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自然对流 / 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

屋顶对流自然通装置

阅读:61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屋顶对流自然通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屋顶 对流 自然通 风 装置,其包含有第一泄 水 顶、第二泄水顶及内阻隔,第一泄水顶为屋顶及其延伸而下,下方有一中透风口,第二泄水顶位于第一泄水顶外侧,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外透风口,内阻隔为延伸而下的屋顶向上形成,内阻隔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内透风口,第二泄水顶的顶端高于第一泄水顶末端,第一泄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的顶端与内阻隔之间;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 通风 挡雨的目的。,下面是屋顶对流自然通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 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装置,其包含有: 一第一泄顶,为屋顶及其延伸而下的屋顶,第一泄水顶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 一第二泄水顶,位于第一泄水顶外侧,第二泄水顶顶端与第一泄水顶保持一外透风Π ; 一内阻隔,为延伸而下的屋顶向上形成的内阻隔,内阻隔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 其特征在于:第二泄水顶的顶端高于第一泄水顶末端,并第一泄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的顶端与内阻隔之间; 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泄水顶为锥形屋顶延伸而下,第二泄水顶是搭接于第一泄水顶末端上方,内阻隔为搭接于第一泄水顶末端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泄水顶为向外推出的屋顶,第二泄水顶是为向外开张一度的壁面,内阻隔为第一泄水顶内的窗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阻隔为一屋顶,第一泄水顶为其上方遮盖的屋顶,第二泄水顶是在第一泄水两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泄水顶为一外壁面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垂直向下,第一泄水顶搭接一下屋顶,下屋顶内部向上延伸内阻隔,下屋顶外部向上延伸第二泄水顶。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泄水顶为一外壁面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第一泄水顶搭接一垂直的第二泄水顶,有一下屋顶向上延伸内阻隔,内阻隔搭接于第一泄水顶下方,并第二泄水顶搭接于下屋顶。
7. 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有两相邻的屋顶,一为主屋顶,另一为邻屋顶,其包含有: 一第一泄水顶,为主屋顶及其延伸而下的屋顶,第一泄水顶末端有一中透风口 ; 一第二泄水顶,位于邻屋顶上,第一泄水顶外侧,第二泄水顶顶端与第一泄水顶保持一外透风口 ; 一内阻隔,为邻屋顶延伸而下的水槽,向上形成内阻隔,内阻隔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 其特征在于:第二泄水顶顶端高于第一泄水顶末端,并第一泄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顶端与内阻隔联机之间; 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

说明书全文

屋顶对流自然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与建筑物有关,尤指自然冷热对流,将屋内热空气由内往外排出,并引进冷空气,而且强风大雨时,无雨灌入屋顶的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背景技术】
[0002] 习知,传统建筑物受日晒,容易吸热,而不易散热,尤其混凝土建材制的建筑物,一旦白天受长期阳光照射,很容易吸热、不易散热,进而影响室内温度,提升室内温度,又热流是由下往上升,不断地提升室内温度,因此在夏天里即使到了夜晚,屋内仍然是热烘烘;
[0003] 虽有几项目前常使用方式,然效果都不佳,有的业者在屋顶上面加装固定洒水器,必需额外加装水管及水路,且需以人扭转开关,或自动感应开关,不但浪费水源,喷洒面积未完全、不均匀,散热有限;有的业者,在屋顶加装散热风扇,靠热对流自然旋转抽出热空气,然装置该散热风扇经费多,施工需切割原屋顶,散热效果仍然有限;或有更改建材的材 质,但是防热建材或隔热建材,售价高;
[0004] 在以往的建筑物可以见到如图I所示,在屋脊I的最顶尖处上有一小屋顶2,该小屋顶2两侧为透风,可装置窗户3或百页窗或网子,可将屋内热流经小屋顶2两侧排出,但是遇下雨或强台时,强风伴着雨水也透过窗户渗透进入屋内,并不方便;
[0005] 如图2所示,在斜屋顶4的一面上,装置一小屋檐5 (即阁楼),小屋檐5也有窗户6或百页窗或网子,可将屋内热流经窗户6排出,也是产生上述缺失,遇下雨或强台时,强风伴着雨水也透过窗户6渗透进入屋内,并不方便;
