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变速器 / 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

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

阅读:947发布:2023-01-19

专利汇可以提供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杆皮带式无级 变速器 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下面是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由 连接于驱动侧的直径可变的驱动皮带轮(4)、连接于从动侧的直径可 变的从动皮带轮(21)、卷挂在该两个皮带轮(4、21)之间的环状皮 带(13)构成,通过对上述两皮带轮(4、21)与皮带(13)的卷挂直 径进行可变控制,可以变更变速比,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 (21)之间设置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可与该皮带(13)周面接触的 导向构件(33;133;233;333u、333d;433u、433d),在该导向构件 (33;133;233;333u、333d;433u、433d)的皮带导向面和与该皮带 导向面相向的皮带(13)的周面之间设置间隙,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 构件(33;133;233;333u、333d;433u、433d)的皮带导向面具有上 述皮带(13)在高变速比区域时相向的第1导向部(431;1431;2431; 3431;4431)和该皮带(13)在低变速比区域时相向的第2导向部 (432;1432;2432;3432;4432),上述第1导向部(431;1431;2431; 3431;4431)与皮带(13)周面的间隙比上述第2导向部(432;1432; 2432;3432;4432)与皮带(13)周面的间隙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式无级变速机的皮带装置,其特征在 于,上述第1导向部(431;1431;2431;3431;4431)的强度比上述第2 导向部(432;1432;2432;3432;4432)的强度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述第1导向部(431;1431;2431;3431;4431)避开上述皮带 (13)的断面重心位置地设置在与偏向一侧的上述皮带(13)的周面面 对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 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构件(33;133;233)由导向辊构成,可自 由回转地设在上述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的中间、在其 外周面有与上述皮带(13)的内周面相向的皮带导向面,该皮带导向面 设有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1431;2431)和由直径比 其小的平坦面构成的第2导向部(432;1432;2432)。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 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构件(333u、333d;433u、433d)从包围上 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箱本体(1)一体地凸起设置而形成,与该皮带 (13)的周面相向的皮带导向面形成有由高位面构成的第1导向部 (3431;4431)和由低位面构成的第2导向部(3432;4432)。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用于机动二、三轮车等的动装置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 的皮带导向装置,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新型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 向装置,它可以尽可能地抑制卷挂在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的环 状皮带的异常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提高皮带的寿命。

背景技术

作为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例如有日本专利公报实 开平3-39650号所记载的装置。
该皮带式无级变速装置具有设在发动机曲轴的直径可变的驱动皮带 轮、设在连接于驱动车轮的变速器输入轴的直径可变的从动皮带轮、以 及卷挂在该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环状皮带,在两皮带轮之间设置可与上述 皮带内周面接触的导向辊,在该导向辊与皮带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当 皮带异常振动时,该皮带的内周面接触导向辊的外周面,从而抑制该皮 带的异常振动。
