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牵引阻力 / 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

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机构

阅读:413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机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卷筒 牵引阻 力 机构(7)配置在卷筒轴和卷筒之间,对卷筒的旋转进行 制动 ,包括:第1牵引阻力 垫片 (61),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62b),牵引阻力旋钮(63)。第1牵引阻力垫片是在外周部上具有卡合于卡止槽上的一个或以90°以下的 相位 配置的多个卡止突起部(61a),相对于卷筒不能旋转,外径小于筒部的内径的至少一个垫片。第2牵引阻力垫片是与第1牵引阻力垫片在卷筒轴方向上并列而交互地配置,相对于卷筒轴不能旋转,外径小于筒部的内径至少一个垫片。牵引阻力旋钮旋入卷筒轴上,能够调整对两个牵引阻力垫片的推压量。前后较短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也可以尽量加大内径。,下面是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机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机构,配置在卷筒轴和卷筒 之间,对前述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该卷筒轴沿前后方向配置,法兰 固定构件的筒部旋入该卷筒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中,该卷筒 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沿着前述前后轴方向形成,并在其内周面上形 成有卡止槽,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个第1牵引阻力垫片,在外周部上具有卡合于前述卡止槽 上的一个或以90°以下的相位配置的多个卡止突起部,相对于前述卷 筒不能旋转,外径小于前述筒部的内径;
至少一个第2牵引阻力垫片,与前述第1牵引阻力垫片在前述卷 筒轴方向上并列而交互地配置,相对于前述卷筒轴不能旋转,外径小 于前述筒部的内径;
牵引阻力旋钮,旋入前述卷筒轴上,能够调整对前述两个牵引阻 力垫片的推压量。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其特征 是,前述卡止突起部为一个。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其 特征是,还包括密封构件,配置于前述牵引阻力旋钮与前述法兰固定 构件之间,防止液体侵入前述两个牵引阻力盘。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其 特征是,还包括配置于前述牵引阻力垫片之间的牵引阻力盘。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其 特征是,还包括止脱构件,装拆自如地装设于前述筒部的与前述两个 牵引阻力垫片的某一个对置的端面和前述两个牵引阻力垫片的某一个 之间,防止前述两个牵引阻力垫片脱落。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卷筒牵引阻机构,特别是涉及具有卷线筒部、配置 于卷线筒部的前端的前法兰部、和为了固定前法兰部而旋入固定于前 述卷线筒部的前端内周面的法兰固定构件,在形成于卷线筒部的内周 面上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中所形成的至少一个卡止槽配置于 沿前后方向形成的卷筒与卷筒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其上的卷筒轴之间, 制动卷筒的旋转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旋转式绕线轮中,为了降低作用于钓线上的张力,有时装设着 称为卷筒牵引阻力机构的对卷筒进行制动的机构。作为卷筒牵引阻力 机构,在卷筒中广泛采用着收容于在钓线所卷绕的卷线筒部的内周部 上所形成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中的前置式卷筒牵引阻力机 构。在卷线筒部的前端上,前法兰部整体或分体地配置。在前法兰部 为分体的场合,为了固定前法兰部,采用旋入固定于卷筒牵引阻力机 构收容凹部的前端部内周面的法兰固定构件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
现有技术的旋转式绕线轮中,法兰固定构件的旋入部分具有筒 部,螺纹接合于在卷线筒部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凹螺纹部上的凸螺纹 部在筒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如果不是用螺栓的螺纹固定法兰固定构 件,而是旋入固定于卷线筒部的内周面,则在卷线筒部与卷筒牵引阻 力机构收容凹部之间形成用来旋入螺栓的螺纹孔。因此,可以减薄卷 线筒部的壁厚而加大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由于可以加 大牵引阻力垫片直径所以可以得到更大的牵引阻力。特别是,在与前 法兰部的卷线筒部的外径之差大的深槽型的卷筒的场合,因为卷筒牵 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比浅槽型变小,故通过螺纹旋入固定前法 兰固定构件可以增加牵引阻力垫片直径而容易得到大的牵引阻力。
