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粘度 / 含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

含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

阅读:373发布:2023-01-21

专利汇可以提供含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平均直径在0.5和7mm之间的球粒状 聚合物 组合物,其中含有A)10-50份(重量)全同立构指数大于90,且特性 粘度 为0.5-1.5dl/g的丙烯均聚物;B)50-90份(重量)含有15-45%(重量)乙烯,且特性粘度在0.5至1.5dl/g之间的丙烯-乙烯共聚物。该组合物适用于 沥青 的改性。,下面是含丙烯均聚物和丙烯-乙烯共聚物的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含有15-40%(重量)聚合物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所说聚 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A)10-50份(重量)全同立构指数大于90,且特性粘度为0.5-1.5 dl/g的丙烯均聚物;及
B)50-90份(重量)含15-45%(重量)乙烯,且特性粘度为0.5- 1.5dl/g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组合物的组分A)和B)在 室温下在二甲苯中的可溶物含量为40-90%(重量)。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组合物的组分A)以15-35 份(重量)的量存在和组分B)以65-85份(重量)的量存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组合物为平均直径0.5-7 mm、捣实的松密度大于0.4g/cc的球状颗粒。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以可控制粒度的球状颗粒形式制得、尤其可用于沥 青改性的聚合物组合物,并涉及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

已知,沥青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制备防屋面材料、道路铺 面材料等。

又已知,为了适合这些用途,沥青材料通常须用那些可显著改 进某些重要特性,如脆化温度软化点的聚合物材料加以改性。

在已知文献中所述的聚合物改性剂之中,有无规立构聚丙烯、 乙烯-丙烯橡胶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型热塑性嵌段高弹体 (例如参见:S.Piazza等,Poliplasti,257,91(1979年);A.Ha- lasz等,130th ACS Rubber Division Meeting,Atlanta,1986年 10月)。

然而,所有上述改性剂都有一些缺点。

例如,市购可得的无规立构聚丙烯,是一种制备全同立构聚丙 烯时的副产品,它很少能以基本恒定并重现的性能来批量制取。此 外,为使沥青组合物具有所需性能,必须将之与适量全同聚丙烯- 起使用。

丙烯-乙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二烯共聚物的商品化产品通 常不适于上述用途,因为它们粘度高,难以分散在沥青料中。它们 也不能保证所需的高软化温度。

最后,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型嵌段共聚物所得的沥青混 合物,抗老化性能和软化点都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已有人提出以聚合作用直接制备由全同聚丙烯馏分、无 规立构聚丙烯馏分和非晶态丙烯-2烯共聚物馏分组成的沥青添加剂 (见US4,777,215)。

然而,所述组合物的制备难于以工业规模实施,因为它们会形 成部分溶于反应介质的产物,造成生产率低、运行不规则、反应器 堵塞和产品难以回收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所有上述缺点的方法,该方法结果形 成一种具有所需组成、所需结构和所需性能的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可用作沥青添加剂的聚合物材 料,该材料处于粒度分布可控的聚合物球粒或颗粒状态,从而可迅 便地分散在沥青料中。

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

A)10-50份(重量),最好15-35份(重量)全同立构指数大于90, 且特性粘度为0.5-1.5dl/g,最好在0.5和1dl/g之间的丙烯均聚物; 以及

B)50-90份(重量),最好65-85份(重量)含有15-45%(重量), 最好20-35%(重量)乙烯,且特性粘度为0.5-1.5dl/g,最好为0.7 -1.2dl/g的丙烯-乙烯共聚物。

该组合物含有40-90%(重量),最好60-75%(重量)室温下可溶 于二甲苯的物质,同时乙烯含量为20-40%(重量)。不溶于二甲苯 的物质,基本上是丙烯均聚物,还可能有丙烯-乙烯共聚物,且可 含至多30%(重量)的聚合乙烯。

该组合物制成球状团粒或颗粒,直径为0.5-7mm,最好为2-5 mm,流动性小于30秒,松密度(捣实后)大于0.4g/cc。

本发明方法包括至少分两步进行的接续聚合反应,其中第一步 将丙烯聚合成组分A),在随后的步骤中,将丙烯-乙烯混合物聚合 成组分B)。两步中所用的催化剂都是立体有择性齐格勒-纳塔催化 剂。