一般情况下,在上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中,通过调整驱动皮带轮的 有效直径,通过改变这些皮带轮与皮带之间的接触有效节圆直径,可以 将变速比从低比例区域(包括怠速的高变速比区域)无级地调整到高比 例区域(低变速比区域),在从上述低比例到高比例的整个区域中,由 皮带的振动产生的碰击声并不是在相同的平下,在低比例区域,皮带 的振动相对变得较大,刺的皮带碰击声变大,与此相反,在高比例区 域,皮带的振动变得较小,上述皮带碰击声也变小。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中,皮带与 导向皮带轮的间隙从低比例区域到高比例区域都大体相同,所以,即使 在皮带碰击声小、驾驶员不很在意的高比例区域,皮带也同样地接触在 导向辊,当然这存在使皮带磨损、难以提高其寿命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 导向装置,在上述无级变速器中,着眼于随着其变速操作使环状的皮带 朝着其宽度方向相对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平行移动,使得在上述低 比例区域和高比例区域可以改变皮带与导向构件的接触状态,从而可以 减少皮带的异常即起伏振动产生的皮带碰击声,同时抑制皮带的磨损, 大幅度提高其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由连接于驱动 侧的直径可变的驱动皮带轮、连接于从动侧的直径可变的从动皮带轮、 以及卷挂在该两个皮带轮之间的环状皮带构成,通过对上述两皮带轮与 皮带的卷挂直径进行可变控制,可以变更变速比;其特征在于:在驱动 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设置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与该皮带周面接触的 导向构件,在该导向构件的皮带导向面和与该皮带导向面相向的皮带的 周面之间设置间隙,上述导向构件的皮带导向面具有上述皮带在高变速 比区域时相向的第1导向部和该皮带在低变速比区域时相向的第2导向 部,上述第1导向部与皮带周面的间隙小,上述第2导向部与皮带周面 的间隙大。按照该特征,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由导向构件引导该皮 带,降低皮带碰击声,并可以避免该皮带与导向构件的不必要的接触, 提高皮带的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1导向部的 强度比第2导向部低。按照该特征,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皮 带缓冲地接触导向构件,进一步减少皮带碰击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第1导向 部避开上述皮带(13)的断面重心位置地设置在与偏向一侧的上述皮带 (13)的周面面对面的位置。按照该特征,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还可 以使皮带倾斜,以台阶方式接触在导向构件,进一步减少皮带碰击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导向构件 由导向辊构成,可自由回转地设在上述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中 间,在其外周面有与上述皮带的内周面相向的皮带导向面,该皮带导向 面设有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上述第1导向部和由直径比其小的平坦面 构成的第2导向部。按照该特征,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当皮带与导向 辊接触时,导向辊回转,从而可使皮带和导向辊的磨耗进一步减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导向构 件从包围上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箱本体一体地凸起设置而形成,与该 皮带的周面相向的皮带导向面形成有由高位面构成的上述第1导向部和 由低位面构成的第2导向部,上述第1导向部与皮带周面的间隙比上述 第2导向部与皮带周面的间隙小。按照该特征,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 引导皮带的导向构件通过由从箱本体一体地凸起设置的上、下固定导向 片构成,可以减少部件数目和组装时间,大幅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动力装置的、沿图 2中1-1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例)。
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上述动力装置的横剖视图(第1实施 例)。
图3为皮带导向装置的侧视图(第1实施例)。
图4为沿图3中4-4线的、皮带导向装置的纵剖视图(第1实施 例)。
图5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第2
实施例)。
图6为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第2实施例)。
图7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第3
实施例)。
图8为沿图7中8-8线的剖视图(第3实施例)。
图9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第4
实施例)。
图10为沿图9中10-10线的剖视图(第4实施例)。
图11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第5
实施例)。
图12为沿图11中12-12线的剖视图(第5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下面 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以机动二轮车的前进方向为基 准判断。
首先参照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该第1实施例是在机动 二轮车用摆动式动力装置实施本发明的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 置的场合。
图1为设有本发明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动力装置 的、沿图2中1-1线的剖视图,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上述动力装置 的横剖视图,图3为皮带导向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沿图3中4-4线 的、皮带导向装置的纵剖视图。