现有技术的前置式卷筒牵引阻力机构具有收容于卷筒的内周侧的 一个或多个牵引阻力垫片,与旋入卷筒轴的前端、能够调整向牵引阻 力垫片的推压量的牵引阻力旋钮。在牵引阻力垫片上有相对于卷筒不 能旋转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和相对于卷筒不能旋转的第2牵引阻力 垫片,两种牵引阻力垫片交互地配置着。在第1牵引阻力垫片上,在 外周部上设有卡合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周面上所形成的 卡止槽的一对卡止突起部。一对卡止突起部对置配置成从第1牵引阻 力垫片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而且配置于直径上。通过该卡止突 起部卡合于卡止槽中,第1垫片相对于卷筒不能旋转。在卷筒轴的前 端部上形成相互平行的圆缺部,在第2垫片的中心部上,形成卡合于 圆缺部的长圆形的卡止孔。通过该卡止孔卡合于卷筒轴的圆缺部上, 第2牵引阻力垫片相对于卷筒轴不能旋转。
这样一来,在把牵引阻力垫片装设于由旋入式的法兰固定构件固 定前法兰部的卷筒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中的场合,因为把法 兰固定构件装设于卷线筒部上,所以把牵引阻力垫片装设于卷筒牵引 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中。例如,装设一个第2牵引阻力垫片,接着装设 第1牵引阻力垫片以便卡止突起部卡合于卡止槽中。由于两个牵引阻 力垫片通过法兰固定构件的凸螺纹部所形成的筒部而装设,所以牵引 阻力垫片的外径小于筒部的内径。因此,两个卡止槽在内周面上所形 成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比法兰固定构件的内径小很 多。
【参考文献1】特开2002-345369号公报
在前述现有技术的构成中,为了装设具有对置配置的一对卡止突 起部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小于法 兰固定构件的筒部的内径。因此,牵引阻力垫片直径减小,难以得到 更大的牵引阻力。即使,在使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与筒 部的内径相同的场合,如果两个卡止突起部在直径上对置配置,则通 过筒部之际,不得不大大倾斜第1牵引阻力垫片。因此,卷筒牵引阻 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前后方向长度(卷筒轴向长度)在筒部内必须按倾 斜状态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的前后方向长度,在牵引阻力垫片的个数 少,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前后方向长度短的场合,无法收容 第1牵引阻力垫片。因而,在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前后方向 长度短的场合,不得不使内径小于筒部的内径,无法加大卷筒牵引阻 力机构收容凹部的内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装设于法兰固定构件旋入卷筒牵引阻力机 构收容凹部的卷筒上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中,即使是卷筒牵引阻力机 构收容凹部的前后方向长度短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也可以尽 量加大内径。
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是配置于 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卷筒轴,与法兰固定构件的筒部旋入于在内周面上 所形成的卡止槽沿着前述前后轴方向所形成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 凹部的卷筒之间,制动前述卷筒的旋转的旋转式绕线轮的机构,包括 第1牵引阻力垫片,第2牵引阻力垫片,以及牵引阻力旋钮。第1牵 引阻力垫片是在外周部上具有接合于卡止槽的一个或以90°以下的相 位所配置的多个卡止突起部,相对于卷筒不能旋转,外径小于筒部的 内径的至少一个垫片。第2牵引阻力垫片是与第1牵引阻力垫片在卷 筒轴方向上并列而交互地配置,相对于卷筒轴不能旋转,外径小于筒 部的内径的至少一个垫片。牵引阻力旋钮旋入卷筒轴上,能够调整对 两个牵引阻力垫片的推压量的旋钮。
在该卷筒牵引阻力机构中,例如在两个第2牵引阻力垫片之间装 设一个第1牵引阻力垫片的场合,在法兰固定构件装设于卷线筒部的 内周面的状态下,把第2牵引阻力垫片装设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 凹部。接着,卡止突起部取为接合于卡止槽的相位,使该卡止突起部 向前端倾斜地通过筒部内而把第1牵引阻力垫片装设于卷线筒部的内 周面。然后,在装设第2牵引阻力垫片后装设牵引阻力旋钮而结束卷 筒牵引阻力机构的组装。这里,由于多数场合以90°以下的相位配置 设在第1牵引阻力垫片上的一个或多个卡止突起部,所以第1牵引阻 力垫片的最大长度(连接外形的两处的线的长度当中的最长的线的长 度)比起在直径上对置配置两个卡止突起部的现有技术的第1牵引阻 力垫片的最大长度(连接两个卡止突起的外侧面的长度)来变短。结 果,在使第1牵引阻力垫片倾斜而通过筒部内时,可以减小第1牵引 阻力垫片的倾斜,可以缩短前后方向长度(轴向长度)。因此,成为 即使是前后方向长度短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也可以尽量加大 内径。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是在技术 方案1的机构中,卡止突起部为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卡止突起 部为一个所以比起多个的场合来前后方向长度进一步缩短,可以容易 装入第1牵引阻力垫片,并且即使是前后方向长度更短的卷筒牵引阻 力机构收容凹部也可以尽量加大内径。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是在技术 方案1或2所述的机构中,还包括配置于牵引阻力旋钮与法兰固定构 件之间而防止液体对两个牵引阻力盘的侵入的密封构件。