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天文学 / 天文望远镜 / 红外望远镜 / 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阅读:204发布:2020-06-12

专利汇可以提供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充分利用视觉通路上眼球光学系统完全透光的特性,解决了 远红外线 穿透能 力 低不能深入人体内部的不足,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 能量 直接传入 眼底 ,利用远红外的能量特性,改变血液 流变学 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 视网膜 、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为包括眼底病在内的近视等眼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充足条件。完成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 治疗 及 辅助治疗 方面的新用途。,下面是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利用远红外的特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为包括眼底病在内的近视等眼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必要条件;完成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治疗及辅助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其中,
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包括:
(1)近视等眼病治疗仪;
(2)与长时间用眼和专注用眼相关的环境、装置等,
例如:
a眼镜;
b书、本、报纸、视表、视锐度训练图;
c电视、电脑、游戏机
d灯;
e餐具、盛容器;
(3)使用时具有暗室效应的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所述的近视等眼病包括:近视、弱视、斜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眼震颤,及由于脉络膜、视网膜血流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眼底疾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所发出远红外线可以分为无外加热源远红外线和有热源远红外线两种;其中:
(1)无外加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远红外线,可通过承载物中加入少量的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产生,也可在原有电路板上或人眼直视面板上黏附纳米远红外附着物产生,或由纳米远红外纺织品产生;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眼镜、书、本、报纸、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电视、电脑、游戏机、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2)有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远红外线,可通过承载发热物体的器皿中加入少量的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产生、或通过加有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的被加热的蜡泥完成;也可以通过普通电远红外发生装置发生,更优选的是通过纤维发热体完成;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眼镜、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灯、餐具、盛水容器、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视,其特征在于,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分为明室、暗室、有热、常温四种,
其中,
(1)明室、常温,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在不排斥偶尔闭眼的前提下完成,通过直视可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
可用于:眼镜、书、本、报纸、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电视、电脑、游戏机;
(2)有热,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通过闭眼与睁眼相互切换的方式完成,闭眼时用眼睑感受温度、感受远红外的能量;睁眼时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
可用于:眼镜、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灯、餐具、盛水容器、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3)暗室,目视远红外装置使用时在眼前形成暗室远红外发生源以碰不到眼睫毛为最近距离,利用暗室效应可使瞳孔充分放大、睫状肌充分放松,同时可使更多的远红外线能够顺利地通过放大了的瞳孔直接辐射眼底;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有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热源温度小于100℃,更优选的是小于80℃,最优选的是6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本发明充分利用视觉通路上眼球的光学系统完全透光的特性,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利用远红外的特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睫状肌、瞳孔括约肌、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
其中,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可确保屈光间质的透明,可迅速恢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晶状体、巩膜以往的弹性与功能,可迅速恢复视细胞、视神经细胞的活力,可为近视、弱视、斜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白内障、眼震颤的彻底治愈提供必要条件;
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使眼底应有的代谢迅速恢复正常,可使包括致炎物质在内的代谢产物通过静脉迅速离开眼球,迅速消除无菌炎症及眼底积液,恢复巩膜以往的弹性与功能,可为一切眼底疾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必要条件。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目视远红外装置及其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发病率统计:2000年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率为:小学生20.23%,初中生48.18%,高中生71.29%,大学生73.01%。香港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率十分普遍,小学六年级学生近视率高达60%比纽约高出一倍,估计中学生近视率高达75%以上。台湾学生近视率也很高,小学生一年级12%,六年级55%,中学生三年级为76%,高中三年级为85%。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日本高中三年级学生视不良率为57%,而新加坡华人高中毕业生近视率为78%,美国一般人口近视率为三分之一,欧洲地区则少一些,但仍有大量近视人群。调查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三点,即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近视度数越来越深,患近视者年纪越来越小,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青少年近视弱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国家最新统计:我国近视眼患者已有3.5亿人;美國一般人口近視率約為三分之一。换言之全世界有近20亿近视患者,并且仍在滚动形成不断攀升;我国少年儿童目前弱视发病率接近百分之五,少儿弱视患者已超过2000万。

大部分医学专家认为,近视眼与遗传具有高度相关性,近视眼是药物所难以逆转的,药物、器械只能对假性近视有一定疗效或矫正作用,并且治疗后反弹率高,真性近视是很难通过药物、器械治愈的。配戴眼镜和手术治疗是可供选择的两种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没有长期改变真性近视眼屈光状态的疗法。

现代研究证明,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的辐射机理是“光热能量转换”。一切物体在开氏零度(-273摄氏度)以上,内部的电子就会振动,电子振动使许多粒子发生冲撞,冲撞的结果使用电子得到能量,达到激发状态,使外层的电子在较高能量上是不稳定的,随时都会跳回原来轨迹,这样电子每往回跳一次就会产生一个量子能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能量叫做辐射能。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的物理属性与其它物体是一样的。当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材料在吸收了热能后,其内部的电子发生较强烈的振动,致使其内部粒子发生冲撞,导致电子产生高、低能的跳跃,向外部释放光能,由于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材料是具有高远红外线辐射能的材料,因此,它的辐射能是以远红外线的形式向外部输出。简言之,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材料吸收外部的热能,经过内部物理变化,向外输出的是一种光能,这种能量就是远红外辐射能,这种光能向外部释放过程就是远红外线辐射。