[0006] 上述两种屋顶散热方式皆是应用空气冷热对流通风原理,用来散热屋子内的热空气,也就是当室内的热空气上升后,可以利用小屋顶2(小屋檐5)的窗户3(6)将热气散出去,虽是可以免电,有效散热,但强风伴着雨水也透过窗户渗透进入屋内,造成屋内逆流风及滴雨水,是最为困扰事;显然有待改进。【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目的在于:1、提供自然冷热对流,将屋内热空气由内往外排出,并引进冷空气,自然凉爽,无需动力;2、强风大雨时,雨水不能灌入屋顶;3、提供可适用于屋顶、相邻之屋顶及外墙之搭建屋顶。
[0008] 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其包含有:
[0009] 一第一泄水顶,为屋顶及其延伸而下的屋顶,第一泄水顶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
[0010] 一第二泄水顶,位于第一泄水顶外侧,第二泄水顶顶端与第一泄水顶保持一外透风口 ;
[0011] 一内阻隔,为延伸而下的屋顶向上形成的内阻隔,内阻隔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
[0012] 其特征在于:第二泄水顶的顶端高于第一泄水顶末端,并第一泄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的顶端与内阻隔之间;[0013] 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
[0014] 其中,该第一泄水顶为锥形屋顶延伸而下,第二泄水顶是搭接于第一泄水顶末端上方,内阻隔为搭接于第一泄水顶末端下方。
[0015] 其中,该第一泄水顶为向外推出的屋顶,第二泄水顶是为向外开张一度的壁面,内阻隔为第一泄水顶内的窗户。
[0016] 其中,该内阻隔为一屋顶,第一泄水顶为其上方遮盖的屋顶,第二泄水顶是在第一泄水顶两外侧。
[0017] 其中,该第一泄水顶为一外壁面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垂直向下,第一泄水顶搭接一下屋顶,下屋顶内部向上延伸内阻隔,下屋顶外部向上延伸第二泄水顶。
[0018] 其中,该第一泄水顶为一外壁面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第一泄水顶搭接一垂直 的第二泄水顶,有一下屋顶向上延伸内阻隔,内阻隔搭接于第一泄水顶下方,并第二泄水顶搭接于下屋顶。
[0019] 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有两相邻的屋顶,一为主屋顶,另一为邻屋顶,其包含有:
[0020] 一第一泄水顶,为主屋顶及其延伸而下的屋顶,第一泄水顶末端有一中透风口 ;
[0021] 一第二泄水顶,位于邻屋顶上,第一泄水顶外侧,第二泄水顶顶端与第一泄水顶保持一外透风口;
[0022] 一内阻隔,为邻屋顶延伸而下的水槽,向上形成内阻隔,内阻隔与第一泄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0023] 其特征在于:第二泄水顶顶端高于第一泄水顶末端,并第一泄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顶端与内阻隔联机之间;
[0024] 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
[0025] 本发明优点及功效在于:提供自然冷热对流,将屋内热空气由内往外排出,并引进冷空气,自然凉爽,无需动力;强风大雨时,雨水不能灌入屋顶;提供可适用于屋顶、相邻之屋顶及外墙之搭建屋顶。【附图说明】
[0026] 图I是传统建筑物屋顶的剖面示意图。
[0027] 图2是传统建筑物屋顶阁楼的剖面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浪板贴靠屋顶的剖面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2]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4] 图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5]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0036] 10屋顶 11第一泄水顶 12第二泄水顶 13内阻隔
[0037] 14中透风口 BI末端 15外透风口 16内透风口
[0038] Al顶端 20屋顶 21第一泄水顶 22第二泄水顶
[0039] 23内阻隔 24中透风口 A2顶端 25外透风口
[0040] 26内透风口 B2末端 30屋顶 33内阻隔
[0041] 31第一泄水顶32第二泄水顶 34中透风口 A3顶端
[0042] 35外透风口 36内透风口 B3末端
[0043] 40外壁面 41第一泄水顶40 I屋顶 43内阻隔 [0044] 42第二泄水顶44中透风口 A4顶端 45外透风口
[0045] 46内透风口 B4末端 50外壁面 51第一泄水顶
[0046] 52第二泄水顶50 I下屋顶 53内阻隔 54中透风口
[0047] 55外透风口 56内透风口 A5顶端 B5末端
[0048] 60主屋顶 60 I邻屋顶 61第一泄水顶62第二泄水顶
[0049] 63内阻隔 64中透风口 A6顶端 65外透风口
[0050] 66内透风口 B6末端【具体实施方式】
[0051] 首先,本发明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第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于建筑物的屋顶10所设置,其包含有一第一泄水顶11、一第二泄水顶12及一内阻隔13,为锥形的屋顶10延伸而下至一段距离后有一中透风口 14,以该中透风口 14至锥形屋顶即为第一泄水顶11,第一泄水顶11有一末端BI与中透风口 14相邻,第二泄水顶12是搭接于第一泄水顶11的末端BI上方,并第二泄水顶12位于第一泄水顶11外侧,使第二泄水顶12顶端Al与第一泄水顶11保持有一外透风口 15,一内阻隔13为延伸而下的屋顶10向上形成的内阻隔13,内阻隔13搭接于第一泄水顶11末端BI下方,内阻隔13与第一泄水顶1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16,本发明的第一泄水顶11、第二泄水顶12及内阻隔13之间关是为第二泄水顶12的顶端A I高于第一泄水顶11末端BI,并第一泄水顶11末端BI介于第二泄水顶12顶端Al与内阻隔13之间;