在这种情况 下,由于法兰固定构件具有筒部,所以仅靠在筒部的内周面与牵引阻 力旋钮的外周面间装设密封构件就可以密封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 部,可以以简单的构成可靠地抑制濡湿引起的牵引阻力的变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是在技术 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机构中,还包括配置于两个牵引阻力垫片之 间的牵引阻力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牵引阻力盘配置于垫片间, 可以顺利地进行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时的牵引阻力垫片间的滑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旋转式绕线轮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是在技术 方案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机构中,还包括装拆自如地装设于与筒部的 两个牵引阻力垫片的某一个对着的端面与两个牵引阻力垫片的某一个 之间,防止两个牵引阻力垫片脱落的止脱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 靠筒部的端面进行止脱构件的防止脱落,所以在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 容凹部上设置用来防止止脱构件脱落的环形槽等卡止槽变得没有必 要。
根据本发明,则由于多数情况下以90°以下的相位配置设在第1 牵引阻力垫片上的一个或多个卡止突起部,所以第1牵引阻力垫片的 最大长度(连接外形的两处的线的长度当中的最长的线段的长度)比 起在直径上对置配置两个卡止突起部的现有技术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 的最大长度(连接两个卡止突起的外侧面的长度)来变短。结果,在 使第1牵引阻力垫片倾斜而通过筒部内时,可以减小第1牵引阻力垫 片的倾斜,可以缩短前后方向长度(轴向长度)。因此,成为即使是 前后方向长度短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也可以尽量加大内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2是其侧视剖视图。
图3是其放大后视剖视图。
图4是卷筒主体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其往复机构装设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卷筒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卷筒的剖视图。
图8是卷筒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4的IX-IX剖视局部图。
图10是牵引阻力旋钮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表示牵引阻力垫片的装设方法的剖视图。
图12是另一个实施形态的相当于图9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略构成>
在图1和图2中,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绕线轮包括: 装设于钓鱼杆上、旋转自如地支持手柄1的绕线轮主体2,转子3,卷 筒4,卷筒轴15,旋转传动机构5,往复机构6,以及卷筒牵引阻力机 构7。转子3具有导环(钓线导向部之一例)44,绕着前后轴旋转自如 地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的前部。卷筒4是由转子3所导向的钓线卷绕 于外周面上,前后移动自如地配置于转子3的前部。卷筒轴15是卷筒 4经由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装设于在前后轴方向上移动自如地装设于绕 线轮主体2上的前端。旋转传递机构5将手柄1的旋转传递到转子3 上。往复机构6用来根据旋转传动机构5的旋转使卷筒轴15前后往复 移动,把钓线均匀地卷取于卷筒4上的机构。再者,手柄1可装设于 图1和图3中所示的绕线轮主体2的左侧,和图2中所示的绕线轮主体 2的右侧的某一侧。
<绕线轮主体的构成>
绕线轮主体2如图1~图5中所示,主要包括支持转子3或卷筒4 的绕线轮体2a,装拆自如地螺钉固定于绕线轮体2a上的盖构件2b, 以及覆盖绕线轮体2a和盖构件2b的后端部的罩构件2c。在绕线轮体 2a和盖构件2b的前部形成具有分别整体形成的第1和第2法兰部分 24a、24b的圆形的法兰部2d。
绕线轮体2a是由例如玻璃纤维加固的聚酰胺类树脂制成,通过注 射成形法所制造的构件。绕线轮体2a如图3~图5中所示,包括在侧 部所形成的开口25,在内部所形成的机构收容空间26,旋转自如地支 持配置于在转子3的绕线轮主体2侧所形成的圆形的凹陷部3a内所形 成的转子3的旋转轴(后述的小齿轮12)的前支持壁部27,以及由用 来支持作为手柄1的旋转轴的手柄轴10的一端的轮毂部组成的第1手 柄支持部28a。绕线轮体2a虽然在上部(钓鱼杆装设侧)为比绕线轮 主体2的大致一半的厚度还要薄的厚度,但是底部2e从其向盖构件2b 侧突出,成为绕线轮主体2的大致一半的厚度。
在机构收容空间26中,如图2中所示,设有旋转传动机构5和往 复机构6。前支持壁部27从在机构收容空间26的前部上整体形成的大 致半圆形的第1法兰部分24a向前突出而大致圆柱状地整体形成,在 中心形成后述的小齿轮12贯通的贯通孔27a(图5)。在该前支持壁 部27的前面上螺钉固定着后述的逆转防止机构50的单向离合器51。 在前支持壁部27的深侧下部上,如图5和图6中所示,形成以限制后 述的螺旋轴21向前移动的状态旋转自如地装设的螺旋轴装设孔27b。 在螺旋轴装设孔27b中,旋转自如地支持螺旋轴21的前端小直径部21c 的合成树脂制的筒状的第1轴套18以向前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装设 着。具体地说,第1轴套18向前的移动被装设于前支持壁部27的前 面的单向离合器51限制,螺旋轴21的前端小直径部21c通过接触于第 1轴套18的端面上而螺旋轴21向前的移动受到限制。