在图1、2中,装备有上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摆动式动力装置P的 前部通过摆动轴S可上下摆动地支承在机动二轮车的车身F,其后部通 过后缓冲器Cr悬挂在车架F上。
上述动力装置P由发动机E、后轮Wr、将其连动连接的皮带式无级 变速器B及齿轮减速器G构成,发动机E的驱动力通过皮带式无级变速 器B和齿轮减速器G传递到后轮。
上述动力装置P的箱本体1为了连接上述发动机E和后轮Wr而沿前 后方向长长地形成,其前部兼作发动机E的曲轴箱2的一部分,箱本体 1的前部形成发动机E的曲轴箱2的左半部。在发动机E的曲轴箱2通 过一对滚珠轴承14、15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其曲轴3。在上述曲轴3的延 伸到箱本体1侧的左端部设置直径可变的驱动皮带轮4,该驱动皮带轮 4由固定皮带轮半体5和可相对其进退的可动皮带轮半体6构成。在不 能相对转动地固定于曲轴3的斜面板7与固定侧皮带轮半体5之间,安 装着配合于曲轴3的定距环8,在该定距环8可自由滑动地支承上述可 动皮带轮半体6。设置于该斜面板7外周部的滑9可自由滑动地接合 在形成于可动侧皮带轮半体6的轴向的导向片10,这样,斜面板7在容 许可动侧皮带轮半体6的轴向滑动的同时,可以与该可动侧皮带轮半体6 一体转动。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6的倾斜背面与斜面板7之间形成具有 朝径向外侧变窄的锥面的空间11,在该空间11收容着由辊构成的离心重块 12,当随着曲轴3的回转速度增加作用在离心重块12的离心力增加时, 该离心重块12在具有锥面的空间11内朝径向外侧移动,推压可动侧皮 带轮半体6,这样,该可动皮带轮半体6朝左侧移动与固定侧皮带轮半体 5之间的间隔减小,使夹持在两皮带轮半体5、6间的断面为V字形的环 状皮带13朝径向外侧平行移动,从而可以调整皮带13对于驱动皮带轮4 的有效节圆直径。
另一方面,在箱本体1的后部固定着齿轮减速器G的壳体16,在箱 本体1的后部与壳体16之间通过滚珠轴承17、18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着 齿轮减速器G的减速器输入轴20,在该输入轴20支承着由固定侧皮带轮 半体22和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3构成的直径可变型的从动皮带轮21,在 该从动皮带轮21卷挂着上述环状皮带13。固定侧皮带轮半体22可在轴 向自由滑动地支承在上述减速器输入轴20,由弹簧24在向固定侧皮带轮 半体22靠近的方向施加弹性力。
在减速器输入轴20的左端安装着前进离合器25,同时在其右端形成 上述齿轮减速器G的驱动齿轮26。上述齿轮减速器G配置在由多个螺栓 固定于箱本体1后部右侧的壳体16内,上述驱动齿轮26通过公知的减 速齿轮机构27与固定于后轮Wr的车轴28的从动齿轮29连动,可以将 减速器输入轴20的回转减速后传递到后轮Wr。
上述箱本体1的开放侧面由外侧罩31覆盖,该外侧罩31由多个螺栓 固定在此处,由上述驱动皮带轮4、从动皮带轮21及环形皮带13构成的 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收容在由上述箱本体1和外侧罩31围成的变速器收 容空间32内。
在上述变速器收容空间32内,于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 的中央部安装着用于抑制皮带13的异常振动的作为导向构件的导向辊 33。如图1、2所示那样,该导向辊33配置在支承驱动皮带轮4的曲轴3 与支承从动皮带轮21的减速器输入轴20的大体中央部。因此,即使皮 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变速比变化、皮带13的线如图3所示那样从低比例 区域变化到高比例区域,也可以在导向辊33的近旁将皮带13的上下间 隔大体保持一定。只要皮带13不发生异常振动,上述导向辊33的直径 就可以在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亦即皮带接触面与皮带13的内周面之间 保持规定的间隙。
如图4所示那样,上述导向辊33通过滚珠轴承37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在带台阶的螺栓36上,该螺栓36固定在从箱本体1内周面朝着外侧罩 31侧凸设的凸台35。
如图3、4所示,上述导向辊33通过在Fe、Al等金属制的内构件38 的外周烧结接合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外构件39而构成,在上述内构 件38的内面形成凹部40和润滑盒41,在该凹部40配合固定上述滚珠轴 承37的外座圈,该润滑盒41用于防止附着在滚珠轴承37的油脂流出到 箱本体1的内部而附着在皮带13。在导向辊33的外构件39的外周面形 成皮带导向面43。该皮带导向面43的轴向宽度等于皮带13朝左右方向 平行地从低比例区域移动到高比例区域时的皮带13的内周面的移动宽 度,或形成为稍比其大的宽度。该导向辊33在橡胶构成的外构件39的 两侧面具有环状的凹槽44、45,其外周部46形成为环状,在该外周部 46的靠近箱本体1侧的一侧部形成由朝径向外方凸出的大直径凸出部构 成的第1导向部431,在除了该第1导向部431的余下部分形成外面平坦 的第2导向部432。该第2导向部432占了上述皮带导向面43的大部分, 该平坦的第2导向部432由从这里连续的向上倾斜的倾斜面光滑地连接于 由朝径向外方凸出的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由朝径向外方 凸出的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的径向厚度形成得比上述第2 导向部432薄,强度较低、较柔软。如图4中实线所示那样,当皮带式无 级变速器B处于低比例区域时,皮带13的内周面朝着由朝径向外方凸出 的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另外,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那 样,当皮带13处于高比例区域时,皮带13的内周面朝着上述第2导向 部432。
