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发电法

阅读:615发布:2020-06-20

专利汇可以提供瀑布发电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人根据自己最新创立的(1999年10月-2002年7月)《 宇宙 力 学大统一理论》, 发明 了一种新的发电方法,即“瀑布发电法”-这是一种直接用 水 力发电的方法。这种发电方法适用于我国目前缺电的雨水充沛的山区。(如贵州、 云 南、广西等省)。,下面是瀑布发电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光的本质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压碎成很小很小的物质。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人类将无法研制出光子飞船——这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时间旅行神话只能是数学上的证明题而已。
2.物质不灭定律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大规模的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正电子是物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的基本粒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我们人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星光,都是二十万光年以内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假设,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光束最远也能传播十万光年),二十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天文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数学公式F∝mv]]>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地球产生的引力(即重力)一方面是由于地球有很大很大的质量,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地球存在的引力(即重力)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由此,我们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同一纬度上地势低的地方温度高,地势高的地方温度低这一问题了。上面讲过,地球引力是由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球产生的引力把有质量的太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这样,在地球同一纬度上,低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多,所以温度就高。高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少,所以温度就低。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不动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抛向宇宙空间,大洋大海的将荡然无存,丧失殆尽。地球也因失去凝聚力而分崩离析,变成另一个小行星地带。当木星变成另一个恒星时,地球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地球就会在两个恒星引力的拉拽下停止不动,那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将遭受灭顶之灾。恒星的两个数学公式(1)----F∝mc]]>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2)----E∝mc3t]]>恒星释放出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是一个体积和质量很大很大的并且自转速度很快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以每10秒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两个结论:(1)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倍,甚至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2)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也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4.热的本质热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热速比光束稍微慢一些罢了。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物体或运动物质叫做热。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为这个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和原子了。(这就可以正确地解释:木柴、干草燃烧时为什么会冒烟,原子弹、氢弹爆炸时为什么产生蘑菇等问题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3万公里/秒可能是宇航员承受压力的极限值,超过这个速度,宇航员就会死亡。这是因为,当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3万公里/秒时,宇航员体内的血液都汽化,从而撑破血管,致使宇航员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死亡。——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
5.电的本质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则光的密集度就愈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导体内集中传播罢了。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
6.磁的本质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力,这种磁场力实质上是高速运动的正电子所产生的横向影响力。地球是由西向东自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仍然是很可观的。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铁,把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转变成了电能。传统的教科书中的电磁感应理论不能正确地解释,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电能是怎么来的,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错误的。
7.声的本质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力很微弱罢了。
8.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声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出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架
9.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根据本人最新创立的(1999年10月——2002年7月)《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发电方法。其主要设备有磁铁、闭合导线线路中的两个电极,闭合导线线路中安装的安培计和用电器。将闭合导线线路的小铝片电极安装在瀑布顶端的河床中央,用木制支架固定好。将闭合导线线路的大铝片电极安装在击落地面端的瀑布正前方的河床中央,距瀑布石壁约0.5米——1.5米处,且与瀑布石壁相垂直的方向上竖直放置,并用木制支架固定好,把两大型磁铁分别放置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大铝片电极两侧的河岸上,左边放置N极,右边放置S极。一切安装好以后,在闭合导线线路中串联上安培计,串联上用电器,则可进行发电了。
10.当瀑布水流沿石壁向下坠落时,由于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运动开始加速,当水流击落地面时,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根据《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在下坠的水流周围会产生磁场,这种磁场被安装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电极铝片所吸收。同时,安装在河床两岸的磁铁产生的磁场也被电极铝片所吸收。这样,在连结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线路中,就会产生一定数值的电动势即电压,这样,闭合线路就有感生电流通过了。几个数学公式B1+B2=ε安装在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线路中,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铝片电极所吸收的瀑布水流接近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与铝片吸收的磁铁产生的磁场之和等于闭合导线线路中的电动势。I∝(B1+B2)安装在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线路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电流强度与瀑布击落地面端的电极铝片所吸收的瀑布水流接近地面段时产生的磁场与电极铝片吸收的磁铁产生的磁场之和成正比关系。B1∝mv]]>瀑布水流接近击落地面段时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质量和瀑布接近击落地面时的瞬时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B1∝mH]]>瀑布水流接近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质量和瀑布的高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因为安装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河床两岸的磁铁产生的磁场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推断出,瀑布发电法的发电量的多寡,取决于瀑布水流的大小和瀑布的高度。

