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比 / 大传动比减速器

传动比减速器

阅读:951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传动比减速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减速器,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抽油机的大 传动比 减速器。进一步提高了应用于抽油机的减速器传动比,简化了减速器内结构,含由箱座、箱盖构成的 箱体 ,及由高速轴、中高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各轴间传动 齿轮 构成的平行 齿轮传动 机构,箱盖两侧内壁上设有润滑 油槽 ,中高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三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高速轴与中高速轴两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两平面垂直,高速轴位于中高速轴上方; 润滑油 槽位于中高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上方及高速轴下方,润滑油槽高速轴侧的槽壁处于高速轴与中高速轴间传动齿轮 啮合 处两侧。本发明结构合理、简洁,机械效率高,传动比大,承载能 力 高,能耗低,特别适用于油田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下面是传动比减速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大传动比减速器,为四轴三级齿轮传动减速器,包含由箱座(1)、 箱盖(2)构成的箱体,以及箱体内设置的由高速轴(3)、中高速轴(4)、中 低速轴(5)、低速轴(6)、各轴间传动齿轮构成的平行齿轮传动机构,箱盖(2) 与轴两端对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润滑油槽(7),润滑油槽(7)经油孔(8) 与各轴相应端轴承连通,其特征在于: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 (6)三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高速轴(3)与中高速轴(4)两轴轴线处于同 一平面,且两平面垂直,高速轴(3)位于中高速轴(4)的上方;润滑油槽(7) 位于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上方及高速轴(3)下方,润 滑油槽(7)高速轴(3)侧的槽壁处于高速轴(3)与中高速轴(4)间传动齿 轮啮合处两侧;中高速轴(4)上与高速轴(3)间的传动齿轮两侧增设有底部 与箱座固定的轴承(9、10),且中高速轴(4)上与高速轴(3)间的传动齿轮 与中高速轴(4)花键联接;高速轴(3)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或球面滚子轴承 与箱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传动比减速器,其特征在于:中低速轴(5) 与低速轴(6)间的传动齿轮为人字齿轮,且分别由对称设置的两斜齿轮(17、 18)与对称设置的两斜齿轮(19、20)组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传动比减速器,其特征在于:中高速轴(4)、 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三轴轴线所处平面为倾斜平面,中高速轴(4)的 轴线位置低于中低速轴(5)和低速轴(6)两轴轴线位置,箱盖(2)与箱座 (1)的结合面与倾斜平面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传动比减速器,其特征在于:中高速轴(4)、 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三轴上传动齿轮的下边缘处于同一平面上。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减速器,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抽油机的传动比减速器

背景技术

在特定的传动应用领域(如油田上的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需要大传动 比的减速器。尽管为适应长冲程、低冲次抽油机对大传动比减速器的需要,现 有应用于抽油机的减速器采用四轴、三级齿轮传动机构,使传动比已达到90 左右,实现了减速器的高转速输入,使减速器输入轴侧的皮带传动更趋于优化, 避免了皮带传动中存在的皮带能耗高和皮带自身消耗大等缺点。但是仍未达到 抽油机对减速器传动比的理想需求。
