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地球科学 / 砾石层 / 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

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

阅读:468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砂砾石 覆盖 层 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包括:制作长度不等的三根灌浆管:长Xm的短灌浆管、长Ym的中灌浆管和长Zm的长灌浆管;在短灌浆管全管段均设置出浆口;中灌浆管上X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长灌浆管上Y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用高 风 钻机进行灌浆孔施工,造孔过程中在一个灌浆孔内安装上述三根灌浆管,并在各灌浆管间安放填充材料;进行灌浆施工:先用短灌浆管施工,再用中灌浆管施工,最后用长灌浆管施工。本发明解决了钻孔难度大且易塌孔、堵孔、串浆,及一次合格率低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下面是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作灌浆管:
制作长度不等的三根灌浆管:长Xm的短灌浆管(22)、长Ym的中灌浆管(23)和长Zm的长灌浆管(24);在短灌浆管(22)全管段均设置出浆口;中灌浆管(23)前X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长灌浆管(24)前Y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
步骤2:造孔并放置灌浆管:
用高钻机(20)进行灌浆孔施工,造孔过程中在一个灌浆孔(27)内安装上述三根灌浆管,并在各灌浆管间安放填充材料(21);
步骤3:进行灌浆施工:先用短灌浆管(22)施工,再用中灌浆管(23)施工,最后用长灌浆管(24)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出浆口的方式为:在灌浆管管壁上环距5cm~10cm,每环2个孔作为浆液的出浆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放灌浆管时,长灌浆管(24)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0.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放灌浆管时,对三根灌浆管做好标记加以区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孔施工采用冲击回转跟管钻进,三根灌浆管安装之后,再提出预埋套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砂砾石底层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众多水利工程的兴建,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工建筑物直接修建在砂砾石地层上,为了提高砂砾石地层的整体性、密实性并降低其透水性,需要对坝基采取固结灌浆施工。但在施工过程中,因砂砾石覆盖层深厚,存在钻孔难度大且极易塌孔、堵孔等,同时也存在钻孔灌浆一次性达到结束标志孔位较少且串浆现象频繁,需经过待凝复灌后才能满足要求,造成砂砾石固结灌浆成本剧增、进度缓慢等。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成孔难度大、串浆、合格率低等问题的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可保证一次施工合格率,降低施工成本。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 步骤1:制作灌浆管:
[0006] 制作长度不等的三根灌浆管:长Xm的短灌浆管、长Ym的中灌浆管和长Zm的长灌浆管;在短灌浆管全管段均设置出浆口;中灌浆管前X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长灌浆管前Y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
[0007] 步骤2:造孔并放置灌浆管:
[0008] 用高钻机进行灌浆孔施工,造孔过程中在一个灌浆孔内安装上述三根灌浆管,并在各灌浆管间安放填充材料;
[0009] 步骤3:进行灌浆施工:先用短灌浆管施工,再用中灌浆管施工,最后用长灌浆管施工。
[0010] 进一步的,设置出浆口的方式为:在灌浆管管壁上环距5cm~10cm,每环2个孔作为浆液的出浆口。
[0011] 更进一步的,安放灌浆管时,长灌浆管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0.5m。
[0012] 更进一步的,安放灌浆管时,对三根灌浆管做好标记加以区分。
[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孔施工采用冲击回转跟管钻进,三根灌浆管安装之后,再提出预埋套管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适用于砂砾石覆盖层,彻底地解决了传统采用施工方法造成的钻孔难度大且极易塌孔、堵孔、串浆,及一次合格率低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砂砾石覆盖层集成式固结灌浆施工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
[0017] 图中:1、彩瓦;2、水泥;3、组合罩棚;4、高速搅拌机;5、过滤筛;6、储浆筒;7、输浆;8、输浆管;9、配浆搅拌机;10、灌浆泵;11、泵上回浆;12、流量计;13、GJY-6灌浆自动记录仪;14、比重计;15、流量计;16、压计;17、回浆管;18、进浆管;19、接头;20、高风钻机;21、填充材料;22、短灌浆管;23、中灌浆管;24、长灌浆管;25、出浆口;26、砂砾石覆盖层;27、灌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施工方法用到的设备和器件如图1所示:彩钢瓦1、水泥2、组合罩棚3、高速搅拌机4、过滤筛5、储浆筒6、输浆泵7、输浆管8、配浆搅拌机9、灌浆泵10、泵上回浆11、流量计12、GJY-6灌浆自动记录仪13、比重计14、流量计15、压力计16、回浆管17、进浆管18、接头19、高风钻机20、填充材料21和Φ25PPR灌浆管。施工过程如下:
[0019] 步骤1:制作灌浆管:制作长度不等的三根灌浆管:长Xm的短灌浆管22、长Ym的中灌浆管23和长Zm的长灌浆管24;在短灌浆管22全管段均设置出浆口;中灌浆管23前X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长灌浆管24前Ym管段不设出浆口,在后面的其余管段设置出浆口。
[0020] 本实施例采用Φ25PPR制作灌浆管,灌浆管长度分别为4m、7m、10m,灌浆管按环距5cm~10cm、每环2个孔作为浆液出浆口,4m灌浆管全部设置出浆口;7m灌浆管前4m不设置出浆口,后3m设置出浆口;10m灌浆管前7m不设置出浆口,后3m设置出浆口;且依照环距5cm~
10cm、每环2个孔作为浆液出浆口。
[0021] 步骤2:造孔并放置灌浆管:用高风钻机20进行灌浆孔施工,造孔过程中在一个灌浆孔27内安装上述三根灌浆管,并在各灌浆管间安放填充材料21。
[0022] 本实施例采用哈迈90高风钻机进行灌浆孔27施工,造孔过程中在一个灌浆孔中跟紧安装3根长度分别为4m、7m、10mΦ25PPR灌浆管,灌浆管距孔底不大于0.5m为宜,同时灌浆管按不同埋深用红、黄、绿三色分别做好标记;并在各灌浆管间安放填充材料21以使其稳固。
[0023] 步骤3:进行灌浆施工:先用短灌浆管22施工,再用中灌浆管23施工,最后用长灌浆管24施工。
[0024] 采用自上而下的灌浆方法进行,即先施工4mΦ25PPR灌浆管、再施工7mΦ25PPR灌浆管、再施工10mΦ25PPR灌浆管,很好的解决了串浆、一次合格率低等问题。
[0025] 由于砂砾石覆盖层属于比较松散的地层,具有空隙率大、渗透性强、孔壁易坍塌等特点。因此,在砂砾石固结灌浆施工时,为了提高成孔效率,灌浆孔采用冲击回转跟管钻进,将灌浆孔一钻到底提出钻杆后,在套管内跟管埋设一组(3根)灌浆管,最后再提出套管。预埋管材料选用Φ4cmPPR管。
[0026] 在进行灌浆施工时,先施工长4m的短灌浆管,待凝30min,以便让上4m段形成封闭层,提前对7m段起到盖重和封闭作用,依次类推再施工长7m的中灌浆管,再待凝30min后,最后施工长10m的长灌浆管,有效避免了塌孔、堵孔、串浆的发生。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