目前,人们已将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通过纳米技术制成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及生存质量的装饰材料和保健器具,更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已将常温远红外辐射材料通过纳米技术制成包括各种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在内的纺织品,用于制备窗帘、铺地、卫生盥洗、床上用品、贴墙、什锦、保健内衣及医疗用膏、贴、保健器具的衬料。

众所周知,远红外发射功能材料与人体接触后,通过吸收人体热量,辐射出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此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后与体表的分子产生共振使相应水分子的能量升迁而转化成小分子团水。由于小分子团水与普通分子团水相比在渗透力、扩散力、溶解力、代谢力、洁净力、乳化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在宏观上在临床上远红外产品起到改善人体体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表温,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激活生物细胞,改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有助于生物酶的生长,加强生物组织的再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调节植物神经紊乱,改善亚健康,有利于消肿、止痛,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防寒作用。

曾有专家提醒消费者,远红外线的穿透力较弱,远红外材料只有贴身穿着,才有作用。同时,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制备远红外保健纺织品,其主要性能取决于具有辐射功能的超微陶瓷粉体材料在纤维织物上的含量及分布是否均匀。

在眼保健中,人们已将远红外辐射材料通过纳米技术用于眼保仪或用于眼罩,由于运红外线对皮肤穿透力的薄弱近有0.1~1毫米,远红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多停留在穴位上、体表上、概念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利用远红外的特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为包括眼底病在内的近视等眼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充足条件。完成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治疗及辅助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其中,

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包括:

(1)近视等眼病治疗仪;

(2)与长时间用眼和专注用眼相关的环境、装置等,

例如:

a眼镜;

b书、本、报纸、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

c电视、电脑、游戏机

d灯;

e餐具、盛水容器;

(3)使用时具有暗室效应的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所述的近视等眼病包括:近视、弱视、斜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眼震颤,及由于脉络膜、视网膜血流不畅所导致的各种眼底疾病

所述的目视远红外装置其所发出远红外线可以分为无外加热源远红外线和有热源远红外线两种。其中:

(1)无外加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远红外线,可通过承载物中加入少量的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产生,也可在原有电路板上或人眼直视面板上黏附纳米远红外附着物产生,或由纳米远红外纺织品产生;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眼镜、书、本、报纸、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电视、电脑、游戏机、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2)有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远红外线,可通过承载发热物体的器皿中加入少量的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产生、或通过加有纳米远红外发生材料的被加热的蜡泥完成;也可以通过普通电远红外发生装置发生,更优选的是通过素纤维发热体完成。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眼镜、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灯、餐具、盛水容器、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所述的直视,其特征在于,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分为明室、暗室、有热、常温四种,

其中,

(1)明室、常温,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在不排斥偶尔闭眼的前提下完成,通过直视可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

可用于:眼镜、书、本、报纸、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电视、电脑、游戏机;

(2)有热,对目视远红外装置所产生的远红外线的直视可通过闭眼与睁眼相互切换的方式完成,闭眼时用眼睑感受温度、感受远红外的能量;睁眼时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

可用于:眼镜、视力表、视锐度训练图、灯、餐具、盛水容器、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3)暗室,目视远红外装置使用时在眼前形成暗室远红外发生源以碰不到眼睫毛为最近距离,利用暗室效应可使瞳孔充分放大、睫状肌充分放松,同时可使更多的远红外线能够顺利地通过放大了的瞳孔直接辐射眼底。

可用于:近视等眼病治疗仪、凹模蜡疗、外凸眼罩、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所述有热源目视远红外装置的热源温度小于100℃,更优选的是小于80℃,最优选的是60~40℃。

所述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治疗方面的新用途,本发明充分利用视觉通路上眼球的光学系统完全透光的特性,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利用远红外的特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睫状肌、瞳孔括约肌、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

其中,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可确保屈光间质的透明,可迅速恢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晶状体、巩膜以往的弹性与功能,可迅速恢复视细胞、视神经细胞的活力,可为近视、弱视、斜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白内障、眼震颤的彻底治愈提供必要条件;

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使眼底应有的代谢迅速恢复正常,可使包括致炎物质在内的代谢产物通过静脉迅速离开眼球,迅速消除无菌炎症及眼底积液,恢复巩膜以往的弹性与功能,可为一切眼底疾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必要条件。

附图说明:

图1、2为单通远红外望远镜示意图。

可比优势:

本发明充分利用视觉通路上眼球透光的特性,解决了远红外线穿透能力低不能深入人体内部的不足,通过对远红外发生装置所发出远红外线的直视,透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将远红外的能量直接传入眼底,利用远红外的特性,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疏通眼底血管,改善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血液循环,为包括眼底病在内的近视等眼病的彻底治愈提供充足条件。完成目视远红外装置在近视等眼病治疗及辅助治疗方面的新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受此限制的给出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所述单通远红外望远镜

所述单通远红外望远镜在不排斥眼周穴位磁疗的前提下,可以是具有望远镜外形的单凹远红外暗室的远红外望远镜,更优选的是如图1、图2所示在单凹远红外暗室1的、底部周边设有若干小孔2时常透射由底部七彩发光二极管3发出的微弱的变幻的七彩光的远红外望远镜,以便在改善眼底、放松睫状肌的基础上,增加周边视野刺激。

周边视野刺激,可从光学度有效地增大眼球赤道的直径、缩短眼轴长度,解决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近视眼轴缩短难题。同时,周边视野刺激,可有效地改善周边视野部位视网膜、脉络膜乃至巩膜的血液循环,增加巩膜抗拉张力,从力学角度支持真性近视的逐步回转。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