另外,减速器箱体由箱座和箱盖构成,箱座内盛有润滑油,减速器内的传 动齿轮下边缘含油(即齿轮的下边缘位于润滑油面以下),减速器内专设接油 器或刮油器将传动齿轮啮合所飞溅起的润滑油送入箱体上所开的润滑油槽,润 滑油沿润滑油槽流入各轴端的轴承,以实现轴承强制润滑。现有减速器将润滑 油槽设置于箱盖与轴两端对应的两侧内壁上,避免了将润滑油槽开在箱座和箱 盖的结合面上所带来的:结合面出轴部位易出现润滑油渗漏,污染减速器外表、 污染环境的问题。但由于减速器内接油器或刮油器的设置,仍导致减速器内结 构较为复杂。而且,由于现有减速器中传动齿轮大都采用人字齿轮,因此,在 传动过程中,高速轴与低速轴间的传动轴及高速轴存在窜动现象,高速轴与低 速轴间的传动轴及高速轴两端皆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与箱体固定,因为高速轴与 低速轴间传动轴的轴端在箱体上可以得到良好的密封,所以不会出现漏油现 象;但对于高速轴而言,其轴端在箱体上无法实现良好密封,而且高速轴在传 动过程中的窜动量相对较大,进而使得箱体上高速轴轴端轴承处漏油状况严 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于抽油机的减速器传动比,改善润滑油路,合 理简化减速器内结构,解决箱体上高速轴轴端部位漏油状况严重的问题,提供 了一种大传动比减速器。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大传动比减速器,为四轴三级齿轮传 动减速器,包含由箱座、箱盖构成的箱体,以及箱体内设置的由高速轴、中高 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各轴间传动齿轮构成的平行齿轮传动机构,箱盖与 轴两端对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润滑油槽,润滑油槽经油孔与各轴相应端轴 承连通,中高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三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高速轴与中高 速轴两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且两平面垂直,高速轴位于中高速轴的上方;润 滑油槽位于中高速轴、中低速轴、低速轴上方及高速轴下方,且润滑油槽高速 轴侧的槽壁处于高速轴与中高速轴间传动齿轮啮合处两侧;中高速轴上与高速 轴间的传动齿轮两侧增设有底部与箱座固定的轴承,且中高速轴上与高速轴间 的传动齿轮与中高速轴花键联接;高速轴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或球面滚子轴承 与箱体固定。
本发明减速器仍采用四轴、三级齿轮的传动机构,并对四轴中的高速轴位 置进行调整,使得各轴间传动齿轮的传动比可以进行较大优化调整,使减速器 的传动比能达到120-140左右,相较于现有技术来说,减速器传动比大大提高, 更加接近抽油机对减速器传动比的理想需求,更适应于高转速输入;并由于高 速轴位置的调整,将润滑油槽置于高速轴与中高速轴之间,靠近高速轴与中高 速轴之间传动齿轮啮合处两侧,使得高速轴与中高速轴之间传动齿轮啮合处飞 溅起的润滑油落入两侧的润滑油槽,沿润滑油槽经油孔流入各轴端的轴承,实 现轴承润滑,而不必专设置接油器或刮油器,进而合理简化了减速器内部结 构;而且,由于中高速轴上与高速轴间的传动齿轮两侧增设有底部与箱座固定 的轴承,且中高速轴上与高速轴间的传动齿轮与中高速轴花键联接,高速轴两 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或球面滚子轴承与箱体固定,使得中高速轴即使因与中低速 轴间的传动导致窜动,但中高速轴上与高速轴间的传动齿轮不会窜动,使得高 速轴在与中高速轴传动过程中不发生窜动,即使在高速轴与中高速轴间采用人 字齿轮传动,高速轴的窜动量也是极小的,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箱体上高速轴 两端轴承漏油的问题。
本发明结构合理、简洁,箱体上高速轴轴端轴承部位无漏油状况,机械效 率高,传动比大,承载能高,能耗低,特别适用于油田长冲程、低冲次抽油 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图1结构对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与图1结构对应的箱盖上润滑油槽设置示意图;
图5为与图2结构对应的箱盖上润滑油槽设置示意图;
图6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7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8为图1的D-D剖面图;