此外,绕线轮体2a如图5和图6中所示,包括设在前后方向的中 途的中间支持壁部16,和设在后端部上的后支持壁部17。中间支持壁 部16隔着间隔配置于前支持壁部27的后方,从绕线轮体2a的底部2c 向上延伸到大致中间部。在中间支持壁部16上,包括支持小齿轮12 的后端部的第1轴支持部16a,螺旋轴21贯通的贯通孔16b,以及以 限制向前的移动的状态支持后述的第1和第2导向轴29a、29b的后端 部的第2和第3轴支持部16c、16d。第1轴支持部16a前后贯通于中 间支持壁部16的前端侧上部地形成。贯通孔16b与螺旋轴装设孔27b 同心地贯通于中间支持壁部16的下斜深侧地形成。第2轴支持部16c 由不贯通的孔形成于贯通孔16b的下方。第3轴支持部16d由不贯通 的孔形成于第1轴支持部16a的下方。
后支持壁部17设在后端部,以形成机构收容空间26。后支持壁部 17包括支持螺旋轴21的后端部的第1后端支持部17a,和支持第1和 第2导向轴29a、29b的后端部的第2和第3后端支持部17b、17c。第 1后端支持部17a装设成旋转自如地支持螺旋轴21的后端小直径部21d 的合成树脂制的筒状的第2轴套19向后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具体地 说,第2轴套19由向装设于后支持壁部17的后方的向罩构件2c的内 侧面突出地形成的筒状的突起部2f限制向后的移动。这样一来,由于 由罩构件2c进行作为旋转支持用的轴承的第2轴套19的防脱,所以第 2轴套19的防脱结构也变得简单。
第1后端支持部17a与中间支持壁部16的贯通孔16b同心地前后 贯通地形成。第2和第3后端支持部17b、17c与中间支持壁部16的第 2和第3轴支持部16c、16d同心地前后贯通地形成。再者,第3后端 支持部17c形成于从后支持壁部17的侧部17d突出地形成的突起部17e 上。突起部17e比后支持壁部17薄壁地靠前方形成。
盖构件2b为例如玻璃纤维加固的聚酰胺类树脂制,通过注射成形 法所制造的构件。盖构件2b如图3和图4中所示,包括在转子装设侧 与作为壁部的第2法兰部分整体形成以便覆盖旋转式绕线轮体2a的开 口25、且在内部形成空间的薄壁的罩部35,和从罩部35向上延伸的 安装脚部36。罩部35在上部比绕线轮主体2的壁厚的大致一半的壁厚 要厚地形成,在底部35a处随着绕线轮体2a的突出成为绕线轮主体2 的壁厚的大致一半的壁厚。在罩部35的除了前部之外的上部和后部 上,对着开口25形成修边部35b。在该修边部35b上贴着开口25形成 台阶。在罩部35的前部上形成法兰部24的大致半圆形的第2法兰部 分24b。第2法兰部分24b的向内突出的内侧部分作为加固罩部35的 壁部发挥功能。此外,在罩部35的侧部上,形成由用来支持手柄轴10 的另一端的凸台部组成的第2手柄支持部28b。此外,在罩部35的后 部上,卡合于在绕线轮体2a的后支持壁部17上靠近前方形成的突起 部17e地形成从后方覆盖突起部17e的罩凹部(第3移动限制部之一 例)35c。由该罩凹部35c限制第2导向轴29b向后的移动。
安装脚部36是实心的厚壁构件,其前端向前后两侧延伸而成为钓 鱼杆安装部36a。从安装脚部36到罩部35,边界部分比大致一半的厚 度要薄地形成缺口,绕线轮体2a的上部镶入缺口部分36b外侧面平滑 地连续。在该缺口部分36b处也是,与修边部35b的连接部分36c(图 3)为了防止应力集中而成为以例如3mm左右的圆弧面。
法兰部2d形成为圆板状,与凹陷部3a的端面大致同一面地配置 以堵住在转子3的后部所形成的圆形的凹陷部3a。法兰部2d如前所述 包括整体形成于绕线轮体2a上的大致半圆形的第1法兰部分24a,和 整体形成于盖构件2b的罩部35上、与第1法兰部分24a成为圆形的半 圆形的第2法兰部分24b。通过把这种各法兰部分24a、24b与绕线轮 体2a或罩部35整体形成,可以把绕线轮体2a或罩部35的比强度维持 得高些,并且通过防止成形时的变形可以把精度维持得高些。
罩构件2c例如是对ABS树脂等合成树脂进行电处理或用不锈合 金,以不易被划伤,保护绕线轮主体2的最容易划伤的部分。罩构件 2c是下端部由弹簧37固定,上端部弹性地卡止于旋转式绕线轮体2a 上。具体地说,如图2中所示,钩挂于在绕线轮体2a的背面内侧上所 形成的卡止凹部2g上。在罩构件2c的内侧面上,形成前述向前突出的 筒状的突起部2f。
在像这样所构成的往复机构6中,以向前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装 设于绕线轮体2a的第1导向轴29a和螺旋轴21的向后的移动由防脱落 构件38的第1和第2移动限制部38a、38b限制。进而,第2导向轴 29b的向后的移动由盖构件2b的罩凹部35c限制。再有,由于防脱落 构件38向后的移动由绕线轮体2a限制,并且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2 导向轴29b上,所以没有必要由螺钉等别的构件把防脱落构件38固定 于旋转式绕线轮体2a上,并且即使取下盖构件2b防脱落构件38也不 脱落。借此,就既谋求绕线轮主体2的小型化又可以进行两个导向轴 29a、29b的防止脱落。
<旋转传动机构的构成>
旋转传动机构5如图2和图3中所示,包括由与固定手柄1的手柄 轴10一起旋转的端面齿轮组成的主齿轮11,和啮合于该主齿轮11上 的小齿轮12。主齿轮11与不能旋转地装设了手柄轴10主齿轮轴11a 整体形成。如图3中所示,主齿轮轴11a由装设于绕线轮体2a和盖构 件2b的筒状的第1和第2手柄支持部28a、28b的内部的轴承45a、45b, 绕着与前后轴相错的左右的轴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体2a和盖构件 2b上。
作为转子3的旋转轴的小齿轮12形成为筒状,其前部12a贯通转 子3的中心部,由螺母13与转子3固定。小齿轮12是其轴向的中间部 与后端部分别经由装设于前支持壁部24的轴承14a,与装设于中间支 持壁部16的第1轴支持部16a的轴承14b旋转自如地支持于绕线轮主 体2上。卷筒轴15在小齿轮12的内周侧贯通。
<往复机构的构成>
往复机构6如图2、图3和图6中所示,是经由卷筒牵引阻力机构 7连接于卷筒4的中心部的联动于旋转传动机构5的旋转使卷筒轴15 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卷筒4在同一方向上移动的机构。往复机构6 包括平行于卷筒轴15配置的螺旋轴21,沿着螺旋轴21在前后方向上 移动的滑22,以及固定于螺旋轴21的前端的中间齿轮23。此外, 往复机构6包括在前后轴向上导向滑块22的第1和第2导向轴29a、 29b,以及限制螺旋轴21和第2导向轴29b的向后的移动的防脱落构 件38。