说明书全文

瀑布发电法

发明专利申请是一项方法发明,是根据本人最新创立的(1999年10月--2002年7月)《宇宙学大统一理论》,创造出一种新的发电方法,即“瀑布发电法”——这是一种直接用力进行发电的方法。

因为本发明“瀑布发电法”的理论依据是《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所以,我们先阐述一下这一理论。

一、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1、光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

光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值,任何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30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都会化为光。也就是说,都会被强大的压力压缩成很小很小的物质。光是能量的一种极高的体现和象征。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人类将无法研制出光子飞船——这是人类向宇宙进军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时间旅行神话,只能是数学上的证明题而已。

爱因斯坦说:地球上的两兄弟,哥哥乘坐光子火箭在宇宙空间飞行了数年之后,又返回地球。这时,他发现,弟弟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爱因斯坦的这种想象是不现实的,因为哥哥在乘坐光子火箭时,已变成了光,永远返不回地球了。

2、物质不灭定律光在宇宙空间并不是无限远的传播的,其传播的距离是有一定限度的,从恒星发射出来的光,它所传播的最远距离不会超过十万光年。

光也和射出去的箭或射出去的子弹一样,在传播过程中,以电磁波和热的形式释放出大规模能量之后,其运动速度会逐步减慢下来,其运动速度也会减慢到为零的时候。当光的速度减慢到接近零速度时,物质将会以比原子更小的微粒存在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电子。事实上,再分割正电子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我们在夜色星空中,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都是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是光,都是二十万光年以内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发来的光(假设,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光束,最远也能传播十万光年)。二十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的恒星,射电望远镜就看不见了。那种认为,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120亿光年处的恒星纯属谬论。

3、引力的本质引力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引力。(不运动的磁虽有吸引力,但它只能吸铁,而不能吸其它物质)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数学公式F∝mv]]>这就是说,运动物体产生的引力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运动速度)地球产生的引力(即重力),一方面是由于地球有很大很大的质量,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运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又进行自转,地球的引力(即重力)主要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由此,我们可以正确地解释,为什么地球同一纬度上地势低的地方温度高,地势高的地方温度低。同一地区,高山处的温度低,高山脚下的温度高等问题了。

我们知道,我国南昆明市和江西赣州,几乎在地球的同一纬度上,江西赣州夏季很热,而云南昆明市却一年四季如春。再如,我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附近的高山处,一片白皑皑,而雅鲁藏布江低处河谷的花草树木却一片翠绿。这是为什么呢?前面讲过,地球的引力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产生的强大引力把有质量的太阳光紧密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所以,在地球同一纬度上,低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多,温度就高;在地球高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光少,温度就低。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如果有那么一天,地球突然停止不动了,我们地球上所有的人,都会抛向宇宙空间(都会升天),大洋大海的水,将荡然无存,丧失殆尽。地球也因失去凝聚力而分崩离析,变成另一个小行星地带。

当木星变成另一颗恒星时,地球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地球在两个恒星引力的拉拽下就会停止不动,那时,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将会遭受灭顶之灾。

恒星的两个数学公式(1)F∝mc]]>恒星产生的引力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其中F为引力,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2)E∝mc3t]]>恒星释放出来的能量与恒星的质量和光速立方的积的算术平方根和时间的积成正比关系。(其E为能量,m为恒星的质量,c为光速,t为时间)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太阳不会是一个正在进行核爆炸和热核聚变的一个静止不动的物体。太阳是一个体积和质量很大很大的并且自转速度很快很快的星球,其自转速度达到了30万公里/秒的速度,即光的速度。如果太阳是以每10秒钟自转一圈的话,那么,太阳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应该是300万公里,太阳的直径应该是100万公里微不足到些。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

(1)宇宙空间不存在黑洞,恒星的赤道切平面圆周长一般都在300万——-1000万公里之间,不会超过1000万公里。那种认为宇宙空间存在着比太阳大几百倍甚至几百万倍的黑洞纯属谬论。

(2)原子弹和氢弹实质上是一种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而不是太阳能

4、热的本质热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也是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逐步增大时,由量变到发生质的突变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是热速比光速慢一些罢了。

热和光一样,也是有质量的,我们把300公里/秒——300000公里/秒的运动物体或动动物质叫做热。

15万公里/秒这样的速度,可能是物体存在的极限值。一个物体,如果它的运动速度达到15万公里/秒,则这一物体将会化为一团白烟而不复存在。因为这一物体被强大的压力压碎成分子或原子了。——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3万公里/秒可能是宇航员承受压力的极限值,超过这个速度,宇航员就会死亡。这是因为,当宇宙飞船的速度达到3万公里/秒时,宇航员体内的血液被汽化,从而撑破血管,致使宇航员的血液循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死亡。——这也是我们人类进军宇宙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假设,宇宙飞船以8000公里/秒的速度飞行,则人类到达我们太阳系的近邻——比邻里系境内需要一百六十年时间。

