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太空飞行器与操作 / 常平架 / 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

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

阅读:441发布:2020-06-04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设有整流罩、压舱 底板 和仪器舱;整流罩呈 流线 型,上面设有吊孔和扣手孔,通过 螺栓 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连接件上;仪器舱设有舱盖、支柱、紧固圈、 常平架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温盐深测量仪、声学释放器和挂件架;仪器舱采用上宽下窄的 框架 设计,即仪器舱紧固圈的直径小于舱盖直径。压舱底板上安装有起吊装置、透 水 投放柱、与整流罩连接件、与仪器舱连接件支柱卡槽、牺牲 阳极 ;并设有DYNEEMA回收绳和备用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海洋环境监测和调查。具有双重回收保障,在保证观测作业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平台搭载仪器回收的可靠性。,下面是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其特征是:设有整流罩(2)、压舱底板(1)和仪器舱(3)三大部分;所述整流罩呈流线型,外表光滑,整流罩上设有用以吊装的吊孔(11)和把扶的扣手孔(8),整流罩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连接件(6)上;
所述仪器舱设有舱盖(16)、支柱(9)、紧固圈(4)、保持平状态的常平架(14)、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8)、温盐深测量仪、声学释放器(13)和挂件架(17);所述舱盖通过边缘螺母连接四根支柱;支柱下部焊接有紧固圈;舱盖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常平架;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通过螺栓固定在仪器舱中的常平架上;舱盖上焊接有挂件架;挂件架通过螺栓连接温盐深度探测器;声学释放器底部与紧固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柱插在压舱底板上的支柱卡槽(19)中与压舱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仪器舱采用上宽下窄的框架设计,即仪器舱紧固圈的直径小于舱盖直径;
所述压舱底板上安装有起吊装置(5)、用于起吊时排水的透水投放柱(7)、与整流罩连接的连接件(6)、与仪器舱连接的支柱卡槽(19)、牺牲阳极(15);所述透水投放柱焊接在压舱底板上,上端位于吊孔处;与整流罩连接件焊接于压舱底板边缘;与仪器舱支柱连接的支柱卡槽焊接于压舱底板中部;所述牺牲阳极焊接压舱底板中部;设有DYNEEMA回收绳,其一端连接仪器舱,另一端连接压舱底板上的起吊装置(5);
在所述压舱底板上整流盖内还设有备用回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观测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备用回收装置设有桶体(10),该桶体上端设有带ROV机器人抓取把手桶盖(12),该桶盖下部设有绳索与桶体底部的固定在压舱底板的吊环连接。

说明书全文

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调查设备技术。广泛用于各种海域海底,适用于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和调查。

