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其制作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 传感器 阵列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采用微井结构,在各微井间设有聚酰亚胺隔离层;在所述微井井内沉积有以有机 薄膜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或有机-无机多层膜构成的敏感膜,微井表面设置有叉指 电极 。本发明在各微井间设置有聚酰亚胺隔离层, 电子 聚合物 敏感材料滴入其中一个微井时,能有效阻止敏感材料溢出、流进其相邻的微井,不会造成不同微井间敏感材料的交叉污染,从而保证了传感器的选择性和 稳定性 ;并且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在大气环境监测、航天密闭舱空气 质量 检测及 食品安全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是一种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其制作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包括至少4个独立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采用微井结构,在各微井间设有聚酰亚胺隔离层;在所述微井井内沉积有以有机薄膜、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或有机-无机多层膜构成的敏感膜,微井表面设置有叉指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井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为550~650μm、550~650μm和80~1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单元上下对齐排列,传感器单元的所有的输出电极排成一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电极的宽度、间距、长度和厚度分别为50μm、50μm、2000μm和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隔离层的厚度为1~3mm,高度为200nm~300nm。
6.一种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双面抛光的单晶硅片作为衬底,并进行标准清洗;
采用PECVD工艺在硅片两面制备氮化硅掩膜层;
对其中一面氮化硅层进行光刻,图形化微井单元;并进行干法刻蚀;
采用KOH溶液对硅片进行湿法腐蚀,形成微井;
采用真空蒸镀法在微井表面蒸镀金属铝Al或金Au;
对铝层或金层进行光刻、腐蚀,制作出叉指电极;
在电极层上旋涂聚酰亚胺,并对其进行光刻,制作出隔离层;
划片;
封装;
采用掩膜法对不同微井单元实现定位选区薄膜沉积,所述薄膜为有机薄
膜、有机/无机复合薄膜或有机-无机多层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①中,采用的硅片为双面抛光的4英寸P型硅片,厚度为450~550μm,电阻率大于
1000 Ω·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②中,所述的氮化硅层厚度为700~80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微井结构的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中所述有机薄膜、有机/无机复合薄膜及有机-无机多层膜中,有机相为聚苯胺、聚环氧乙烷、聚-4-乙烯基苯酚、酞菁络合物及聚噻吩类,无机相为纳米TiO2、In2O3、ZnO、SnO2、碳纳米管等;并且所述的薄膜采用滴涂、气喷或电喷工艺制备。
标题 | 发布/更新时间 | 阅读量 |
---|---|---|
碳纳米管阵列及用碳纳米管阵列制备碳纳米管结构的方法 | 2020-05-11 | 957 |
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 2020-05-12 | 1017 |
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2020-05-12 | 476 |
作为电极的垂直对齐的碳纳米管阵列 | 2020-05-14 | 878 |
碳纳米管阵列制作方法 | 2020-05-11 | 96 |
碳纳米管阵列制作方法 | 2020-05-11 | 713 |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发电方法 | 2020-05-11 | 156 |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结构及其生长方法 | 2020-05-13 | 688 |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装置 | 2020-05-14 | 474 |
一种碳纳米管阵列生长装置及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方法 | 2020-05-11 | 125 |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