在箱本体1的上述凸台部的外周凸设着圆筒状的迷宫式肋条48,它 构成迷宫式填密,该迷宫式填密用于与上述导向辊33的润滑盒41一起 作用以防止润滑油脂从滚珠轴承37流出到变速器收容空间32。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作用。
当发动机E的运行使曲轴3回转时,该回转通过上述皮带式无级变速 器B传递到减速器输入轴20,再通过齿轮减速器G传递到后轮Wr,使机 动二轮车行走。
可是,当发动机E的回转遂渐增加时,离心重块12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朝径向外侧移动,从而使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驱动皮带轮4的可动 侧皮带轮半体6朝接近固定侧皮带轮半体5的方向移动。随着两皮带轮 半体5、6的接近,形成于两者之间的V空间的宽度变小,皮带13朝驱 动皮带轮4的径向外侧移动。当皮带13移向外侧时,从动皮带轮21侧 的可动皮带轮半体23受到上述皮带13的推压而一边反抗弹簧24的弹性 力一边朝左方向移动,形成于两皮带轮半体22、23之间的V空间的宽度 变大,皮带13朝着从动皮带轮半体21的径向内侧平行移动。这样,发 动机E进行无级变速,当低速回转时处于变速比大的低比例区域,当高 速回转时处于变速比小的高比例区域。当运行机动二轮车时,由于在高 比例区域的行走多,所以当然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高比例区域的使 用频度比在低比例区域要多。
在该动力装置P的通常运行时,环状皮带13以直线状张拉在驱动皮 带轮4与从动皮带轮21之间,在该皮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皮带 导向面43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这样,可以避免皮带13与导向辊33的 不必要的接触,从而不会因其接触产生的磨擦热导致皮带13的寿命降 低。
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的振动、其与皮带13间的侧压的变 化、皮带13的摩擦力的变化、发动机E的转矩变动等虽然会在皮带13 产生异常振动,但在该场合皮带13的内周面接触导向辊33的外周面即 皮带导向面43而可有效地抑制其振动,降低皮带13的在箱本体1的接 触导致的碰击声的发生,特别是在第1实施例中,相应于皮带式无级变 速器B的工作状态改变皮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皮带导向面43的 接触状态,可以尽可能地减小上述碰击声的发生,并且大幅度地提高皮 带13的寿命。下面详细说明其工作状态。
(1)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变速比大的低比例区域工作时
此时,如图4所示那样,皮带13平行移动到箱本体1侧即图2、4右 侧实线位置,位于偏离皮带13断面重心位置C的位置。皮带13的内周 面与导向辊33的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相向。这样,皮 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皮带导向面43的间隙变小。当皮带13异 常振动时,该皮带13消除了上述狭小的间隙d1,其内周面以台阶形式倾 斜地接触在导向辊33的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431或第1、2 导向部431、432,其接触面积小,而且可以成为不均匀的接触,加之上述 第1导向部431以低强度形成得柔软,因而可以缓冲地接触皮带13,由 以上的综合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皮带13接触导向辊33导致的皮带碰出 声。
如以上那样,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低比例区域工作时,可以尽可 能地降低使用者易于感知的刺耳的、由皮带13振动产生的上述皮带碰击 声。
(2)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变速比小的高比例区域工作时
此时,皮带13平行移动到离开箱本体1侧的那一侧,即图2、4左 侧,如双点划线所示那样,该皮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由平坦面 构成的第2导向部432相向。这样,皮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皮带 导向面43的间隙变得比上述低比例区域的场合大。当皮带13异常振动 时,其内周面与导向辊33的皮带导向面43的接触频度与上述低比例区 域的场合相比大幅度减小,而且在该接触时皮带13的内周面与导向辊33 的平坦的第2导向部432接触,所以其接触面积比上述低比例区域的场合 大。
对于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皮带13来说,其动作在其高比例区域比 在其低比例区域来得稳定,异常振动小,所以,通过在高比例区域如上 述那样减少与导向辊33的接触比例,并且增大皮带13与导向辊33的接 触面积,可以减少皮带13与导向辊33的接触产生的磨耗。
当将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应用于机动二轮车的动力装置P时,该无 级变速器B在高比例区域的使用频度比在低比例区域多,所以,在从低 比例区域到高比例区域的整个运行区域中,可以在确保静音效果的同 时,尽可能地降低皮带13的磨耗。
下面参照图5、6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图5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6为 沿图5中6-6线的剖视图,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相同符 号。