螺旋轴21配置于卷筒轴15的深侧斜下方,表面形成交叉的螺旋 槽21a。在螺旋槽21a形成部分的两端,形成直径小于螺旋槽21a形成 部分的前端小直径部21c和后端小直径部21d。螺旋轴21如前所述, 由个别地装设于前支持壁部27和后支持壁部17上的第1和第2轴套 18、19个别地旋转自如地支持前后的小直径部21c、21d,以向前的移 动受限制的状态从后方装设。螺旋轴21由防脱落构件38限制向后的 移动。
滑块22在内部具有卡合于螺旋槽21a上的卡合构件22a,通过螺 旋轴21的旋转而在前后轴向上往复移动。滑块22不能旋转地固定于 卷筒轴15的后端。滑块22由第1和第2导向轴29a、29b在前后方向 上导向。这样一来,如果由两个导向轴29a、29b引导滑块22,则旋转 轴21的外周面的螺旋槽21a不与滑块22接触,可以抑制异常声音和振 动的发生。
中间齿轮23联动于旋转传动机构5而旋转。具体地说,在中间齿 轮23与旋转传动机构5的小齿轮12之间设有减速齿轮部39。减速齿 轮部39具有与啮合于小齿轮12上的大直径齿轮39a同心地配置的小直 径齿轮39b。该小直径齿轮39b啮合于中间齿轮23上,小齿轮12的旋 转传递到螺旋轴21上。因此,往复机构6的前后移动速度减慢,可以 实现把钓线致密地卷绕于卷筒4的密卷。
第1导向轴29a配置于螺旋轴21的上方。第1导向轴29a如前所 述以前端部向前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装设于中间支持壁部16的第2轴 支持部16c上,后端部支持于后支持壁部17的第2后端支持部17b上。 在第1导向轴29a的后端部的前端部侧上形成环状的卡止槽29c。该卡 止槽29c卡止于防脱落构件38上。第1导向轴29a向后的移动由嵌合 于卡止槽29c上的防脱落构件38限制。
第2导向轴29b配置于卷筒轴15的下方。第2导向轴29b如前所 述以向前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装设于中间支持壁部16的第2轴支持部 16d,后端部支持于后支持壁部17的第3后端支持部17c上。第2导向 轴29b从盖构件2b上所形成的罩凹部35c向后的移动受到限制。虽然 在第2导向轴29b上也形成卡止槽29c,但是这是为了把两个导向轴 29a、29b通用化而形成,并不使用。
防脱落构件38如图3和图5中所示,是金属制的板状构件,以向 后的移动受限制的状态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上,而且摆动自如地装设 于第2导向轴29b上。具体地说,防脱落构件38接触于后支持壁部17 的前面地配置,借此,向后的移动受到限制。防脱落构件38包括分别 限制第1导向轴29a和螺旋轴21的向后的移动的第1和第2移动限制 部38a、38b,和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2导向轴29b上的装设孔38c。防 脱落构件38形成为未形成两个移动限制部38a、38b的侧面38f被盖构 件2b推压。借此,由于防脱落构件38由盖构件2b向绕线轮体2a推 压,所以防脱落构件38不容易晃动,可以高精度地限制第1和第2导 向轴29a、29b以及螺旋轴21的后端部。
第1移动限制部38a与装设孔38c隔着间隔形成,具有从防脱落构 件38的深侧部(图3右侧)向装设孔38c的斜深侧上方所形成的第1 卡止缺口部38d。该第1卡止缺口部38d嵌合于卡止槽29c上而限制第 1导向轴29a的向后的移动。第2移动限制部38b具有配置于装设孔38c 与第1移动限制部38a之间的第2卡止缺口部38e。第2卡止缺口部38e 与螺旋轴21的形成螺旋槽21a的大直径部21b和后端小直径部21d的 阶梯面接触而限制螺旋轴21的向后的移动。此外在绕线轮体2a和盖 构件2b的防脱落构件38装设部分上,如图4和图6中所示,形成不 能前后移动地卡止防脱落构件38的卡止槽部46a、46b、35d。卡止槽 部46a、46b在绕线轮体2a的后支持壁部17的前方形成上下一对。像 这样不仅由盖构件2b推压,而且通过防脱落构件38卡止于卡止槽部 46a、46b、35d上,可以进一步抑制防脱落构件38的晃动。
在把像这样所构成的往复机构6装入绕线轮主体2之际,首先把 滑块22装设于卷筒轴15的后端。此时,把卷筒4配置于最后退的位 置。然后,在把中间齿轮23配置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把螺旋轴21 从后支持壁部17的第1后端支持部17a的后方插入,使中间齿轮23 穿过而把前端小直径部21c装设于第1轴套18上。再者,第1轴套18 如前所述向前的移动由单向离合器51来限制。借此,螺旋轴21的向 前的移动受到限制。
如果把螺旋轴21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则把第2轴套19装设于 后支持壁部17的第1后端支持部17a上,由第2轴套19支持后端小直 径部21d。如果螺旋轴21的装设结束,则把第1导向轴29a从第2后 端支持部17b的后方插入。然后,把前端贯通滑块22而插入中间支持 壁部16的第2轴支持部16c上,把第1导向轴29a装设于绕线轮体2a 上。以该状态把防脱落构件38装设于在绕线轮体2a上所形成的后支 持壁部17的前面而由卡止槽部46a、46b卡止。此时,把防脱落构件 38的第1移动限制部38a装设于第1导向轴29a的卡止槽29c上使之 嵌合,限制第1导向轴29a的向后的移动。此外,使第2移动限制部 38b与螺旋轴21的阶梯面21e接触而限制螺旋轴21的向后的移动。
最后,从第3后端支持部17c的后方插入第2导向轴29b。然后把 前端贯通防脱落构件38的装设孔38c和滑决22而插入中间支持壁部 16的第3轴支持部16d上,把第2导向轴29b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 在该状态下第2导向轴29b和第2轴套19的向后的移动不受限制。但 是,如果把盖构件2b装设于绕线轮体2a上,则由盖构件2b上所形成 的罩凹部35c限制向后的移动。此外,第2轴套19,如果把罩构件2c 装设于绕线轮主体2上,则突起部2f与第2轴套19的后面接触而限制 向后的移动。