该方法可在液相、气相,或液/气相中进行。较佳的方法包括, 至少使丙烯和乙烯的共聚作用在气相中进行。丙烯和乙烯的聚合作 用,可以在有C4-C10α-烯的存在下,或者在有共轭或非共轭 二烯如丁二烯、1,4-己二烯、1,5-己二烯及亚乙基-降片烯 -1存在下发生。常用的C4-C10α-烯烃包括丁烯-1、4-甲基- 戊烯-1及己烯-1。

第一步和第二步中的反应温度,可同可不同,通常为30-90℃, 第一步以50-80℃为佳,第二步以40-60℃为佳。

第一步中所用的压,是与选定工作温度下丙烯蒸气压相抗衡 的压力。必要时,以用于供料或用作催化剂体系载体的少量惰性稀 释剂的蒸气压,和以用于调整分子量的氢过压,予以调节。

第一步或第二步的相应压力,如果两步都在气相中进行,则可 为5-30大气压。两步中每步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均聚物馏分和共聚 物馏分或三元共聚物馏分之间的所需比例,通常为30分钟至8小时。 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惯用链转移剂如氢和ZnEt2作分子量调 节剂。

聚合过程中所用的立体有择性催化剂包括一种载于氯化镁加成 物上、由一种含化合物同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内部给体)的反应 产物所组成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作助催化剂用的三烷基化合物, 以及可用可不用的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外部给体)。

为了制得松密度高的可流动颗粒状本发明组合物,必需使固体 催化剂组分具有如下性能:

-表面积小于100m2/g,以在50和80m2/g之间较佳。

-孔隙率:0.25-0.4cc/g。

-X射线谱:在33.5°和35°之间的2θ处有晕圈,在2θ= 14.95°处无反射。

该催化剂组分的制备如下:

将其中通常含有3摩尔醇每摩尔MgCl2的氯化镁与醇的加成物, 以熔融态乳化到一种与该加成物不互溶的惰性烃类液体之中,然后 迅速冷却该乳化液,使加成物固化成球状颗粒,制得该加成物的球 状颗粒。

尔后,在氮气氛下用500℃和130℃之间的加热周期使这些颗粒 部分脱醇,直至醇含量从每摩尔MgCl23摩尔减至1-1.5摩尔为止。

然后,将该加成物在冷却条件下,以40-50g/l的浓度悬浮于 TiCl4中,并再加热到80℃-135℃,保持1-2小时。

TiCl4中还添加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尽管其它电子给体也可 使用,但以芳族羧酸二酯类为佳,以邻苯二甲酸的烷基酯、环烷基 酯或芳基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及邻 苯二甲酸二正辛酯更佳。

趁热过滤或沉降,分离出过量TiCl4,重覆用TiCl4处理一次或 多次。然后用等分庚烷或已烷洗涤固体物,随后干燥之。

如此制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具有如下特性:

一表面积:小于100m2/g,以50-80m2/g为佳。

一孔隙率:0.25-0.4cc/g。

一孔体积分布,50%以上孔隙的半径大于100×10-10m。

-X射线谱在33.5°和35°的2θ角之间呈现最大强度晕圈,在 14.95°的2θ角处无反射。

将固体催化剂组分与一种三烷基铝化合物(特别是三乙基铝和 三异丁基铝)及一种电子给体化合物混合,制得催化剂。所述电子 给体化合物以通式为R′R″Si(OR)2的烷化合物为佳。式中R′和R″ 或同或不同,并为含1-18个原子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同时R 为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

有代表性的硅烷为二苯基二甲基硅烷、二环已基二甲氧基硅 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

也可以使用象苯基三乙氧基硅烷那样的硅烷化合物。

Al/Ti的比率通常为10-100,而硅烷/Al的摩尔比通常为1/5- 1/50。

可使催化剂与少量烯烃预接触(预聚合),其方法是,使催化剂 在烃溶剂中保持悬浮,并在室温至50℃的温度下进行聚合,直至制 得的聚合物量为催化剂重量的0.5-3倍为止。

预聚合反应也可以在液态单体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 聚合物的量可高达催化剂量的1000倍。

本发明聚合物组合物可用已知方法来与沥青混合。所用的量通 常为15-40%(重量)。

按照下面指定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实施例、比较例和说明书正 文中所示相应于下列性能的数据。