4.3光年×(300000公里/秒×365×24×60×60秒)/光年÷8000公里/秒÷(365×24×60×60秒)/年=161.25年≈160年热极为光,光速减慢为热,不可见光就是热。

温度差和热传导实质上是一种压力,实质上是分子、原子、正电子高速运动的撞击力。

5、电的本质电也是物质的一种运动速度,我们把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叫做电子。也可以这样说,电是在闭合的金属线路中,在强大压力下,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具有一定密集度的光束。电压愈大,光的密集度就愈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结论:在金属体内传播的光束,当从一种金属导体进入另一种电阻比较大的金属导体时,由于光束传播受到阻力,有一部分光束被迫释放出。电阻越大,释放出的光束就越多。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愈大,则释放出的光束就愈多。

各种气体的电阻很大,在电压极高的情况下,气体作为一种导体,由于电阻大、电压极高,所以,在空气被击穿的情况下,释放出的光束最多,这就是为什么用气体放电作为电光源特别明亮的原因。

由此,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雷电现象了。

雷电实质上是一种空气放电现象。在炎热的夏季,一片乌云的上层被太阳强烈地照射,温度很高。而在云层的下面,温度相对来说比较低,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温度差,也就是压力差。当这种压力差达到一定数值时,水蒸气成了导体,空气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所以,我们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由于空气被击穿,引起空气的强烈震动,所以,我们会听到震欲聋的雷声。由于光速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所以,我们先看到闪光后听到雷声)。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电和光是同一种物质,都是运动速度是30万公里/秒的正电子,只不过光是在真空中,空气中散射传播,而电是在金属体内集中传播罢了。

如果上述结论是正确的话,那么,电子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6、磁的本质磁场也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性质,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这种性质,也就是说,不运动的物体就没有磁场力。(不运动的磁铁能产生磁场,这可能是由于磁铁具有吸收它附近的运动物体产生磁场的能力,很可能是具有吸收地球自转时产生的磁场的能力)。

磁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

我们知道,通电导线会在它的周围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实质上是高速运动的正电子产生的横向影响力。

一列行驶的火车,它的车厢对两边是有影响力的,是有磁场的。只不过由于火车的运动速度小,这种横向影响力即产生的磁场很微弱罢了。

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它必然产生一个南北方向的横向影响力,这就是地球的磁场。虽然,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小(地球的自转速度是463米/秒),但由于地球的质量很大,所以,地球的磁场力仍然是很可观的。

根据以上所述的磁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正确地解释电磁感应原理了。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会产生一个引力场和磁场。当一个闭合导线作切割磁铁磁力线运动时,闭合导线则产生一个与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即一个微弱的磁场,这种微弱的磁场磁力线方向和被切割的磁铁磁力线方向是相同的,所以,闭合导线产生的微弱磁场和磁铁产生的磁场汇合在一起,均被闭合导线所吸收,使闭合导线产生电动势,即电压,这样,闭合导线就有感生电流通过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结论:电磁感应的本质:利用磁场,把运动物体产生的磁场转变了电能

传统的教科书中的电磁感应原理不能正确地解释发电机源源不断产生的电能是怎么来的?是从哪里来的?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是错误的。

7、声的本质声是一种和振动物体的振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所以声也是一种磁场力,只不过声的磁场很微弱罢了。

8、综上所述,我们把物体的移动和人体的运动,热、光、电统一为物体或物质的运动速度,把引力和磁场力,声统一为运动物体不同方向上的且互相垂直的两种力,这样,我们就初步地勾画了《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设计要求和发电方法本发明“瀑布电发法”的发电设备主要有:连结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和安装在瀑布落地端河床两侧的磁铁。

击落地面端的电极导线要连结在5×1m2的薄片上。瀑布顶端的电极导线要连结在0.3×0.2m2的小铝片上,而且要注意,小铝片上的负极要用把铝片和导线隔开,一端把锡焊在铝片上,另一端用锡焊住导线。小铝片上的正极用把导线直接焊在铝片上,或在小铝片打个孔,把导线缠在铝片上。