[0052] 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发明一种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屋顶10、墙壁面时,屋顶10、墙壁面的温度渐升,久久无法降温,屋内温度随即升高,此时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遇到内阻隔13与第一泄水顶11之间的内透风口 16,经中透风口 14,再由外透风口 15排出热空气,如此不断地将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排出,并由其他、窗户引进室外空气,产生自然对流
[0053] 本案应用空气冷热对流通风原理,无需任何的电力,或人员操作,即能将冷空气引进屋内,排出热空气,而且不止排热,由于有自然对流,位于屋内的人随时有凉风吹过,于夏天里清凉无比,越是热天,越有浮力通风自然对流,不但利用自然对流,享受自然空气,无需电力产生的冷气,一方面节省电力,一方面为自然空气,无密闭空间衍生的病菌传染(如退伍车人症等);
[0054] 又,当下雨、刮风时,雨水淋于第一泄水顶11及一第二泄水顶12,由于第一泄水顶11及一第二泄水顶12都为斜向,自然能使雨水向下流下(参阅图4所示,第一泄水顶11、一第二泄水顶12使用烤漆浪板或屋瓦等,皆波浪状与屋顶10接有空间,可自然排水而下),当遇强风将雨水灌入中透风口 14逆流而上时,也会受内阻隔13阻挡外入的雨水,无有雨水倒灌入屋内情事发生;
[0055] 第二实施例,如图5所示,为近似阁楼情形,该第一泄水顶21为向外推出的屋顶20,第二泄水顶22是为向外开张一角度的壁面(与传统建筑只有阁楼、通风口不同),内阻隔23为第一泄水顶21内的窗户,第一泄水顶21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24,第二泄水顶22位于第一泄水顶21外侧开张一角度,第二泄水顶22的顶端A2与第一泄水顶21保持一外透风口 25,内阻隔23可为周边,内阻隔23与第一泄水顶2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26 (窗户口),同样地第二泄水顶22的顶端A2高于第一泄水顶21末端B2,并第一泄水顶21末端B2介于第二泄水顶22的顶端A2与内阻隔23之间;
[0056] 第三实施例,如6图所示,该内阻隔33为一屋顶30所凸出的周围,第一泄水顶31为其上方遮盖的屋顶,第二泄水顶32是在第一泄水顶31两外侧,第一泄水顶31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34,第二泄水顶32位于第一泄水顶31外侧并开张一角度,第二泄水顶32的顶端 A3与第一泄水顶31保持一外透风口 35,内阻隔33与第一泄水顶3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36,同样地第二泄水顶32的顶端A3高于第一泄水顶31末端B3,并第一泄水顶31末端介于第二泄水顶32的顶端A3与内阻隔33之间;
[0057] 第四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第一泄水顶41为一外壁面40(外墙)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垂直向下,第一泄水顶41搭接一下屋顶401,下屋顶401内部向上延伸内阻隔43,下屋顶401外部向上延伸第二泄水顶42,第一泄水顶41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44,第二泄水顶42的顶端A4与第一泄水顶41保持一外透风口 45,内阻隔43与第一泄水顶4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46,同样地第二泄水顶42的顶端A 4高于第一泄水顶41末端B 4,并第一泄水顶41末端B4介于第二泄水顶42的顶端A4与内阻隔43之间;
[0058] 第五实施例,如图8所不,该第一泄水顶51为一外壁面50所搭建的斜向屋顶延伸,第一泄水顶51搭接一垂直的第二泄水顶52,有一下屋顶501向上延伸内阻隔53,内阻隔53搭接于第一泄水顶51下方,并第二泄水顶52搭接于下屋顶501,第一泄水顶51下方有一中透风口 54,第二泄水顶52的顶端A5与第一泄水顶51保持一外透风口 55,内阻隔53与第一泄水顶5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56,同样地第二泄水顶52的顶端A5高于第一泄水顶51末端B5,并第一泄水顶51末端B5介于第二泄水顶52的顶端A 5与内阻隔53之间;
[0059] 第六实施例,如图9所示,其是有两相邻的屋顶,一为主屋顶60,另一为邻屋顶601,其是包含有一第一泄水顶61、一第二泄水顶62及一内阻隔63,第一泄水顶61为主屋顶60及其延伸而下的屋顶,第一泄水顶61末端B6有一中透风口 64,第二泄水顶62位于邻屋顶601上与位于第一泄水顶61外侧,第二泄水顶62顶端A6与第一泄水顶61保持一外透风口 65,内阻隔63为邻屋顶601延伸而下的水槽,向上形成内阻隔63,内阻隔63与第一泄水顶6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66,与上述实施例同,第二泄水顶62顶端A6高于第一泄水顶61末端B6,并第一泄水顶61末端B6介于第二泄水顶62顶端A6与内阻隔63之间;
[0060] 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遇到内阻隔63与第一泄水顶61之间的内透风口 66,经中透风口 64,再由外透风口 65排出热空气,如此不断地将屋内的热空气由下往上排出,并由其他门、窗户引进室外空气,产生自然对流,与上述各实施例产生相同的功效。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