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
发明涉及气体
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通讯基站的机房以及
服务器机房内通常设有
风扇用于
散热。风扇散热过程中引起空气流动,会使机房内的
电子设备内部粘附大量的灰尘。所述灰尘会使相邻的印制线之间的绝缘
电阻下降,甚至
短路,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0003] 现有主要除尘方法有过滤除尘法和静电除尘法。过滤除尘法主要利用过滤原理过滤掉比滤网缝隙大的灰尘,除尘效果较差,而且滤网容易堵塞。静电除尘法主要是利用直流高压电离空气,产生电晕现象,使粉尘带上电荷,在
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极运动,其除尘效率较高,但采用静电除尘法所使用的电场生成装置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且一般伴随产生的很强电
磁场,可能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因而很难将该除尘装置应用在现有的电子设备中。
发明内容
[0004] 提供一种简便易用,不会产生强电场或引发灰尘堵塞的除尘装置。
[0005]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安装
框架、正静电发生装置、负静电发生装置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正电金属网与至少一个负电金属网,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连接于所述正电金属网,用于使所述正电金属网生成正静电,所述负静电发生装置连接于所述负电金属网,用于使所述负电金属网生成负静电,所述正电金属网与负电金属网用于
吸附灰尘颗粒,所述正电金属网及所述负电金属网交替交叠设置,且相邻的正电金属网与负电金属网之间间隔设置。
[0006]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两个侧板及连接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的镂空面板及
底板,所述正电金属网及负电金属网设置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正电金属网及负电金属网下方。
[0007]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正电金属网及负电金属网由金属线构成,所述正电金属网及负电金属的金属线表面包覆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用于防止带有电荷的灰尘颗粒直接
接触所述正电金属网或负电金属网导致迅速放电。
[0008]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膜采用高阻值材料制成。
[0009]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3 11
所述隔离膜的体积电阻为10欧姆·厘米至10 欧姆·厘米。
[0010]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正电金属网与所述负电金属网采用绝缘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所述侧板采用接地金属板制成。
[0011]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尘装置还设有镂空隔板,所述镂空隔板设置于相邻的正电金属网与负电金属网之间。
[0012]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降温除尘系统,用于降低电子设备
温度并防止灰尘颗粒进入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及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六种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除尘装置,所述风扇用于驱动空气向所述电子设备流动以降低电子设备温度,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以去除流动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0013]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降温除尘系统还设有主控装置及风速
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除尘装置之间,并发送风速
信号至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连接于所述风扇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风扇的档位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感测的风速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0014]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降温除尘系统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当所述风扇的档位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感测的风速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发出报警信号。
[0015] 本发明的除尘装置由于采用正负电荷交替分布的结构,整个除尘装置装置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带电的整体,不产生
电磁场。且由于交替设置带不同电荷的金属网,可在保证良好除尘效率情况下尽量将孔径增大,不会阻碍空气流动,不会降低降温效率。本发明的降温除尘系统通过风扇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并通过除尘装置去除灰尘颗粒,防止灰尘颗粒在风扇降温过程中靠近电子设备,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或
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0018] 图2是图1所示的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除尘装置10,包括安装框架11、正静电发生装置13、负静电发生装置15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11中的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
[0021] 安装框架11用于安装承载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13、负静电发生装置15、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框架11包括两个侧板111及连接于所述两个侧板111之间的镂空面板113及底板115。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13、负静电发生装置15设置于所述侧板111之上。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设置于两个侧板111之间。使用时,镂空面板113设置于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的外侧,流动的空气可经过镂空面板113自由流入除尘装置10。所述底板115设置于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下方,用于收集在重力作用下而落下的较大的灰尘颗粒。