N极和S极的磁铁的面积分别为1m3。

进行发电时,将闭合导线小铝片电极安装在瀑布顶端的河床中央,用木制支架固定好,将闭合导线大铝片电极安装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瀑布的正前方的河床中央,距瀑布石壁0.5米——1.5米处,且与瀑布石壁相垂直的方向上放置,并用木制支架固定好。把两块磁铁分别放置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大铝片电极的两侧的河岸上,左边放N极,右边放S极,要对准铝片。一切安装好以后,在闭合导线线路中串联上安培计,并联上用电器,则可以发电了。

三、发电操作注意事项1、固定电极铝片的支架必须是木制的,不能用金属支架,以防瀑布接近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被金属支架所吸收。

2、电极铝片吸收磁场的效果与溅落在铝片上的水无关,但必须及时清除溅落在铝片上的泥土。

3、电极铝片必须放置在与瀑布石壁相垂直的正前方,这样,可以确保电极铝片吸收磁场的效果。

4、小铝片电极的负极要用锡把铝片和导线隔开,一端把锡焊在铝片上,另一端用锡焊接住导线,小铝片电极的正极要用铜把导线直接焊接在铝片上,或在小铝片上打个孔,把导线缠在铝片上。——这是前面已讲过了的,现在再讲一遍。

四、发电原理当瀑布水流沿石壁向下坠落时,由于水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运动开始加速,因此,水流在不同的高度运动速度是不一样的,越向下,运动速度越快,当水流击落地面时,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值。《宇宙力学大统一理论》明确地指出:“磁场是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运动主方向相互垂直的横向影响力”。因此,在瀑布下坠的水流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实验证明,瀑布水流的水流量越大,则产生的磁场就越大。瀑布水流的运动速度越快,则产生的磁场就越大,用数学公式表示为:B1∝m就是说,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质量即水流量成正比关系。

B1∝v就是说,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运动速度成正比关系。

∵B1∝m    又∵B1∝v∴B12∝ mv∴B1∝mv]]>这就是说,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质量和瀑布水流的速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前面讲过,瀑布水流接近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强度最大,这一段磁场被安装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线路中的电极大铝片所吸收。同时,由于安装在瀑布击落地面端的河床两侧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磁力线方向与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磁力方向相同,所以,磁铁产生的磁场也被电极大铝片所吸收。就是说,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和磁铁产生的磁场,均被电极大铝片所吸收,这样,连结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中就会产生一个电动势,即电压。这样,在闭合线路中就有感生电流产生了。

用数学公式表达为:B1+B2=ε安装在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线路中,瀑布击落地面端的电极铝片所吸收的瀑布水流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和放置在河床两岸的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和等于闭合线路中的电动势。

(B1为瀑布水流接近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B2为磁铁产生的磁场,ε为连结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线路中的电动势。)∵I∝ε             而(B1+B2)=ε∴I∝(B1+B2)安装在瀑布顶端和瀑布击落地面端的闭合导线线路所产生的感生电流的电流强度与电极铝片所吸收的瀑布水流接近安装在河床两岸的击落地面段所产生的磁场以及所吸收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的和成正比关系。

前面讲过,当瀑布水流沿着石壁向下坠落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运动开始加速,瀑布越高,水流向下坠落的时间越长,水流在接近击落地面端的运动速度越快。这就是说瀑布水流的运动速度与瀑布的高度成正比关系。即V∝H∵B1∝mv]]>∴B1∝mH]]>这就是说,瀑布水流击落地面段产生的磁场与瀑布水流的质量和瀑布的高度的积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前面讲过I∝(B1+B2)而B2即磁铁产生的磁场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瀑布发电法的发电量的多寡取决于瀑布水流的大小和瀑布的高度。

五、说明书附图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为“瀑布发电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为:①瀑布,            ②瀑布顶端,③瀑布击落地面端,④闭合导线瀑布顶端电极小铝片,⑤闭合导线瀑布击落地面端电极大铝片,⑥安培计,           ⑦用电器,⑧、⑨河床两岸放置的两块磁铁,分别为N极和S极,⑩小铝片负极要用锡把铝与铜导线隔开,一端把锡焊在铝片上,另一端把铜丝焊在锡上。

说明书附图图2a所示为:瀑布水流产生磁场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为:①瀑布顶端,           ②瀑布,③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磁力线方向,④瀑布水流下坠方向。

说明书附图图2b所示为“瀑布发电法”发电网原理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为:①瀑布,              ②瀑布击落地面端,③闭合导线瀑布击落地面端电极大铝片,④、⑤设置在河床两岸的两块磁铁,分别为N极和S极,⑥瀑布水流产生的磁场被电极大铝片所吸收,⑦磁铁产生的磁场被电极大铝片所吸收,⑧用电器,           ⑨安培计,⑩闭合导线上接瀑布顶端电极。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