性能                  方法 -乙烯%(重量)             红外光谱 -特性粘度                135℃,在四氢化中 -二甲苯可溶物%(重量)    (见实施例前的附注) -表面积                  B.E.T -孔隙度                  B.E.T -松密度DI                N-53194 -流动性           100g聚合物流过出口直径为1.27

              cm、壁相对垂直方向倾斜20°

              角的漏斗所需的时间。 -粒度             ASTM-01921-63

总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比(%B)计算方法是,先测定 供入第二步的单体混合物重量,然后求其与最终产物重量之比。

B馏分的特性粘度(ηB)用如下公式计算:

ηB=(ηF-%AηA/100)/%B/100 式中ηF和ηA分别是最终产物和均聚物(馏分A)的特性粘度,%A和 %B分别是馏分A和馏分B与最终产物相比的重量百分比。

共聚物/沥青混合物的性能按下列分析方法测定:

性能        方法 -针入度          ASTM D-5 -环和球软化点    ASTM E-28 -脆化温度    按下文中所述方法制备的待试材料

         板状试样(见聚合物组合物-沥青

         混合物的制备及该混合物样品的特

         性),在直径为20mm的心轴上弯曲5

         秒钟,开始断裂的温度。

注:

将2.5g聚合物在装有搅拌器的容器中,边混合边在135℃下溶 于250ml二甲苯,以测定室温下二甲苯可溶物的重量百分比。20分 钟后,将溶液冷却至25℃,同时继续搅拌,然后静置30分钟,以便 固体物可以沉降下来。

滤纸过滤固体物,并在氮中蒸发留下的溶液,使固体残留物 在80℃下真空干燥,直至达到恒重。室温下不溶于二甲苯的聚合物 重量百分比,就是该聚合物的全同立构指数。这样测得的值,基本 上与用沸腾正庚烷萃取法测定的全同立构指数一致,故该值即确定 为聚合物的全同立构指数。

实施例

简略操作方法

1)在装有约以90rpm运转的螺旋式磁搅拌器的22升不锈高压 釜中,于氮气氛下进行各聚合试验。

用流程气相色谱仪连续分析气体相,以测定乙烯、丙烯和氢的 含量。在聚合过程中,以使所需浓度保持恒定的方式供入乙烯、丙 烯和氢。

聚合分两步间歇进行:第一步,丙烯在液态单体中的均聚,及 第二步,乙烯与丙烯在气相中的共聚。

A)第一步:

以如下次序在20℃下向高压釜中引入:16l液体丙烯与约0.15g 按如下所述制备的固体催化剂组分,75ml三乙基铝(TEAL)以10%浓 度混于已烷中所成的混合物,以及用量使Al/PES的摩尔比约为7.5 的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ES)电子给体。

催化剂体系藉丙烯的压力供入。使温度在10分钟内达到70℃, 并使之在整个聚合过程中保持恒定。

在给定的反应时间结束后,在大气压下于60℃进行脱气,除去 所有未反应的单体。

B)第二步:

经取样供各种分析之用后,使由第一步得到的均聚物达到预定 的第二步温度。然后,依次按所需的比率和量供入丙烯和乙烯,以 获得所需的气相组成和预定的压力。

聚合过程中,由恒温90℃的贮罐供给与所需共聚物组成相同的 乙烯-丙烯混合物,使压力保持恒定。

供料时间取决于催化剂体系的反应能力和为制得特定组合物所 需聚合物(B)的量。

第二步结束时,卸出粉末,使之稳定,并在烘箱中于60℃氮气 流下干燥之。

固体催化剂组分的制备。

在惰性气氛下,将28.4g无水MgCl2和49.5g无水乙醇,100ml凡 士林油ROL OB/30和100ml硅油(粘度350CS),在搅拌下加入浸于120 ℃恒温槽的烧瓶中,直至MgCl2完全溶解。如此,形成MgCl2与乙醇 的加成物同油的混合物。然后,仍在惰性气氛中,将该混合物趁热 移入1,500ml的容器中,该容器装有加热套,并容有150ml凡士林 油和150ml硅油。将该混合物维持在120℃下,并用Janke&Kunkel K.G.Ika Werke出产的Ultra Turrax T-45N型搅拌器不断搅拌之。 以3,000rpm搅拌该混合物3分钟。随后,将该混合物卸出,置于盛 有1000ml无水正庚烷的2升容器中,不断搅拌并加以冷却,使最终 温度不超过0℃。