[0022]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13与负静电发生装置15可设置于所述除尘装置10的任意
位置,其也可固定连接于其他外部设备或装置。所述正电金属网17与所述负电金属网19可采用任意适用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板111之间。
[0023] 正静电发生装置13用于生成正静电,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13连接于所述正电金属网17,用于使所述正电金属网17生成正静电。负静电发生装置15用于生成负静电,所述负静电发生装置15连接于所述负电金属网19,用于使所述负电金属网19生成负静电。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正静电发生装置13与负静电发生装置15可采用适用的现有技术,其产生的正静电或负静电的
电压、
电流及功率大小可按需自行设置。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装置10设有多个正电金属网17及多个负电金属网19,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所述负电金属网19交替交叠设置,且相邻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之间间隔设置,从而避免所述正电金属网17与所述负电金属网19相互接触或出现静
电击穿,导致短路。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正电金属网17与所述负电金属网19采用绝缘连接件(图未示)固定连接于所述侧板111,所述侧板111采用接地金属板制成。从而避免发生短路或漏电。
[0026] 可以理解的是,可将所述正电金属网17设置于所述除尘装置10的最外侧,也可将所述负电金属网19设置于所述除尘装置10的最外侧。只需保证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所述负电金属网19交替交叠设置即可。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网19由金属线构成,所述正电金属网17及负电金属的金属线表面包覆有隔离膜(图未示)。所述隔离膜采用高阻值材料制成,用于防止带有电荷的灰尘颗粒直接接触所述正电金属网17或负电金属网19导致迅速放电。在3 11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膜的体积电阻为10欧姆·厘米至10 欧姆·厘米。
[0028]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隔离膜可采用任意适用高阻值材料,并采用任意适用方式形成于所述正电金属网17或负电金属网19的金属线表面。如所述隔离膜可采用高阻值的
半导体材料,并采用沉积方式形成于所述正电金属网17或负电金属网19的金属线表面。所述隔离膜也可采用塑料
树脂制成。
[0029]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除尘装置10还设有镂空隔板21,所述镂空隔板21设置于相邻的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之间。所述镂空隔板21用于隔离相邻设置的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防止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送
变形的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相互接触或发生静电击穿而导致短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镂空隔板21可允许带有灰尘颗粒的空气流通。所述镂空隔板21的设置数量根据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的数量设置,即保证每对相邻的正电金属网17与负电金属网19之间均设有镂空隔板21即可。
[0030] 使用本发明的除尘装置10时,当灰尘颗粒随流动空气进入本发明的除尘装置10中后,灰尘颗粒首先接触设置于第一层的正电金属网17并在静电感应下吸附于第一层的正电金属网17之上。当灰尘颗粒与第一层的正电金属网17接触一定时间后,所述灰尘颗粒会带上正电,此时灰尘颗粒与所述第一层的正电金属网17之间不再继续吸附,灰尘颗粒会进入至设置于第二层的负电金属网19。由于此时灰尘颗粒与该负电金属网19相互之间带有异种电荷,因此带有正电的灰尘颗粒会吸附于带有负电的负电金属网19。而后在所述负电金属网19放电作用下灰尘颗粒在一段时间后会带有负电荷,进而向下一层的正电金属网17移动并吸附于正电金属网17之上。通过重复以上过程,灰尘颗粒将长时间滞留在除尘装置10中,从而避免灰尘颗粒进入电子设备,可保证电子设备清洁。在此过程中,相互聚集或重量较大的灰尘颗粒会在重力重力作用下落于所述安装框架11的底板115之上,便于收集清理。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温除尘系统,用于降低电子设备温度并防止灰尘颗粒进入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及如前所述的除尘装置10。所述风扇用于驱动空气向所述电子设备流动以降低电子设备温度,所述除尘装置10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
[0032]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除尘系统还设有主控装置及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除尘装置10之间,并发送风速信号至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连接于所述风扇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主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风扇的档位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感测的风速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控装置可采用任意适用的处理器或处理装置,其也可通过任意适用方式接受或感测风速信号及风扇的档位。
[0033]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除尘系统还设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当所述风扇的档位与所述风速传感器所感测的风速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符合预设要求时发出报警信号。
[0034] 本发明的除尘装置10由于采用正负电荷交替分布的结构,整个装置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带电的整体,不产生电磁场。且由于交替设置带不同电荷的金属网,可在保证良好除尘效率情况下尽量将孔径增大,不会阻碍空气流动,不会降低降温效率。本发明的降温除尘系统通过风扇对电子设备进行降温,并通过除尘装置10去除灰尘颗粒,防止灰尘颗粒在风扇降温过程中靠近电子设备,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003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
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