图9为低速轴上传动齿轮的另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中:1-箱座;2-箱盖;3-高速轴4-中高速轴;5-中低速轴;6-低速轴; 7-润滑油槽;8-油孔;9、10-轴承;11、12-直齿轮斜齿轮;13、14、15、16- 斜齿轮;17、18、19、20-斜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6、7、8所示,大传动比减速器,为四轴三级齿轮传动减速器, 包含由箱座1、箱盖2构成的箱体,以及箱体内设置的由高速轴3、中高速轴4、 中低速轴5、低速轴6、各轴间传动齿轮构成的平行齿轮传动机构,箱盖2与 轴两端对应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润滑油槽7,润滑油槽7经油孔8与各轴相 应端轴承连通,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三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高速轴3与中高速轴4两轴轴线处于同一平面,且两平面垂直,高速轴3位于 中高速轴4的上方;润滑油槽7位于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上方 及高速轴3下方,且润滑油槽7高速轴3侧的槽壁处于高速轴3与中高速轴4 间传动齿轮啮合处两侧;中高速轴4上与高速轴3间的传动齿轮两侧增设有底 部与箱座固定的轴承9、10,且中高速轴4上与高速轴3间的传动齿轮与中高 速轴4花键联接;高速轴3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或球面滚子轴承与箱体固定。
具体实施时,高速轴3与中高速轴4间的传动齿轮可以位于轴中央;高速 轴3与中高速轴4间的传动齿轮为直齿轮或斜齿轮11、12;考虑到,现有减速 器中传动齿轮大都采用人字齿轮,人字齿轮中间的退刀槽多为60-100毫米(如 图9所示),浪费材料。因此,中高速轴4与中低速轴5间的传动齿轮为人字 齿轮,且分别由对称设置的两斜齿轮13、14与对称设置的两斜齿轮15、16组 合而成;中低速轴5与低速轴6间的传动齿轮为人字齿轮,且分别由对称设置 的两斜齿轮17、18与对称设置的两斜齿轮19、20组合而成(如图8所示)。 这样,人字齿轮上可以没有退刀槽(或退刀槽很小6-8毫米),不但提高了材 料的利用率,而且可以相应加宽齿轮轮齿,提高减速器的承载能力。
如图2、5所示,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三轴轴线所处平面为 倾斜平面,中高速轴4的轴线位置低于中低速轴5和低速轴6两轴轴线位置, 箱盖2与箱座1的结合面与倾斜平面同平面(即箱体沿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 5、低速轴6三轴轴线所处倾斜平面分为箱座1和箱盖2);这样,为满足传动 齿轮润滑目的,箱座内所需润滑油的液位高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各轴平设 置时,要低得多;中高速轴4、中低速轴5、低速轴6三轴上传动齿轮的下边 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箱座1内所需润滑油的液位高度可以达到最低。
本发明所述减速器起动后,电机高速运转,减速器输入轴的转速与电机转 速接近,电机的转子、减速器的输入轴及所有的传动齿轮都存贮着旋转的机械 能。机械动能没有损失。在用于抽油机时,抽油机换向时能存贮更多的能量。 这些能量可对抽油机换向时起平衡作用。抽油机运动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下工 作。故抽油机机械运行换向时,电机的峰值电流小于额定状态下电流。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减速器的功率传递是从高速轴3经一对直齿轮或 斜齿轮11、12啮合到中高速轴4,经中高速轴4上对称设置的斜齿轮13、14 (斜齿轮13、14构成人字齿轮)分流传递至中低速轴5上对称设置的斜齿轮 15、16(斜齿轮15、16构成人字齿轮),再由中低速轴5上对称设置的斜齿轮 17、18(斜齿轮17、18构成人字齿轮)分流传递至低速轴6上对称设置的斜 齿轮19、20(斜齿轮19、20构成人字齿轮);最后由低速轴6输出功率。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传动比可变装置 2020-05-11 733
多传动比传动装置 2020-05-12 915
控制传动比的方法 2020-05-13 126
整传动比齿轮减速机 2020-05-13 907
连续可变传动比变速箱 2020-05-13 303
传动比分离确认方法 2020-05-12 251
传动比分离确认系统 2020-05-12 713
传动比可变装置 2020-05-11 463
多传动比传动装置 2020-05-11 165
大传动比减速器 2020-05-11 95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