在像这样构成的往复机构6中,向前的移动受限制的、第1导向 轴29a和螺纹轴21的向后的移动由防脱落构件38的第1和第2移动限 制部38a、38b限制。进而,第2导向轴29b的向后的移动由盖构件2b 的罩凹部35c限制。再有,由于防脱落构件38向后的移动由绕线轮体 2a限制,并且摆动自如地装设于第2导向轴29b上,所以没有必要由 螺钉等另外的构件把防脱落构件38固定于绕线轮体2a上,并且即使 取下盖构件2b防脱落构件38也不脱落。借此,就既可以谋求绕线轮 主体2的小型化又进行螺旋轴21和两个导向轴29a、29b的防止脱落。
<转子的构成>
转子3如图2中所示,包括圆筒部30,相互对置地设在圆筒部30 的侧方的第1转子臂31和第2转子臂32。圆筒部30与两个转子臂31、 32整体成形。
在圆筒部30的前部形成前壁33,在前壁33的中央部形成轮毂 33a。小齿轮12的前部12a和卷筒轴15贯通该轮毂33a的贯通孔。在 前壁33的前方侧配置着螺母13,该螺母13螺纹接合于小齿轮12的前 端的螺纹部上。圆筒部30的前壁33的后方成为凹陷部3a,法兰部2d 分别与该凹陷部3a的后端面共面地整体形成于绕线轮体2a和盖构件 2b上。
在第1转子臂31的前端的外周侧摆动自如地装设着第1导环支持 构件40。在第1导环支持构件40的前端装设着用来把钓线导向到卷筒 4的线滚41。此外,在第2转子臂32的前端的外周侧装设着第2导环 支持构件42。在第1导环支持构件40的前端的线滚42与第2导环支 持构件42之间设有导环43。由这些钟形支持构件40、42,线滚41和 钟形43来构成导环臂44。
在转子3的圆筒部30的内部配置着转子3的逆转防止机构50。逆 转防止机构50包括滚子型的单向离合器51,和把单向离合器51切换 到动作状态或非动作状态的操作机构52。单向离合器51是外圈固定于 前支持壁部27上,内圈不能旋转地卡止于小齿轮12上。操作机构52 具有在绕线轮主体2的前部下端处配置于绕线轮体2a与盖构件2b之 间的操作杠杆53,通过使操作杠杆53摆动而把单向离合器51切换到 动作状态或非动作状态。在该单向离合器51动作状态时转子3不能逆 转,非动作状态时转子3能够逆转。
<卷筒的构成>
卷筒4例如是合金制的,配置于转子3的第1转子臂31与第2 转子臂32之间,经由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装设于卷筒轴15的前端。 卷筒4如图7中所示,包括在外周上卷绕钓线的筒状的卷线筒部4a, 整体成形于卷线筒部4a的后端部的大直径筒状的裙部4b,以及配置于 卷线筒部4a的前端部的前法兰部4c。
在卷线筒部4a上,形成向前方敞开的圆形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 容凹部60。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前部60a比起后部60b来 大直径地形成,在其上形成法兰固定构件55所旋入的凹螺纹部60c。 此外,从前部60a到后部60b,在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内 周面上,如图7和图9中所示,在直径上对置形成一对用来防止卷筒 牵引阻力机构7旋转的卡止槽60d。一对卡止槽60d沿着卷筒轴方向(前 后方向)形成。
前法兰部4c包括与卷线筒部4a整体形成的内侧部分54a,和装拆 自如地装设于内侧部分54a上的、例如硬质陶瓷制的环状的外侧部分 54b。外侧部分54b由旋入固定于卷线筒部4a的内周面的法兰固定构 件55固定于内侧部分54a。
法兰固定构件55包括具有螺纹接合于在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 部60的前部60a上所形成的凹螺纹部60c上的凸螺纹部55d的筒部 55a,整体形成于筒部55a的前端的大直径的突缘部55b,以及从突缘 部55b向前延伸后接触于外侧部分54b的前面的大致盘状的接触部 55c。筒部55a的内径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后部60b的内 径是相同的。因而,与现有技术的卷筒相比,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 凹部60的内径加大。
<卷筒牵引阻力机构的构成>
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如图7和图8中所示,配置于卷筒4与卷筒轴 15之间,具体地说,配置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内,是用来 制动卷筒4的向放线方向的旋转而使牵引阻力作用于卷筒4上的机 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包括具有卡合于卡止槽60d上的卡止突起部 61a,旋转自如地装设于卷筒轴15上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61,不能旋 转地装设于卷筒轴15上、配置在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两侧的、例 如两个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62b,旋入于卷筒轴15上、能够可变地 调整对两个牵引阻力垫片61、62a、62b的推压量的牵引阻力旋钮63, 以及分别接触于各牵引阻力垫片61、62a、62b之间和第2牵引阻力垫 片62b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底部之间地配置的三个牵引 阻力盘64a~64c。此外,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包括在牵引阻力动作时 发声的第1发声机构65,和配置于牵引阻力旋钮63与法兰固定构件55 之间的密封构件66。
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外径小于法兰固定构件55的筒部55a的内 径,是例如不锈等金属制的圆板状的构件。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 外径最好是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内径的95%~99%。如果 超过99%,则变得不容易把第1牵引阻力垫片61收容于卷筒牵引阻力 机构收容凹部,如果不足95%则牵引阻力垫片直径减小,难以得到大 的牵引阻力。