背景技术

[0002] 海底观测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一种放置于海底的海洋观测设备集成系统,可搭载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温盐深测量仪(CTD)等多种观测设备。船只运载平台至指定海域投放,投放后平台长期放置于海底进行观测,同时获得温度盐度、深度和海流的流速、流向等数据,观测周期结束后,船只到达投放地点回收平台,可现场或靠港后卸载数据。平台的平稳投放、观测期间的姿态保持和观测结束后的安全回收成为了海底观测平台的关键技术要求。目前国内的海底观测平台大多在研究阶段,回收成功率低且缺少实验检验。国内的海底观测平台的回收方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浮球和绳索拖拽仪器舱实现回收,回收时声学释放器甲板单元向平台搭载的声学释放器发送释放命令,释放浮球上浮至面,水面船只打捞浮球并利用浮球连接的绳索将仪器舱及平台底座收回,这种设计较为普遍,但有可能出现声学释放器无应答、浮球卡住无法上浮至水面或绳索断裂的情况从而导致仪器舱无法回收。另一种采用浮体仪器一体化设计,声学释放器释放浮体材料仪器舱即浮体舱,浮体舱与其中的ADCP一同上浮至水面,打捞回收浮体舱后利用浮体后部连接的绳索回收平台底座。这种平台的浮体舱价格昂贵,浮体舱空间有限,无法加载仪器姿态平衡装置。并且浮体舱由浮体材料浇筑而成,不如浮球可靠,在实验中出现过由于长期承受海底水压导致浮体舱裂缝无法上浮的情况。另外,浮体舱上浮至水面时若碰撞回收作业船只则有导致ADCP受到撞击破损的危险。因此,需要对现有海底观测平台技术进行改进,提出结构更合理,回收更安全可靠的海底观测平台。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海底观测平台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在保证观测作业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平台搭载仪器回收的可靠性。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其特征是:设有整流罩、压舱底板和仪器舱三大部分;所述整流罩呈流线型,外表光滑,整流罩上设有用以吊装的吊孔和把扶的扣手孔,整流罩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连接件上;
[0006] 所述仪器舱设有舱盖、支柱、紧固圈、保持水平状态的常平架、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温盐深测量仪(CTD)、声学释放器和挂件架;所述舱盖通过边缘螺母连接四根支柱;支柱下部焊接有紧固圈;舱盖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常平架;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通过螺栓固定在仪器舱中的常平架上;舱盖上焊接有挂件架;挂件架通过螺栓连接温盐深测量仪(CTD);声学释放器底部与紧固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柱插在压舱底板上的支柱卡槽中与压舱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仪器舱采用上宽下窄的框架设计,即仪器舱紧固圈的直径小于舱盖直径;
[0007] 所述压舱底板上安装有起吊装置、用于起吊时排水的透水投放柱、与整流罩连接的连接件、与仪器舱连接的支柱卡槽、牺牲阳极;所述透水投放柱焊接在压舱底板上,上端位于吊孔处;与整流罩连接件焊接于压舱底板边缘;与仪器舱支柱连接的支柱卡槽焊接于压舱底板中部;所述牺牲阳极焊接压舱底板中部;设有DYNEEMA回收绳,其一端连接仪器舱,另一端连接压舱底板上的起吊装置;
[0008] 在所述压舱底板上整流盖内还设有备用回收装置。
[0009] 所述备用回收装置设有桶体,该桶体上端设有带水下机器人(ROV)抓取把手桶盖,该桶盖下部设有绳索与桶体底部的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起吊装 置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采用上宽下窄的框架设计,即仪器舱紧固圈的直径小于舱盖直径,便于回收时仪器舱与平台底座和整流罩分离,有利于仪器舱从整流罩和压舱底座组成的平台外壳中脱出,且框架结构既节省了材料,又能保护仪器避免受到起吊过程中的撞击损伤。框架也起到保护仪器在回收过程中避免撞击的作用;压舱底板上设有备用回收装置,当声学释放器回收方式失败时,可利用ROV水下机器人潜入平台投放区域,使用ROV机械手抓取备用回收装置顶盖的方式回收海底观测平台。解决了海底观测平台由于浮球和声学释放器无法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回收保障问题,可确保昂贵的海洋观测仪器及宝贵的观测数据的保存和回收,为海洋资源开发、灾害预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及工程施工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完善,双重回收保障,运行和回收更安全,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图形状的限制,仅形状的改变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双重回收保障多功能海底观测平台,设有整流罩2、压舱底板1和仪器舱3三大部分;所述整流罩呈流线型,外表光滑,整流罩上设有用以吊装的吊孔11和把扶的扣手孔8,整流罩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连接件6上;
[0014] 所述仪器舱设有舱盖16、支柱9、紧固圈4、保持水平状态的常平架14、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18、温盐深测量仪(CTD)、声学释放器13和挂件架17;所述舱盖通过边缘螺母连接四根支柱;支柱下部焊接有紧固圈;舱盖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常平架;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 通过螺栓固定在仪器舱中的常平架上;舱盖上焊接有挂件架;挂件架通过螺栓连接温盐深测量仪(CTD);声学释放器底部与紧固圈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柱插在压舱底板上的支柱卡槽19中与压舱底板活动连接;所述仪器舱采用上宽下窄的框架设计,即仪器舱紧固圈的直径小于舱盖直径;
[0015] 所述压舱底板上安装有起吊装置5、用于起吊时排水的透水投放柱7、与整流罩连接的连接件6、与仪器舱连接的支柱卡槽19、牺牲阳极15;所述透水投放柱焊接在压舱底板上,上端位于吊孔处;与整流罩连接件焊接于压舱底板边缘;与仪器舱支柱连接的支柱卡槽焊接于压舱底板中部;所述牺牲阳极焊接压舱底板中部;设有DYNEEMA回收绳,其一端连接仪器舱,另一端连接压舱底板上的起吊装置5;在所述压舱底板上整流盖内还设有备用回收装置。该备用回收装置设有桶体10,该桶体上端设有带水下机器人(ROV)抓取把手桶盖12,该桶盖下部设有绳索与桶体底部的固定在压舱底板的起吊装置连接。
[0016] 应当指出,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大同小异的改变,这些改变也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