在该第2实施例中,作为导向构件的导向辊133的外构件139的构造 与上述第1实施例不同。亦即该导向辊133通过在与上述第1实施例构 造相同的Fe、Al等金属制的内构件138的外周烧结接合由橡胶等弹性材 料形成的外构件139而构成。在外构件139外周的皮带导向面143中的 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1431,沿其全周一体形成与齿轮齿相 同那样的多个齿150,使该部分为低硬度,易于变形
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低比例区域运行时,皮带13的内周面横跨 倾斜地接触在带有多个齿150的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第1导向部1431 或第1导向部1431和第2导向部1432。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皮带13 的内周面缓冲地接触在导向辊133的皮带导向面143,并可以减少其接触 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皮带13对导向辊133的接触碰击声,提高静 音效果。
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高比例区域运行时,如皮带13产生异常振 动,则皮带13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地接触在平坦的第2导向部2432。
下面参照图7、8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图7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8为 沿图7中8-8线的剖视图,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相同符 号。
该第3实施例为该第2实施例的变形,作为导向构件的导向辊233的 外构件239的构造与上述第1实施例不同。亦即该导向辊233通过在与 上述第1实施例构造相同的Fe、Al等金属制的内构件238的外周烧结接 合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外构件239而构成。在外构件239的外周面 即皮带导向面243的整个区域,亦即第1、2导向部2431、2432,一体形 成与齿轮齿相同那样的多个齿250,该齿250的与第1导向部2431相应 的部分比与第2导向部2432相应的部分深,使这些齿250都为低硬度, 易于变形。
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低比例区域运行时,皮带13的内周面横跨 倾斜地接触在带有多个齿的第1导向部2431或带有多个齿的第1、2导向 部2431、2432。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皮带13的内周面缓冲地接触在导 向辊233的皮带导向面243,并可以减少其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降 低皮带13对导向辊233的接触碰击声,提高静音效果。即使皮带式无级 变速器B在高比例区域运行,皮带13也可缓冲地接触在带有多个齿250 的第2导向部2432,进一步降低皮带13的接触碰击声。
下面参照图9、10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图9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 10为沿图9中10-10线的剖视图,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相 同符号。
在该第4实施例中,作为导向构件,是使用固定的导向构件代替上述 第1~3实施例的导向辊,这一点与上述第1~3实施例不同。亦即该导 向构件由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构成,该上、下固定导向片 333u、333d一体地从收容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由Fe、Al等金属制 的箱本体1的内面朝着内方即外侧罩31侧凸起设置。该上、下固定导向 片333u、333d位于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的中间部,而且位于 环状皮带13的内侧,这些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皮带导向面 343与皮带13的内周面相向,在上述两皮带轮4、21的中间接触于皮带 13的内周面,因此,无论皮带13处在怎样的变速位置,上、下固定导向 片333u、333d的皮带导向面343与皮带13内周面的间隔都不改变。另 外,如图10所示,在构成导向构件的上述成对的上、下固定导向片 333u、333d的皮带导向面343,夹着台阶地形成构成第1导向部的平坦 的高位面3431和构成第2导向部的平坦的低位面3432,皮带13的内周面 与上述高位面3431的间隙d1小,皮带13的内周面与上述低位面3432的 间隙d2比其大。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变速 比大的低比例区域运行时,如图10中实线所示那样,皮带13位于箱本 体1侧,其内周面横跨地与上述高位面(第1导向部)3431和低位面 (第2导向部)3432相向,当在变速比小的高比例区域运行时,如图10 中2点划线所示那样,皮带13位于远离箱本体1的一侧,其内周面朝着 平坦的低位面3432。因此,当皮带13处于低比例区域时,其内周面与 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间隙d1小,当其处于高比例区域时,其 内周面与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间隙d2大。
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变速比大的低比例区域运行时,皮带13平 行移动到箱本体1侧,即图10中的实线位置,该皮带13的内周面与 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相向,皮带13的内周面与上、下固定导 向片333u、333d的间隙d1小,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皮带13的内周面 倾斜地以台阶的方式接触在其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高位面 3431或其高位面3431和低位面3432,可以  减少其接触面积,并可进行 不均匀的接触,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皮带13接触导向构件产生的皮带碰击 声。