第1牵引阻力垫片61如图7和图9中所示,在中心部具有卷筒轴 15贯通的圆形孔61b,在外周部具有前述一个卡止突起部61a。通过该 卡止突起部61a卡合于卡止槽60上,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相对于卷筒 4不能旋转地装设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卡止突起部61a 的突出量最好是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直径的5%到10%的范围。如 果突出量不足5%,则相对于牵引阻力不能得到足够的卡止力。此外, 如果超过10%则变得难以通过筒部55a装设第1牵引阻力垫片61。
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62b如图7中所示,内径小于法兰固定构 件55的筒部55a的内径,是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的圆板状的构件。第 2牵引阻力垫片62a是带有向前突出的台阶的圆板状构件,隔着牵引阻 力盘64a配置于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前方。第2牵引阻力垫片62b 隔着牵引阻力盘64b配置于第1牵引阻力垫片61的后方。在第2牵引 阻力垫片62b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底面之间配置着牵引 阻力盘64c。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62b在中心分别具有不能旋转地 卡合于在卷筒轴15的前端部上所形成的平行的圆缺部15a上的长圆形 的卡止孔62c。通过该卡止孔62c卡合于卷筒轴15的圆缺部15a上, 第2垫片62a、62b相对于卷筒轴15不能旋转。
牵引阻力盘64a~64c是例如毛毡制的圆板状的构件。牵引阻力盘 64a~64c是为了第1和第2牵引阻力垫片61、62a、62b顺利地滑动而 设置。
在法兰固定构件55的筒部55a的后端面与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 之间,具体地说,在后端面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前部60a 与后部60b的阶梯面之间,装设着用来在卷筒4的装拆时防止牵引阻 力垫片61、62a、62b脱落的脱落防止弹簧67。脱落防止弹簧67如图8 中所示,把金属制的弹性线材弯曲而形成,角部卡止于前述后端面与 阶梯面之间,连接角部的连接部与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接触而防止 脱落。
在这种构成的两个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62b之间装设一个第1 牵引阻力垫片61的情况下,如图11(a)中所示,在法兰固定构件55 装设于卷线筒部的内周面的状态下,依次把牵引阻力盘64c、第2牵引 阻力垫片62b、牵引阻力盘64b装设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 接着,卡止突起部61a转到卡合于卡止槽60d的某一个上的相位,而 且以卡止突起部61a为前端倾斜着通过筒部55a内。
然后,如图11(b)中所示,向卡止槽60d滑动第1牵引阻力垫片 61,在前端通过筒部55a的时刻卡止突起部61a接合于卡止槽60d上。 借此,卡止突起部61a与逆侧的外周面就躲开筒部55a,如图11(c) 中所示,以卡止突起部61a为旋转中心使逆侧的外周面旋转而使第1 牵引阻力垫片61与于牵引阻力盘64b接触。然后,依次装设牵引阻力 盘64a和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最后装设脱落防止弹簧67(参照图8) 而结束牵引阻力垫片61、62a、62b的装设。最后,在装设了牵引阻力 垫片61、62a、62b后装设牵引阻力旋钮63而结束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 的组装。
牵引阻力旋钮63如图7和图10中所示,包括用来进行用手调整牵 引阻力的操作的旋钮主体70,以防止脱落的状态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旋 钮主体70上的推压体71,配置于旋钮主体70与推压体71之间的螺旋 弹簧72,用来防止推压体71相对于旋钮主体70脱落的防止脱落构件 73,用来防止防止脱落构件73脱落的挡圈74,以及在牵引阻力操作时 发声的第2发声机构75。
旋钮主体70包括在后端面上敞开而形成的圆形的凹部70a,和从 前端面通过凹部70a的外缘部到后端面的近前,在圆周方向上隔着间 隔且沿着卷筒轴方向所形成的例如四个突起形成槽70b,是合成树脂制 的例如注射成形的带突缘圆筒状的构件。突起形成槽70b,在从前端所 形成的扇形的贯通孔的外缘上形成为圆弧状且从凹部70a的后端部形 成到近前侧。挡圈74卡止于在该突起形成槽70b的形成端所形成的突 起部70f上。用来形成突起形成槽70b的贯通孔由贴着旋钮主体70的 前面的密封件79挡住。通过像这样挡住密封件79而堵塞贯通孔,即 使为了模具成形而从贯通孔形成突起形成槽70b,等异物也不容易进 入内部。
在旋钮主体70b的中心部形成有螺母装设部70c,六角螺母不能旋 转且轴向移动自如地装设在其中。在旋钮主体70的前部,沿着直径形 成大致梯形地形成的旋钮突起70d。在旋钮主体70的后面,形成用来 收容第2发声机构75的装设孔70e。螺母77螺纹接合于在卷筒轴15 的前端所形成的凸螺纹部15b上。
推压体71配置于第2牵引阻力垫片62a与旋钮主体10之间。推压 体71是以相对旋转自如且在轴向防止脱落的状态连接于旋钮主体70 上,相对于卷筒轴15不能旋转的构件。推压体71接触于螺旋弹簧72 的后端地配置,通过螺旋弹簧72的弹簧力的变化,对牵引阻力垫片61、 62a、62b的推压力变化。推压体71是具有与从旋钮主体70向后突出 而配置的圆筒部71a,与直径大于圆筒部71a而收容于凹部70a的环状 的突缘部71b的带突缘有底筒状的构件。在圆筒部71a的内周部,形 成不能旋转地卡止于在卷筒轴15的前端所形成的相互平行的圆缺部 71a上的长圆形的卡止孔71c。螺旋弹簧72收容于该圆筒部71a内。在 突缘部71b的前端面上,在圆周方向上并排形成多个半球状的出声孔 76。推压体71由防脱落构件73和挡圈74以防止脱落的状态连接于旋 钮主体70上。此外,推压体71包括在圆筒部71a与突缘部71b之间形 成在两者的外周面上、用来装设防脱落构件73的装设部71d,和形成 在圆筒部71a的外周面上、所用来装设密封构件66的密封件安装槽 71e。
