,取续滤液10ml,用醋酸乙 酯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作,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99.7%, RSD=1.83%,表明回收率良好。
10样品含量测定  取三批样品,按色谱条件与测定法操,结果如下:
 炎立消分散片中丁香苦苷的含量   批号   丁香苦苷含量(mg/片)   1   2   3   0.0534   0.0549   0.0564   0.0525   0.0557   0.0559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 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浸膏粉和用量为100%的淀粉, 混匀,过100目筛,用浓度为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微丸 剂,口服,一次1.0g~1.5g,一日3~4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 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浸膏粉和用量为80%的淀粉, 混匀,过100目筛,用浓度为50%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微丸 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 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浸膏粉和用量为120%的淀粉, 混匀,过100目筛,用浓度为95%的乙醇泛为微丸,包衣,干燥后,即得微丸 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干燥,粉碎,备用; 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加入上述浸膏粉,用适量淀粉做稀释剂, 采用乙醇和大豆油与清膏粉混匀制软材,所用乙醇的浓度为80%、大豆油的用 量为2%;制好的软材用微丸机制丸,湿料挤压过0.8mm筛孔,条状湿粒切断 滚圆,在50~60℃干燥成型,过16~20目筛选丸,即得微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浸膏,干燥,粉碎,备用; 取剩余的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浸膏粉,混匀,干燥,加入2% CMS-Na,以浓度为10%淀粉浆为粘合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烘干, 20目整粒,加入3%CMS-Na、2%滑石粉、2%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分散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 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匀,再按药粉∶基质=1∶1.2, 加入大豆油、黄蜂蜡、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 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3∶0.7,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 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 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 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 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丁香叶2233.6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 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匀,以PEG4000为基质,加入药 粉,药物质量∶基质体积=3∶5,搅拌均匀,密闭,保温,用内径4.5mm、外径5.5mm 滴管,以每分钟40~50滴的速度滴入甲基硅油∶液体石蜡=2∶1的混合冷却液中, 冷却柱高120cm,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8:丁香叶800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 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匀,干燥,制粒,即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9:丁香叶2500g
取丁香叶20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80℃时为1.23~1.27的清膏,备用;取剩余的 丁香叶233.6g,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清膏,混匀,加入1%卡拉胶溶液,冷却, 即得凝胶剂。
实施例10微丸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5g,加水15ml,温浸(40~50℃)30分钟,放冷,滤过,滤 液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浓 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 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 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酸(8∶1∶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实施例11滴丸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水15ml超声提取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分液漏 斗中,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浓缩至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 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酸(7∶1.2∶0.8)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 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
实施例12分散片剂中原儿茶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超声提取1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置分液漏 斗中,用乙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乙酸乙酯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 氯仿-丙酮-甲酸(9∶0.8∶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 化铝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 点。
实施例13滴丸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0.2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微 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8∶96∶2为流动相,检 测波长为255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实施例14微丸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0.2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30分钟,取出,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7∶93∶1为流动 相,检测波长为258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 色谱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实施例15分散片剂中原儿茶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取本品,研细,取粉末0.1g,加40%甲醇15ml,超声处理15分钟,取出, 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 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6∶90∶0.5为流 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 色谱仪,测定;供试品色谱中,显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
实施例16微丸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研细,取约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 超声处30分钟,取出,放冷,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滤过,取 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 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6∶9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58nm。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40mg。
实施例17分散片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称定,加甲醇25ml适量,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 放冷,补足损失的甲醇摇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深水溶液。 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作为 对照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 醇-水-冰醋酸(5∶91∶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5nm。分别精密吸取对 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标准曲线法计算。 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20mg。
实施例18微囊剂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5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40%甲醇适量,超声处 理30分钟,取出,放冷,加40%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 作为供试品深水溶液。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 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7∶9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标 准曲线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原儿茶酸不得少于0.40mg。
实施例19分散片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片,研细,取粉末0.2g,精密称定,加水20ml超声提取,滤过, 取续滤液10ml,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21nm。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外标一 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0.30mg。
实施例18微囊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3g,精密称定,加水30ml超声提取,滤过,取续滤液10ml, 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ml、10ml、10ml、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 干,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对照品适量,精密 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 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 测波长为218nm。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以外标一点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0.20mg。
实施例20滴丸剂中丁香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0.2g,精密称定,加水30ml超声提取,滤过,取续滤液10ml, 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ml、10ml、10ml、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 干,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丁香苦苷对照品适量,精 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 谱法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24nm。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定,以标准曲线法计算;本品一日用剂量含丁香苦苷不得少于0.30mg。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超声波治疗系统 2020-05-11 290
超声波治疗装置 2020-05-12 150
超声治疗头套 2020-05-12 275
超声波治疗装置 2020-05-12 31
超声治疗装置 2020-05-11 363
超声治疗头组件 2020-05-12 157
超声治疗系统 2020-05-12 5
超声加药治疗梳 2020-05-13 243
超声波治疗装置 2020-05-12 738
超声治疗固定贴 2020-05-11 18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