当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在变速比小的高比例区域运行时,如图10中 双点划线所示那样,皮带13平行移动到远离箱本体1侧的一侧,该皮带 13的内周面与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低位面(第2导向部) 3432相向。这样,皮带13的内周面与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 间隙d2比上述低比例区域的场合大,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皮带13接 触上、下固定导向片333u、333d的频度比上述低比例区域的场合小,而 且由于该皮带13的内周面接触在平坦的低位面3432,所以,接触面积比 上述低比例区域的场合大,从而可以减少皮带13与上、下固定导向片 333u、333d的接触产生的磨耗。
下面参照图11、12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
图11为皮带式无级变速器B的皮带导向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 12为沿图11中12-12线的剖视图,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件采用相 同符号。
该第5实施例为将上述第4实施例的上、下固定导向片配置在环状 皮带13外侧的场合,一体地从箱本体1的内面朝着内方凸起设置的 上、下固定导向片433u、433d在驱动皮带轮4与从动皮带轮21的中间 部,而且位于环状皮带13的外侧。在上、下固定导向片433u、433d的 与皮带13外周面相向的皮带导向面443,与第4实施例相同地夹着台阶 形成作为第1导向部的高位面4431和作为第2导向部的低位面4432。
在该第5实施例中,当皮带13异常振动时,其外周面接触在上、下 固定导向片433u、433d,其它构成和作用与上述第4实施例相同,故省 去其说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在本发明 的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实施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皮带式无 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实施于机动二轮车用动力装置中,但不用说也 可将其实施于其它的动力装置,另外,作为导向构件,也可用其它的等 效物代替固定导向片。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在皮带式无级变速器中,于驱动皮带轮和 从动皮带轮之间设置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与该皮带周面接触的导向构 件,在该导向构件的皮带导向面和与该皮带导向面相向的皮带的周面之 间设置间隙,该间隙在皮带处于高变速比区域时小,在皮带处于低变速 比区域时大,所以,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由导向构件引导该皮带,降 低皮带碰击声,并可以避免该皮带与导向构件的不必要的接触,提高皮 带的寿命。
按照本发明,上述导向构件的皮带导向面具有上述皮带在高变速比 区域时相向的第1导向部和该皮带在低变速比区域时相向的第2导向 部,上述第1导向部与皮带周面的间隙小,上述第2导向部与皮带周面 的间隙大,而且,第1导向部的强度比第2导向部低,所以,在上述效 果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皮带缓冲地接触导向构件,进一步减少皮带碰击 声。
按照本发明,上述第1导向部比皮带在高变速比区域时的皮带断面重 心位置更偏向一侧,所以,在上述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使皮带倾斜, 以台阶方式接触在导向构件,进一步减少皮带碰击声。
按照本发明,上述导向构件由导向辊构成,可自由回转地设在上述 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中间,在其外周面有与上述皮带的内周面相 向的皮带导向面,该皮带导向面设有由大直径凸出部构成的上述第1导 向部和由直径比其小的平坦面构成的第2导向部,所以,在上述效果的 基础上,当皮带与导向辊接触时,导向辊回转,从而可使皮带和导向辊 的磨耗进一步减少。
按照本发明,上述导向构件从包围上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箱本体 一体地凸起设置而形成,与该皮带的周面相向的导向部形成有由高位面 构成的上述第1导向部和由低位面构成的第2导向部,上述高位面与皮 带周面的间隙比上述低位面与皮带周面的间隙小,所以,在上述效果的 基础上,引导皮带的导向构件通过由从箱本体一体地凸起设置的上、下 固定导向片构成,可以减少部件数目和组装时间,大幅度降低成本。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变速器轴承 2020-05-11 790
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 2020-05-12 964
锥盘式无级变速器 2020-05-12 7
可动力换挡多挡变速器 2020-05-13 1015
无级自动变速器 2020-05-12 19
可动力换挡多挡变速器 2020-05-13 223
变速器压装控制装置 2020-05-13 521
双离合器变速器 2020-05-12 778
无级自动变速器 2020-05-12 355
一种汽车档位变速器 2020-05-12 7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