螺旋弹簧72以压缩状态装设在螺母77与推压体71之间。具体地 说,螺旋弹簧72以导向于推压体71的圆筒部71a内的状态接触于螺母 77与圆筒部77a的底部地配置。螺旋弹簧72是为了通过旋钮主体70 的旋转操作慢慢地改变推压力而设置。
挡圈74是把具有弹性的金属线材弯曲成C字形而形成的构件。挡 圈74在装设时被缩径使用,在非装设时稍微扩张地形成。该挡圈74 卡止于突起部70f上,挡圈74接触于防脱落构件73的后面。借此推压 体71的突缘部71b以防止脱落的状态收容于凹部70a。
防止脱落构件73是能够装设于推压体71的装设部71d上的、例 如金属板材制的大致环状的构件。在防止脱落构件73的外周部上,具 有躲开旋钮主体70的突起部70f的四个凹部73a,卡止于在旋钮主体 70的后部上所形成的两个卡止凹部70g上的一对突起部73b,卡止于 在旋钮主体70的后部在卡止凹部70g之间所形成的卡止凸部70h上的 两个卡止凹部73c。
在防止推压体71脱落之际,以把螺母77收容于螺母装设部70c 且把螺旋弹簧72收容于推压体71的状态,把推压体71装设于旋钮主 体70的凹部70a上。然后,以使突起部73b或卡止凹部73c符合卡止 凹部70g或卡止凸部70h而定位的状态把防脱落构件73装设于推压体 71的装设部71d上。最后,如果以使挡圈74缩径的状态钩住突起部 70f的内侧面,则推压体71以防止脱落的状态旋转自如地装设于旋钮 主体70上。
第2发声机构75包括在推压体71上所形成的出声孔76,装设于 装设孔70e的出声销80,以及对出声销80向出声孔76加载的螺旋弹 簧78。出声销80是中央部分为大直径、前端和后端为小直径、进而前 端圆化成半球状的销子,在牵引阻力操作时,如果旋钮主体70与推压 体71相对旋转,则重复与出声孔76的撞击而发声。
第1发声机构65是如果通过牵引阻力动作卷筒轴15与卷筒4相对 旋转则发声的机构。第1发声机构65如图7中所示,包括不能旋转地 装设于卷筒轴15上的出声构件81,摆动自如地装设于卷筒4上、与出 声构件81重复撞击的爪构件82,以及对爪构件82加载的弹簧构件(未 示出)。
在这种构成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7中,由于使设在第1牵引阻力 垫片61上的卡止突起部61a为一个,所以如图9中所示,第1牵引阻 力垫片61的最大长度L1比起直径上对置配置两个卡止突起部的现有 技术的第1牵引阻力垫片的最大长度(连接两个卡止突起部的外侧面 的长度)L2要短。结果,在使第1牵引阻力垫片61斜着通过筒部55a 内时,可以减小第1牵引阻力垫片的倾斜,可以缩短前后方向长度(轴 向长度)。因此,即使是前后方向长度短的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 部也可以尽量加大内径。
<绕线轮的操作和动作>
在进行钓鱼前根据鱼的大小和种类调整牵引阻力。为要调整牵引 阻力,转动牵引阻力旋钮63。例如顺时针转动牵引阻力旋钮63时,则 螺旋弹簧72的加载力由螺纹接合于卷筒轴15上的螺母77慢慢地加 大,推压体71经由螺旋弹簧72推压牵引阻力垫片62a。借此牵引阻力 加大。此时,通过推压体71与旋钮主体70的相对旋转,第2发声机 构75的出声销80以规定间隔重复对出声孔76的撞击,发生清晰轻快 的喀嗒声。
在抛饵时使导环臂44翻转成放线姿势。借此第1导环支持构件40 和第2导环支持构件42摆动。在该状态下一边用握着钓鱼杆的手的食 指钩着钓线一边甩钓鱼杆。于是钓线通过钓具的重量猛地放出。在该 状态下,如果在收线方向上旋转手柄1,则通过旋转传动机构5。转子 在收线方向上旋转,并且通过往复机构6,卷筒4前后往复移动,导环 臂44通过导环翻转机构(未示出)恢复到收线位置而钓线被卷绕于卷 筒4上。
如果在该状态下鱼上钩而牵引阻力动作,则卷筒4相对于卷筒轴 15旋转。于是,第1发声机构65发声而向钓鱼者报知该情况。而且, 卷筒4以所设定的牵引阻力在放线方向上旋转。
在进行钓鱼前等,有时预先准备多种卷取了钓线的卷筒4,根据钓 鱼情况更换卷筒4。在这种情况下,松开牵引阻力旋钮63从卷筒轴15 取下。此时,由于推压体71由防止脱落构件73和挡圈74连接于旋钮 主体70上,所以推压体71不会从旋钮主体70上脱落。此外,由于牵 引阻力垫片61、62a、62b也由防脱落弹簧67防止脱落,所以不会从 卷筒4上脱落。
由于以往是以通过机械加工所形成的环形的槽部卡止这种构成的 防脱落弹簧67和挡圈74,所以用来形成槽部的机械加工成为必要的。 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防脱落弹簧67被卡止在筒部55a的后端面与 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60的前部60a与后部60b的阶梯部之间, 挡圈74由在旋钮主体70的模具成形之际能够形成的贯通孔所形成的 突起部70f卡止,所以无需用来卡止的机械加工。因此,可以削减加工 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a)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卡止突起部61a为一个,但是也可以 是多个。在图12中,第1牵引阻力垫片161具有两个卡止突起部161a、 161a。在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160中,以90°的相位形成两个 卡止槽160d、160d。各卡止突起部161a、161a的突出量与前述实施形 态是同样的,为第1牵引阻力垫片161的直径的5%~10%的范围。此 外,两个卡止突起部161a、161a的相位α为90°。再者,最好是该相 位α为90°以下。如果相位α超过90°则穿过筒部55a而把第1牵引 阻力垫片161装设于卷筒牵引阻力机构收容凹部160变得困难。
(b)虽然在前述实施方式中,牵引阻力垫片的个数取为三个,但 是只要第1牵引阻力垫片和第2牵引阻力垫片的个数为一个以上,也 可以是任意个数。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