如此得到的MgCl2·3EtOH微球粒经过滤后,在室温下进行真空 干燥。

如此制得的MgCl2·3EtOH球粒状载体(平均直径在30和150μm 之间)在N2气流中,由50℃逐步加热至100℃,进行加热处理,直至 EtOH/MgCl2的摩尔比=1.27为止。所得载体具如下特性:

孔隙率0.139cc/g-表面积9.1m2/g-松密度0.564g/cc。

将25g这种载体在0℃下引入装有搅拌器并容有625ccTiCl4的反 应容器中。然后在搅拌下,于1小时内加热到100℃,并在该温度下 保持2小时。当温度达到40℃时,引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F), 其用量使MgCl2/DIBF摩尔比等于8。用虹吸管移去热液,并于120℃ 和搅拌下,第二次以同样的量用TiCl4对固体物处理2小时。再次用 虹吸管移去热液体相,并进行九次无水已烷洗涤(每次200cc),其 中六次在60℃下进行,三次在室温下进行。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在真 空干燥(约50℃,100mmHg)之后,特性如下:Ti=2.8%(重量);DIBF= 2.4%(重量);孔隙率=0.38cc/g;表面积230m2/g;松密度:0.555g/ cc;形态:100%球状颗粒。

2)聚合物组合物-沥青混合物的制备及该混合物样品的特性。

在金属容器中,加入48g如上所述制得的聚合物组合物和72g沥 青。将其在火焰上缓慢加热,同时用刮铲搅拌,以使温度不超过180℃。

在聚合物与沥青完全混合后,再加80g沥青,并混合至完全均 匀。该步骤历时约1小时。

以如下方式用所形成的混合物制得宽14cm,长25cm的样品。

在一钢片上相继放置一张蜡纸、一片玻璃和一块4mm厚的 金属模板。在模板的模腔中倾注100g熔化的聚合物组合物一沥青混 合物。然后,在该混合物上放置一张蜡纸和一块金属板,并压盖10 Kg重物。令该体系冷至室温,历时1小时,取出样品,除去蜡纸并 将其切成2.5×7×0.4cm的小条,用其进行各种试验。

所有试验均采用25℃时针入度指数等于180/200dmm的沥青。

表1    实施例及比较例(C)

                      例    号

                      1      2      3     1C -相A -压力         大气压      36.8   36.8   36.8  36.8 -时间         分  钟      10     10     15    15 -气相中的氢   %(摩尔)     17     17     17    17 -全同立构指数 %(重量)     95.4   95.5   95.5  95.4 -特性粘度     dl/g        0.72   0.82   0.74  1.18 -相B -温度           ℃        50     50     50     60 -压力         大气压      12.1   13.1   13.6   13.0 -时间         分钟        440    260    250    480 -气相中的氢   %(摩尔)     3.8    7.1    3.6    7 -气相中的乙烯 %(摩尔)     8.9    11.8   19.0   24.7 -供料混合物中 的乙烯/丙烯     重量比      20/80 25/75 35/65  50/50 -特性粘度       dl/g        1.21  1.0   1.5    1.21 -%(重量)                   89    81.9  82.1   77.5 -最终产物 -产率        Kg聚合物/gTi   396   306   369     400 -乙烯          %(重量)     16.7  21.0  28.7    31.8 -特性粘度      dl/g         1.16  0.97  1.39    1.25 -二甲苯可溶物  %(重量)      55.5  57.8  62.5    56.6 -二甲苯可溶物 中的乙烯       %(重量)      23.9  26.0  33.1    39.8 -23℃时的流动 性             秒           23    27    24      25 -捣实后的松     密度           Kg/l         0.45  0.47  0.47    0.46 -平均颗粒直径 (mm)          1.4   1.4   1.4     1.4

表2共聚物/沥青混合物的特性 所用的共聚物(实例)            1     2     3       1C -脆化温度             ℃    -5    -10   -11     -11 -25℃时的 针入度               dmm    13    16    22.5    36 -60℃时的针入度 (空气中)              dmm    36     45     65     91 -软化点               ℃     156    157    154    133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低粘度导电银浆 2020-05-12 995
旋转式粘度计 2020-05-12 891
便携式粘度计 2020-05-12 528
旋转式粘度计 2020-05-12 140
振动弦粘度计 2020-05-13 79
电粘度测定装置 2020-05-13 412
血液粘度仪 2020-05-12 854
粘度测定装置 2020-05-12 334
低粘度官能液 2020-05-12 829
粘度计 2020-05-11 35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